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建家校联合,创新育人合作方案

共建家校联合,创新育人合作方案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及时告知家长,发挥其有效性,对彼此都百利而无一害。“E视通”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家校合作,让教育更加“及时化”、交流实现“双向化”、家校合作“移动化”、学生展示“个性化”、教育管理“科学化”。“花开海棠”为学校、家长、社会搭建了一个家校合作的新“五行”平台。在“亲子小课堂”这一板块中,海棠小学提供家庭教育智慧的展示平台,努力挖掘家庭中的优秀家教案例。

共建家校联合,创新育人合作方案

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唯一场所,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即应树立“全员育人”的观点,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基于此,海棠小学确立了家长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第三维度,发挥家长优势、引入社区资源、引起社会重视,从而使学校课程走向开放、多元,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1.优化家长学校管理

海棠小学从优化家长学校管理入手,通过挖掘家长资源、引入社区资源为教育服务,制定了“海棠小学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海棠小学家长学校章程”“海棠小学家长学校制度”“海棠小学家访制度”“海棠小学开放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形成管理网络(见图4-3)。同时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制订家长学校课程、家长服务课程和家校互动课程(见表4-4)。

图4-3 家长学校管理网络

表4-4 家长学校课程

由学生发展处牵头,以年级组为单位,充分挖掘家长群体中的潜在资源,建立一支家长志愿者队伍,他们凭借自身优势或组合优化自身资源开发家长服务课程(见表4-5)。

表4-5 家长服务课程

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发挥家长志愿者的作用,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构建家校互动课程(见表4-6)。

表4-6 家校互动课程

家长学校课程和家长服务课程不仅让家长成为教育的有力同盟,还使学校与社区形成统一战线。海棠小学周边有美丽的碧海金沙、大型化工区、现代化新农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充分利用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小金山 爱金山”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主题式教育”“专题式教育”“仪式教育”“课内外教育”四大板块的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实践活动中做到校内外师资、内容、场地等资源的对接,做到常规活动深入化、特色活动系列化、校内外对接无痕化。(www.xing528.com)

2.搭建家校合作桥梁

新型家长会模式。以往面对面的家长会形式,在碰到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时,难免会给家长和教师带来尴尬。通过“E视通”平台,班主任将家长会的内容发布在上面,让家长随时通过音视频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动向。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也激发了家长与老师携手教育孩子的积极性。

新型交流互动模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就如同新闻稿一样,极具“时效性”。及时告知家长,发挥其有效性,对彼此都百利而无一害。学校通过“E视通”这个平台,让家校沟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沟通不局限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更是老师、家长、学生三方的沟通。

新型教学模式。“E视通”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家校合作,让教育更加“及时化”、交流实现“双向化”、家校合作“移动化”、学生展示“个性化”、教育管理“科学化”。互动式家校合作平台的构建,充分体现在利用现有网络平台优势的基础上,整合家长学校课程、亲子活动、家长培训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打破时空局限,营造家庭、学校、社区共同体,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同时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协同发展,实现了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向更开放、和谐的家校合作模式转变。

3.借助新媒体平台——“花开海棠”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海棠小学紧跟时代步伐,开通学校微信公众号,将其取名为“花开海棠”,设置“海棠微视角”(学校大事记)、“三好海棠娃”(学生风采展示)、“亲子小课堂”(家校互动微课程)三个栏目,使其具备宣传、交流、指导、服务、培训、互助、评价和解决矛盾等功能,并将教育理念、学校资讯、主题活动、学生风采、家庭指导等信息推送至家长以及社会,在及时了解学校工作的同时实现学校品牌的广泛传播。“花开海棠”为学校、家长、社会搭建了一个家校合作的新“五行”平台。

为家校“开一扇窗”拉近家校沟通距离。“海棠微视角”“三好海棠娃”两个栏目通过推送学校一周大事记以及学生活动风采的丰富资讯,让家长们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理念、育人目标、特色工作、教师工作态度等,进而对学校增添一份信任,对教师工作多一份尊重和理解。“花开海棠”面向广大人群,关注人群从家长、教师扩大至社会人士,如新闻工作者、企业、公益组织等,他们在关注学校动态的同时,也会挖掘学校的工作特色和亮点,为学校做好宣传工作,让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围墙”之隔。

为家校“建一座桥”推进家校互动分享。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是双向信息交流环境,家长可以直接在平台反馈信息,与学校互动,具有强大的便捷性、灵活性,这也有效推进了家校互动、分享的新局面。通过“花开海棠”发布活动任务,让所有的孩子了解活动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这不仅打破了班主任传达、学生被动接受或少数学生参与的尴尬局面,同时也让家长们更好地帮助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即活动的有效性大幅提高。

为家校“指一条路”增进亲子和谐关系。在“亲子小课堂”这一板块中,海棠小学提供家庭教育智慧的展示平台,努力挖掘家庭中的优秀家教案例。家长间的彼此分享,让更多家长能够借鉴实践,唤醒他们重视家庭教育的意识,提高育儿能力的同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

“亲子小课堂”中的亲子活动最为家长津津乐道。通过“花开海棠”微信公众号,学校推送优秀活动,让家长渐渐了解活动的组织流程和活动方案,从被动参与到主动组织,从单纯玩乐到主题策划,从亲子活动到社会实践,从照搬模仿到百花齐放。“大金山岛寻访活动”“海警部队结对仪式”“小小暴走公益行”“我是小小收银员”等独具特色的海棠亲子活动俨然已经成为海棠小学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亲子小课堂”栏目中,还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开发,丰富平台信息内容,形成有效的家校合作微课程,如有手工制作一技之长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家长分享如何创建书香型家庭,让孩子置身于书海之中,开展亲子阅读;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的家长分享旅游心得等。这些课程拓展了课程资源,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为孩子补全成长过程中的多元营养,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另外,家校还共同组织开展了“小金山 爱金山”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主题式教育”“专题式教育”“仪式教育”“课内外教育”四大板块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做到校内外师资、内容、场地等资源的对接,做到常规活动深入化、特色活动系列化、校内外对接无痕化,并将活动过程、感悟体验通过平台推送,让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参与到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去。

如果说,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教学、未来的学习是另一种能量的传递,那么这种正能量正在凝聚。在“三好”课程的引领下,以“花开海棠”为主阵地,逐渐搭建起海棠小学与家长之间的家校合作特有的“五行”平台,让金色之美、成长之美、智慧之美、激情之美以及自然之美充满整个校园。“花开海棠”不仅仅是学校的,更应该是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一个集散地,信息在这里萌发,能量在这里碰撞,为家校合作搭建一座新的媒介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