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向经济强省的浙江经验

走向经济强省的浙江经验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40多年的发展,江苏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驱动江苏从经济大省迈向经济强省的动力主要来自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江苏加快动力转换,推动经济发展从模仿转向创新。

走向经济强省的浙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经济效益日益提升,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

从总量上看,经济规模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过40多年的发展,江苏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总量达9.9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其中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6%、8.6%、23.3%。数字经济规模达4万亿元,商务服务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4%、18.8%和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从结构上看,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崛起。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江苏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先进制造业迅速做大做强。近十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速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7.6%,两家国家级制造中心相继落地苏州、无锡;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围全国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占全国1/4。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发展快速增长。电信金融、房地产、旅游等产业增长势头迅猛,尤其是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信息技术、商务服务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18年,江苏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461.9亿元和5269.8亿元,比上年分别提升7个和1.8个百分点,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业走势平稳。

改革开放以来,驱动江苏从经济大省迈向经济强省的动力主要来自制度改革。首先,基于所有制变迁的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从农村组织形式看,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从改革前的人民公社制度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变,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步构建与新农村建设、振兴乡村相契合的新型农业组织建设;在企业层面,则在传统集体经济基础上创造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伟大创举,并通过所有制改革开始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进外资经济,实现了对传统国有经济占主要地位的突破,而国有企业则经过几轮改革,向以混合所有制为重点的新型所有制结构转变。其次,制度变迁引起主导产业更替,进而形成新的产业构成结构。集中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乡镇工业的发展,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通过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初步实现传统工业经济向国际化导向的新型工业经济的转变;通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开始向创新型经济转变,在这一阶段,服务业占比超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制造业为内核的实体经济仍决定着产业演进的性质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江苏加快动力转换,推动经济发展从模仿转向创新。

(一)工业经济的崛起: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江苏工业经济的崛起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之初,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性事件,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通过开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1.第一次跨越(1978—1992年)

改革开放之初,江苏经济面临的局面基本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传统的轻纺工业、化工、机器制造、建材等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相对于其他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现代产业基础。1977年,江苏地区总产出为487.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89.16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326.3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72.4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297.1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6.3∶52.0∶21.7。改革开放之初,江苏提出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教育文化事业较发达、社队工业发展较快等优越条件,发展一些精密度较高、原材料用量较少,国内有广阔市场而容纳劳动力又较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江苏农业基础较好为向现代农业转型奠定了基础,社队工业则为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崛起提供了条件,轻重工业结构失衡要求江苏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轻工业,这些产业初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江苏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演进路径。

制造业快速扩张,产业高度化特征初步显现。江苏改革从农村起步,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快速发展。但与农业相比,江苏制造业扩张速度更快,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到1991年,江苏第二产业实现产值3416.59亿元,是1978年的9.01倍,而第一产业增长了5.49倍,第三产业增长了10.03倍。1991年江苏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1.5∶49.6∶28.9,在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从改革开放到1992年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的改革早期阶段,传统产业在江苏产业结构中的占比呈持续下滑的态势,而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这些表明江苏的产业发展正向着产业的重化工业和产业的高度化方向发展。

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部分服务业部门率先改革。受思想观念和发展战略的影响,江苏早期服务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江苏的服务业选择商业流通领域进行率先改革,改革之初按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业体制的目标,在国营商业的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初步改革。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江苏商业、运输、邮电、金融业等迅速扩张。不过这一段时间服务业的发展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是江苏服务业中的主要产业。1991年,三者占江苏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是30.3%、17.4%和16.8%。1979—1991年,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7.88%提升到28.9%,服务业对江苏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已达到较高水平。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解放思想,依托原有村办企业的基础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带来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推动了江苏“农转工”的步伐。在江苏经济的第一次跨越中,以制造业为主干的实体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态,实物形态的加工制造产品成为当时江苏产业结构的主体力量。囿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组织水平,乡镇企业产品质量不高,日用消费品等轻工业产品是主要产品结构形态,但是抓住了短缺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

