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有效管理方法,摆脱困境

探索有效管理方法,摆脱困境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上海红光制革厂在1989年生产面临严峻形势下,企业进行深化管理,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终于圆满完成了该厂全年创收的任务。几个月来,工艺员为健全班组各项技术基础管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协助调查、分析和处理产品质量防止质量事故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调整和充实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增设总检验。

探索有效管理方法,摆脱困境

【摘要】本文介绍上海红光制革厂在1989年生产面临严峻形势下,企业进行深化管理,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终于圆满完成了该厂全年创收的任务。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这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一项经常和长期的工作。由于皮革工业生产面临严峻形势。起初为资金、能源原材料所压,现在又被市场疲软、产品滞销所困,特别是我厂由于1989年财政补贴减少而影响效益368万元,为1988年总利润的59%;由于销售的主渠道发生了变化,从为公司行业内部配套的统销到基本放开自销,造成销售不畅;由于消费基金的压缩,皮革制品市场疲软,同时影响了制革生产,造成生产任务不足;再由于成品厂出口任务减少,造成我厂为出口配套的箱包、票夹、服装手套革三大类产品大量积压,资金难以回笼。销不出,产不足,收不回钱,买不了原料,我厂生产一度陷入严重困境。

为了突破这种步履维艰的严重局面,使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厂领导及时制定了一系列摆脱困境的措施,在“调”字上下功夫,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走直接出口的道路,以新取胜;加强关键基础工艺和技术的开发,促进产品整体水平的提高,以优取胜;强化质量管理,扶优限劣,以质取胜;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以价取胜。自1989年下半年开始,生产经营出现了可喜的转机:产品热销,质量回升,资金回笼加快,成品资金锐减,效益逐月上升,连续3个月平均创利100万元以上。1989年完成产值3553万元.实现利润539万元,提前完成了与公司签订的承包合同,实现了投入少产出高的目标。同时被批准为国家二级档案管理企业;通过了国家二级企业的复查考评,巩固了二级企业的成果,被轻工业部列为重点骨干企业。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的方针,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在新品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近年来,我厂通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试制和应用,在猪皮深加工上作出了努力,生产了可与牛羊皮相媲美的猪革产品。“七五”期间,我厂将低次猪皮作为攻关重点,在传统服装革生产基础上进行了防水和可洗的研究,在美化猪箱包革工艺中运用了套色、轧花、辊印新工艺,大大提高了低次猪皮的使用价值。为了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去年7月,我厂将研究了两年之久的“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工艺技术推广到大生产,同时将攻关人员充实到车间,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在大生产中发挥作用。猪绒面服装革采用了新工艺,绒毛细致均匀,部位差异缩小,推动了服装革的升级换代。为了提高传统鞋面革的质量,适应“高档、新颖、轻软,舒适”八字皮鞋生产的需要,我厂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档猪正面革生产工艺和技术再次扩大应用,使“六五”科技攻关成果得到延伸,继续发挥作用。

严峻的生产形势,迫使我厂在新品开发和调整结构上动脑筋,在工艺技术、材料运用上刻意求新,力求突破。去年初,我厂建立了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投产经济责任制,实行全浮动奖金分配制度,将加强技术基础管理工作开发新品和明确保质量的实绩与奖金挂钩,激发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先后开发了软而不松、轻而不空、薄而坚牢、色泽柔和的猪消光软面革和仿古服装革等新品种。绒毛短而细密、丝光感强而悦目、轻软和手感舒适的猪正绒鞋面革已替代传统的猪正绒革。在新品开发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新材料的应用,科技人员冲破传统阻力,将新型皮革化工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在工艺和材料运用上找到了经济、合理、有效地途径,如合成鞣剂的应用解决了白色鞋面革白度差、涂层厚等问题;消光补伤剂应用干猪服装革,增加了革面美观提高了等级率;全候型丙烯酸树脂应用于面革类产品,涂层耐寒性能好,在-30℃时不脆裂不变形,解决了制革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厂还从产品适销对路、提高经济效益出发,调整产品结构。去年首次生产了直接出口的蓝湿革和植鞣本色箱包革,猪代牛修饰面革比1988年增加了1.5万张。在二层革结构方面,将低档的二层革经过重新挑选、整理,实施工艺调整扩大化工材料的应用范围,已生产出二层绒面革、修面革、箱包票夹革等内外销产品。高档二层革产品比1988年同期多生产了35000m2,增加11.3%,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必须深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并从提高各级干部质量意识入手,增强群体质量意识,形成了质量管理网络,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班组技术管理,在车间设立工艺组,班组设立工艺员,对他们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几个月来,工艺员为健全班组各项技术基础管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协助调查、分析和处理产品质量防止质量事故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为加强检验员队伍建设,提高检验员整体素质,我厂取消了检验员终身制,去年撤换了5名不称职的检验员,把6名工作责任心较强、有一定生产经验、敢抓善管的青年骨干充实到检验员队伍。

