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三五发展:总体评价与形势挑战

十三五发展:总体评价与形势挑战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201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3亿元,2020年有望在2015年26.3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倍。(五)城乡统筹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全县城镇建设和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十三五发展:总体评价与形势挑战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1666”工作思路和“一城五区”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通过稳增长、惠民生、全力补短板,全面打好“三大战役”,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全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201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3亿元,2020年有望在2015年26.3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倍。截至2019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68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23.3 %;旅游业总收入完成7.8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4.34倍;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8.5亿元,超过2015年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

(二)脱贫攻坚成绩卓著,贫困人口同步全面小康

“十三五”期间,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聚焦聚力攻坚深度贫困,实现了高质量脱贫。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退出标准,全县总动员、全民齐参战,和时间赛跑、与任务角力,各类转移性补助兑现到位,贫困户稳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拓展企业接纳、公益岗位安置、劳务输出等多元化就业渠道,大力培养致富“明白人、带头人”,加大“订单式”“菜单式”产业就业工作力度,确保每一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养老保险全覆盖,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贫困人口纳入政策兜底。截至2019年底,“4类”对象农村危房实现“清零”目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全县累计脱贫出列贫困村80个,脱贫104634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降至1.31%,全县贫困人口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发展条件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五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元阳至绿春、绿春至江城高速公路有序推进,国道 219 线绿春至李仙江二级公路开工,“路长制”逐步推行。截至2019年底,行政村、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85%。路俄水库启动大坝填筑,泗南江绿春县城段等中小河流得到有效治理,城镇集中供水率、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均达100%。自然村100%通动力电。宽带网络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困扰城乡人民群众的出行难、喝水难、用电难、通信难问题不断得到缓解,实现行政村宽带光网全覆盖,自然村4G信号覆盖率达100%。

(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特色优势彰显

“十三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1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3亿 元,三 次 产 业 结 构 由2015年 的30.2∶37.4∶32.4调 整 为2019年 的23.1∶28.4∶48.5。农业平稳发展,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绿色食品牌”建设加快,名品名企创建成果显著;推进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落地见效,荣登“2019 年中国茶叶百强县”榜单,全县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或转换认证企业14 家、产品14个、面积1.82万亩、产量645.6吨,申报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6个,制定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7个,农业总产值达到20.25亿元;工业稳步壮大,特色产业园区一号桥片区完成投1.15亿元,共达水泥厂、半坡橡胶颗粒加工厂建成投产,圣茗茶叶加工厂、和谐塑料管业加工厂入驻园区开工建设,完成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扎实推进旅游革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进一步加强,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9亿元。

(五)城乡统筹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www.xing528.com)

“十三五”期间,全县城镇建设和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0.15%,比“十二五”末提高2.9个百分点。美丽县城创建稳步推进,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1576 户,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076套。园丁小区综合停车场、岩甲边境检查站勤务用房、绿春隧道至云梯酒店景观道路等市政工程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化,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4907户。城乡污染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城镇“一水两污”工程建设、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餐饮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88%、89.84%、73%。三猛乡、平河镇垃圾热解厂竣工运营,化肥农药使用实现零增长,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0%、73.4%,自然村垃圾池、卫生公厕、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2.6%、92%、45.5%,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省级评估考核和国家爱卫办暗访待命名。

(六)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强,生态绿春成效显著

坚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巩固和提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和“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成果,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绿春开花结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河长”“路长”等环保职责,严格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项目环评审批和环保监测执法。深入治理城区扬尘污染和餐饮业油烟污染,完善城区民族风情园至俄批、松东河片区污水管网建设。生态环境修复不断加强,积极做好营林造林、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和自然保护区林下种植取缔工作,整治非法侵占林地与河道、私挖滥采砂石资源、捕猎野生动物等不法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大兴老边、三猛巴东、骑马坝玛玉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候选村,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70.46%,比“十二五”末提高8.1个百分点,居全州第一位,“生态绿春”这张名片更加响亮。

(七)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全县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财税金融改革切实抓好,财税征收、预算执行和债务限额管理逐步规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规定时限内,教科文卫等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得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招商引资、紧缺人才招聘、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大资金、人才、技术引进力度。不断改善边境贸易条件,提高通关过境便利化水平,积极鼓励和支持县内外企业开展边贸业务,边贸企业增至8户。

(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生福祉有效改善

“十三五”期间,全县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79元,比“十二五”末增加4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8元,增加 37.3%。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82.97%;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3.41%。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9.66%。公立医院基本破除以药养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加强重点人群就业服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8%以内,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0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工作有序开展。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得到加强,双拥模范创建取得成效。移民后期扶持取得成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取得新成效,被命名为红河州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充分肯定“十三五”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不足,主导产业效益不高,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制约瓶颈依然存在,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三是营商环境不够优化,投资策划和项目谋划水平不高,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招引落地困难。四是民生保障短板仍然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和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任务艰巨。五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生活污水乱排、生活垃圾乱倒现象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涉及面广。“十四五”时期,全县必须把握形势,科学谋划,精准定位,夯实基础,破解难题,奋勇争先,赶超进位,开启绿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