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成效分析报告

金融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成效分析报告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成果实现情况分析①学习成果实现情况分析之一:教学团队检测金融学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检测中,包含2个教学班,总计61名学生。表439金融学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检测总成绩分布表一是针对知识水平——掌握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表4311金融学专业课程群金融专业技能水平检测成绩分布表从保险学得分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依据成绩分布情况及预期目标,优良率为72.13%,合格率为100%,平均分为86.17,达到预期目标。

金融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成效分析报告

(1)学习成果实现情况分析

①学习成果实现情况分析之一:教学团队检测

金融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检测中,包含2个教学班,总计61名学生。检测主要针对“课程群建设核心专业能力目标”进行,教学团队检测主要针对“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四个核心专业能力进行。各个检测目标由金融学、人身风险保障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个人理财规划、金融业务综合实践课程共同完成,每个课程检测分别下设具体的评价标准,总体上构成“模拟实验、案例分析、报告撰写等教学方式—掌握金融知识应用能力—掌握经济信息搜集与处理、保险综合操作能力、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及个人理财规划”的流程。

参加检测的同学通过上机操作、小组演示、撰写报告等方式完成检测,核心专业能力评价目标的优良率为18.03%,合格率78.69%。优良率未达到检测目标。

金融专业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检测(教学团队检测)总成绩分布如表4−3−9所示,表明学习成果检测达到了预期目标。

表4−3−9 金融学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检测(教学团队检测)总成绩分布表

一是针对知识水平——掌握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

此检测选取比重如下:金融学测试成绩占比40%,个人理财规划检测成绩占比20%、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检测成绩占比20%、保险学检测成绩占比20%,这四部分成绩进行加总。知识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优良率是24.59%,合格率是70.49%,优良率未实现预期目标。具体检测结果如表4−3−10所示。

表4−3−10 金融学专业课程群知识水平检测成绩分布表

二是技能水平——具有金融专业的业务操作能力与相关技能。

此部分选取个人理财规划检测成绩、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检测成绩、保险学检测成绩的平均成绩,课程群技能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优良率为39.3%,合格率为59%,优良率未实现预期目标。具体检测结果如表4−3−11所示。

表4−3−11 金融学专业课程群金融专业技能水平检测成绩分布表

从保险学得分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依据成绩分布情况及预期目标,优良率为72.13%,合格率为100%,平均分为86.17,达到预期目标。

从商业银行授信报告得分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成绩在80~100分数段,成绩优良的学生占比30%,不存在不合格学生,授信报告平均成绩为74.46,标准差为10.67,说明学生授信报告整体质量符合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良好的团队协作,在规定时间完整地撰写授信报告。报告内容逻辑合理、内容较为准确,数据资料收集符合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要求,报告整体格式基本正确,学生小组展示情况较为良好;其中报告优良率30%,说明近1/3的同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授信报告的撰写方法,能够准确地收集并分析数据,且能有条理地展现出报告要求的完整内容。

个人理财规划检测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成绩集中在80~100分数段的学生最多,占比47.5%,说明这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为客户家庭进行理财规划的应用能力,规划报告较为完善;成绩集中在60~79分数段的学生占主要部分,占比39.3%,说明这部分学生基本具备了为客户家庭进行理财规划的应用能力,规划报告内容达标;成绩在0~59分的为8人,说明这部分学生在理财规划报告应用能力上还较为欠缺。

三是方法能力——具有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课程群方法能力的检测指标如下:以金融业务综合实践课程中数据分析报告检测成绩为准,从数据分析报告的得分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成绩近似服从对称分布,合格段的学生占比最高,达到了50.82%,达到优良水平的学生比例为34.43%,不合格的比例为14.75%。由此可以说明,近85%的学生已具备了针对某个感兴趣的经济现象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且数据分析报告的完成质量达到了课程的基本要求(如表4−3−12所示)。

表4−3−12 金融专业课程群方法能力检测成绩分布表

四是社会能力——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

课程群方法能力的检测采取卷面独立测试的形式,依托金融业务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团队合作项目考查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与技巧,如表4−3−13所示。

