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饱和脂肪酸降低摄入量可预防约50万人口死亡

饱和脂肪酸降低摄入量可预防约50万人口死亡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方程式,营养学家得出结论,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是在预测胆固醇血症中考虑的关键点。考虑到这些疾病对死亡率的总体影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这个较小的实验性的降低,每年可以预防世界上约50万人口的死亡。在芬兰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国家层面的研究评估了饱和脂肪摄入量减少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产生的潜在影响。

饱和脂肪酸降低摄入量可预防约50万人口死亡

人体生物合成的加上通常膳食摄入的脂质中,饱和脂肪酸占据了能量摄入量的1/3左右。它们富含在许多动物性来源的食物(肉类、腌肉、乳制品和工业化制品)中,可能牵涉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些使它们迅速处于研究的前沿。逐渐地,它们的营养地位变得更为复杂;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除了这些脂肪酸的化学多样性外,还有各种生理反应,是过去未曾想到的。这些反应实际上仅取决于碳链长度。这种结构参数调节着脂肪酸在肠和肝脏中早期阶段的代谢。调节各种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同作用的机制正在开始得到更好的分析,但是与它们参与代谢综合征或癌症发生过程不尽相同。

(一)长链饱和脂肪酸

1. 心血管疾病

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联想到摄入饱和脂肪酸的量与血浆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胆固醇升高,后来被证实特指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升高,已很快地被与心血管疾病联系起来。因此,首先在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试验中发现,添加饱和脂肪酸引发的作用等同于添加胆固醇。这些观察结果与那些倾向于证明血浆胆固醇更多地取决于膳食脂肪酸的性质而非胆固醇摄取量的观点一致。美国的A. Keys被称为“胆固醇先生”,他于1965年完成的研究清楚地表明,饱和脂肪酸诱导血浆胆固醇升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引起血浆胆固醇减少。这些发现被视为针对关注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人群对象的饮食建议的依据。这些建议主要考虑了在实验饮食或低热量饮食中用碳水化合物代替饱和脂肪酸所获得的结果。虽然已报道的心血管疾病指标的变化很少,但是通过用单或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一直观察到有益效果。这些观察结果致使调查人员在颁布具体和预测规则之前需要考虑到膳食脂质组的平衡。

完成对7个不同国家近13万人进行的为期15年的七大国研究之后,1980年A. Keys建立了方程,来量化膳食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所引起的胆固醇血症的变化。

A. Keys建立的方程之一如下:

ΔTC = 49.6×ΔSFA-23.3×ΔPUFA + 0.6×ΔC

式中:SFA——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TC——血浆总胆固醇(以μmol/L计);

C——每天以毫克计的膳食胆固醇的量。

从这个方程式,营养学家得出结论,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是在预测胆固醇血症中考虑的关键点。

后来,经过于1970年至1998年间在11个国家进行的大量临床试验分析后,此方程建立得更加清晰。各种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总胆固醇之间的关系如下:

ΔTC = 32×ΔSFA-6×ΔMUFA-21×ΔPUFA + 31×ΔTFA

式中: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TFA——反式脂肪酸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研究者还确定了控制甘油三酯膳食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之间的关系。这些方程是预测性和理论性的,但是它们的价值通过许多干预研究的结果得到了加强。实际上因此可以计算出,将葵花籽油在膳食日粮中等量代替约20g黄油(约10g饱和脂肪酸)可能引起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下降5%。这些变化可能会使测试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5%。考虑到这些疾病对死亡率的总体影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这个较小的实验性的降低,每年可以预防世界上约50万人口的死亡。这项研究清楚地显示了餐盘内容物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约400项实验研究的荟萃分析清楚地表明,复合碳水化合物作为饱和脂肪的等热量替代物(占10%热量摄入量)会导致胆固醇血症水平减少0.52mmol/L(或200mg/L),LDL-胆固醇降低0.36mmol/L(或140mg/L)。尽管2010年美国农业部/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USDA/HHS)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分别在其官方报告(http://www.cnpp.usda.gov/DGAs2010-DGACReport.htm;http://www.efsa.europa.eu/en/efsa-journal/doc/1461.pdf)中公布了营养建议,但是对于这些结果的解释和重要参数的使用仍然存在分歧。

