首页 理论教育 南通打造花园城市的关键举措

南通打造花园城市的关键举措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三城同创”的宏伟目标。“三城同创”,花园城市是统领,是新时期南通四大战略定位中最具内涵的要素。目前,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对花园城市的内涵揭示还未形成共识。南通要积极借鉴杭州顶层引领、多规融合的经验,组织相关部门牵头编制《南通建设花园城市总体规划》,加快落实《“三城同创”工作行动方案》,有序推进花园城市建设。自然生态是花园城市最具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体现。

南通打造花园城市的关键举措

2016年,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三城同创”的宏伟目标。“三城同创”,花园城市是统领,是新时期南通四大战略定位中最具内涵的要素。花园城市超越了传统的“城市”概念,体现了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性,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目前,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对花园城市的内涵揭示还未形成共识。笔者认为,花园城市建设不能单一化,它应当包含城市功能布局、生态环境系统、绿地景观系统、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综合品质、城市交通网络、园林植物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综合治理等诸多内容。

近年来,南通先后出台了《南通市“三城同创”工作行动方案》《南通市生态园林城市行动方案》和《南通市国家森林城市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城市面貌的变化得到广泛认同,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境界,生态宜居城市雏形初显。但是,南通在建设花园城市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顶层规划设计缺乏、特色文化资源有待挖掘、绿化景观地域特色淡化、行道树种不丰富、林荫效果一般、城市治理体制机制缺失等。在下一阶段的规划建设中,南通要积极借鉴杭州经验,紧紧围绕花园城市内涵要素中的重点领域,在顶层规划设计、山水特色文化、绿地系统品质、园林景观内涵、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重点突破,把南通建成真正具有江风海韵、适宜人居的“泛公园化”“泛田园化”“泛森林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花园城市。

1.顶层设计与专项规划相结合,塑造特色空间轴线

一是完善城市规划内容。南通要围绕“花园城市”的建设目标,应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到城市总体规划,从城市建设的各类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及时做好调整工作。重点推进城市总体规划2035版修编工作,围绕打造中心城市功能核和景观核要求,编制完成中央创新区、五山片区等重点区域的相关规划。

二是探索“顶层设计”模式。南通要积极借鉴杭州顶层引领、多规融合的经验,组织相关部门牵头编制《南通建设花园城市总体规划》,加快落实《“三城同创”工作行动方案》,有序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按照多规合一,统筹协调的原则,做好《南通市绿地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城市绿道建设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南通市花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是优化城市特色空间轴线。南通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城池布局结构,以钟楼、谯楼(衙署)为中心,从轴衙到狼山构成了南北的城市空间轴线,沿长江岸线形成了天然的滨水轴线,“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组团式布局,形成了组团间的空间轴线。南通要延续和明晰传统的特色空间轴线,进一步打通钟楼至狼山的视觉通廊,美化滨江生态轴线和各组团片区间的轴线关系,挖掘和丰富新的城市空间景观轴线,营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界面。

2.挖掘城市特色资源,凸显城市个性与历史记忆

一是彰显山水资源优势。自然生态是花园城市最具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体现。南通要积极借鉴杭州塑造大山水格局的经验,进一步放大濠河、五山和滨江特色。积极整合五山地区生态资源,以佛教文化和地域文化为内涵,以生态涵养为目标,打造具有山水览胜、生态培育、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肺。军山自然生态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建议已建成的军山植物园要继续提升品质,在保护生物群落多样性方面下功夫,确保军山原生态系统永久保留下来。濠河是南通城市的“翡翠项链”,要以严格保护现有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为基础,挖掘周边近代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环濠河博物馆群文化内涵,形成以“水抱城、城拥水、城水一体”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敞开式城市风景区。滨江地区要打开沿江视觉空间,将生态性的滨水游憩休闲整合纳入城市的商业、旅游职能中,打造滨江风光带,展现具有南通特色的沿江风貌。

二是凸显城市的独有个性。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文化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个性之所在。要学习杭州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魅力的经验,南通的城市个性要体现“中国近代第一城”和“江海水文化”,彰显“山水兼具、江风海韵”的鲜明特色,凸显江海平原水乡的河湖文化,打造具有近代传统历史风貌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性格。

