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美八有展现泗阳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模样

四美八有展现泗阳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模样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宿迁市委宣传部调研组近年来,泗阳县紧盯建成“强富美高”新泗阳奋斗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化思维,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总的来看,泗阳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序,民生改善高质高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可期可达。省文化先进县、苏北首家“书香之县”等荣誉是对泗阳历史人文的最好褒奖。泗阳,正成为可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四美八有展现泗阳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模样

宿迁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近年来,泗阳县紧盯建成“强富美高”新泗阳奋斗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化思维,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县GDP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4%,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9964元、18138元,全面小康总体实现度达92.53%。去年上半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各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较快增长,全面小康实现度达96.04%。相继获评2018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和2019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综合奖。总的来看,泗阳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序,民生改善高质高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可期可达。

一、涵养人文之美,镌刻“泗阳印记”,着力让全面小康“有神有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泗阳突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互补互融,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着力涵养人文新风尚、丰富小康新内涵。

(一)厚植人文底蕴

泗阳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241年的建县史,素有“泗水古都、美酒之都、林海绿都”之美誉。近年来,泗阳围绕“城市增能强内涵”,持续放大泗水汉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效应,积极培育城市主题文化,“苏北黄鹤楼”泗水阁和千年运河首座妈祖文化园等地标建筑建成开放,运河印象、骡马古街等连珠成串,酒都副中心、桃雕文化展览馆匠心传承,桃源故城、凌城遗址等23处物质类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在历史韵味中展现时尚魅力,“运河之畔最美县城”特色魅力充分彰显。目前,县城建成区达42.92平方公里,城市的形象、功能和影响力位居苏北前列。

泗阳县运河风光带夜景

(二)精塑文化工程

突出文化惠民、文化便民主题,大力兴建邻里中心、城市之家、漂流书屋等文化工程和文化小品,相继建成中国杨树博物馆、中国棉花博物馆和中国地文馆,泗阳文化馆、图书馆双双创成国家一级馆,在城区实现了“10分钟文化圈”全覆盖,在乡镇实现了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走进泗阳,一座座文化建筑,一个个文化小品,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涵养着“诚信、包容、厚德、创新”的城市精神。

(三)打响文化品牌

积极弘扬泗阳优秀传统文化,连年举办泗阳平价年货大集、骡马街庙会、中国·泗阳流行音乐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心打造市民讲坛、干部讲坛等四大学习平台,市民讲坛、泗水讲坛获评江苏优秀讲坛,淮海戏《乡村好人》等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化先进县、苏北首家“书香之县”等荣誉是对泗阳历史人文的最好褒奖。

二、涵养生态之美,唱响“田园牧歌”,着力让全面小康“有形有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泗阳围绕践行“两山”理念,立足“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着力让生态文明为全面小康增色添彩。

(一)守底色,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泗阳人深知,良好的生态是泗阳最大的资源禀赋,必须倍加珍惜、用心呵护。“一张蓝图”强管控。科学布局“三生”空间,精心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统筹制定生态红线保护区域调整方案,在省定7个红线区域基础上,调整增加为10个,调整后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总面积达597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42%,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7%以下。“一套清单”抓保护。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制定工业项目环保准入规定,从源头上把好环保关,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唯一的杨树之乡,31.47%的林木覆盖率,成就了泗阳“林海绿都、天然氧吧”的美名;河湖交错,林木翠微,让整个县域因水而具灵气,因绿而呈秀美。

(二)提颜值,狠抓生态环境整治

坚持建设、保护和治理并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1. 天更蓝。大力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全面实行施工扬气、工业废气等“五气”治理,完成172项大气整治任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年超72%。

2. 水更清。统筹水上岸上综合治理,在苏北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7%,被住建部列为苏北唯一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面加强水源水质保护,在洪泽湖周边县区率先实施退渔还湖、退圩还湖工程,清退各类圩区37.64平方公里,恢复浅水湿地和自由水面31.7 平方公里,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明显。

3. 地更净。深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村“厕所革命”等工程,率先建立“村保洁、镇收集、镇集中、县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联动处理模式,65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到位,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1%以上。“与林海相依、与绿水相融、与蓝天相映”正成为泗阳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见证。

