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角的管理与装饰

自然角的管理与装饰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分小组轮流照顾和管理自然角,有利于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丰富自然角的内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止数量泛滥,以免分散幼儿注意力。秋天里各种树叶和蝴蝶标本也同样是塑封以后串联悬挂,不仅使孩子抬头能见而且随风飘荡给自然角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例如,幼儿园科学活动主题经常有认识某种植物,就可以在进行该活动的前后一段时间在自然角有意识地多投放一些该植物。

自然角的管理与装饰

自然角一般设置在活动室靠窗的一角或在走廊向阳处,供栽培植物、饲养动物、陈列幼儿收集的自然界里的非生物。自然角是幼儿了解大自然、走进科学的重要窗口。幼儿在不断地观察动植物的成长过程中,了解动植物的成长,亲近大自然。自然角还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幼儿通过给植物浇水施肥、给小动物喂食换水,清理死角,让参与的孩子能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光荣和乐趣。自然角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分小组轮流照顾和管理自然角,有利于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自然角中可以放置的内容很多,一般有以下三种。

1.可供饲养的动物:安全无危害、便于喂养的、幼儿感兴趣和可以抚摸的形体较小的动物,如小兔子小白鼠、荷兰猪、蚕、蜗牛、金鱼、鲫鱼、小乌龟、蝌蚪、小龙虾贝壳类、鸟类以及各种小昆虫等。

2.可供种植的植物:常见的、易于生长的、好照管、无毒无危险的、最好是有果实的植物,如:观赏类的文竹玉树秋海棠吊兰芦荟菊花金橘等;蔬菜类的萝卜、葱、蒜、豌豆苗土豆白菜芹菜菠菜、茄子、莴苣、洋葱辣椒等;农作物类的棉花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绿豆红豆地瓜等。

3.可供陈列的物品:水果类,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石榴火龙果、龙眼、榴莲、山竹、柿子椰子等常见与不常见的;干果类,如大枣银杏核桃葡萄干、桂圆、花生、各种瓜子等;特产和工艺品,如根雕、贝雕、木鱼石等;动物和植物标本,如蝴蝶标本、红叶标本等;幼儿收集的物品,如鹅卵石、贝壳、珊瑚、树叶等;手工作品,如幼儿制作的种子画、叶画,用废旧物品粘贴的小工艺品等。

在丰富自然角的内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止数量泛滥,以免分散幼儿注意力。

在创设和管理自然角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空间立体化布置

为了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角的布置可以采用空间立体化方式。例如,种子可以装在透明的塑料瓶子或塑料袋里悬挂起来,栽在五颜六色的塑料小花盆里的小植物也可以错落有致地悬挂在栏杆间。秋天里各种树叶和蝴蝶标本也同样是塑封以后串联悬挂,不仅使孩子抬头能见而且随风飘荡给自然角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墙面与柜子可以相互利用,柜子上摆放了各种的种子,墙面是提供与之匹配的植物,可以让幼儿做“寻找植物妈妈”的游戏。陈列植物的架子也是呈高低之行,可以按观赏类、蔬菜类、农作物类分类排列。大班的靠窗放置的开放型大橱柜的最上面是陈列品,中间是种子发芽的容器,而下面是各种种植的植物;中班的栏杆上挂的是吊兰,下面是种植在不同容器中的各种各样的蔬菜;小班是从上往下悬挂的吊兰和种子,架子上是各种植物,而地上是饲养小动物的鱼缸或笼子,便于幼儿能更好地观察和了解。

在自然角的布置中,巧妙地利用空间、墙面、柜子、架子、地面的交叉组合,使幼儿处在一种抬头可见低头可见的环境中,这种三维空间的合理使用随时都会让幼儿与之发生互动和作用。

2.内容应随活动主题和季节变换有计划更换

自然角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应随着活动主题和季节变换有计划地更换。例如,幼儿园科学活动主题经常有认识某种植物,就可以在进行该活动的前后一段时间在自然角有意识地多投放一些该植物。自然界的四季更替应该在小小的自然角里呈现出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种子发芽,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蚕宝宝桑叶、吐丝结茧;秋天有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有丰收的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还有各种飘香的水果:柿子、葡萄、梨、枣、石榴、苹果、香蕉、橘子等。此时,也是开展以“丰收的秋天”为主题的科学活动的最佳时机。

