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新编专业力著《皮革加工技术丛书》:丰盛套餐与璀璨明珠

评新编专业力著《皮革加工技术丛书》:丰盛套餐与璀璨明珠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众多中、青年教授编撰,并经多位资深教授审阅的专业技术新作“皮革加工技术丛书”已于2005年5—8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先后付诸出版,中国工程院段镇基院士为丛书撰序。这套丛书的出版,无异于编著者集体奉献给我国皮革界广大读者的一席丰盛套餐。这就要求编著者对大量创作素材予以吐故纳新,去粗取精,以体现丛书所列的加工技术具有先进性。

评新编专业力著《皮革加工技术丛书》:丰盛套餐与璀璨明珠

由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众多中、青年教授编撰,并经多位资深教授审阅的专业技术新作“皮革加工技术丛书”(含《牛皮制革技术》《羊皮制革技术》《猪皮制革技术》《毛皮加工原理与技术》《皮革分析检验技术》《制革污染治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代皮革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等七个分册,以下简称:丛书)已于2005年5—8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先后付诸出版,中国工程院段镇基院士为丛书撰序。笔者近期幸获新书,挑灯夜读,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这套丛书的出版,无异于编著者集体奉献给我国皮革界广大读者的一席丰盛套餐。

谓予不信,请看内容提要:孙静主编的《牛皮制革技术》,全书共九章,分别介绍了制革原料皮、牛皮制革湿加工的一般过程、皮革涂饰和牛皮鞋面革、沙发革、汽车用革、服装革、防水革及植鞣革的生产;马兴元编著的《羊皮制革技术》,全书五章,除重点阐述传统经典的苯胺效应和多种当今流行的时尚效应的涂饰技术外,还详细介绍了羊皮防水革、羊皮生态革、山羊打光革、摔软革、磨砂鞋面革、山羊票夹、鞋里革和山羊绒面服装革的生产技术;卢行芳主编的《猪皮制革技术》,全书六章,除分别论述猪皮原料皮、猪皮头层革、二层革生产技术、猪皮制革特殊加工外,还以相当篇幅阐述猪革产品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和介绍猪皮制革的清洁化生产方法;程凤侠、张岱民、王学川编著的《毛皮加工原理与技术》,全书共十章,包括基本理论、实用技术和清洁生产三大部分,其中实用技术部分论述包括羊皮、杂皮、细皮加工和毛革一体加工技术,并列举大量我国传统工艺和许多现代工艺实例;俞从正、丁绍兰、孙根行编的《皮革分析检验技术》,全书共九章,内容包括鞣前分析,鞣剂和鞣液分析,加脂剂、表面活性剂染料、涂饰剂的分析检验,皮革成品物理机械性能及化学性能的分析检验;李闻欣编著的《制革污染治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书五章,简要论述了制革三废污染治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详细介绍了制革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相关新技术,还以不少篇幅介绍了制革污泥和废气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方法;汪建根编著的《现代皮革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全书共十二章,以介绍国内外新型的皮革和毛皮生产设备为主,还收编了一些经济实用的传统生产设备及若干PU革生产、制革环保、毛皮裁制等设备;该书在阐述机器的基本结构和加工原理的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机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通览丛书,笔者掩卷凝思,浮想联翩,感触良多。尽管好读书而未求甚解,然愿不讳其辞而择其要者予以点评,抛砖引玉,并与读者交流,以期得益受惠更多也。

总的来说,这套丛书的编写特色主要是:内容丰富,门类较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技术新颖,工艺实用;示例翔实,可读可用;教学两便,自成一统。更可贵的是,这套丛书还有许多创新亮点,值得推崇,试述如兹。

皮革加工工艺相当繁复,加工技术千变万化,但由生皮经过鞣制而后成革,这一基本途径和理论核心,迄今为止仍然在延续。丛书编著者正是基于这一科学事实,围绕鞣前和鞣后的湿加工和后期的干燥整饰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对其中所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机械的等复杂的反应机理与变化过程,大都能以深入浅出的加工原理予以阐述。其次,在介绍各种鞣法中,对各种无机鞣剂或有机鞣剂与胶原反应产生鞣制作用时,能从学界公认的或已初达共识的理论如鞣剂分子中的活性基团和胶原分子链上相应官能团反应及在胶原多肽链之间以多种化学键的形式双点或多点结合的交联作用予以阐述,有意避开目前尚存争议或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的学说和理论,以免造成一般读者费解难懂。这种既注重科学严谨,又注重通俗易懂;既尊重科学,又尊重大众的写作态度是谈何容易做何难的。

丛书基本内容大都来自编著者长期从事的教学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参与行业界的各种交流活动,但编著者却刻意作了精心策划、筛选和阐释,以便最大限度地扩大读者对象,走出课堂,面向企业,讲究丛书的实用性。譬如:各个分册在主要章节都列举大量可操作性较强的实例;皮革和毛皮加工,针对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讨论在制品和成品的常见质量缺陷、成因分析及消除方法;机械设备针对重要设备列出机器使用与调节,故障排除与维护;等等,目的是讲究实用,为企业的技术,人员排忧解难。再者,猪、牛、羊皮制革加工技术和毛皮加工技术,均能以大宗产品为纲目主线展开论述,不仅论题紧扣,内容集中,针对性更强,而且有利于显示加工技术的专一性,因而,更便于读者查阅使用,凡此种种,意在讲究实用性。