在临床领域,流行病学研究的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有时表现出正相关,但往往又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于是,其中有一项最大的研究之一,是对近6万名日本人长达14年的研究,表明总体上心血管疾病与消费的饱和脂肪量呈负相关。由此,饱和脂肪摄食比例最高的消费者群体(平均20.3g/d)与中等消费者群体(平均9.2g/d)相比,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31%。相对地,在1981年至2007年期间对21项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的大规模荟萃分析中,包括对347747人为期23年的随访,共计11000例心血管疾病事件,这些事件与膳食饱和脂肪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更近一点的时间(R. Chowdhury,英国,2014),32项观察性研究(512420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不支持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鼓励饱和脂肪低摄入的建议。

在芬兰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国家层面的研究评估了饱和脂肪摄入量减少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产生的潜在影响。芬兰于1972年建立国家预防计划之后,先从北卡累利阿省开始,最终推广至全芬兰,历经30年,观察到脂肪摄入量下降了16%,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下降了40%。与此同时,胆固醇血症降低了14%,最显著的结果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14%。即使调整摄入脂质的量不能成为公共健康的唯一影响因素,在芬兰采取的该干预举措仍然是膳食脂质在预防死亡主要起因中体现其重要性的一个主要实例(详见http://www.thl.fi/thl-client/pdfs/731beafd-b544-42b2-b853-baa87db6a046)。

对各种饱和脂肪酸影响的详细分析表明,12到18碳脂肪酸,主要来自肉类,与主要来自乳制品的较短碳链的脂肪酸(4~10个碳原子)相比,与更高水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在长链脂肪酸中,现在确定硬脂酸(18:0)比棕榈酸(16:0)的危害小,因为用硬脂酸替代后,导致总胆固醇显著降低,同时不改变甘油三酯和HDL-胆固醇的含量。甚至有可能认定以硬脂酸替代相当于1%能量摄入量的碳水化合物,不会改变LDL和HDL的血浆浓度,而是升高了总胆固醇与HDL-胆固醇的比例。用月桂酸(12:0)替代可以升高LDL-胆固醇和HDL-胆固醇,同时降低总胆固醇与HDL-胆固醇的比例。以14:0或16:0替代也会提高LDL-胆固醇和HDL-胆固醇,但不影响总胆固醇与HDL-胆固醇的比例。

因此,与流行的观点相反,摄食人造黄油植物油似乎比摄食黄油、猪油或肥牛肉(含有近1/4棕榈酸的脂质)的危害更小,且远比摄食棕榈油(含几乎一半的棕榈酸)的危害小。对于胆固醇血症,月桂酸(12:0)和肉豆蔻酸(14:0)的情况通过营养实验得不到很好的了解,因为食品还提供其他具有较长链的脂肪酸。然而,与月桂酸相反,由黄油提供的肉豆蔻酸似乎与棕榈酸一样有害。在动物中,与脂肪酸6:0、8:0、10:0和18:0的中立性不同,脂肪酸12:0、14:0和16:0的脂肪酸具有致高胆固醇血症作用。继肉豆蔻酸被证实致动物动脉粥样硬化之后,和棕榈酸一样,它也可能与人类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有关。