表4−3−13 金融专业课程群社会能力——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检测成绩分布表

从团队协作能力测试得分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成绩集中在60~79分数段的学生最多,占比80.33%,说明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职业素养、沟通与交流以及团队合作的技巧,做题较为准确,但是对于这部分的知识掌握还有待提高;成绩集中在80~100分数段的学生占比14.75%,说明这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职业素养、沟通与交流以及团队合作的技巧,做题准确度较高;不满60分的学生有3人,说明其团队合作和业务实践能力还不够。

课程群学习成果详细结果(教学团队检测)分析如下(如表4−3−14所示)。

第一,经济信息搜集与处理部分。在“数据分析报告”考核中,“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达到优良水平的学生占比为36.07%,合格水平的学生最多,占比为57.38%,而不合格的仅占6.56%。由此可以说明,93.45%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与选定的研究问题相关的经济数据的搜集方法,并能够对此进行简单的整理与汇总;在“统计方法的运用与图表制作”的成绩分布看,达到优良水平的学生占比最高(占44.26%),其次是合格水平的学生,占比达34.43%,不合格的学生占比为21.31%,比例相对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源自学生在统计分析方法先修课程学习上的差异较大,不合格的学生通常先修课程的学习成绩较差。

第二,保险综合业务部分。一是学生案例编写能力的优良率达到86.89%,远高于上年的32.84%,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综合考虑企业与家庭可能面临的风险,本部分是对风险识别能力的检测,学生对案例编写能做到考虑全面,兼顾到案例的几个风险点,这是因为老师重点强调了风险点要求,并对上年学生作业做了案例分析,效果较好,学生成绩提高明显;合格率达到100%,说明所有学生能力训练达到要求,平均分17.64,达到优良标准要求。另外案例之间的关联性比2018年有了较大进步,能从一个大家庭综合考虑,对各个风险都有考量,说明小组作业的合作性较好。二是保险表格填写操作能力的优良率为72.13%,高于2018年的49.25%,说明有近一多半的学生能结合案例,选择相应的保险品种,并能合理、正确填写投保单、事故申报单、事故勘察表等表格;合格率为100%,高于2018年的91.05%,平均分为42.51,达到优良标准,高于2018年的37.48,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保险实务相应的表格填写,操作能力达到要求,但依然存在保险产品选择与案例不匹配、考虑不周全、与现实不符的情况,表格填写有错误。由于对个别学生加强了督促,这些学生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善,与2018年相比,没有出现不合格现象。三是保险流程的梳理能力优良率为72.13%,高于2018年的67.16%,平均分为26.02,达到优良标准,合格率为100%,这部分检测学生综合判断与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按照保险承保、理赔的一系列流程,合理有序选择保险相应合同、表格,并圆满完成保险合同从诞生到履约的过程。总之,无论是总体能力或分项能力,学生都得到较大提高。授课老师针对2018年出现的问题,强调了小组合作,对2018年不同等级作业重点点评,针对特殊学生加大监督,都起到了较好效果。今后应在这些方面继续加大力度

第三,商业银行业务部分汇报了授信报告的测试成绩分布情况,学生团队优良率达到68.33%,说明团队协作程度较好,而且通过团队协作收集资料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进行了充分地沟通,有效减少了“搭便车”的现象;从信息整理的情况看,合格率达到100%,说明学生基本都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有效信息;相比之下,大部分学生授信报告文本规范存在问题,58.33%的学生文本规范不合格,说明在报告的写作格式规范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四,个人理财部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基于前期的个人理财规划报告完成,针对家庭投资规划结合相关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分析,成绩反映出学生对个人理财规划报告的完成度。整体来看,学生组成的团队能够使用真实家庭的数据,在资金供求分析、内含报酬率计算以及投资工具组合的选择这三个主要部分的项目完成度较好,占比63.93%,证明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家庭前期原始数据为家庭完成相关的理财规划;多数小组的财务诊断分析较为准确完整,部分小组存在财务分析缺失的情况,占比为18.03%;且文本不够规范,格式较乱。