(三)优形态,聚力建好美丽家园

泗阳在推进城乡融合进程中,注重保护乡村风貌、塑造乡土风情,着力重构承载乡愁记忆、充满生态文化内涵的诗意家园。

1. 精塑田园乡村。抓住获批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县机遇,进一步优化水绿、田园、村落等要素布局,努力打造有特色农村风光、有特色建设风貌、有特色乡村风俗的田园乡村,李口八堡、卢集郝桥等4个村居获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2. 推进农房改善。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和村庄原有肌理,实施农房改善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获评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明显县,2019年爱园镇松张口社区、张家圩镇小史集村等3个农房改善省市示范项目接受全省现场推进会观摩,现已成为“小院清幽添新瓦,乡情无处不诗画”的网红打卡地。

3. 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好生态、文化两张牌,做足水、木两篇文章,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创成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6家、其中4A景区1家,获评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13家、全市最多。如今的泗阳,林木葱郁,碧水悠悠,村落掩映,处处皆景。调研中,不少群众自豪地说:“现在这样的泗阳,就是理想中的小康泗阳。”泗阳,正成为可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泗阳县爱园镇松张口社区

泗阳县穿城镇东篱花田

三、涵养殷实之美,厚实“三个口袋”,着力让全面小康“有名有实”

全面小康,必须以产业为支撑,靠实力来说话。泗阳县围绕厚实群众、企业、政府“三个口袋”,坚持强工业、兴农业、厚家业,着力夯实全面小康的硬支撑。

(一) “三个突出”强工业

围绕纺织服装家居制造等“2+1+N”主导产业,坚持外引内培,加快集聚发展。

1. 突出招大引强。以“三比三赛”招商竞赛活动为载体,一着不让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专业招商。“十三五”以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9个,实现百亿级项目招引“零突破”。新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68个、129个,实现投资1126.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率连续4年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2. 突出培大育强。扎实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521”工程和科技创新“五个一”活动,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列统工业企业27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2019 年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 20.19%,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工业开票销售、工业增值税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个数翻番目标。

3. 突出载体平台。抢抓获批省“一区多园”改革试点机遇,加快推动园区升级进位、南北共建。在城区形成了泗阳经济开发区、意杨产业科技园、吴江泗阳产业园三大工业园区,并加快推动国开区、国家级农业高新区、省级特色园区“三区同创”,经济开发区位列苏北省级经济开发区第2位。在乡镇建成全民创业园15个,乡镇发展的家底进一步夯实。

(二)“三个强化”兴农业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泗阳紧扣项目、平台、主体、品牌等元素,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致富农民、繁荣农村。

1. 强化特色规模。围绕“五园五带”规划布局,聚焦精品桃果、绿色蔬菜两大产业,大力实施“一镇一园一特”培育计划。截至目前,全县2000亩以上、集中连片农业项目达33个,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超45万亩,其中精品桃果6万亩、绿色蔬菜18万亩。

2. 强化整体品牌。在“泗阳鲜桃”“泗阳白酥梨”相继获评中国地标农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业园区化发展和品牌整体化打造,“食在泗阳”农产品公用品牌全面打响。2018年,泗阳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3. 强化“接二连三”。围绕做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大文章,推动食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终端食品、品牌食品等方向转型升级,华绿生物科技、好彩头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工厂化食用菌日产量超800吨、稳居全国前列,泗阳水饺年产量超10万吨,获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

(三) “三张网络”厚家业

泗阳以“三张网络”的有效构建,厚实了家底、兴旺了家业。

1. 道路交通一张网。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泗阳依托独特区位优势,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构建了“两纵五横三铁四航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实现了“外部通达、内部循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2. 行政审批一张网。泗阳县坚持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见面”审批和“三整合”试点,1120项权力事项实现“网上办、不见面”,2个工作日完成企业注册、2个工作日完成不动产登记、12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办理的“2212”改革走在省市前列。

3. 创业就业一张网。确立每年6月18日为全民创业日,坚持连年召开全民创业大会,推动全民创业激情奔涌,形成了以城区“创业街区”、乡镇“全民创业园”、村居“家门口”就业工程为主体的三级创业体系。目前全县累计拥有各类市场主体8.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2%以下,215个涉农村居建成288个“家门口”就业工程,近4200名低收入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同时,坚持每年举办“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2018年以来,累计帮企招工31429人,其中外出返乡人员达14970人,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促并进。

