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共享理论与实践的拓展

财务共享理论与实践的拓展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财务共享实务发展近年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组织设计是共享服务中心的效率保障,后台智能平台、财务转型基础和总部财务管控方式是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定位。对共享服务中心而言,无论是业务变化、问题导向、绩效要求,还是系统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流程再造的需求。

财务共享理论与实践的拓展

(一)财务共享理论基础

德尔文(Devon)认为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主要在于以下方面:企业使命与客户目标一致、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务及业务流程标准化以及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等。实施的关键要素在于:共享服务使命与客户目标一致,以实现企业战略规划为目标,强化目标的落地执行,实现成本有效控制、效益持续提升;财务及业务流程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涉及所有流程环节人员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感受,改变管理习惯和操作习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不断提高知识管理水平,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先进的知识转化能力,构建全面的知识架构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引导业务质量、效率不断提升。

(二)财务共享实务发展

近年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对业务范围的调查中显示,费用报销、应付账款总账、应收账款、现金结算财务报告作为排名前六的财务流程被各企业优先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2017年,ACCA与中兴财务云、通用电气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研报告》显示,在影响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方面,高达80%以上的企业更关注业务处理质量、业务处理时效、服务满意度,关注业务处理成本的占45.1%,而关注企业盈利水平的仅占8.8%,由此可以说明现阶段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更关注运营质量的提升而不是运营成本。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实践,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融入业务管理各环节,通过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有效对接,推动管控重心前移、业务管理规范,实现以核算促管控、以资金控制成本的目标,为业财融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国内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理论上均把“加强管控”“创造价值”作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用的发展方向。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集中于与管理决策相关度较低、发生频繁且易标准化的财务核算流程,包括费用报销、采购到付款、订单到收款、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总账到报表等。ACCA与中兴新云、上海财经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研显示,除了核算流程,36%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承担了资金结算、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财务流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核算共享逐渐向资金共享、税务共享一体的方向发展。

智能财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宏观上缺乏统一的专业指导,各自为战,部分财务共享平台存在财会与业务隔离和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业财融合,没有很好地解决共享后向管理转型的问题。同时,平台与上下级财会机构的管理职能交叉不清,平台的职能和价值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专业化分工和组织设计与流程匹配是共享服务中心在进行内部组织架构设计时应当主要考虑的因素。组织设计是共享服务中心的效率保障,后台智能平台、财务转型基础和总部财务管控方式是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定位。大多数共享服务中心都属于公司总部财务部门的下属组织单位,但共享服务中心应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增加管理灵活性,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应当保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之间的协作关系,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转型,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将数据变为信息和价值,推动企业的发展。

流程再造与优化是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能力,是服务效率提升、持续优化的重要保障。

对共享服务中心而言,无论是业务变化、问题导向、绩效要求,还是系统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流程再造的需求。信息技术是共享服务中心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一方面,共享服务的高效运营需要互联互通的系统平台支持,信息系统的架构、功能以及与业务系统、其他财务系统的集成,是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共享服务中心能否实现端到端流程效率与流程自动化的提升。另一方面,数据的价值得到了共享服务中心的空前关注,从企业经营数据的采集、处理到分析利用,共享服务中心利用财务信息化的创新,更有能力将数据转化成信息、凝结成知识,最后形成企业自身的智慧,这也是财务的价值实现。(www.xing528.com)

运营管理是共享服务中心持续发展的引擎,基于流程管理的重组和优化,共享服务中心得以使共享模式的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的优势不断凸显。

运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高素质财会人员,高素质员工是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承载者,推动共享服务建设与企业员工能力培养相结合,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智能财务的发展涉及我国千万财会人员转型,是一次由传统财会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高素质的财会人员使得财务共享的作用、地位和价值全面提升,为集团企业管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三)拓展财务共享服务的意义

成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承担了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大多数分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基础业务。成熟运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标准化程度高、运营管理体系规范,能够释放更多人力从事更高附加值的工作,促进财务转型,推动企业价值提升。大数据正在也必将对研发、设计、制造、供应链、营销、服务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优化和提升,并重构企业智慧。在未来,大数据将成为提升机构和公司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数据的竞争,重视数据资源的搜集、挖掘、分享与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成熟运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交易数据采集、财务处理到数据分析,流程自动化程度较高,应用了如商旅系统、供应商协同平台、增值税进项发票管理系统、增值税销项开票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电子报账系统、电子影像系统、电子档案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银企互联等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效率和服务能力,并推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向企业“数据中心”转型。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成为企业的数据中心,是因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都会以财务数据的形式呈现。同时,大数据提供的全方位、多视角的信息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经营战略更加贴合企业,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并非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上,通过共享的流程化、自动化和集约化优势,将企业财务管理资源释放至更有价值的业务活动中。

成熟运营的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标准化程度高,组织内部按照流程、业务模块分工明确,保证了服务质量,有利于最佳实践的推广。

成熟运营的共享服务中心,有完整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流程优化机制等,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稳定运营和持续改进。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涵外延价值拓展仍处在探索阶段,从决策支持、风险控制、人才培养三个方向提供增值服务,在加强内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与银行、税务等外部参与者的信息化联通,拓展全价值链管理能力;积极拓展外部市场,推动财务外包服务中心建设,由内向型服务组织向外向型、创效型服务组织转型,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价值拓展提供了探索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