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测定钢中的总碳含量?

如何测定钢中的总碳含量?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中的碳一般以化合碳为主,游离碳只存在于铁及经退火处理的高碳钢中。化合碳和游离碳量的总和称为总碳量。这正是将两者分离与测定的依据。在更换水准瓶内的封闭液、玻璃棉、除硫剂和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溶液后,均应先燃烧几次高碳试样,使整个管路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吸附饱和后才能开始工作。

如何测定钢中的总碳含量?

碳在钢铁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化合碳,即碳以化合形态存在,主要以铁的碳化物和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形态存在,如Fe3C、Mn3C、WC、W2C、VC、MoC、TiC等;另一种是游离碳,如铁碳固溶体中的碳、无定形碳、石墨碳、退火碳,统称为游离碳。钢中的碳一般以化合碳为主,游离碳只存在于铁及经退火处理的高碳钢中。化合碳和游离碳量的总和称为总碳量。在分析含有较多游离碳的铸铁等试样时,应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游离碳一般不与酸起作用,而化合碳能溶解于酸。这正是将两者分离与测定的依据。在成分分析中通常只测两者的总量。

有些合金元素的碳化物比较难溶于酸中,为使其完全分解,需采取适当的措施:

1)在加热情况下,用盐酸硫酸处理,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小心加入氧化剂(如硝酸、过硫酸铵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使碳化物分解完全。

2)试样先用硫酸、硫磷酸王水等溶解,然后加热,当冒硫酸白烟时,小心滴加浓硝酸氧化分解碳化物。

3)试样用盐酸、硝酸、盐硝酸或盐酸-过氧化氢处理后,加入高氯酸冒烟,以分解稳定的碳化物。

总碳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但都是将试样置于高温炉(如管式炉、高频炉或电弧炉等)中通氧燃烧,使之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再用适当的方法测定,如气体容量法、吸收重量法、电导法、库仑法、非水滴定法、气相色谱法、微压法、红外吸收法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红外吸收法、气体容量法。

1.燃烧气体容量法

(1)方法提要 试样与助熔剂在高温(1200~1350℃)的管式炉内通氧燃烧,碳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用除硫剂(粒状的活性二氧化锰或钒酸银)除去二氧化硫后进入有酸性或中性封闭液的量气管,然后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再测量剩余气体的体积。吸收前后气体体积之差即为二氧化碳的体积,经温度、压力校正,计算出实际的碳含量。

(2)试剂和仪器

1)助熔剂:锡粒、铜、氧化铜、五氧化二钒、纯铁等。各助熔剂中碳的质量分数一般均小于0.005%,在使用前做空白试验,并在最后的结果中将空白试验结果扣除。

2)氧气:普通氧,纯度不低于99.5%(体积分数)。

3)除硫剂:粒状的活性二氧化锰(钒酸银)。

4)封闭液

A液:硫酸封闭液,即1000mL水中加1mL硫酸(密度为1.84g/mL),滴加数滴甲基橙溶液(1g/L)至呈稳定的浅红色。

B液:氯化钠封闭液,即将26g氯化钠溶于74mL水中,滴加数滴甲基橙溶液(1g/L),滴加硫酸溶液(1+2)至呈稳定的浅红色。

5)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溶液:将30g氢氧化钾溶于70mL高锰酸钾饱和溶液中。

6)玻璃棉

7)吸收液:氢氧化钾溶液(400g/L)。

8)仪器设备:气体容量法定碳装置如图2-1所示。

978-7-111-52079-5-Chapter02-1.jpg

2-1 气体容量法定碳装置

1—氧气瓶 2—分压表(带流量计和缓冲阀) 3—缓冲瓶 4—洗气瓶Ⅰ 5—洗气瓶Ⅱ 6—干燥塔 7—供氧活塞 8—玻璃磨口塞 9—管式炉 10—温度控制器(或调压器) 11—球形干燥管 12—除硫管 13—容量定碳仪(包括蛇形管a,量气管b,水准瓶c,吸收器d,小活塞e,三通活塞f) 14—瓷管 15—瓷舟

(3)分析步骤 装上合适的瓷管,接通电源,升温。一般来说,碳素钢、铁以及低合金钢试样应将温度控制在1200~1250℃,而高合金钢、高温合金和铁合金至少应控制在1350℃。

操作前应先通氧气进行气密性检查,以检查整个装置的管路和活塞是否漏气。调节并保持仪器装置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在更换水准瓶内的封闭液、玻璃棉、除硫剂和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溶液后,均应先燃烧几次高碳试样,使整个管路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吸附饱和后才能开始工作。

空白试验:开始分析前一般先燃烧几个废样,使吸收瓶、水准瓶内的封闭液与待测气体的温度基本一致。取空瓷舟,加入与试样测量时等量的助熔剂,按试样操作过程进行操作,直至得到稳定的空白试验值。

试样测量:视碳含量高低按表2-1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置于瓷舟中,再取适量的助熔剂尽可能地覆盖整个试样。铁、碳素钢、低合金钢用0.25~0.5g锡粒、铜或氧化铜;高合金钢、高温合金和铁合金用0.25~0.5g锡粒+铁粉(1+1)、氧化铜+铁粉(1+1)或五氧化二钒+铁粉(1+1)。

