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下的经济社会问题

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下的经济社会问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本身就使中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中国人口基数大,由于重工业对劳动力吸纳有限,因而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被闲置,使得待业人口庞大,劳动就业问题十分严重。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化的发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

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下的经济社会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一度背离资源比较优势,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模式,以期达到经济的高质快速增长,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尽管现在有许多学者苛责这种选择,可是这种选择在当时的背景下是理性的,它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经济绩效也为中国经济理论界所称道。问题不在于当时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而是在国际国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模式未能发生转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环境对中国变得有利,中央领导人意识到农、轻、重三者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经济体制的弊端已露端倪,斯大林工业化模式在中国领导人心中发生动摇,但未进行发展模式的转轨;三年调整后,在“三线建设”之前,主要领导人曾强调农、轻、重的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强调备战,大上国防工业,转轨失去条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继续推行这一发展模式,使得这一发展模式的各种弊端大暴露、矛盾激化,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1)继续推进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在农、轻、重产业结构中,1952—1976年重工业投资都占绝对优势,生产消费资料的轻工业的发展被严重忽视。这种过重的产业结构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相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而言,重工业资金投入多而劳动力投入少,且投资回收期也较长,而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劣势是工业化资金短缺。长期以来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本身就使中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而这一时期继续突出强调发展重工业,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失调更加扩大。从1976年到1978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包括队办企业)所占比重由30.4%下降到27.8%,工业由69.6%上升到72.2%,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由44.2%下降到43.1%,重工业由55.8%上升到56.9%。轻工业产品不论从数量、质量和花色品种上都远远不能适应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工业交通内部,尽管燃料、动力工业和铁路建设在过去有了较多的投资,但由于能源工业内部采掘失调、采储失调,能源浪费很大,能源、交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更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还继续大上重化工业和机械加工工业,必将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的矛盾,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2)导致劳动就业问题十分严重。中国人口基数大,由于重工业对劳动力吸纳有限,因而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被闲置,使得待业人口庞大,劳动就业问题十分严重。1958年到1978年间,中国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3905.68亿元,其中重工业为3467.34亿元,轻工业为435.34亿元,而同期工业中的职工人数增加3879万人,其中重工业职工增加2323万人,平均每增加一名职工需投资1.49万元;轻工业职工增加1556.7万人,平均每增加一名职工仅需投资0.28万元。[11]另据统计,每百元固定资产所容纳的劳动力,重工业为94人,轻纺工业为257人,其中属手工业工艺美术服装、日用五金、皮革四个行业则平均为800人。[12]由此可见,中国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的结果,减弱了经济增长吸收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能力。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人口自然增长很快,又值就业高峰期,加上落实政策和解决遗留问题,1978年全国大约有2000万人需要安排就业。待业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www.xing528.com)

(3)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化的发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一般来说,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数量会越来越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伴随城市化过程,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但中国由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国家通过扭曲价格,人为地造成重工业产品价高利大,同时,国家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重工业高度倾斜,不断扩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使重工业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重工业自己为自己创造出市场,自己为自己开拓出发展的空间,形成重工业的自我循环和自我积累。重工业由于远离消费品市场,集中在大城市,既不需要周围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补,也没有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

(4)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造成农业的发展过缓,农民的日夜贫困。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在工业化初期,没有外资可利用,又不能通过初级产品的出口来换取资本品的进口,那么农业剩余就成为初始资本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这一模式,很明显是用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其结果是导致了农业的发展过缓、农民的日益贫困。据估计,1953—1978年,中国农业为工业提供的积累资金达5100亿元,约占同期农业净产值的1/3。由于长期对农业剩余提取过度,农业资金的过量抽走和农民收入的过度流失,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全国农业人口人均收入只有74元,其中近1/3的生产队人均收入在50元以下,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