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卧姿行为的家具类型选择

卧姿行为的家具类型选择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由于生活环境、行为特点和疲劳状态的不同,使用的家具主要是各种软硬适中、舒适、安全的床。

卧姿行为的家具类型选择

1.卧姿行为的分类 由于人们每天都处于繁忙的社会活动中,不同的劳累程度随时都存在,人们体内的疲劳如果得不到充分地缓解,会使体内的“疲劳物质”不断积累,肌体的抵抗力迅速下降,严重影响肌体和细胞功能,使患各种疲劳综合征人群也越来越多。因此休闲、休憩行为也和睡眠行为活动一样,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身心疲劳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要想获得高效休闲、休憩和睡眠的条件就是选择良好的卧姿休息。

卧姿是人们全身心自然放松的休息状态,一般来说人体呈卧姿状态时脑和肝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可以使体内所有循环系统都减缓生理运动,降低肌肉拉伸强度,有利于缓解生理疲劳。尤其是睡眠能够使心脏跳动缓慢、血压降低、体温降低,使能量的释放大大降低,从而达到保存能量的作用。同时,熟睡能使身体的生长激素在夜间的分泌量比白天高出5~7倍,非常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激活中老年人体内各种活性酶,从而加速新陈代谢,延缓大脑衰退。通常人们认为只有睡眠才能采取卧姿,这是不正确的。其实卧姿是一种休息方式,它既包括睡眠,也包括各种休闲状态和短暂的临界性休憩行为,主要有休闲状态、休憩状态和睡眠状态三种形式。

(1)卧姿休闲状态。这是属于非睡眠状态的一种短时间卧姿休息行为,休息时人体并没有进入睡眠状态,神经系统仍处于警戒态势,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部、眼睛没有进入睡眠状态,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可以随时转入其他形式的行为状态。这种形式的休闲行为态势随意性很强,身体肌肉和循环系统属于全部放松状态,往往伴有一些低能量的轻微活动,如阅读、语言交流等,是一种较为舒适的休息形式。通常使用躺椅、秋千椅和带有搁脚凳的沙发椅等家具

(2)卧姿休憩状态。卧姿的休憩状态与坐姿的休憩状态略有不同,这是一种处于警醒状态的短时间睡眠,也有人称之为小憩、假寐,实际上就是人们较长时间处于浅睡阶段。虽然这种休憩处于警醒状态,但一般来说没有要转入其他活动的需求。在这种休憩状态时,人体的各种肌肉、循环系统全部放松,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光线变化、细微声音、自身或他人的动态仍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苏醒,所以难以进入中度和深度睡眠状态。

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由于外部条件不能或不允许全身心的休息,那么通过假寐的休憩状态,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休息,从而对疲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休憩毕竟不是睡眠状态,人的大脑中枢神经没有停止工作,身体处于一定程度的警醒状态,肌肉、神经和循环系统不能做到充分休息,因此还会存在轻微的疲劳现象。比较合理的是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身体进入了疲劳状态,就应该躺下来休息小憩一会儿,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休憩时,有很多人喜欢采用倚卧的姿态休息。这是因为当人体处于斜倚状态时,一部分上体的重量被分解,重心落在腰部,使腰部的负担减轻。同时由于腿部肌肉的压力减少,可以减缓疲劳的产生,从而有利于人们体力的恢复,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休憩状态。但这种休憩态势随着休息时间的加大和睡眠欲望的增加,会随时转入睡眠状态,家具主要以全尺寸躺椅、摇椅和沙发床为主。

(3)卧姿睡眠状态。睡眠状态是指人体以躺卧的姿势长时间的入睡休息,是一种大脑中枢神经思维活动中止的生理现象。也就是说,睡眠时除了人的身体各系统的肌体处于放松状态以外,人的思维意识也是处于一种完全的休息状态,是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常见的卧姿睡眠姿态应是全身平卧,也是睡眠的主要姿态。这种姿势使人身体所有的部位都得到了支撑,身体全部肌肉、神经循环系统自然松弛,因此是最舒适、最有效率的休息状态。

人的正常睡眠要求休息行为不受任何干扰,一般分为浅睡眠、快波睡眠和深睡眠几个阶段。而人体受损部位的恢复和能量的补充一般都是在深睡眠状态下完成的。深睡眠阶段,儿童时期占整个睡眠的65%左右。成年时期占45%左右,老年时期占5%左右。在深睡眠阶段,人体全身心放松,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减缓,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处于必要的最低水平,而体内组织自主调节能力增强,激发分泌各种激素,分解体内积聚的脂肪,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维生素等物质,有快速恢复人体受损的部位、补充人体能量的作用。但由于生活环境、行为特点和疲劳状态的不同,使用的家具主要是各种软硬适中、舒适、安全的床。不同类型卧姿休息用家具见图4-9。

2.卧姿行为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比日常其他行为活动对于生命和健康更为重要。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人体的免疫力主要是在夜间睡眠时产生的,缺少睡眠就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肌体内抵御外来细菌侵袭的免疫细胞的活动将大大减弱,使人更容易生病。而睡眠状态则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能促进发育、保护大脑、提高智力、康复机体,有助于延长寿命,同时也是一切生理活动所需能量恢复和重新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在儿童成长阶段,深度睡眠的减少会对儿童大脑发育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那么人体选择怎样的姿势才能获得最好的睡眠效果呢?

