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煤业:能源危机的产物和英国工业发展的推动者

采煤业:能源危机的产物和英国工业发展的推动者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煤业的发展是能源危机的直接产物。从生产规模以及对其他工业的影响来看,17 和18世纪的采煤业是英国仅次于纺织业的第二大工业部门,它的发展对于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工业的整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采煤业在英国率先发展起来,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业部门。1696年诺福克郡的官方称该地区的燃料几乎全部采用煤炭。在煤炭产量剧增的同时,英国煤炭业的从业人数也有大幅增加。

采煤业:能源危机的产物和英国工业发展的推动者

采煤业的发展是能源危机的直接产物。从生产规模以及对其他工业的影响来看,17 和18世纪的采煤业是英国仅次于纺织业的第二大工业部门,它的发展对于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工业的整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人类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历史已经有很长时间,但是因为廉价的木柴和技术问题,煤炭的使用量一直很小。能源危机发生以后,木柴价格上涨,工业成本和生活成本升高,必须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木柴的“新能源”,并且解决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的技术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采煤业在英国率先发展起来,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业部门。一位法国旅行者在1738年写道,煤炭是“英国所有工业的灵魂”[7]。一位瑞典人在对英国进行考察后,特别是1724年参观完布里斯托尔的炼铜厂,在给一位朋友信中肯定了煤炭对英国工业发展的作用:“我很高兴地告诉你,我完全相信煤炭对于英国的重要性。没有煤炭,我们就别想制造玻璃、炼出好钢,也别想让炼铁厂开工。”[8]

英国的产煤区主要分布在诺森伯兰郡、苏格兰、威尔士和米德兰等地区。其中又以诺森伯兰郡和米德兰地区为最重要的地区,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0%—70% 。而诺森伯兰郡最重要的产煤区是泰恩河谷地区,占该郡煤炭产量的70%以上。

表2 英国各个产煤区煤炭产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John U.Nef,The Rise of the British Coal Industry,Vol.Ⅰ,London,1932.p.23.

表3 英国主要矿区的年产量估计(单位:吨)

资料来源:John U.Nef,The Rise of the British Coal Industry,Vol.Ⅰ,London,1932.pp.19-20.

在17世纪以前,由于工业发展规模有限,森林资源丰富,英国的工业和生活燃料还是以木柴为主,对煤炭的需求不大。所以17世纪以前英国的煤炭开采以浅层挖掘为主,开采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9]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了煤取代木柴的趋势,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时期英国的工业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对木柴的需求猛增,导致了木柴价格激增,以至于到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结束时,现代统计学家收集的数据显示,伦敦的木柴价格和各种建筑用木柴的价格远比其他任何商品的价格上涨得厉害。[10]

到了17世纪早期,煤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部门,如提炼食盐及制造玻璃、建筑砖瓦、船舶用锚和烟斗方面。染料商、制帽商、制糖商和酿酒商(他们的数量猛增,尤其集中在伦敦和一些地方城镇),甚至一些面包商也需要用煤来烤制面包。煤炭还用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壁炉,也用于他们的洗衣房和食物烹饪。到了17世纪末,煤炭在英国成为不可替代的燃料。

1690年伦敦的酿酒商抱怨煤炭价格太高使其生产受到损失;1696年玻璃制造商要求停止对煤炭收税,否则他们的生产就被摧毁了。伦敦毛纺业的印染业也宣称若无大量煤炭供应,他们将无法生产;制盐业也深受煤炭的影响。1731年一份由锻工、酿酒商、印染商、玻璃制造商和煮盐人提起的请愿书就与煤炭的使用有关。此后不久又一则请愿书直指高煤价。锻工、酿酒商、印染工、制砖商、建筑工人、制皂工人和煮盐人都是用煤大户。[11]在居民用煤方面,各地区已经把煤炭作为了日常生活不可替代的燃料。1696年诺福克郡的官方称该地区的燃料几乎全部采用煤炭。[12]

这些就极大地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量。“从1540年到1640年间随着对煤炭需求的增加,坑道向下挖深至20、30、甚至是40 英尺就变得尤为必要了。到了伊丽莎白时期和斯图亚特王朝的两位继任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上百个煤矿坑道和通风井,排水引擎用水力驱动(更多的是畜力)。……到了17世纪中期仅一座煤矿的雇工就达几百人,投资几千英镑,其年产量可达10000 至25000吨。”[13]

表4 英国煤炭产量(单位:百万吨/年)

资料来源:①1700—1830年,迈克-弗林:《英国煤炭工业史》,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②1870年,B.R.密歇尔、菲利斯-迪内:《英国历史统计概况》,剑桥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③1994年:中央统计署,《每年统计概况》,1996年。
引自[美]托马斯·K.麦克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赵文书、肖锁章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 页。(www.xing528.com)