四、涵养和谐之美,共建“幸福家园”,着力让全面小康“有情有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是政治任务,也是必成目标。泗阳坚持宗旨意识、人本情怀,着力建成实实在在、群众认可的全面小康。(www.xing528.com)

(一)抓党建、强作风,增进鱼水情

毛主席曾生动比喻人民群众是“水”,共产党是“鱼”。泗阳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实际行动奏响“鱼水欢歌”。

1. 深化作风建设。“十三五”以来,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抓住作风建设不松劲,相继开展不求人、不请客、不送礼“三不”政务机关创建、“双找双评”活动,以及“强三真、比担当”作风建设大提升等活动,作风建设满意度连年提升。

2. 优化为民服务。聚焦基层基础,深化一人联百户、一卡连民心等“五个一”工作机制,探索推行有情必知、有疑必解、有事必帮“三有三必”工作法,建立群众“急难愁”服务台账,小村监事会、小村说事日等创新载体的率先推行,不仅促进了社会和谐,更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找“痛点”、破“堵点”,办好惠民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泗阳坚持从群众视角找“痛点”破“堵点”,把75%以上财力投入民生领域,推动公共事业加快从“标准化”向“均衡化”提升。医疗卫生方面:打造分级诊疗体系,深化等级医院创建,公立县第一人民医院建成投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更有效缓解。教育发展方面:相继实施内涵提升、优质发展等3个“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进如皋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城乡、校际均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97.8%,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8年全市第一。区域供水方面:深入开展“通村达户”双提升行动,实现了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全覆盖。脱贫攻坚方面:推动“四送四资”“一卡四名录”等扶贫措施精准落地,全县低收入人口34271户、112576人全部脱贫,5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215个涉农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均超20万元,“联村共建”“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等做法被授予省农业农村创新奖。

(三)保稳定、促和谐,打造祥和地

社会安定和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有之义。泗阳围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社会稳定大局持续向好。

1. “安全泗阳”让全面小康更和谐。抢抓获批省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县机遇,深入推动平安泗阳、法治泗阳创建,创新推行信访稳定“三量”工作法,常态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2018年6月全省网格化社会治理现场会在泗阳召开。

2. “好人泗阳”让全面小康更温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文明社区、“泗阳好人”等评选活动,建成泗阳乡贤馆、美德善行广场等特色工程,荣登“中国好人榜”15人、“江苏好人榜”33人,“有情有义”正成为泗阳显著标识。2018年、2019年先后获批全省第一批、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

泗阳以“四美八有”探路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既具有个性又具有共性,为当前各地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有益启示。

启示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党建先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作出的务实选择。泗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有力汇聚起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核力量。

(一)争当“四个全面”的践行者

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成立县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总指挥部,县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任政委和总指挥。实体化运作县小康办,创新实施“两报一单一函”“书记县长约谈”等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予以部署推进。坚持把“全面小康”作为县委全会固定主题之一,做到高位统筹、高位推进,实现了小康建设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二)做好全面小康的领航人

围绕全面小康建设重点任务,突出一人一条线、工作抓到底,重点划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社会治理和改革创新五大条线,创新推行全身心投入、全方位统筹、全过程指导、全天候落实的“四全”干部标准,按月召开“不落实慢落实”推进会,引领全县广大干群主动作为、担当有为。

(三)配强基层组织的带头人

持之以恒选优配强用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全县215个涉农村居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支书带头送岗位、支书牵头抓生态等竞赛活动,让村支书强起来、动起来、赛起来。卢集镇成河社区党委书记邵建、庄圩乡大楼社区支部书记余兴祥等一批在外能人纷纷返乡任职,涌现出了生态富民36计、支书引领乡村振兴72变等全面小康建设先进样板。

泗阳的实践告诉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党建是最大责任,切实发挥好党委的领导示范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功能、突出领导示范带动,有效凝聚起全社会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启示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久久为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泗阳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遵循规律、久久为功,全面小康建设蹄疾步稳。

(一)坚持系统思维

“十三五”以来,围绕一步一个脚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泗阳把“十三五”五年依次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拼搏、攻坚、突破、冲刺、决胜”之年,通过一年一个主题、逐月逐年递进,有效凝聚了全县干群的共识共为,营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小康的浓厚氛围。“十三五”期间,连续4年夺取宿迁市目标考核一等奖。