2.第二次跨越(1992—2001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江苏在全国较早开始了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这一时期,江苏产业演进呈现日渐显著的市场化和高级化特征。一是乡镇企业的体制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中体现在乡镇企业的产业模糊的特征适应了改革早期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但与新的时代特征逐渐变得不相适应,亟待进行根本变革,需要明确产权性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江苏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推进乡镇企业改制,到21世纪初期基本完成,为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体制基础。二是国企改革攻坚取得突破,市场微观主体活力显著提升。到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政府调节能力有所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三是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产业更深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到2000年,江苏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56.4亿美元,“九五”时期年均递增22.9%。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4.8亿美元。四是内需拉动产业发展的动力更加充沛。江苏消费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从1979年的90%下降到1997年的40.1%。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江苏落实中央部署,着力扩大内需,面向内需的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2000年,三大需求全面回升,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全省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0%、46.7%和9.3%。在市场化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步推进中,江苏产业规模、质量与结构都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这一时期,江苏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嵌入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幅下降,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机电和轻纺深加工产品比重大幅上升,涌现了一批骨干机电企业,产品的技术层次也出现了重大改观,计算机、船舶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电动工具数控机床等一批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江苏成为全国工业重镇,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二)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经济发展方式领风气之先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江苏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体现为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迎来了制造业的新一轮发展。

1.外向型经济爆发式增长,产业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为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01年11月出台《江苏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工作要点》,提出适应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政府承诺,提高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把握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及时调整利用外资策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增强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建立国际贸易争端预警及咨询服务网络,完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外经贸促进体系;把苏州市建成全面应对“入世”的先行示范区等政策举措。伴随中国“入世”,开放型经济已具备较强发展基础的江苏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江苏年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单项商品数量是2001年的近10倍。除了传统的纺织服装轻工产品和农产品,计算机及零件、太阳能电池、船舶等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拉动江苏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江苏民营外贸企业进出口占全省比重从2001年的1%上升至2010年的15.2%,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江苏参与国际贸易投资合作的主力。江苏的贸易伙伴不断增加,到2001年,年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市场由33个增加到97个。美洲、欧洲、亚洲是江苏传统的出口市场。在这些传统市场更加巩固的同时,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也迅速成长起来。到201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4658亿美元,其中出口27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超过1100亿美元,保持全国第一,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境外协议投资累计达到45亿美元。

2.制造业加速融入全球分工,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工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提供了参与全球分工、融入世界市场的全新机遇,成为发挥制造业比较优势的绝佳机会。江苏抢抓机遇,以苏南为核心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工制造为主要产业环节,嵌入全球分工体系,带来了制造业的强势增长,江苏制造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分工的一张名片。2001年,江苏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269.1亿元,其中机械、电子、化工、汽车为四大支柱产业,大中型工业增加值1383.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32.4%。到2010年,江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1223.8亿元,实现了较快的增长。这一时期,江苏制造业的增长主要依靠融入国际市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扩张成为带动江苏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江苏积极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2006年,在江苏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江苏提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江苏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工业化是江苏科学发展的第一方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做精优势产业。2006年11月江苏省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2007年,江苏新兴产业发展提速,光伏和风机制造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泰州医药城建设进展顺利,新材料、生物新产品开发活跃。2008年尽管发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全省各地把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环保产业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培育的重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环保等新兴产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3.服务业加速发展,内部结构得到优化

2002年,江苏出台了《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提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要适当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到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33.5%,并明确了服务业的发展重点: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会展业,积极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这一文件的出台为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后续动力。2001—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7%,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4%,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4.2%。2005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等文件,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目标、方向、政策等。2006—2010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4%,增速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731.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9%。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速改造升级,软件、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内部结构日益优化。

(三)加快动力转换: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经济强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基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国际市场冲击的外部压力,江苏先行展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均出现深度调整,以投资驱动、国际代工为代表的传统增长动力逐步衰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引擎的新增长动力加速形成。

1.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交织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增速在继续探底中稳步筑底,产业转型深度推进。根据阿瑟·刘易斯“谷—谷”划分方法,1977—2017年间江苏共经历五个经济周期(1) 其中,前四轮周期的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表明江苏经济长期处于以高速增长为表征的发展阶段,这也与江苏整体上处于对发达经济体的追赶阶段有关,在这一阶段劳动力红利、土地红利、开放红利和改革红利相互交织,推动了江苏经济的高速增长。(www.xing528.com)

