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山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调研报告

昆山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市委宣传部调研组昆山的发展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在你追我赶的“滚石上山”路上,昆山正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突破极限、赶超先进,实现高质高效发展,夯实全面小康根基。这是昆山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第一动力。昆山主要经济指标“转正”,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企稳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这是昆山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原则。如今,昆山建成300多个城镇及农村社区公共服

昆山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调研报告

苏州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昆山的发展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尤其是近年来,昆山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描绘美丽昆山“新画卷”,筑牢安全稳定“防火墙”,织密人民生活“幸福网”,奋力走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最前沿。在你追我赶的“滚石上山”路上,昆山正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突破极限、赶超先进,实现高质高效发展,夯实全面小康根基。

一、创新:敢为人先,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回首来时路,昆山发展取得的每一次大的突破,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发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视挑战为机遇,以创新为动力,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变“不可能”为“可能”,在前进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昆山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第一动力。

庚子初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经济陷入风雨飘摇。面对严峻形势,昆山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紧紧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强化主要指标分析研判,狠抓经济运行组织调度,全面落实资源要素保障,以实干迎战,用业绩作答,做到发展步调不乱、招商力度不减、城市温度不降。

疫情尚未消散,星巴克就与昆山开发区签约,首期投资1.3亿美元携手打造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这是美国500强企业去年在华投资的首个产业项目,也是星巴克在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一笔生产性战略投资。

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落户昆山

李克强总理就昆山引进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亲自致贺信,为昆山夺取双胜利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同时,昆山超前谋划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满产,加大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保障、消费回补力度,创新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5条、支持企业发展20条等系列惠企暖企政策举措,首创产业链协同复工树状图,率先谋划、开通复工专列专车专机,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用工、产业配套、防疫物资等方面的困难,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推动复工复产相关做法多次获央视报道推广。

在重启的机器轰鸣声中,昆山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1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一季度提升15.1个百分点。昆山主要经济指标“转正”,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企稳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时间闪回到1984年。当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建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苏南大地,乡镇企业已如雨后春笋一般萌发,眼看着周边兄弟县市依托“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过上了好日子,而昆山人还守着“苏州城外半碗饭”过着穷日子,当年全县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穷则思变,昆山作出了大胆决策:不能“等靠要”,自掏腰包也要创办开发区。

没有工业基础,更没有鼓励政策,昆山人咬咬牙从捉襟见肘的财政中挤出一点钱,在城东一块3.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费开发搞起了工业小区。很快,这个功能上依托老城、技术上依靠大上海“星期天工程师”的工业小区有了模样。“自费开发工业小区,为的就是甩掉‘小六子’的帽子。”原昆山市委书记吴克铨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目光依然坚定、思路依然清晰。

“真干起来,机会来了。”那时正赶上发达国家第一波产业转移浪潮,昆山人分析形势,觉得再去走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只会永远落在兄弟县市的后边,应该抓住机会,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宣炳龙是最早参与创办“工业小区”的干部之一,后来长期担任昆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是昆山开发区当之无愧的“操盘手”。他经常对大家说:“思路决定出路,昆山决策层制订的这个发展思路也决定了昆山开发区未来特色鲜明的发展基因,那就是外向带动。”

工业小区一落地,日本知名的手套厂商苏旺你公司来了,投资150万美元,在周边还是蛙声阵阵的土地上盖起了一片厂房,诞生了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一时间“苏旺你”名动全国。

198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大篇幅刊发《“昆山之路”三评》文章,对昆山坚持“穷开发、富规划”,自费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深入报道。但昆山人从不张扬,从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到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第一家台资企业、第一家总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的大型电子企业、第一家韩资企业、第一家美资企业……短短几年间,昆山人“思想解放再解放、观念转变再转变”,无数个破天荒的“第一”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而昆山也在这样的浪潮里实现了“经济发展再发展”的飞速成长。

今日之昆山,令人震撼的不只是庞大的经济总量,更有在创新上的高瞻远瞩、提早布局。比如,花桥经济开发区集聚“四新经济”企业40多家,其中“氪空间”预计5年内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600亿元,“毛豆新车”全年有望销售新车超15万辆。从高新产业发展来看,昆山审视时与势,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486家,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49.5%和46%。创新的能量聚合,让产业的发展呈“核聚变”增长。

二、协调:强化系统化思维,让高质量发展更平衡更充分

昆山发展靠的不是“孤胆英雄”,而是群策群力。多年来,昆山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推进各领域各区域均衡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发展理念,以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让发展更平衡更充分。这是昆山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原则。