(二)坚持继往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泗阳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守初心、不折腾,在城乡建设上坚持“一河两岸三城”空间布局和“532”人口布局,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创新实施“333”发展方略,在脱贫攻坚上大力推进“四送四资”务实举措,等等,切实做到了既创新突破,也接续奋斗,既一张蓝图绘到底,也与时俱进开新篇。

(三)坚持绿色导向

坚持四化同步、绿色跨越,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方面,始终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生态空间上,严守“三条红线”,做到巧勾勒、善留白;在产业发展上,实行项目正负面清单制度,绝不搞“捡到篮子都是菜”。虽然近3年来因环境、安全等因素,否决了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多个,但全县各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泗阳的实践告诉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为了追求目标任务而大干快上、搞运动式建设,要遵循规律、尊重规划、注重质量,做到既有沉淀浮躁的定力,也有绿色发展的坚守,真正以理念的“快转变”,实现发展的“绿富美”。

启示三: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群众满意是检验成效的根本标准。泗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着不让强保障、增福祉,全面小康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一)坚持发展为了群众

在事关群众切实利益重大问题上,泗阳始终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考虑。比如,在农房改善过程中,在动迁上坚持携带一张安置意向调查表、一份自愿搬迁协议等“五个一”开展政策宣讲,做到搬迁补助、安置价格等“三个讲清楚”。在程序上坚持先申请后实施、先付款后搬迁、先安置后拆除“三先三后”原则。在政策上出台房屋搬迁补助、购房补贴等一揽子惠民措施,选择留村和入镇的群众不花钱或者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住进新房。再比如,在城市管理上,持续推行“大家评、月月考”活动。在民生实事建设上,坚持在每年县“两会”期间开展“向人民汇报,请代表评议”活动,等等,通过让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切实践行了“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

(二)坚持发展依靠群众

广泛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在城乡融合、“三农”发展、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上突出群众参与、激发群众活力,广大群众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主力军。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泗阳既坚持联防联控,也坚持群防群控。特别是近万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到社区值勤、代购代送等各项工作中,成为群防群治重要力量,涌现出一大批抗疫先锋。

(三)坚持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

从住房到出行,从教育到医疗,从生态到安全,泗阳坚持每年兴办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形成了一揽子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好机制。高考本科达线率八连冠,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乡天然气镇镇通,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幸福的表情,成为泗阳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本的最佳注解。

泗阳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不断树强树牢“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做到不仅深植于头脑里,更落实到行动中。只要我们牢记宗旨、竭诚为民,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就一定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拥有了不竭动力。

启示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我将无我”

“无我”与“有我”,历来是中国思维体系的重要元素,“无我”是古今始终推崇的理念,而“无我”的境界也离不开“有我”的实践。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艰巨任务,泗阳广大干群既讲“无我”的奉献,也重“有我”的建功。

(一)以“无我”的状态干事创业

“十三五”以来,泗阳固化推行“两推进两观摩”机制,重大项目由县分管负责同志每周调研推进一次、县主要负责同志每半月调研推进一次,县四套班子每两月观摩推进一次工业和城建项目、每季度集中观摩评比一次乡村振兴项目,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全年、五年如一日。在此进程中,既有县党政领导周六奉献日的默默传承,也有广大基层干群扎根一线、忘我工作的持久坚守。他们以实际行动阐释了“舍我”的精神、“忘我”的境界、“无我”的气魄,彰显了泗阳干部“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鲜明特质。

(二)以“有我”之担当奋力拼搏

“无我”是境界、是胸怀、是格局,“有我”是担当、是责任、是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泗阳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挑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做到担当有我、建功在我。他们之中,既有三十五年“磨一剑”、一把扫帚扫半城的十九大党代表、最美环卫工陈金梅,也有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舍“小家”、保“大家”,连续十日未归家的众兴街道红光社区党委书记、“江苏好人”李飞,更有无数个冲在一线、干在一线的你、我、他。他们以“朝受命、夕饮冰”的鞠躬尽瘁,“昼无为、夜难寐”的夙夜在公,定义了“功成有我”,诠释了“三真”精神。

泗阳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正确处理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始终坚持以“公”为标尺、以“行”为检验,以“无我”的状态干事创业,以“有我”的担当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