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滑县万古镇锣戏班社的老艺人与现任演职员

滑县万古镇锣戏班社的老艺人与现任演职员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文聚男,滑县西万古村人,滑县万古镇锣戏班的唢呐演奏员。中年以后,在滑县锣戏剧团担任导演。肖保敬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主工丑角行当,滑县万古镇锣戏剧团著名演员之一。由于具有一副亮嗓子和苦练而成的好身段,肖明书成为滑县万古镇锣戏剧团中的重要演员。

滑县万古镇锣戏班社的老艺人与现任演职员

自清末至当下,万古镇锣戏班一直坚持演出,这与该锣戏班师承关系从不曾间断有关,也与锣戏在该地区所形成的重要影响及培养的观众群有关。该班社中曾涌现出的老艺人及现任演职人员的详细情况如下。

乔文春(1890—1980)

男,滑县留固镇横村人。自幼随父学艺,后在锣戏班任老师。由于他排行第三,所以人们习称之为“三老师”。他主要扮演黑脸、花脸和红脸,塑造的典型角色包括杨七、张飞、郑印等,在群众中有“杨七笑,郑印傲,花脸出场三不照”的美誉,充分说明其塑造上述角色的才能。七十多岁时还登台演出,武戏依然能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孙文聚(1923—1982)

男,滑县西万古村人,滑县万古镇锣戏班的唢呐演奏员。他出身于唢呐演奏世家,技艺精湛,名声远扬。他将祖传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后人。因为艺术水平高超,所以除为锣戏演奏外,闲余时间还应邀为滑县大平调、高调(豫剧)、长垣四平调、二夹弦等剧团演奏。

肖保太(1924—1989)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生前系滑县大锣戏剧团团长,行当小生,主要饰演的角色包括《平方腊》中的张顺,《三省庄》中的罗成,《打店》中的武松,《吴信盗马》中的程咬金等。

肖丙柱(1925—2010)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师从刘风奇,主工青衣,滑县锣戏剧团的著名演员之一,主要饰演的角色包括《火烧赵家楼》中的金氏,《太原府》中的窦氏,《三省庄》中的贾秀英等。

肖明才(1930—)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师从刘风奇,主工红脸行当。肖明才的嗓音洪亮,舞台表演具有大家风度,主要饰演的角色包括《分水岭》中的冯葛臣,《审诰命》中的杜仕卿,《吴信盗马》中的秦琼,《平方腊》中的卢俊义等。

肖新垒(1925—1991)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拜师刘风奇,主工花脸,主要饰演的角色包括《平方腊》中的武松,《小归代府》中的胡大海,《分水岭》中的乌克宁。在参与演出之外,肖新垒还师从张太和学习打鼓,并在张太和去世后接任司鼓一职。由于他是演员出身,对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了如指掌,所以他的伴奏节奏性极强,尤其是武场,能通过鼓点彰显战场的紧张、激烈与雄壮。在其伴奏与烘托之下,演员们的演出也往往更加卖力,更为精彩。观众们都评价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肖明军(1936—2007)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师从刘风奇,因略有口吃,所以多饰演兵卒。中年以后,在滑县锣戏剧团担任导演。他擅长饰演的角色以《火烧赵家楼》中的金四平为代表,常能引起观众此起彼伏的笑声。

刘忠然(1936—)

男,滑县万古镇寺台村人。14岁随团学艺,在老艺人刘风奇的指导下,主工闺门旦,技艺精湛,扮演角色栩栩如生,在豫北享有盛誉,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其饰演的角色主要包括《二王篡朝》中的大伯母,《三气周瑜》中的小乔,《古城会》中的大皇嫂,《太原府》中的陈秀英,《三省庄》中的黑景芝,《罗成扮花姐》中的姑娘,《永平关》中的孙花,《姜秀英夺印》中的姜秀英,《杨景征南》中的李荣花,《平方腊》中的方金定,《三上马》中的二公主,《海瑞搜宫》中的僮贵妃,《火烧赵家楼》中的爱姐,《八仙拜寿》中的何仙姑,《西游记》中白龙马变化的美女,《红娘下书》中的红娘,《分水岭》中的二皇妹,《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保定府》中的林秀英,《杨府挑将》中的萧银宗,《卢俊白征北》中的卢凤英,《李存孝过江》中的水婆,《罗成解灵》中的庄金定,《扬州观灯》中的胡秀英,《买茶童》中的吴顺鱼,《双借闺女》中的赵凤英,《沙州迁民》中的王氏,《朱元龙封宫》中的马腊梅,《洪洞县》中的韩府小姐,《山海关》中的吴府小姐,《老大王赴会》中的皇姑,《崔中元回家》中崔中元的闺女,《跑花船》中的刘金婵,《归南唐》中的刘金定,《锔缸》中的王大娘,《大铁山》中的车千斤,《安金定投营》中的安金定,《山东府》中的岳娘,《吴信盗马》中的店家婆,《东大桥》中的董金定,《赵匡胤送京娘》中的京娘,《大破回元钵》中的胡金婵等。