站立时人体的脊椎骨支撑着沉重的头部和内脏器官,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极易产生疲劳。而睡眠时人体内部的构造与垂直站立时有很大的不同,脊椎骨各部分会转换压力方向,与肌肉、神经系统一样全部放松,使脊椎骨在睡眠中得到休息并缓和身体压力。

978-7-111-47942-0-Chapter04-9.jpg

图4-9 不同类型卧姿休息用家具

正常情况下,人们在床上采用卧姿睡觉时会不断改变姿势,睡觉的姿势五花八门,有垫枕头睡的,有不垫枕头睡的,有左、右侧睡的,有仰睡、趴睡的。从常见的睡眠姿势来看,主要有向左侧睡、向右侧睡、仰着睡、趴着睡几种形式。然而不管哪一种睡姿,都有一个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对身体的影响各有利弊,当然对卧具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1)一般来说,仰睡能提供脊椎骨最佳的承托能力,因身体重量能平均地分配在较大的面积上。当人在仰卧时脊椎骨很好地自然伸展开来,接近伸直状态,脊椎弯曲度减到20~30mm,使人体腰部与臀部的压陷略有差异,又不至于相差太大,手脚也容易伸直。这样的姿势,人体受压部位较为合理,肌肉也得到放松,活动量最小。同时,能较好地促进睡眠中血液流动的携氧能力,顺利分解“疲劳物质”——乳酸,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减少翻身次数,延长熟睡时间,这就要求使用相对较宽的床。

(2)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在头及颈部有足够承托的情况下,侧睡也是一个较好的睡姿。从生理卫生的角度来看,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最好睡姿是身体左半身在上,向右侧身睡,通常采用这种睡姿的人,双脚为交叉的状态,不会使胃受到压迫,便于胃中的食物向十二指肠移送;而向左侧身睡,则心脏会受到压迫,对心脏不利。但也有人认为侧睡时脊椎状态与站立时相同,背部呈较大弯曲状态,而颈部常常会出现扭曲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不舒服而睡不着觉,多数会出现腰痛和肩膀酸痛,所谓“睡落枕了”就是睡姿造成的。这种睡姿可以使用相对较窄的床和躺椅,同时要考虑头枕部的形态处理。(www.xing528.com)

(3)在所有睡姿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趴睡。这种睡姿会使腰椎更向前凸,并将背部肌肉往前拉扯,增加腰椎弧度,导致脊椎后方的小关节过度受压和拉伤前方的软组织(如韧带)。使大部分的体重落在肋骨和内脏上,从而压着胸隔膜和肺部,影响呼吸,时间长了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颈部由于必须向侧面扭转来保持呼吸畅通,增加扭曲度,容易造成创伤。因此建议有趴睡习惯的人尽量改变睡姿,至少也要在下腹垫个抱枕,以增加舒适感。

但也有人认为仰着睡或趴着睡都不好,两腿伸直了肌肉就不会全部放松;有的人喜欢把手放在胸部,这样就更不好了,心脏和肺部都会受到手的压迫,从而引起呼吸不畅,容易做梦。

实际上睡眠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固定在一个方向上的睡眠是很少的,一般都需要经常变换姿势,每个人只要选择一种相对舒服的睡姿即可。但无论是哪一种睡眠姿势,长时间都会使被压迫部位产生疲劳酸痛。有的医学专家也表示,对于睡眠情况良好(熟睡)的人来说,睡姿好坏并不那么重要,习惯就好;相反的,睡眠不好的人由于始终不能进入熟睡状态,当然容易腰酸背痛。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习惯的睡姿,通常有65%的人习惯侧睡,30%习惯仰睡,而5%习惯趴睡。