从几项关于饱和脂肪酸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的建议,虽然完全适用,现在可以将饱和脂肪酸的量限制在总能量摄入量的10%以内。但有必要强调,如果可能的话,应该通过用单或多不饱和脂肪酸而非碳水化合物代替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因为用碳水化合物替代对于心血管系统是有不利风险。对美国和欧洲12个队列涉及近344700人的为期4至10年的跟踪研究的荟萃分析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种不利关系。这些研究记录了7404例心脏病事件(包括2155例死亡)。主要结论是,以相同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替代相当于5%能量摄入量的饱和脂肪酸,使冠心病的发病率下降了13%,心脏病发作死亡率下降了26%。相比之下,用等能量的碳水化合物替代,则伴有7%的心脏病事件增加率,死亡总数保持不变。这些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碳水化合物是肝脏的偏好底物,其过量摄取和脂肪组织的生成,引起血液中饱和脂肪酸的升高。近期的8项临床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支持了植物性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的益处,其中涉及随访8年的近13600名参与者,观察到1042例心血管疾病事件。这项研究表明,将饮食摄入的植物性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增加5%~15%,来代替饱和脂肪酸,可将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降低19%。这些结果可能与观察到的血浆总胆固醇降低0.76mmol/L(0.29g/L)直接相关。

因此,建议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似乎是非常重要的,但任何以减少心脏和血管疾病风险为目的的代偿都需要仔细考虑。

2. 代谢性疾病

含有太多饱和脂肪酸的膳食脂质会逐渐导致出现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相当的代谢综合征,这是2型糖尿病(过去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一个主要特征。2001年瑞典的B. Vessby表示,除非摄食大量脂肪(占总能量摄入量的37%以上),用富含油酸的油替代黄油和人造奶油可能会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

不管肥胖症是什么起因,胰岛素敏感性与饱和脂肪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得到了明确的证实。与此不同的是,受试者携带的FTO基因[1]已经被证实了与肥胖症的关系,被认为是常见形式的肥胖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009年英国的D. Gao表示,棕榈酸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水平,是由胰岛素激活的酶链中的重要步骤。与12:0和14:0对胰岛素刺激的改变没有影响不同,胰岛素刺激的改变是棕榈酸(饮食中最丰富的饱和脂肪酸)、18:0、20:0和24:0等脂肪酸所共有的一种特性。

当饱和脂肪酸被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代替时,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等症状消失。确认棕榈酸和油酸在神经酰胺细胞合成水平上的拮抗作用开启了肌肉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从饱和脂肪酸脂肪组织和肌肉中炎症活性增加之间的关系中可以发现这些影响。因此,已经证明过量的饱和脂肪酸导致能量平衡方面的功能障碍,这种能量平衡是由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和脂肪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瘦蛋白(Leptin)、抵抗素(Resistin)]所自然控制的。饱和脂肪酸过量也导致细胞死亡(细胞凋亡),随后造成脂肪细胞肥大。先前也已经在摄食过多饱和脂质患者的血管系统水平获得过类似的结果,这是已知的一种致使心血管疾病的情况。

应当注意的是,与从估计膳食脂质中的量观察到的结果相比,从血液循环的饱和脂肪酸(血浆磷脂或红细胞脂质)中观察到的结果发现,饱和脂肪酸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加明显。该研究最显著的一点是观察到高棕榈酸含量对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预测价值。这些发现与以前针对心血管病变的生化标志物的发现相似。

近年来,几项营养基因研究表明,高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习惯深深地影响了脂肪细胞中许多基因(约1500)的表达。其中涉及到免疫反应的基因转录大大增强。由于缺乏PP AR受体对饱和脂肪酸的亲和作用,可能导致炎症进一步增强,通常这些受体的活性降低与炎症的增加过程相关。(www.xing528.com)

营养学家考虑到最新的观察结果,建议减少摄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棕榈酸)的食物,以防止胰岛素的细胞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出现。

3. 癌症

人们早前怀疑过饱和脂肪酸与各种癌症相关。几位研究者已经证明了饱和脂肪酸的消耗与乳腺癌或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由于偏见或分析困难等原因,许多研究者对这些结果提出质疑。事实上,主要的困难仍然是如何在复杂饮食中归因于饱和脂肪酸,复杂饮食中其他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是难以评估的。此外,与所有类似研究一样,显著的相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测量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