2-1 试样量

978-7-111-52079-5-Chapter02-2.jpg

打开橡胶塞,先将装好试样和助熔剂的瓷舟放入瓷管内,然后用长钩将其推至瓷管的高温区的中部,立即塞紧塞子,预热45s~1min,按照定碳仪的操作规程操作,记录读数(二氧化碳体积或含量),并从读数中扣除空白试验值。

用长钩将瓷舟拉出,检查试样是否燃烧完全,若熔渣不平或熔渣断面有气孔,则表明试样燃烧不完全,需重新测定。

(4)结果计算 当标尺的读数为体积(mL)时,按式(2-1)计算碳的质量分数。

978-7-111-52079-5-Chapter02-3.jpg

式中 A——温度为16℃,气压为101.3kPa时,封闭液液面上每毫升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g)。用硫酸封闭液封闭时,A值为0.0005000g,用氯化钠封闭液封闭时,A值为0.0005022g;

V——吸收前与吸收后气体的体积差,即二氧化碳的体积(mL);

f——温度、气压校正系数,采用不同的封闭液时其值不同,详见GB/T223.69—2008;

m——试样的称样量(g)。

当标尺的刻度是碳的质量分数(如有的定碳仪把25mL体积刻成碳的质量分数为1.250%,有的把30mL体积刻成碳的质量分数为1.500%)时,按式(2-2)计算碳的质量分数。

978-7-111-52079-5-Chapter02-4.jpg

式中 Afm——所代表的意义与标尺刻度是体积时的相同;

x——标尺读数(碳含量)换算成二氧化碳气体体积(mL)的系数(即25/1.250或30/1.500)。

2.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1)方法提要 试样在高频感应炉中通氧气燃烧,试样中的碳转化成CO2,硫转化成SO2。随着氧气流经红外吸收池,分别测量CO2和SO2对特定波长红外线的吸收值,其吸收值与流经的CO2和SO2的量遵循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标准物质校正,计算碳和硫的质量分数。

(2)试剂

1)丙酮,蒸干后残渣的质量分数应小于0.0005%。

2)环己烷,蒸干后残渣的质量分数应小于0.0005%。(www.xing528.com)

3)惰性磁珠,用氢氧化钠饱和的烧结黏土粒度为0.7~1.2mm,用于吸收CO2

4)纯铁催化剂,粒度为0.4~0.8mm,碳和硫的质量分数分别小于0.001%。

5)高氯酸镁,试剂级,粒度为0.7~1.2mm,用于吸收水气。

6)氧气,高纯(质量分数大于99.5%),用一个管装上氧化催化剂(氧化铜或铂),并加热至600℃,后面接CO2和水的吸收剂来驱除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7)铂和铂硅胶,加热到350℃使CO转化成CO2

8)助熔剂,铜、钨锡或钨用于测碳,钨用于测硫,粒度为0.4~0.8mm,碳和硫的质量分数分别小于0.001%和0.0005%。

9)纤维棉,用于吸收SO3

10)钢铁有证标准物质(CRMs),所有用于校准和验证的标准物质必须由国际公认的组织认证,并且通过一个或多个国家或国际实验室间的测试项目充分验证过。

11)钢铁标准物质(RMs),用于本方法统计过程控制的标准物质,不必是有证的,但必须由认证机构或使用该物质的实验室提供足够的均匀性数据,以确保给出控制数据的有效性。

(3)仪器装置

1)高频感应炉加热红外碳硫吸收仪:由气源,高频感应炉,控制、检测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硫含量的流程图如图2-2所示。

2)电子天平:感量为0.1mg或1mg,电子天平连接于红外碳硫吸收仪,其称量值可自动(或必要时手动)输入仪器的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

3)瓷坩埚:按照所用仪器厂商的规定,能够在高频感应炉中燃烧,不产生含碳和硫的化学物质,使空白值控制在特定范围内。碳和硫的污染物通常可通过在空气中将坩埚置于电炉中燃烧除去,1000℃燃烧时间不少于40min,1350℃燃烧时间不少于15min,然后将坩埚取出,置于干净的耐热盘中,冷却2~3min,最后将坩埚储存于干燥器中。

(4)仪器调试 按照厂家说明书组装仪器,并准备操作。检查燃烧单元和测量单元的气密性。在校准仪器和测量空白前,用能测量出碳和硫含量的样品及助熔剂按规定至少测定5次。

(5)试样的制备 试样粒度应大小一致,不能小于0.4mm,试样不应有油脂及其他污染物,尤其是使试样增碳和增硫的污染物。分析和校准的试样粒度应一致,并符合厂家要求。

978-7-111-52079-5-Chapter02-5.jpg

2-2 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硫含量的流程图

1—氧气瓶 2—总压阀和分压阀 3—氢氧化钠饱和黏土 4—高氯酸镁 5—调节器 6—气体流量计 7—CO和CO2转化器 8—SO3捕集器9—IR池/读出装置 10—感应炉 11—燃烧区 12—灰尘捕集器