(4)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婴儿的睡眠比较特殊,通常婴儿总是采取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姿势睡觉。多数婴儿采用仰卧睡姿,但有些婴儿2个月时就已能抬头,随着孩子四肢的发育,他们从6~7个月开始就能独立、随意地进行肢体运动,如翻身、爬行等,也会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使其有利于肢体锻炼,从而增强腕、臂、颈和背等部位肌肉的力量,如果婴儿觉得趴着睡舒服,又能够自己翻身,就会采取这种姿势。从人体生理的角度来说,婴儿趴着睡的好处也很多,国外科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趴着睡的婴儿睡眠时间较长,觉醒次数和时间减少,睡眠质量相对较高。婴儿的胸廓、肺的后侧部较长,趴着睡时肺部受到的挤压程度最轻,血红蛋白含氧量与仰卧睡时相比,增加了5%~10%,因此能提高婴儿的呼吸功效。而且由于胸廓受压,婴儿天生的生存行为反作用能力还能促进心肺的发育,可见,趴着睡有助于婴儿的睡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常见卧姿休息、睡眠状态所使用的家具见图4-10。

978-7-111-47942-0-Chapter04-10.jpg

图4-10 常见卧姿休息、睡眠状态所使用的家具

3.卧姿使用的家具的设计要点 人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休息来满足人体功能需要,主要取决于人体能否保持正确的睡姿、自然良好的卧感,以及能否选择品质优良的卧具。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身体卧姿与床垫最佳的配合才能取得高质量的休息。使用功能简单的传统卧具如席梦思、炕、木板床,人体局部压强过大,疲劳状态得不到充分地缓解,体内的“疲劳物质”不断地积累,会使肌体的抵抗力迅速下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1)保持正确的卧姿。床垫的软硬程度与体压在床上的分布有很大关系,人体仰卧时身体各部位体量不一,各个部位按体形曲线自然下沉,其体压情况有显著差别,通常的重量比为:头部8%、胸部33%、臀部44%、脚腿部15%,不同弹性的床面受到身体压力后,在床垫上的下沉度也是不同的。由此床垫的弹性过硬或过软都是不合适的,正确的卧姿必须由与人体相适合的床垫来加以保证。

人体睡在弹性适中的床面上能够保持良好卧姿,人体不仅总的受压面小,而且局部较大的压力能落在承受压力条件较强的硬骨节点上,使人体感觉敏感处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这种体压分布状况是比较合理的。

涉及人体睡眠时姿势的另外因素是枕头。据研究测定,枕头的高度在60~80mm之间比较合适,这也是人体从头部到胸部结合臀部直线的实际高度。

(2)应有自然良好的卧感。人体睡卧在卧具上要有良好的睡眠感觉,只有功能合理、使用科学的卧具才能保证休息的需要。若人体睡在过软的床垫、被褥上,身体骨骼会呈不自然的“W”形状态。人体重心下沉,使腹部受到挤压。由于人体各部位均匀、紧密地与垫料贴合,较多的压力是由人体软组织来承受,人体敏感部位所受到的压力相对增加,或过去从不承受压力的部位也会感觉到强大的压力,这种状态人体压力分布极不合理,因此就需要经常通过翻身来调整人体敏感部位的受压状态,以保持正确姿势。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产生不舒适和疲劳感,时间长了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也就是说,人体仰卧时,睡在较硬的板床上会使人体的重量集中在背部的肩胛骨上。而人体侧卧时,身体重量则集中在肋骨的大节、背部等高线节、肩胛骨和骨盆上,这种情况下会使人体的局部骨骼、肌肉和神经循环系统压强偏大,处于紧张状态,人体很快会产生疲劳感并影响睡眠和身体健康。

(3)取决于合理的垫性。设计理想的卧具应从生理、心理等人体工程学的观点出发,注重构成材质与弹性等垫性功能的处理。从垫性的要求来看,为了创造良好的卧姿支承条件,使骨骼和肌肉自然放松,保证体压得到合理的分布,就需要研制出能够使人睡得舒适的卧具。但以往的经验证明使用单一材料很难取得良好的垫性,对于床垫的弹性材料,可以采用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的做法,如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面层宜采用柔软材料;中层可采用较硬一点的材料,有利于均匀承托并稳定地保持良好的人体姿态;底层是承受来自人体压力的受压部分,最好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特征的材料以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将中间层的压力均匀传递到下方的支撑面。人体不同的睡眠状态与软硬不同的垫性见图4-11。

这种软中有硬的弹性复合材料制成的睡垫,有助于支承人体保持自然、正确的卧姿,使其得到舒适的休息。常用的弹性组合垫料有多种,如各种纺织面料、树棕、弹簧、海绵、发泡树脂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特性,其压缩弹性差别很大,但不管选用什么材料;只要能保持良好的垫性,就可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比较常见的是各种新型席梦思床垫、沙发床和休闲、洗浴按摩床等。

978-7-111-47942-0-Chapter04-11.jpg

图4-11 人体不同的睡眠状态与软硬不同的垫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