表4−3−14 金融学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目标检测(教学团队检测)详细成绩分布表

续表

注:表中汇报数据为“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

②学习成果实现情况分析之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平安保险等实习基地进行独立第三方检测

金融专业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检测(实习基地第三方检测),包含2个教学班,总计61名学生。检测主要针对“课程群建设学习成果核心专业能力目标”进行,设有专门针对“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职业素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检测内容。各个检测目标由实习企业进行独立第三方测评完成,每个评价目标下设具体的评价标准,参加检测的学生通过六周企业实践的方式完成检测,总体评价目标的优良率为100%,达到检测目标。企业针对各个评价目标的测评过程充分反映了产教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专业岗位技术能力、紧急应对抗压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在整个评价目标能力中相对薄弱,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

金融专业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检测(实习基地第三方检测)总成绩分布如表 4−3−15所示,表明学习成果检测达到了预期目标。

表4−3−15 金融学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检测(实习基地第三方检测)总成绩分布表

表4−3−16 金融学课程群核心专业能力目标检测 (实践基地第三方检测)详细成绩分布表

续表

注:表中汇报数据为“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5人成绩无效,从检测结果中删除)。

(2)课程群学习成果分析

一是知识水平——掌握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

此检测由实习单位进行独立第三方测评,考查专业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检测结果如表4−3−17所示。该部分实习企业测评中,知识水平达到优良的学生占比100%,不合格率为0,实现了预期目标。由此可以说明,实习企业对于学生金融学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较为肯定,其中得分率 90%以上的占比89.3%。

表4−3−17 金融专业课程群知识水平检测成绩分布表

二是技能水平——具有金融专业的业务操作能力与相关技能。

此检测由实习单位进行独立第三方测评,考查专业岗位技术能力。具体检测结果如表4−3−18所示。技能水平的检测结果,优良率是100%,实现了预期目标。该部分实习企业测评中,得分率90%以上的占比为85.7%,相比知识能力的评价低3.6%,由此说明,实习企业对于学生专业岗位技术能力也较为认可,但是在专业业务能力应用上还有待提高;另外,这也说明我院金融专业的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得到了实习单位的高度认可。(www.xing528.com)

表4−3−18 金融专业课程群技能水平检测成绩分布表

三是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基本的职业素养。

此检测由实习单位进行独立第三方测评,考查以下三方面评价项目: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50%);工作责任感与敬业精神(25%);紧急应对与抗压能力(25%)。具体检测结果如表4−3−19所示。

金融专业课程群职业素质的检测结果,优良率是83.58%,合格率是100%。实现了预期目标。该部分实习企业测评之一: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优良率100%,表明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效果显著,学生都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并能够遵守企业规则;实习企业测评之二:工作责任感与敬业精神,优良率100%,表明学生在实习中体现了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实习企业对于学生的敬业精神予以了充分肯定;实习企业测评之三:紧急应对与抗压能力,优良率98.22%,合格率1.78%,该项评分相比其他能力评分相对较低,表明学生在校园理论教学与实践中针对紧急应对与抗压能力的训练有待加强。

表4−3−19 金融专业课程群职业素质检测成绩分布表

四是方法能力——具有学习能力。

此检测由实习单位进行独立第三方测评,考查接受新知识与创新工作能力。具体检测结果如表4−3−20所示,方法能力的检测结果,优良率是94.64%,合格率是5.36%,实现了预期目标。该部分实习企业测评中,得分率90%以上的占比85.7%。由此说明,实习企业对于学生接受新知识与创新工作能力相对肯定,与业务水平持平,但与知识能力相比得分相对较低。