沾污或碳质量分数小于0.02%的试样应使用丙酮、环己烷或其他合适的溶剂清洗,并于70~100℃干燥,称量,精确至1mg。根据高频感应炉的容量和待测物的含量称取适当的试样量。

(6)校准

1)建立校准范围,选择有证标准物质(CRMs)。使用本方法确立实验室中要分析碳、硫的总含量范围,并将其分为表2-2所列的几个部分,并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

2-2 碳的校准范围

978-7-111-52079-5-Chapter02-6.jpg

如果分析上不需要,实验室不必将上述碳的校准范围都校准,最后为满足分析任务的要求,可适当偏离这些范围。灵活匹配校准范围可同时测定碳和硫的含量。选择一套有证参考物质来校准和验证。每个校准范围至少应包括最高点、最低点和两个四分位点。另外,选一个碳、硫含量很低的有证标准物质来测空白值。

2)测定空白值。对每一仪器范围称取选定质量的助熔剂(精确至5mg),置于坩埚中,加入称取的钢铁有证标准物质以测量碳、硫空白值。将钢铁有证标准物质的质量值输入仪器质量补偿器,开始分析。重复测定3次以上,取平均值,再减去钢铁有证标准物质的碳或硫含量,即是空白值。如果空白值大于0.002%,标准偏差大于0.0005%,则应找出其原因并做相应处置,然后重新测定,符合要求后根据厂家说明书输入平均空白值。若有必要,则可以调节助熔剂用量。如果仪器不能自动校准空白值,则在计算前,应从总结果中减去空白值。

3)建立校准曲线。按照上述给出的浓度范围,选择有证标准物质,按厂家说明书输入测定的空白值,如果仪器没提供多重曲线拟合程序,则按厂家说明书进行校准,并立即按未知样品分析所有的校准试样。按厂家的要求评定分析结果。进行下一步试验前,修正无关联的因素。

(7)样品分析 将盛有试样和助熔剂的陶瓷坩埚置于坩埚支架上,按仪器操作说明操作,分析结束后读取碳、硫的分析结果。在试样分析过程中和分析结束后应再对校准用的标准物质进行分析,如果标准物质的测量结果都在控制的允许差范围内,则试样分析结果有效。

分析完成后,对燃烧管进行手动或自动清扫,准备下一次分析。

3.游离碳测定法

(1)方法提要 试样经稀硝酸、氢氟酸氟化氢铵分解,以破坏化合碳,从而使游离碳析出,然后用石棉过滤分离,将游离碳和石棉一起移入瓷舟中,干燥、燃烧,将碳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根据游离碳含量,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多用气体容量法)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生铁、铸铁及不含钨的钢中游离碳的测定,测量范围为0.03%~5.0%(质量分数)。

(2)主要试剂

1)硝酸银溶液(1%):称取1g硝酸银溶于100mLHNO3溶液(1+100)中。

2)酸洗石棉:将其预先在1000℃的氧气流中燃烧后备用。

(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随同试样做试剂空白)置于250mL烧杯中,加硝酸溶液(1+1)(其用量见表2-3),立即盖上表面皿,待剧烈反应停止后加热1~2min,在溶解将近完毕时,用水冲洗并移去表面皿,加1~2mL氢氟酸或0.3g氟化氢铵,使试样溶解完全,再继续加热溶解,并煮沸5min,加100mL热水,再煮沸10min。

趁热用已铺好酸洗石棉的古氏坩埚,用倾注法,减压过滤。用热水洗5次或6次,并将所有的游离碳全部移至石棉滤层上,停止抽气。加10mL氢氧化钠溶液(5%),保持4~5min后再抽滤,用盐酸溶液(5+95)洗5次或6次,然后用热水洗涤游离碳及石棉滤层,直至无氯离子为止(可收集2mL滤液于试管中,加1滴硝酸银溶液进行检查)。

2-3 游离碳测定法称样量及硝酸加入量

978-7-111-52079-5-Chapter02-7.jpg

取下坩埚,将石棉层及游离碳全部移至瓷舟内(附着于坩埚壁上的游离碳,可用一小块石棉以玻璃棒或镊子将其擦出),将瓷舟置于120~140℃烘箱中干燥30~45min,取出,根据游离碳含量,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测定(燃烧温度控制在1000℃),减去空白值,计算游离碳的含量。

(4)附注

1)对于片状或块状试样,其硝酸溶液(1+1)用量可按表2-3再补加50%的量。例如,称取2g试样,加40mL硝酸溶液(1+1),如果是块状试样,则应增加至60mL。

2)对于粒度较大的试样,如厚片状、块状试样,在溶解时应用平头玻璃棒碾碎;对于难溶试样,在溶解过程中应不断加水以保持溶液体积不变。

3)石棉应铺平并应适量。若石棉过多,则过滤速度变慢,且瓷舟也装不下;若石棉过少,则容易跑滤。

4)称取生铁及铸铁等试样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将钻取的试样100g,经60目筛及100目筛筛分(筛分时必须盖紧,避免石墨损失),分为粗、中、细三部分,然后按三部分所占的质量比,称取相应试样量。

5)总碳量与游离碳量之差,即为化合碳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