丛书编著者苦心经营,力求把复杂的制革加工过程条理化,言简意赅,使文字通俗易懂;力求把深奥的制革化学原理通俗化,删繁就简,使语言简单明了;力求把众多的皮化材料门类分散化,分类梳理,从应用的角度将其寓于各种典型皮革产品的生产工艺之中,化整为零,便于制革、毛皮业的广大读者阅读和使用。有的作者在阐述鞣制理论时说:准备工段是“破”的过程,鞣制工段是“立”的过程。如此高屋建瓴的生动比喻,可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杰作,一句话,竟然把皮革加工复杂的生物、理化作用过程简练传神地表达了,把自然科学的繁琐概念寓意在朴素的生活哲理之中,使一般读者对皮革加工过程的意图在宏观理解上豁然开朗了。

科技在进步,生产在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界、科技界重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其结果必然导致某些繁琐的、落后的加工技术被一些简便的、先进的加工技术所取代,尽管如此,某些传统的、经典的加工技术仍然富有生命力。这就要求编著者对大量创作素材予以吐故纳新,去粗取精,以体现丛书所列的加工技术具有先进性。譬如:猪皮制革的清洁化生产方法,牛皮汽车用革的加工技术,各种羊皮革时尚效应的涂饰技术,皮革雾化性能、气味及某些被“绿色壁垒”禁用、限制物质含量测定技术,等等,都是早期专业著作所无法包孕的。类似的例子在其他分册同样存在,不胜枚举。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编著者敏锐的触角已经伸向诸如超临界CO2铬鞣、纳米材料用于抗菌、防霉、以及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所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等新兴、前沿学科。

编著者广罗频搜,努力借鉴国内外科研院所的最新成果和皮化厂商的新品举荐,结合市场流行趋势,把握制革新品开发方向,诸如牛革分册介绍众多新颖、先进的加工技术;羊革分册列举各种时尚效应涂饰工艺,猪革分册针对毛孔大、粒纹粗的特点,还单列一章“猪皮制革的特殊加工”,综合猪革美化的实践方法和经验;毛皮分册则推陈出新,既保留经典的传统工艺,又推出先进的新颖技术;至于检测、机械、治污及资源利用等分册,同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再者,丛书把牛、羊、猪皮制革加工技术单独分册进行编写,力求在论述的深度与广度上达到双赢,这也是丛书的一个创新亮点。建国以来,先后出版的各种《制革工艺学》为数不少,虽交相辉映,不乏推陈出新,然以猪、牛、羊三大制革原料皮单独分列一册,论述其加工技术,使成专著,莫非自此始也。这一大胆作为的本身就是创新之举,何况,这样更有利于发掘加工技术的专一性,体现产品与工艺的针对性,因而也更适合制革企业作为技术工人短期培训和知识更新的读物。(www.xing528.com)

编著者以当今世界制革、毛皮业发展总趋势和满足市场需求、引领时尚创新、推行清洁生产、注重生态环境、倡导资源利用、构筑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贯穿于整套丛书的编写全过程。丛书的编著者尽管在谋篇创意上各显神通,但在篇章结构甚至于字里行间,却潜意识地共同关注着新时期的新理念,努力把握着皮革行业的发展趋势,而且似乎精心地驾驭着自己的文笔,力图遵循共同约定的宗旨,那就是市场需求、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那就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之精粹。有位作者在大声疾呼:“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目前制革行业的发展受到两大因素的限制:绿色技术贸易壁垒和制革三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面对严峻挑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业界人士正见仁见智。丛书编著者几乎异曲同工,在围绕六价铬、游离甲醛、禁用偶氮染料、五氯苯酚等“绿色”主题上披露应策,在污染“零排放”与资源再利用等生态问题上做足文章。因为,这些课题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金无足赤”,诚如段镇基院士在丛书的《序》末所提及那样,由于各种原因,在丛书中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丛书未将皮革化工材料单列分册,而采取将其寓于制革工艺之中的尝试及化整为零得失(当然,笔者注意到几年前曾有马建中编著的《皮革化学品》出版,但没有也不可能纳入该丛书);某些资源利用尚处于设想阶段,未来是否会出现误区;个别措辞细节或文字叙述尚可推敲等可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但瑕不掩瑜,称道丛书的主体工程臻于完美,言不为过。

综上所述,丛书一套七本,计280万余字,涵盖了制革、毛皮的生产工艺、加工技术、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机械设备、污染治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各个方面内容,堪称建国以来罕见的开创性的专业技术力著。这套丛书,不仅汇集了11位封面署名的教授作者之睿智卓识和长期积淀,而且倾注了众多知名和未名的同仁行家之千滴汗水和万般心血,一句话,这套丛书是所有策划者、参编者和校阅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套丛书的出版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继我国皮革界大型工具书《皮革工业手册》问世以来的又一座丰碑,是21世纪初中国皮革界的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现代皮革工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说句题外话,如果说,20世纪末出版的那套工具书《皮革工业手册》的组织者和参编者更多的是老一辈皮革人的话,那么,这套丛书的策划者和参编者则几乎是新一代皮革人了,这足以证明我国皮革界后继有人。作为一名皮革老兵,我所看到的不仅仅是这套令人鼓舞的丛书,而是透过丛书看到新一代皮革人正在成长、成才、成器。人才无价。我想,所有老一辈皮革人也许都能感受到生命在延续,事业在进展,也都会因此而由衷感到欣慰。因为,这一切正预示着我国皮革事业的未来希望。

我们为新编专业力著《皮革加工技术丛书》而喝彩!

2006年11月在海宁上元皮革新产品鉴定会后

右起:陕西科技大学王学川教授、温祖谋高工海宁于义皮革研究所所长于义高工、海宁上元皮革副厂长潘鸿

原载(《中国皮革信息》2006年6月18日第17期(总第52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