肖随芝(1936—)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13岁起师从刘风奇学戏,主工小生。其表演端庄稳重,唱腔高昂清脆,扮相俊俏,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其擅长饰演的角色包括《三气周瑜》中的周瑜,《卢俊白征北》中的卢俊白,《三省庄》(头本)中的罗成,《三省庄》(2本)中的杨思玉,《杨府挑将》中的杨景,《广武山夺印》中的罗成,《薛礼救驾》中的薛仁贵,《永平关》中的贵振荣,《姜秀英夺印》中的姜秀英,《杨景征南》中的杨景,《平方腊》中的张顺,《海瑞搜宫》中的冯宝,《火烧赵家楼》中的马九皋,《八仙拜寿》中的东方朔,《西游记》(1—3本)中的孙悟空,《红娘下书》中的张君瑞,《分水岭》中的冯景,《保定府》中的唐知县,《李存孝过江》中的李存孝,《罗成扮花姐》中的罗成,《扬州观灯》中的王义,《买茶童》中的于广,《借闺女》中的童相公,《太原府》中的魏文平,《沙州迁民》中的李文太,《朱元龙封宫》中的朱元龙,《洪洞县》中的韩红彦,《山海关》中的吴彦龙,《吴信盗马》中的秦琼,《罗成解灵》中的秦安,《大破回元钵》中的罗成等。

肖保敬(1942—1988)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主工丑角行当,滑县万古镇锣戏剧团著名演员之一。因善于演丑角,且扮相和表演出色,被人们称作“大丑”。其人尽管目不识丁,但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再加上勤学苦练,最终达到了熟记各个剧本、各个角色唱词的程度,是锣戏不可多得的演员。他善演的剧目包括《锔缸》等。

肖明书(1942—)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17岁拜乔文春为师,主工黑脸、红脸和花脸。由于具有一副亮嗓子和苦练而成的好身段,肖明书成为滑县万古镇锣戏剧团中的重要演员。他善于扮演的角色包括《三气周瑜》中的关公,《三省庄》中的王豹、蔡子道、黑德茂,《罗成解灵》中的杨川,《薛礼救驾》中的盖苏文,《杨景征南》中的郑印,《平方腊》中的武松,《火烧赵家楼》中的牛虎豹、马九皋,《西游记》中的火龙驹、姜士充,《凤凰山》中的盖苏文,《分水岭》中的乌克明,《保定府》中的杜仕卿,《杨府挑将》中的韩昌,《李存孝过江》中的王彦章,《洪洞县》中的韩玉,《吴信盗马》中的吴信,《崔中元回家》中的崔中元等。

肖景学(1945—)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17岁拜乔文春为师,专工黑花脸行当。他擅长扮演的角色包括《三省庄》中的黑龙,《薛礼救驾》中的盖苏文,《永平关》中的孜木王,《杨景征南》和《杨府挑将》中的杨七,《火烧赵家楼》中的杜公子,《西游记》中的假火龙驹和青牛,《凤凰山》中的盖现目,《分水岭》中的冀永安,《保定府》中的程西牛,《卢俊白征北》中的洪缨,《吴信盗马》中的吴信,《三气周瑜》中的黄忠等。

孙秀刚(1944—)

男,河南省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唢呐艺人孙文聚之子。他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跟随父亲学习各种吹奏乐器的演奏技术。此外,他还能自制乐器。锣戏停演期间,他一方面应邀到县剧团排练、演奏,另一方面为别人修理或制作乐器。(www.xing528.com)

张新民(1956—)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祖传吹笙,因此谙熟笙的演奏技艺。

肖爱英(1960—)

女,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15岁随滑县万古镇锣戏团学艺,主工青衣行当,有很高的演艺水平。善于扮演的角色包括《二王篡朝》中的西宫,《三气周瑜》中的小乔,《太原府》中的窦夫人,《三省庄》中的黑景芝,《罗成解灵》中的庄金定,《永平关》中的孙花,《姜秀英夺印》中的樊梨花,《杨景征南》中的陶三春,《平方腊》中的方金定,《海瑞搜宫》中的僮贵妃,《火烧赵家楼》中的金氏,《八仙拜寿》中的王母娘娘,《西游记》中的九圣母,《凤凰山》中的宇迟保庆,《分水岭》中的大皇姑,《保定府》中的诰命,《杨府挑将》中的萧银宗,《卢俊白征北》中的卢夫人,《李存孝过江》中的水婆,《罗成扮花姐》中的秦桂花,《扬州观灯》中的胡夫人,《借闺女》中的僮夫人,《沙州迁民》中的王氏,《朱元龙封宫》中的马秀英,《洪洞县》中的王金莲,《山东府》中的岳娘,《吴信盗马》中的贾秀英,《东大桥》中的董金定,《跑花船》中的刘金婵,《大铁山》中的车千斤,《赵匡胤送京娘》中的京娘,《大破回元钵》中的王金娥等。

孙香玲(1960—)

女,滑县万古镇人,主工小旦行当,善于饰演的角色包括《太原府》中的陈金定,《杨景征南》中的李荣花,《二王篡朝》中的景花,《三省庄》中的杨思玉,《洪洞县》中的韩府小姐等。孙香玲善于塑造悲剧性人物,以及营造悲剧性气氛。她的舞台表演具有基本功扎实、情感表露真实的特点,从而使观众为之动容,甚至与之声泪俱下。