(3)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在质量检验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经济责任制和工作质量否决考核,明确检验员分工和岗位职责,加强信息反馈工作,及时有效地处理质量问题,坚持每月两次的质量大检査,以质量否决为宗旨,按月考核,并与车间主任、工程师奖金挂钩。此外,我厂还对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职工及时教育和处理,去年开出警告单101次,罚款94人次,并对严重违反厂纪厂规的6位职工分别给予开除、辞退、解除合同的处分,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4)调整和充实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增设总检验。产品质量内总检验负责把关,任何人不得干预,确立质监部门的权威,支持质监部门行使职权。如去年9月份,由于机械故障,猪绒面服装革削匀工序接刀印严重,直接影响成品质量,质量部门发现后及时指出,经小修理仍达不到质量要求,决定停止生产。经过两个星期的大修理后才恢复了生产。虽然影响了当月生产计划,但质量得到了保证,目前厂里已形成了厂长—技术科(质监科)—工艺员(检验员)组成产品质量的控制保证体系。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使企业内单纯的生产型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型转变,管理方法内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化。

首先,我厂成立了企业升级和推行现代化管理领导小组,针对本厂实际,重点抓住几个现代化管理项目,如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对生产工艺不完善的地方,结合生产进行了“猪皮软鞋面革价值分析”,取得良好效果,获得了向优秀现代化管理项目二等奖,推动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蓬勃发展,财务科运用目标成本管理,建立了14套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日常资金管理,有效地实行了计划用款。针对1989年财政补贴减少,猪皮量增多的现状,我厂压缩了原料皮的储备量,由原来的40万张减少到20万张,压缩占有资金700万元,对一般产品适当压缩和控制,以确保重点出口产品,在产品由一季度的22.54万张下降到二季度的18.8万张。压缩资金73万元。劳动工资科通过运用技术测定法对全厂约114个工作岗位的摸底调查,进行科学的定员定额,调剂部门之间劳动力余缺,本着“稳定加强一线,压缩控制二、三线”的原则逐步充实一线的生产。1989年以来,输送流向一线人员14人次,精简压缩二、三线人员总比例在20%,在奖励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一线奖金总额在1988年基础上增加30%,二、三线奖金比例下降5%~10%。现代化管理促进了企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和提高。(www.xing528.com)

我厂在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中遇到了资金、原料、能源紧缺的困难,在诸多困难条件下,我厂想方设法,挖掘内部潜力,

因地制宜地把“双增双节”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1.开展“两个”活动

我厂针对内外环境不利因素,提出了开展“分标准、找差距、定措施、讲实效”和“三刀下留情,真空干燥上贴平,使皮张平整、少皱、不损,向管理要效益”的两个活动,定期布置这方面工作,了解落实情况,研究探讨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调整生产工艺,修订和完善产品企业标准,开展一系列操作比武活动,制订剖皮机的定机定速制度,对干剖皮后的产品采取先问潮后真空干燥的方法,使皮张贴开、平整,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平均得革率由年初的0.911m2/张,上升到0.972m2/张,增加6.7%。

2.合理利用原辅料

我厂建立了以厂办为中心,以计划、财务供销部门和生产车间为数字分析监控网的物耗保证体系,实行三级考核制度。保证了从原料皮采购投料,称重生产过程到成品入库包装的质量,1989年原皮单耗比计划定额下降了22%,节约原皮17万余张,价值400余万元。我厂在调整品种结构的同时,还建立健全单耗管理网络,对占制革耗用比重大、性能强.成本高的7种化工材料进行重点控制。一方面在制度上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在工艺技术上采取措施,控制了化工材料的消耗,栲胶消耗下降3.13%,液碱消耗下降28.14%。

3.节约能源,降低消耗

我厂是一个年耗能源大户,在开展节能工作中,始终遵循“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设立了专职能源管理机构,调整和充实了节能三级管理网络。以降低水、电、煤耗用量为目标,倡导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块煤,发挥在全厂范围内形成的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从上到下,纵横交错的节能管理网络作用,使节能工作取得成效。1989年节水7400t,节煤300余t,用电在计划之内,达到了节能降耗目的。

由于新旧体制处于转换时期,企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奖金短缺、销售疲软、成本上升,财政补贴减少直至取消已经成为现实摆在面前。因此,我们要正视现实,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企业后劲。厂部确立了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开拓经营门类,努力提高应变能力。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平稳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厂部着重抓了4个环节。首先,以销定产。去年下半年以来,根据皮革市场的销售形势,对亏损和低利的产品减少生产量,增产利润较高的高档修饰面革。仿古服装革基本实现销售。其次,加强销售服务。过去,产品热销,工厂坐等客户上门。销售疲软以后,我厂改变销售策略,采取上门推销.信函、广告推销、增设经销代销点和设立专职推销员,并在销售服务中热情周到。第三,抓出口试销。去年下半年我厂开始了铬鞣猪蓝湿革和植鞣本色猪箱包革出口试销工作,四季度完成出口蓝湿革2.5万张、箱包革5.3万张,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作了可喜的尝试。第四,改进产品包装,改善售后服务。对部分名优产品进行封头包扎,注册商标。每月有厂领导带队走访用户,实行质量跟踪,增加供需之间的了解。

20世纪90年代充满挑战也充满机会和希望。我厂今年的工作方针是,“完善四保体系,把握产销环节,努力扩大出口,实现三个比例”。面对90年代的挑战,我们将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抓住机会,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品三分之一出口、三分之一高档、三分之一中档的目标,保证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为早日跨进国家一级企业的行列而努力。

(原载《中国皮革》1990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