三是构建独特的水系脉络。南通要主打主城区绿色生态核心,畅通“文脉、水脉、绿脉”,构建“两圈八湖、通津九脉”的水系布局。在濠河第一生态圈基础上、推进两河两岸景观带建设,加快构建通吕运河—海港引河第二生态圈。在市区新建白龙湖、静海湖等8个面积较大的人工湖,通过河湖贯连形成“碧波绿带绕通城”的水生态景观。同时,以濠河为核心,在通扬运河、南川河、城山河等九条重要水系两岸,植入南通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展示与传承功能,从而形成连接主城区的主要生态斑块和主要人口集中分布区的文脉。

3.优化城市绿地系统,提升城市综合品质

一是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南通要积极实施沿江、沿湖、沿河等绿化工程,优化城市绿网、路网和水网,合理布局绿核、绿楔、绿环、绿廊、绿带,加强防护绿地和生态屏障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的城市绿地系统,与山水林田湖有机连接。

二是打造特色公园绿地。南通要积极学习杭州增绿行动、生态湿地修复、景观小品精致化等方面的经验,结合旧城改造、环境整治、土地收储等项目,增建一批高品质的主题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街头小游园。通过人性空间的塑造、标志性雕塑的创作、特色文化要素的植入等手段,在做精、做细、做巧上下功夫,提升城市微空间和街景小品品质,提高城市综合文化品质和环境宜居度。至2020年,力争市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5%,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6%和43.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以上,满足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www.xing528.com)

三是构筑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南通要积极学习杭州在城市精品绿道建设方面的经验,选择沿河、沿江、沿湖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和绿道建设,制订《城市绿道建设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地布置较为完善的步行专用道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及配套设施,构建与南通“一城三镇”布局特色、山水城市格局相符的绿色慢性系统,形成完善的绿色开放空间体系。重点在环濠河、“两河两岸”和滨江地区,建成以慢行步道和观光道为主体的绿道慢性系统100公里以上,将优良生态资源留给公共空间使用。

4.提高植物景观配置水平,丰富景观路特色内涵

一是加大绿植美化彩化力度。南通要积极借鉴杭州“美丽家园工程”的经验做法,增加观赏价值高、观赏效果佳的花灌木和宿根花卉,提高美化彩化程度。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生态性强、群落稳定、景观优美的彩叶树种和地被草坪。园林景观、绿色植物种植不断向美化、彩化和香化升级,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二是增加植物景观多样性。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景植物等不同类型,结合季节和环境合理配置,如乔灌花草相互搭配,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构造出复式多样化植物群落。加强菊花月季花、竹类植物等地方性、乡土性、历史性和稀缺性植物品种的培育和应用,着力保护古树名木。重视通派盆景申遗工作,提升城市园林文化内涵。

三是打造特色林荫景观路。南通要积极学习杭州在沿街立面改造、特色景观路方面的经验,按照“一路一树”“一地一色”等方法,以主打树种、花卉为风格,集中树木园艺品种大全,讲究层次感、序列感,注重细节化设计,形成“一路一景”,建设不同类型具有高品位的特色景观路。做优做美城市对外出入口、快速路、主次干道两侧绿化景观,淘汰病弱、低矮行道树,优先选用冠大荫浓、适应性强、形态优美的速生树种,提升景观路林荫效果,打造绿化覆盖率90%以上的林荫景观路,至2020年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5%以上。

5.完善政策法制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南通要借鉴杭州在规划体系构建、政府管理组织方面的经验,统筹协调好花园城市建设涉及的各部门,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南通市花园城市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和指导监督好“美丽南通”建设的各项工作。以“三城同创”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为基础,尽快出台《南通市建设花园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并将主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效衔接,明确近期的重点任务和实施方案。

二是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南通要强化花园城市、美丽南通法治建设,尽快出台南通建设花园城市的地方性法规,完善和补充花园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生态环保园林工程、历史文化、社会治理等内容的专项法规内容,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制保障和监督机制,推动南通花园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三是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南通要学习杭州全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经验,坚持以现代、高效、人性化为主导,探索花园城市管理新模式,以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加快转变传统的城市治理思路,注重功能、环境、社会、文化的综合提升,建立政府、规划设计师、专家和市民的全民参与机制,真正实现“问计于民、人民共治”。

未来,南通在借助“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城市名片,在张謇“一城三镇”的城镇布局基础上,在追求诗情画意和地域文化内涵上做文章,放大自身优势资源,以“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底蕴”为建设理念,以“人民满意、历史记忆”为建设目标,创造自己的“功能差异”“文化差异”“景观差异”“植物差异”和“治理差异”,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开创花园城市建设的“南通模式”。

(作者:刘峻源,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