总之,自然角的环境变换要结合科学教育的计划、季节变化及幼儿的观察兴趣而及时更换,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及学科学的热情。

3.注意观察和指导幼儿在自然角的活动

自然角并不仅仅是活动室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它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指导幼儿在自然角的活动。例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小班幼儿的持续、有序的观察能力很弱,观察随意性大,教师应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有意观察,如长什么样、什么颜色、闻闻有没有香味、摸起来什么感觉等等。记录的时候可以全班做一份记录,采用教师帮忙拍照贴图和记录幼儿描述动植物的语言的集体记录方式。中班幼儿的思维开始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了,他们好奇心强,有意注意的比例增多,也乐意尝试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但总的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动作技能和表达能力还十分有限,教师在集体记录的同时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用绘画的方式争取每人做一份记录。但中班的孩子还是有一部分不知怎么画蝌蚪、洋葱等动植物,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动植物的贴纸,让他们用粘贴、添画的方式来记录诸如洋葱的叶子、须根的生长情况,蝌蚪的尾巴是怎样一点一点地长出来等等。大班的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观察记录的能力、意识不断增强,也有了一定的探索对比能力。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观察和记录从外部向内部、大致向细微转变。例如,可以选择植物的对比性种植实验,引导他们对植物生长的条件: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产生兴趣、生发疑问、寻求答案。

对点案例(www.xing528.com)

案 例 一

某幼儿园大班孩子在观察黄豆发芽情况的活动中,教师准备了三组被观察对象。

第一组有四个透明塑料瓶,一个瓶子盛有水,一个瓶里盛有泥土,一个瓶里是湿的棉花,一个瓶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空气。把黄豆分别放进这四个瓶子,然后把它们放在窗台上光照条件相同的地方。

第二组有三个透明塑料瓶,都盛有泥土。一个暴露在阳光下,一个用黑纸包起来,一个包一半露一半。把黄豆分别放到三个瓶子里。

第三组只有一个塑料瓶,三颗黄豆串在小棒上,第一颗在水里,第二颗一半在水一半在外,第三颗在水上。

记录表:(以第一组为例,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

对点案例

案 例 二

某幼儿园的大班孩子在记录蝌蚪的生长过程时发现,蝌蚪在刚长出两条腿后很容易死亡,他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挽救,但都没有很大的效果。后来他们发现在放有小石头的鱼缸里的蝌蚪就死的很少。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法得知蝌蚪在水中时是用鳃呼吸的,长出腿后会逐渐改用肺和皮肤呼吸,因此要在养蝌蚪的鱼缸里放上一些石头或者木块,让它们能经常露出水面来呼吸。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符合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幼儿在其中体验了科学探索的方法和过程,具有科学启蒙的价值。

4.让幼儿参与布置和管理

幼儿可以在教师指导和带领下亲自收集材料布置自然角,喂养、管理自然角中的动植物,在假期还可以把一些动植物带回家照顾,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例如,某幼儿园很注意让幼儿参与自然角的管理。小班的孩子主要是观察和协助教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给植物浇水,给小动物增添食物等。中班的孩子会在教师的帮助下,用值日的方法,分工轮流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定期集体清扫自然角。大班的孩子能独立地做好自然角的管理工作,自己分工,建立值日交班制,头天值日的幼儿向第二天值日的幼儿交班时,会告知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集体清扫自然角时,会自己准备工具,结束时会收拾整理好工具,教师在幼儿劳动过程中只是起督导检查的作用。

幼儿在动手动脑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且,幼儿对自己亲手参与创建的自然角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自然角互动,使自然角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对点案例

某幼儿园中班李老师的教学笔记:在以往创设自然角的过程中,往往是我们做得多,而孩子们只是“看客”,他们只是偶尔给它们浇浇水,而且每次都得老师提醒,对自然角里的植物很多都叫不上名字。后来,我们让每个幼儿自己准备一盆植物,但要求必须是自己动手种的,花盆也要用废旧材料制作。这下孩子们有了兴趣。他们每个人都种了一盆植物,有葱、有仙人掌、有大蒜……每个人对自己的那盆植物都像捧着宝贝似的。以后无需老师提醒,他们会天天去看看自己种的“宝贝”以及别人的,比一比谁的植物长得好,谁的不好,并学着用笔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