红花绿树环绕着翻建的漂亮农房,河道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垃圾桶摆放得整整齐齐……走进淀山湖镇六如墩村,难以把眼前场景和农村的传统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昆山涌现出一批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村落。在全市实施整治工作以来,各区镇累计投入6000万元,用于新建、改造公厕,以及新建生活垃圾就地处置站,另投入5.6亿元实施清水工程。

早在2002年,昆山就开始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把931平方公里市域作为整体来规划,强化城乡联系和市域整体意识,从城市核心区、城市副中心、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五个层面来推进建设。如今,昆山建成300多个城镇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广大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行政管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的便利。

为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度鸿沟,昆山不断有创新性制度安排:2003年在江苏率先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2004年实现农民与城镇职工一样“刷卡看病”,2005年允许农民通过灵活就业参保平台纳入城保,2008年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735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7%,创历史新高。

多年来,昆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居民人均收入连续多年跑赢GDP增长速度。“要把民生建设真正做到人民心坎上,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准确把握我们所处的坐标方位,对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摆在突出位置,在新的起点上共创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昆山各级领导早已有了这种共识。

医疗卫生事业为例,近年来,昆山严格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中心、东部医疗中心、西部医疗中心等“三大中心”工程建设,建成投用后,昆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昆山百姓将享受到更便捷、更充裕、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固底板、补短板、树样板,提升的是“颜值”,不变的是“情怀”。从生活垃圾分类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来说,全市1152个小区、107个行政村、所有公共机构和企业均开展垃圾分类。大动作频频的昆山,城市管理犹如绣花般精细,背后是结构调绿、调优。

昆山市文体中心

三、绿色:打好生态“底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昆山既感受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收获,也感受到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压力。昆山人深刻体会到,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把生态建设既作为底线,又作为目标,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昆山。这也是昆山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

经济“优等生”更要上好“环境课”。“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这种“生态定力”,在昆山的发展理念中可见一斑。20世纪80年代,昆山率先提出“不管金山银山,有污染不进昆山”理念,较好地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昆山又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形成工业集中、产业集聚、能源集约的新格局。

2001年,昆山着手编制《昆山市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提出“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优先确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科学发展理念,优先突出环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划布局,优先推进以循环经济为重点的增长方式转变,优先制定以资源集约、节约为主的环境准入条件,优先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优先把环保业绩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2006年昆山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昆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顺利通过原环保部专家论证。2019年,高起点、高站位修编《昆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架构起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www.xing528.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生态文明行动计划,制定包括5大类26项指标的昆山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昆山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主攻方向,以着力补齐重大制度短板、着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着力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和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近三年,共组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1519项,投入资金321.1亿元,年均增长达49.1%。

然而,经过多年发展,昆山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感受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触底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昆山人快速调整坐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去年上半年,昆山就创新实施列规增收专项行动,淘汰“三高一低”企业148家,腾出发展空间1905.8亩,实现低效用地再利用5375亩。全面开展群租厂房综合治理,整治提升群租厂区110个、腾退企业262家。深入开展化工产业整治提升等行动,淘汰化工及“小化工”企业30家。

打好生态“底色”,昆山有丰富实践经验。昆山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引,狠抓各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着力塑造生态环境之美、城市形态之美、城乡面貌之美,实现城市形象“全新一跃”,“美丽昆山”蓝图就会越来越清晰。随着发展理念的更新,带领昆山跨越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开创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正是这份定力,指引着昆山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四、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获得了更广发展空间

昆山,因改革而立,因开放而兴。“开放”是昆山给外界的最突出印象,但“开放”与“改革”素来是密不可分的。多来年,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对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临沪对台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使昆山抓住了更多发展机遇、获得了更广发展空间。这是昆山发展的优势所在。

改革铸魂,昆山的发展一日千里。当改革开放跨过千禧年门槛,昆山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IT产业制造基地。当时国际产业界有个说法,“沪宁线堵车,全球IT打喷嚏”,因为仅昆山一地的年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就超过6000万台,占全球50%以上。2004年,昆山又在全国率先筹划建设光电产业园,先后引进了龙腾光电、友达光电、维信诺、旭硝子、奇美等产业链核心企业。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原材料—面板—模组—整机—装备”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唯一能够实现TFT-LCD、OLED、LTPS三种显示技术的专业光电产业园区。前两年,又开始发力半导体芯片产业,着手布局“强芯亮屏”战略。

正是这一系列敢为人先的创新之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昆山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聚集全国5.3‰的外资,创造全国1.9%的进出口额,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台商是昆山外向型经济舞台上的绝对主角。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大台企纷纷到大陆投资,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昆山能广受青睐,与昆山对台招商自创的“以商引商”独门秘籍密不可分。去年是台商投资昆山30周年,再来看台资经济,已有超5200个台资项目落户昆山,投资总额超610亿美元,注册资本超320亿美元。