(1)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易罹患的癌症,也是美国妇女中最常见的第二大新发癌症,而在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中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列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关于脂肪酸对乳腺癌作用的大多数知识源于动物实验。其中一个被认定的事实是摄食饱和脂肪酸引发乳腺癌还需要n-6脂肪酸促发。

为揭示膳食脂肪酸组成与乳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通过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孤立饱和脂肪酸的作用,而不考虑受试者的饮食习惯。因此,在日本进行的一项包含26000多名妇女、长达约8年的大型前瞻性研究中,未能证明任何膳食脂肪酸对乳腺癌发病率的促进作用。据研究者说,这种观察到的相关性的缺乏可能与被调查群体对饱和脂肪酸的低消耗有关(占能量摄入量的13%)。

涉及20个国家、45项研究、580000名妇女和25000例癌症的最大荟萃分析之一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摄入的饱和脂肪酸的量以及脂质的总量有关。然而,该风险水平较一般,摄食高饱和脂肪(主要来自肉类)的消费者群体患癌症风险比摄食饱和脂肪较低群体平均高19%。研究者强调,与脂肪消费相关的癌症风险在亚洲是最高的,欧洲是较低的,北美地区则更低。

就我们目前了解的知识,脂肪摄入量以及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减少似乎可以被推荐为预防乳腺癌的措施。但还需要经过更详细的调查,妇女才有可能选择适当的营养以预防乳腺癌。

(2)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在男性发生率方面排在第二位,排在肺癌之后;在女性发生率方面排在第三位,排在肺癌和乳腺癌之后。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第五位。在美国,这是癌症相关的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013年估计有新发结直肠癌病例143000例,其中有50800人死亡。2008年,在欧洲这种癌症杀死了149000人。2011年,法国有17500人死于结直肠癌。

几个实验室已经表明,在啮齿动物中饱和脂肪酸加速了先前由致癌物引起的结直肠癌的发展。这类脂肪酸会具有“启动子”效应。这些实验表明,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很重要,因为动物脂肪比植物饱和脂肪(来自椰子)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尽管有这些观察结果,对于乳腺癌,过度摄入这种能量来源将是造成结直肠癌的原因。这些结果表明在解释对人类的临床调查时要谨慎。

有意思的是,1997年由美国G. R. Howe进行的对来自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13项流行病学研究中的5200多例结直肠癌的大型荟萃分析显示,在调整总能量摄入量之后,此类型癌症的风险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取之间没有关联。相比之下,在这13项研究中有11项观察到与能量摄入呈正相关,几项后续研究证实了该结论。此外,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尚未解释的原因,与最低能量摄入组相比,最高能量摄入组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男性为+49%,女性为+94%)的现象,但该现象并没有在其他研究中被广泛观察到。

总之,如法国食品安全局(AFSSA)在其2003年关于癌症和膳食脂肪酸的研究中所报道的,似乎摄食饱和脂肪酸与其他类型的脂肪酸一样,可能不直接与结直肠癌的风险相关,但大多数研究显示了一种增加的风险,这与它们对总能量摄入贡献相关。因此,从水果蔬菜、鱼和家禽等食物中强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能会有益于预防这种类型的癌症。

(3)前列腺癌 在死亡率方面,前列腺癌是在50岁以上男性中排在肺癌和结直肠癌之后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

已有一些研究调查了饱和脂肪摄取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通常证实了这一假设,并且认为富含饱和脂肪的饮食会增加发展为前列腺癌的风险。与此讨论的其他癌症一样,在校正由此类脂肪提供的能量后,前列腺癌风险与饱和脂肪的相关性消失。一些研究表明仅在疾病晚期的情况下才与饱和脂肪酸密切相关。2012年美国M. M. Epstein通过对瑞典500名前列腺癌患者的研究显示,该病的死亡率与摄入的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也与饱和脂肪酸的类型密切相关,特别是肉豆蔻酸(14:0)和短链脂肪酸(4:0~10:0)。

