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能改变生命,让你焕然一新

学习能改变生命,让你焕然一新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好的学习是一种能够改变人的思维的学习。好的学习是基于人的本质意志的学习,学习是根本、是过程、是目的、是生命性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进入一种内在的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学习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性的天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生命成长,热爱学习就是热爱生命。瑞典总人口900多万,时至今日,平均每年有近300万人次参加学习圈和民众高中。

学习能改变生命,让你焕然一新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好的学习是一种能够改变人的思维的学习。其实,这样的理解,失之于宽泛,也难以评价。好的学习是基于人的本质意志的学习,学习是根本、是过程、是目的、是生命性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进入一种内在的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

学习为什么会沦为手段?因为我们已深陷功利主义的泥淖。有史书记载,宋徽宗赵佶曾游金山寺,见长江舟船如织,便问住持黄柏大师:“江上有多少只船?”大师答曰:“只有两只船,一是寻名的,一是逐利的。人生无他物,名利两只船。”其实也未必尽然,苏东坡有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东坡那只“寄余生”之船,就是一只回归自我之船。

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大激发人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一张文凭,几种证书”已经成为获取高薪职位的必要条件。在终身教育领域,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与职业世界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观。然而,教育的这一切努力,似乎只是在为竞争烈火烹油,并未能在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上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没有考试、没有证书的学习,是否意味着学习者会失去学习的原始动力?关于这个问题,古人早就做了回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对学习充满原始的兴趣。你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可能来源于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遇见的事物,尤其是那些符合自己天赋、特长的所在,你能全身心地投入而乐此不疲的事物。这种状态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所描述的“心流”。在这种状态下,你会觉得非常自由、享受、满足且充满活力,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如果你能确定哪些活动能给你这样的感觉,而且可以使之成为你生活的重心,这就无疑变成了你的目标和动力。

学习能使你有审美的眼睛,更能拓展你的视野、丰富你的阅历。学习是一种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收获的出行,风景永远在路上,过程就是目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性的天真。学习仿佛是对一群孩童的引领,让我们永远保持好奇的童心。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写道:“没有一艘战舰会像一本书,带领我们前往遥远的大陆。”学习就是进入更广大生活的护照,也即进入自由地带的护照。人的天然的对自由和空间的向往,就是天然的对学习的向往。对于人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失去自由和空间。(www.xing528.com)

学习是对蒙昧的放逐。启蒙不仅仅是人的童年的功课,人生的九个基本角色都需要角色启蒙。学习是为了摆脱事务主义的桎梏,让我们的心灵一生都有光。钱穆先生的“格心”概念非常重要。“格物”可致知,“格心”则可以使生命丰富、精彩。“格心”就是对心灵有高度的敏感,并去感悟心灵、创造心灵。不仅要去拥抱真、善、美,而且要去创造真、善、美,活出“真、善、美、能”的自我。遵循“内目标”的生活是真;保持和发扬“同理”“利他”的人性是善;符合自然律动是美;学习以实现自我潜能是能。无真将失去自我,无善将失去情感,无美将失去艺术,无能将失去实现真、善、美的条件。

学习的根本目的是生命成长,热爱学习就是热爱生命。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人,越学习其内在精神状态越好,同时能让大脑保持机敏活跃。美国心理学家发现,脑细胞的旧神经根,在新的刺激下能够萌发出新的神经。专家用超声波测量不同人的大脑,发现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从而得到良好保养,大脑不会早衰。据对上海60至70岁老人的调查,参加老年教育的老人,比不参加者患病就医率低22.2%。可见学习使老人更健康、身心愉悦。[15]

如此描述学习是否过于理想化,而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寻觅呢?真正的学习往往发生在非正规教育与学习活动中,请看事实吧。瑞典“学习圈”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知晓度和参与度都很高。瑞典总人口900多万,时至今日,平均每年有近300万人次参加学习圈和民众高中。在人口仅550万的丹麦,全国共有90所民众学校,每年有70万丹麦人会去参加这些学校提供的非学历教育课程;在丹麦你随时都可以加入丰富多彩的各类俱乐部,有制作火车模型的、有冬泳的、有“兔子跳”的(是一种训练兔子跨栏跳跃的运动)。在日本,公民馆比中学还多,平均每万人就有一所。杭州等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兴起,正是反映了民众基于本质意志的共同学习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