肖秋穗(1962—)

女,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13岁时拜肖随芝为师,主工小生行当,念、唱、做、打均有很高造诣,为滑县锣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擅长扮演的角色包括《二王篡朝》中的宗玉,《三气周瑜》中的周瑜,《太原府》中的魏文平、窦荣、李世民,《三省庄》中的罗成、胡金婵,《薛礼救驾》中的薛仁贵,《永平关》中的贵振荣,《姜秀英夺印》中的姜西,《杨景征南》中的杨景,《平方腊》中的燕青,《海瑞搜宫》中的冯宝,《火烧赵家楼》中的奶母,《八仙拜寿》中的蓝彩和,《西游记》(2本)中的假唐王,《麒麟送子》中的董永,《凤凰山》中的宇迟保林,《分水岭》中的冯景,《保定府》中的唐知县,《杨府挑将》中的杨景,《卢俊白征北》中的卢天龙,《李存孝过江》中的水婆,《罗成扮花姐》中的罗成,《扬州观灯》中的王义,《买茶童》中的于广,《借闺女》中的僮相公,《沙州迁民》中的李文太,《朱元龙封宫》中的朱元龙,《洪洞县》中的知县,《山东府》中的差官,《吴信盗马》中的王伯当,《崔中元回家》中崔中元的女儿,《大铁山》中的木总成等。

肖玉歌(1963—)

女,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13岁读初中时就开始白天读书、晚上学唱锣戏。在其父肖丙柱和刘忠然老师的悉心培养下,很快练就一副好嗓子,声音洪亮,音质甜美,唱腔婉转动听,主工青衣、闺门旦。由于肖学戏刻苦,学戏不久后便开始登台演出并很快能够顶替刘忠然老师。凡是刘老师的角色均由她出场,她成了滑县锣戏剧团的顶梁柱。为了不断攀登戏剧艺术高峰,她到郑州艺术学校深造。毕业后,她和丈夫开办一所滑县梨园综艺学校,先后培养学员近六百人。河南省豫剧一团、金不换剧团、浙江婺剧、郑州武警部队文工团等,皆有肖玉歌夫妇培养的学员。

李会英(1963—)

女,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14岁拜刘忠然、肖明军为师学习锣戏,主工青衣行当,同时能够胜任小旦、闺门旦和老旦等行当。擅长扮演的角色包括《二王篡朝》中的皇后,《三省庄》中的杨思玉,《永平关》中的孙花,《姜秀英夺印》中的姜秀英,《杨景征南》中的佘太君,《火烧赵家楼》中的爱姐或金氏,《八仙拜寿》中的何仙姑,《卢俊白征北》中的水婆,《李存孝过江》中的水婆,《罗成扮花姐》中的秦桂花,《买茶童》中的吴顺鱼,《借闺女》中的白奶奶,《沙州迁民》中的王氏,《朱元龙封宫》中的马腊梅,《锔缸》中的王大娘等。

李东良(1963—)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10岁开始边上学边学戏,主工花脸行当。善于表现的角色包括《三省庄》中的黑龙,《薛礼救驾》中的徐茂公,《杨景征南》中的郑印,《火烧赵家楼》中的杜公子,《二王篡朝》中的景天,《分水岭》中的黑李虎,《吴信盗马》中的朱白杰,《八仙拜寿》中的张果老,《三气周瑜》中的关羽,《西游记》中的沙僧,《卢俊白征北》中的叉口,《洪洞县》及《沙州迁民》中的县官等。

武秋田(1966—)

男,滑县万古镇武庄村人,自幼酷爱戏曲艺术,1983年向本村音乐教师学习民族乐器二胡、板胡。1985年参加滑县锣戏剧团巡回演出,在乐队中演奏二胡。1995年乐队调整,又改弹三弦。他本人多才多艺,因此在锣戏停演期间,还应邀到滑县乐腔剧团拉板胡,到滑县二夹弦剧团弹三弦。

吴凤珍(1967—)

女,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主工小生行当。擅长扮演的角色包括《三气周瑜》中的赵云,《三省庄》中的罗成,《罗成扮花姐》中的钱玉林,《火烧赵家楼》中的方公子等。

孙瑞杰(1969—)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8岁起跟随父亲孙自套(父亦祖传)学习吹奏唢呐,12岁随锣戏剧团演出,并逐渐成长为剧团的主力。他的功底扎实,技艺精湛,大笛演奏风格音色透亮,响而不噪,韵律感强,表现的情绪情感丰富,能够使听众闻之而动容,擅长演奏的唢呐器乐作品包括《娃娃》《武定锤》《赞子》《花赞子》等。

张英丽(1976—)

女,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跟随锣戏剧团学艺,主工小生行当。

肖军英(1978—)

女,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主工包头行当,最善于塑造的角色是丫鬟。

肖占强(1989—)

男,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人,毕业于滑县戏校,翻跟头的本领最为突出,擅长演马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