从以上的表格中可以看到,英国到了18世纪中期时,煤炭的产量已经达到了500 万吨,而到了19世纪时则增长了近3 倍,可见英国煤炭产量的巨大。如此大规模的煤炭产量在当时的欧洲只有英国,同时期的欧陆国家无法与之相抗衡。

在煤炭产量剧增的同时,英国煤炭业的从业人数也有大幅增加。运煤业和采煤业一同成为17 和18世纪重要的工业部门。煤炭产业雇佣了大批的煤炭工人和运输工人。笛夫说道:有3 万人常年在纽卡斯尔到泰恩河一带的煤炭开采区被雇佣;1000 艘或不少于1000 艘的船只被用来运输开采出来的煤炭;有1 万名海员、搬运工、舢板船主和小船主在搬运和装卸煤炭。[14]

首先是采煤业中直接从事煤炭开采的人数有很大的增长,然后是煤炭的运输行业中的从业人数明显增加。英国的煤炭业主要通过水路和海路运输,其中以水运为主。这时因为英国的水路很发达,而且水运的运量大,费用相对低廉,所以英国的煤炭运输也相当发达,从业人数也相当多。17世纪一位作家写道:许多人用马车运煤到泰恩河边,并以此为生。煤炭运输舢板也雇佣了大批人把煤运到大船上。另外一位作家记述道:海上有1200 条船和15000 人从事煤炭运输。陆地上有1 万人在矿井工作。[15]

169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的两年内有65 万查尔特隆(Chaldron,1 查尔特隆相当于288 加仑)煤运往伦敦。1704年有40 万查尔特隆的煤由纽卡斯尔运往伦敦,而且在其后的一个时期内每年的煤炭运输量都保持在这个数字。1730年一位作者写道:运煤行业雇佣的1000 多艘船常年把煤炭运往英国各口岸,爱尔兰、西班牙、普鲁士、德意志、法国、弗兰德尔和荷兰各港口。伦敦成为英国煤炭价格的中心,也是欧洲价格的中心。[16]

著名作家笛福看到向伦敦运煤的数量,形象地指出:我们在伦敦经常看到大批的运煤船驶进这座城市后感到非常惊讶: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岂不要把整个国家搬走?然而,当我们看到国内一堆堆的煤山和遍地的煤井时又大吃一惊,不禁要问:哪有一个国家的人民用得了这么多的煤?[17]到1695年,英国几乎30% 的船只用于煤炭运输。

采煤业在16世纪中期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在深层开采以后,抽水机等设备的购买加大了煤炭开采中的资金需求。英国的农村土地贵族、乡绅阶层以及城市商人都积极投身于采煤业。“毫无疑问,在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和整个17世纪期间,采煤业是英国资本投资的基本领域。”[18]

如此大规模资金的投入,单靠个人投资很难开矿,于是大量资本从商业领域转入工业投资当中。许多贵族、商人和银行家往往以股份公司的形式投入资本,以谋求利润。在英国内战前,以投资大、工人多、规模大为特征的大工业首先在采煤业中出现。大工业已经开始成为采矿业和冶金业普遍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

17世纪时,纽卡斯尔等地的煤是由“自由矿工”采掘的,但许多矿工把自己的开采权卖与局外人,然后这些人又转手卖给另外一些拥有资本的人,以加强对矿场的开采。这些事实说明,17世纪上半期,资本已经强烈地深入到采煤业。在迪恩森林区,在德比郡的矿场,在萨默塞特郡的门迪普丘陵地带,在坎伯兰郡的埃尔斯顿矿场,到处都有所谓“自由矿工联合会”,庄园主可以把矿山交与富有的企业主经营,由这些企业主使用雇佣劳动从事开矿。这种情况为成立资本主义企业创造了条件。[19]

煤炭是支撑工业文明的强大资源。采煤业在英国整个前工业化时期为其他工业提供了优质和廉价的动力支持。它的发展既为一些老的工业部门如炼铁业、炼钢等采用新技术创造了条件,也为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造纸、制糖等的大规模发展开辟了道路。[20]特别是采煤业的利润大、投资大,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入,在大工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并且为后来工业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煤矿初期开采的基础上产生的,如实现用煤来进行金属冶炼,在玻璃制造业攻克用煤代替木柴作为燃料等等。然而在诸多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是早期蒸汽试验和轨道运输的应用。17世纪早期的蒸汽机试验,是在英国煤炭工业初期的扩张中为了解决采煤排水问题而产生的,这为发明蒸汽机做了重要准备;煤炭的巨大运输需求导致了马车轨道的广泛应用,铁轨的出现开始就是为了托运煤炭的马车而铺设的。

内夫坦言,煤炭工业的兴起对一些问题的提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工业革命的爆发。[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