(二)短链和中链脂肪酸

根据生理学家对脂肪酸的分类,短链脂肪酸有2~4个碳原子,而中链脂肪酸含有6~12个碳原子,长链脂肪酸具有14~24个碳原子。短链脂肪酸主要以丁酸(4:0)为代表,存在于乳脂及其相关产品(黄油和奶酪)中。中链脂肪酸由牛奶、一些植物油(椰子和棕榈仁)和化学合成膳食补充剂提供。

在短链脂肪酸中,只有丁酸酯(4:0)受到了特别关注。它在牛奶中被发现,也可以通过细菌发酵在人类和其他杂食动物,特别是在反刍动物的结肠中产生。在食草动物中已经开始进行的许多调查显示,它通过刺激消化分泌物和改变肠道菌群,在能量来源和身体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人群对象,研究主要是针对丁酸酯的抗癌性质,其次是其生长因子性质。丁酸盐被清楚地证明是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剂。许多研究表明,结肠癌发生的风险与细菌发酵和丁酸产生的减少有关。这种脂肪酸现被公认为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保护肠黏膜抵抗炎症和细胞增殖的作用因子。这种有益的作用强调了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在其被结肠中的细菌菌群水解的过程中产生丁酸的重要性。

除了宣传纤维素和益生菌营养益处的广告活动外,重要的是要在人群中发起涉及肠癌发生风险标志物的长期研究。结直肠癌仍然是非吸烟者癌症死亡率的第二大原因,这些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明确膳食建议,从而来限制结直肠癌的患病率。荷兰的SA Vanhoutvin在2009年已经报道了在人类结肠黏膜中的丁酸盐的几种代谢途径(脂肪酸氧化、电子传递链和氧化应激)在转录调控水平的结果,暗示了具有新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

含短链[短链三酰甘油(SCT)]或中链[中链三酰甘油(MCT)]脂肪酸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代谢途径是不同的。与长链脂肪酸相反,它们直接被肠黏膜吸收,并被门静脉运输到肝脏,而不参与乳糜微粒的形成。这种特殊的途径主要是由于它们在肠水相中的溶解度,这有利于其水解和随后在血液中的转运以及最后在线粒体中的氧化。体外实验证实,MCT可增加线粒体的呼吸,同时降低会导致氧化损伤的活性氧的产生。这种氧化也受到促进,因为与其他脂肪不同,MCT通过线粒体膜的转运过程不需要肉碱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辛酸(8:0)抑制了肝载脂蛋白B的合成,这是将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 Lipoproteins,VLDLs)分泌到脂肪组织所需的蛋白质。所有这些代谢特征都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SCTs和MCTs(尤其是MCTs)比长链三酰甘油(LCTs)更不可能在脂肪组织中沉积,而因此有助于其在临床营养中应用的往往是通过胃肠外途径。

20世纪50年代,MCT的特异性代谢促使研究者探索其在治疗肠道吸收不良中的有益作用,并在之后将其用于预防超重和肥胖。最初的研究表明MCT在预防人体肥胖方面的一些功效,之后超重人群的实验又已经清楚地表明MCT的摄取增加了脂质氧化和产热。这些生理作用导致体重减轻的效果大于摄食等量的橄榄油。通过最近对超重人群的研究表明,将MCTs添加在减肥饮食之内,可以更多的减少脂肪量,加速体重减轻。MCT有时混合使用在糊状糊糊或糊状粉末中,如可以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它们也可以用作食用油,但优选与植物性甘油三酯混合使用。该混合物通过MCT与菜籽油的酯交换得到。