江苏目前正处于第五轮周期,这一轮较前几轮表现为更加稳定,波动幅度较小,但延续时间也更长。江苏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出现的,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目前已进入逐步筑底的阶段,有望进入“L”型增长的后半场;二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既表现为要素供给的消长,也表现为动力机制的变革;三是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空间逐步收窄,江苏经济的领先主要不体现在速度上,而体现在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四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弹性提升,经济增速回落并不导致就业恶化。新常态和新增长周期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高速度、紧运行的压力和氛围,政府、企业等各方面可以有趋于宽松的环境条件,腾出手来,用更多的精力去改善经济运行质量,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稳健增长与更好质效、更强竞争力的有机结合。

2.从模仿到创新努力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总体上看,江苏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状况有所改善,加速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受发展基础和发展路径影响,目前江苏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经过多年持续转型,江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江苏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1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6.6%,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成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

江苏产业创新力显著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开展对接大院大所活动,落实“科技创新40条”,制定“人才26条”“知识产权18条”,建设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并上线运行,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0%左右,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省的70%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2019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2700亿元,占GDP比重达2.72%,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80%。高新技术企业达2.4万家,新增近600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64%,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代表智能制造、新型材料、新型交通运输设备和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的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在新兴产业领域,全省涌现出徐工集团、国电南瑞、天合光能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全省120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中新兴产业企业超过一半,成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相比较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创新驱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知识积累、制度规范、品牌建设、智力资源、有效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投入。未来江苏将进一步强化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望在全国率先转入创新驱动型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制造业整体稳健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江苏是世界制造工厂,实体经济是江苏经济的底色和底气所在。江苏高度重视推进江苏制造业转型,并取得积极进展。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年8月公布的《201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2015年江苏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89.86,在全国排在第四,高于全国(83.51)和东部地区(87.48)平均水平。

图1.12015年全国及主要省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纵向来看,2008年以来,江苏省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08年的86.95提高到2015年的89.86,提高了2.91个百分点。

图1.22008年以来江苏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变动情况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分行业看,列统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有所增长,增长面达75%。其中,电子、医药、汽车、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10.4%、7.2%、12.5%。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3D打印设备、智能电视、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39.9%、107.1%、51.4%、36.4%和2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8.8%。这表明,江苏制造业中的新产业、新业态的占比快速提升,推动制造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正在重塑江苏制造业的结构、质量与内涵。

服务业主导地位形成,服务业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在全省组织实施了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三大行动,有效推动了全省服务业优先发展。2012年8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全省各地积极响应,共有11个省辖市的19个县(市、区)或开发区报名,争取进入第一批试点单位。2016年,江苏省发改委出台《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实施方案》,“双百工程”即在全省培育形成100家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及100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显著创新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在政策的强有力引导下,江苏服务业不断深入发展。2018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为47205.2亿元,总量上仅次于广东。从增速上看,2018年江苏服务业同比增长7.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略高于广东、浙江,低于上海、山东,显示出江苏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表1.12018年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广东五省市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

数据来源:2018年相关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江苏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改善。2016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增速都高达20%以上,远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除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这几个传统服务业增速较为平稳以外,其他服务业增速均高于江苏服务业平均增速。从所占比重来看,批发和零售业仍然是服务业中第一大产业,其次是金融和房地产业,占服务业比重均在10%以上。

表1.22011年、2016年江苏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2012年、2017年《江苏统计年鉴》。

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一方面,大力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与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相结合,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一批成效明显的重大民生工程。此外,把扩内需与稳外需更好地结合起来,扎实做好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3.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仍面临挑战