表4−3−20 金融专业课程群方法能力检测成绩分布表

五是社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此检测由实习单位进行独立第三方测评,考查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66.7%);组织管理能力(33.3%),具体检测结果如表4−3−21所示。社会能力的检测结果,优良率是98.21%,合格率是1.79%,实现了预期目标。该部分实习企业测评之一: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达到优良水平的学生占比98.21%,合格率1.79%,不合格率为0。实习企业测评之二:组织管理能力,达到优良水平的学生占比91.07%,合格率8.93%,不合格率为0。由此可以说明,实习企业对于学生的社会能力较为肯定,但是对于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的评价明显高于组织管理能力。

表4−3−21 金融专业课程群社会能力检测成绩分布表

(3)课程群核心能力检测目标对比分析:教学团队检测与实习基地第三方检测

本课程群检测主要针对“课程群建设学习成果专业核心能力目标”进行,设有专门针对“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检测目标,分别选取教学团队测评以及实习企业独立第三方完成测评。表 4−3−22显示了教学团队与第三方检测的评价目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习企业第三方测评得分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教师团队的课程测评,但是从分项目标检测可以发现,教学团队与独立第三方测评均表明技能水平和社会能力(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得分较高,说明金融学课程群建设较注重对于金融学及相关知识的培养与应用,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这两项能力也获得了实习企业的认可。然而教师团队与独立第三方测评对于学生技能水平的认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实习企业认为学生方法能力水平较高,而教师团队认为学生的方法能力在所有能力目标中最差,这一评价差异说明学生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优于学校实践的,因此学校在方法能力的实际培养上要以企业需求为主,不能拘泥于理论检测。

表4−3−22 课程群核心能力检测目标对比分析表

(4)改进措施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金融专业课程群的检测在加权平均成绩上,优良率未达到预期目标,合格率实现了90%的预期目标,从检测项目的详细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虽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项目内容,但学生动手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以及个人展示能力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学生的专业岗位技术能力、紧急应对与抗压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在整个评价目标能力中相对薄弱,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理论、实践教育与金融行业内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轮教学与检测的过程中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①金融业务综合实践课程重点检测方法能力,在经济信息搜集与处理环节,应适当增加数据分析常用方法与软件操作的学时,在复习先修知识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运用场景、图表制作的适用性方面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撰写数据分析报告的能力。

②本课程群的技能水平目标主要通过人身风险保障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个人理财规划课程中的综合实践环节进行培养,针对各个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拟做出以下改进。

a.在保险学综合实践环节,针对个别同学风险识别能力弱的情况,对学生要做个别辅导;有些案例之间的关联性存在不足,通过分析上届学生的作业,让学生理解如何整体思考案例,各个同学的完成表格之间能更匹配;个别同学依然存在保险产品选择与案例不匹配、考虑不周全,与现实不符的情况,应加强案例互评,有问题及时纠正。

b.商业银行综合实践环节,针对授信报告中部分团队报告文本规范性欠佳、报告逻辑性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拟进一步加强行业实践中优秀授信报告案例分析,并加强文本规范性的训练。

c.针对个人理财环节,对于数据处理,再次强调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的计算方式及原理,并在课堂上完成小组互评的工作,有问题及时纠正,对财务报表的部分数据要完善,从而避免原始数据出现偏差影响最后结果。

③本轮课程群各个课程之间的衔接虽然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也较为及时,但是对于优良的评价标准需要统一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且需要集中召开定期会议进行探讨交流。

④针对学生接受新知识与创新工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课程群考核中适当设置相应的能力测试环节,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应对能力。

⑤从实习基地第三方独立测评中发现,专业理论、实践教育与金融行业内实际操作中的方法能力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针对此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强课程群课内实验、实践与业内实践的融合,加强与行业专家的探讨,使学生的课内实践能够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得更紧密。

(5)新目标制定

本轮金融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授课对象为本科四年级学生,根据学生的经济学、金融学背景知识,学习态度,企业实践和班级学风情况,由教学团队和实习企业作为独立第三方完成成绩评定,本轮检测已完成预期目标。结合本轮检测出现的问题及拟改进措施,预期在下一轮“金融专业课程群建设核心专业能力目标”的检测中,各项评价目标仍达到预期合格及以上比率90%,且实现优良率40%,预期平均分85分以上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