2013年,作为全国“台资第一高地”的昆山收到了一份“新年大礼”。当年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赋予昆山对台合作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从诞生那天起,昆山试验区就扮演着先行先试的改革创新者、实践者的角色。

从此,“试验区”成了昆山最大的改革平台,连续召开7次的部省际联席会议成为昆山向上争取的快速通道。每次部省际联席会议后,试验区都迈上一个新台阶、升到一个新高度。正是得益于试验区的精心耕耘,昆山虽无“自贸区”之名,却有“自贸区”的创新制度。7年来,新增台资项目940个,新增投资97亿美元。其中2019年新增台资项目141个,新增投资总额13亿美元。纬新资通、富士康等台资企业相继扩大投资;世硕全球维修、纬创智能制造等新项目相继落地。

可以说,得对外开放风气之先的昆山,在这个时代大潮中扬帆激浪,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比如,为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昆山从体制机制着手,优化完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工作机构,研究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为担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昆山责任”,昆山实施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建立“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等合作机制。为加快推进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昆山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形成了多点支撑、板块联动、全面发力的开放创新大格局。为构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昆山全力打造“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

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战大考”,昆山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交出了一份稳外贸稳外资的精彩答卷。7月份数据显示,昆山外贸已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1—7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29.9亿元;1—6月昆山新设外资项目142个,新增注册外资2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3.7%;实际使用外资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5%,创历史新高。外贸、外资稳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有了“稳”的根基、“进”的动力。

“30多年前,昆山没有自甘落后,没有跟随近邻亦步亦趋,而是独辟蹊径奋起直追;30年后的今天,昆山还是要以热血尖兵的时代担当勇闯‘无人区’。”走访中,很多昆山干部都有了这样的共识,他们与时俱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推动昆山在路径选择上坚持试点、试验、示范不动摇,在目标定位上立足率先、排头、先行不懈怠。

五、共享:造“富”于民,锻造“不含水分”的小康

多年来,昆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富民惠民作为推进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昆山不断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因村制宜,多措并举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赋能。截至2019年末,全市村集体资产总额达87.6亿元,其中超亿元的村有11个,超千万元的村达34个。

在昆山,以强村带动民富是富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各村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文化优势与旅游资源,积极做好农业“接二连三”文章。周庄镇祁浜村、锦溪镇计家墩村、淀山湖镇永新村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为农民收入增添新增长点,也描绘出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美丽图景。

持续不断的“富民”“惠民”政策,不仅消除了绝对贫困,还提早推行了给村民分红、给老年人发福利、给低保户赠干股等一系列重要保障性举措。昆山通过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聚焦民生福祉,缩小贫富差距,呈现出“既长骨头又长肉”的良性发展局面。

相关数据显示, 2014年到2019年,昆山坚持把80%以上的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增加城乡居民的“隐性财富”,着力解决好读书“学位”、医养“床位”、停车“泊位”、就业“岗位”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把菜场、厕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小事”当作“大事”来抓,把一个个民生“痛点”当成高质量发展“发力点”。

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没有终点,只有起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以及一批高品质民生实事工程的加快实施,昆山百姓共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每个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昆山将始终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准“全面性”和“高水平”两个基点,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障碍,补齐影响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问题短板,既跑好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发力,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生活更为舒心。

干净整洁的江南菜市场

调研手记

如果问昆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多数人的回答是,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事实也是如此,1978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42亿元,是排名苏州末位的农业县。2019年,这个数字已飙升至4045亿元。

数字的背后,是昆山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对于过剩产能、无效供给、“散乱污”企业,坚决退、坚决破、坚决降,对于新动能、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千方百计进、千方百计立、千方百计升,把战略重点接续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上。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有“退”有“进”,有所“为”有所不“为”,算好这笔大账。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步入新时代,昆山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为契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群众需求作决策,聚焦民生实事抓落实,努力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百姓养老、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福利“节节高”的背后,正是市委、市政府惠民政策的频频出台,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顺心舒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高品质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我们看到,昆山的党员干部拿出“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干劲,以奋斗者的姿态坚守城市理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上攻坚克难,在维护群众利益上当仁不让,敢啃“硬骨头”,敢于“拼刺刀”,以埋头苦干推动人民生活“全新一跃”。同时,昆山的市民也多了一点“公转”,少了一点“自转”,积极参与城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携手打造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疾驰在高质量发展跑道上,昆山破除瓶颈障碍,补齐短板,既要跑好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又要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发力,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生活更为舒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