保障农产品优质供给难度仍较大。一是保障粮食供给安全难度加大。在经历了粮食“十二连增”后,全省粮食总产量在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靠天收”的传统仍占主导地位,加上病虫害的侵袭、短期内突破性增产科技成果不多等。二是耕地数量减少。江苏人均耕地不足1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耕地质量退化。由于过量施用化肥、缺施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土层厚度下降,地力减弱现象也普遍发生。四是农业增加值递增,但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农业已进入生产高成本时代。五是农产品供给存在缺口,进口需求扩大,农业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

江苏制造业“有高原”“无高峰”的特征显著。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产业规模和总体水平高居全国前列。资料显示,江苏制造业规模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2015—2018年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6万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7.3%,利润比上年增长9.4%。但是江苏制造业中的著名企业包括价值链上的“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数量,从全国范围来看与制造业大省地位并不相符。根据《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18家独角兽企业中,江苏企业仅占13席。

制造业整体供给水平仍不高。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外贸大省,江苏制造品等产品供给在满足需求端特别是国际市场需求方面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但对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需求变化,在供给产品上仍存在短板,特别是竞争品中的一般性产品服务供给品偏多,而国际上有竞争力、国内有影响力、有品牌的产品服务供给不足。突出表现为江苏省知名品牌不多,特别是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江苏产品品种、品质、品牌仍有一定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大量购买力包括中高端购买力外流。从产业看,传统产业名牌多、高新技术名牌少,制造名牌多、服务名牌少,部分老字号名牌逐渐消失。品牌经济不发达,既是江苏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客观表现,也是江苏在竞争性领域高品质供给不足的真实反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相对滞后。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提升实体经济水平的重要支撑。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普遍在70%左右,占GDP比重大多在43%左右,较为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比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使得服务业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的专业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此外,作为外资高地,江苏现有的外资企业以加工型、出口型、生产性为主。制造业服务化属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江苏境内的外资企业更多的是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对省内的服务需求只局限在物流、仓储方面,这极大地限制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深度延展。

创新驱动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难点和痛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研发投入增长困难。江苏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美国、日本、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虽然近几年该指标表现出持续提高的态势,但无法掩盖研发投入增长难的困境。二是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尚未形成。江苏创新成果大多沉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产业化比重并不高。(2) 三是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掌握难。由于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不少国内企业无法掌握和突破产品的核心技术。四是创新环境亟须优化。目前,江苏的创新环境需要在诸多方面作出改进和优化,比如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流动的渠道不够畅通等。

高水平创新要素供给仍不足。在省一级层面,江苏拥有的创新物种在数量、种类和丰裕度上均处于全国前列,集聚了数量可观的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特别是人才储备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最具条件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打造“创新热带雨林”的地区之一。目前,江苏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700多家(需要更新),约占全国的1/9;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数、研发机构人员数和机构经费支出额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江苏现有创新物种仍存在关键性短板,如缺少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全球知名的科研院所;企业结构中缺少“顶级掠食者”,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的领军型企业缺乏;原创性重大成果不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较少,PCT专利申请量仅约为深圳市的1/5。

国民经济要素配置效率仍偏低。近年来,江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基本形成覆盖创新全领域、全过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了集聚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和配置创新资源的“江苏方案”。但目前江苏创新资源配置仍存在突出问题:一是政府介入程度过深,且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整合不够,科技、产业、金融、财税等政策缺乏协同性、体系化、集成性设计,影响到创新支持效果;二是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足,集中体现在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与深圳创新的“4个90%”(90%的研发人员、90%的研发机构、90%的科研投入、90%的专利产出都来自企业)差距甚远;三是社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辅助中介作用不强,部分中介服务机构是从政府部门衍生而来,“官办”色彩浓厚,不仅配置创新资源的效率很低,还会进一步加剧资源错配。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支撑仍不足。2012年以来,江苏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同期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则稳定在12%以上,2017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8%,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但同期信贷资金投入的产出效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当前,银行业资金供给主要投向平台和基础设施集中的行业,特别是房地产信贷投放量激增;同时,制造业贷款虽然摆脱了下行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较低;银行机构对辖区内的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金融等的投入有所增长,但体量较小,成效有待观察。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大量举债,在部分地区财政收入下滑的情况下,此类融资平台资金面趋紧,到期还款能力下降,不仅造成金融风险积累,也构成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