MCT用于治疗成人、新生儿甚至早产儿中特征为吸收不良综合征(乳糜泻、肝脏疾病、消化道癌和肠切除术)的许多疾病。在这些治疗中,如在恶病质中一样,通常通过肠胃外输入MCT。进一步观察到,具有强化MCT的食物使新生儿胃排空缓慢,并且可能改善胃对这些甘油三酯的消化。

另一方面,一项研究发现富含MCT(主要是乳及其相关制品)的食物摄取与端粒长度的减少有关,表明这些脂肪酸对细胞衰老过程的影响。

考虑到MCT可能增加能量水平,提高甚至恢复运动能力和耐力,椰子油中的MCT作为食品补充剂近年受到使用过它们的运动员的欢迎。这种尝试,虽然有时对消化有害,只会节省肌肉的能量储备,而不会改善身体的表现,有时甚至会降低肌肉的表现。负面影响已经在自行车手身上得到证实了。然而,日本的N. Nosaka于2009年发表的一项精心控制的研究表明,与摄食长链脂肪酸相比,6g的MCT(8:0占74%,10:0占26%)摄入两周能够停止血液中乳酸的增加,同时允许更长时的高强度运动。因此,在向运动员推荐富含MCT的饮食之前,需要进一步地比较研究来优化实验条件(持续时间、频率、数量和质量)。在等待这些研究时,需要小心,特别是对于这些不同种甘油三酯的长期高剂量摄食,而相关产品中又通常组成不明确。

中链脂肪酸降低胆固醇的有利作用是通过与长链饱和脂肪酸进行比较而明确的。然而,尚没有提出特别使用这些油来抵御高胆固醇血症的建议。摄入大量的MCT引起的副作用很小,只有在胆固醇水平已经较高且血浆脂质增加的个体中胆固醇血症会轻微增加。儿童临床剂量为15至30mL/d,成人为100mL/d。富含植物来源的n-6脂肪酸和富含动物来源(来自Fresenius Kabi的SMOF脂肪)的n-3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和MCT的脂质乳剂在临床上常用于胃肠外营养。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提供足够的必需脂肪酸摄入量,在用于肝功能和免疫和网状内皮系统方面,多种来源混合脂肪酸被认为比纯MCT的危害更小。

富含MCT的几种商业化脂质乳剂在许多国家用于临床。用于肠外营养(静脉输注)的这些产品是来自不同比例的大豆油和椰子油中MCT的混合物(Fresenius Kabi的Structo-lipid和Lipovenous,Braun的Lipofundin和Baxter的Critilip)、橄榄油和鱼油以及MCT(Fre-senius Kabi的SMOFlipid)的混合物,抑或鱼油和MCT混合(Braun的Lipoplus)。

(三)支链脂肪酸

支链脂肪酸是碳链具有一个或多个甲基的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质类别中的许多分子物种存在于人类摄食的牛奶和反刍动物组织(牛肉、绵羊肉和山羊肉)中。如比利时的B. Vlaeminck于2006年所述,这些化合物由这些动物瘤胃中的细菌用亮氨酸、异亮氨酸或缬氨酸等氨基酸合成。

鉴于正常饮食中的这些脂肪酸的平均摄取量是400mg和这些化合物在细菌中的重要性,加拿大的T. Kaneda于1991年有所猜测,它们是否可能对包括消化器官在内的几个系统存在影响。更合理的假设是从出生开始对共生细菌发育的积极影响,这些支链脂肪酸高度集中在许多细菌特别是许多益生菌的细胞壁上。美国的R. R. Ran-Ressler于2008年对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些婴儿发病的主要原因与此有关。

2000年,美国的Z. Yang认为,在中国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癌症的传统治疗补充剂的发酵大豆制剂中发挥抗癌作用的是iso-15:0(或13-甲基十四烷酸)。体外试验表明,这种支链脂肪酸通过诱导凋亡作用来抑制几种癌细胞系的生长,但对健康细胞没有毒性。这些性质表明这种脂质可能应用于化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