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凡的世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设计:在时代中昂首前行

《平凡的世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设计:在时代中昂首前行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平凡的世界》字数多达百万,文内人物繁多,情节复杂,阅读难度较大,教师将此次的整本书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读书方法的基础上,如何将《平凡的世界》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整本书阅读要挑战的第二个难题。《平凡的世界》作品梗概。《平凡的世界》推荐理由。第二课时自读交流课完成《平凡的世界》的整本书阅读。

《平凡的世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设计:在时代中昂首前行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谢燕琳

书册档案

书名:《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

教学总体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搜集与分析相关问题所需文字材料,运用严谨的语言有依据地对相关问题展开叙述、说明、辨析。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借助教师所给的参照模型,正确分析、归纳人物关系与层次;运用简单的文学批评方法对人物进行评价。

3.审美鉴赏与创造

个人体验、作者经历与文本结合,构建个人对文本独特性体验。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以孙少平孙少安为代表的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精神。

技术运用与核心问题

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整本书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步骤。鉴于《平凡的世界》字数多达百万,文内人物繁多,情节复杂,阅读难度较大,教师将此次的整本书阅读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导读阶段,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主题、创作背景等进行大致了解,完成基础阅读;第二阶段为自读及交流阶段,学生通读全书,做好读书笔记,梳理小说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并进行交流,完成检视阅读;第三阶段为精读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反馈的精选问题,进行专题探究,完成分析阅读;第四阶段为悟读阶段,学生由《平凡的世界》一书生发出的感悟应与学生生活的时代和经历有某种关联,鼓励学生“读出来”。

《平凡的世界》属于大部头的作品,时间跨度长达十年,出场人物超过百人,线索就有三条,加之字数多达百万,学生如何进行阅读是整本书阅读要挑战的第一个难题。教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读书方法,诸如摘抄法、线索梳理法、圈点法、人物比较法、读思结合法、略读跳读精读结合法、课堂阅读与课堂交流展示结合法等。

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读书方法的基础上,如何将《平凡的世界》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整本书阅读要挑战的第二个难题。教师要精选相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打通时代隔阂,让学生充分汲取小说中普通人物身上的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读课

【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阅读全书。

2.了解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1.引入:“路遥”二字让你联想起哪些诗句?

2.教师介绍路遥生平。

3.教师介绍《平凡的世界》。

(1)《平凡的世界》作品梗概。

作为一部全景式地展现中国当代社会城市与乡村生活的长篇小说,故事从1975年徐徐铺开。该书以少平、少安兄弟为中心,围绕城市与乡村、理想与现实、快乐与痛苦、日常生活与社会变革等层面多角度地展开细致描写,时间跨度为十年,最终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2)《平凡的世界》推荐理由。

①2019年9月23日,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②这是唯一一本能真正感动我的书,十年来我都不敢看第二遍,书十分令人感动,“平凡但不平庸”。在农村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会让人找到方向找到支持……人生,就是当有一天,你要离去的时候,回首往事,你不会因碌碌无为而后悔。(杨云)

③《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情感。(陈忠实

(3)《平凡的世界》创作过程。

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走街串巷,搜集到了1975~1985这十年间几乎所有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亲自走访了许多位经历那段改革岁月的中老年人,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到了具体创作阶段,路遥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经常是白天翻阅资料、构思故事情节,晚上开始写作,一直写到凌晨四点左右,然后才上床睡觉,睡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醒来。

4.阅读方法指导。

(1)摘抄法:本书中有许多激励人心的语句与段落,可以直接进行摘抄。

(2)概括法:以书中人物的言行为依据,概述人物性格

(3)图表梳理法:阅读文本,选择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三人之一为线索,对小说进行情节梳理。

第二课时 自读交流课

【教学目标】

完成《平凡的世界》的整本书阅读。

【教学任务】

教师给出学生自由阅读的参考是:最多两周自由阅读《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部,最迟6周完成《平凡的世界》整本书的阅读,每天完成5章的阅读。

【教学过程】

1.本书有许多激励人心的语句与段落,请摘抄相关的语句,并在阅读分享课上进行朗诵。(www.xing528.com)

2.阅读文本,选择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三人之一为线索,对小说进行情节梳理,并在班级阅读分享栏内进行展示。

3.阅读文本,选择你认为最值得探讨的一个人物形象,按教师给出的范例,归纳其形象特点,写出分析依据,并在阅读分享课上进行讲解。

第三课时 精读课(一)

(心中的恋歌,时代的恋歌——从孙兰香的爱恋说开去)

【教学目标】

1.掌握主题式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

2.理解《平凡的世界》中婚恋与时代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导入:婚恋是《平凡的世界》的一个重大主题,书中的每一位女性几乎都有一段或多段苦涩的婚恋历程,但是有一人除外,这个人便是孙兰香,她与吴仲平的爱情几近完满。为什么只有她与众不同呢?

2.讨论:我们常说环境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与孙兰香成长环境最为相似的当属姐姐孙兰花。孙家姐妹成长环境相似,但人生轨迹迥异,这与她们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关联?

(学生讨论,教师视学生分析情况加以引导)

续表

续表

3.讨论:孙兰香婚恋的完满仅仅是由性格决定的吗?

(学生讨论,教师视学生分析情况加以引导)

4.教师点拨: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个人性格、时代等都是影响个人爱情与婚恋特点的重要因素。孙家姐妹的婚恋既与个人性格有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时代紧密联系,她们的爱情经历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兰花和兰香姐妹俩的婚恋,反映了当时农村女青年不同的精神面貌,这恰恰是时代的嬗变,也是时代的进步。

5.在《平凡的世界》里,作者着意刻画了处于特定时期的一群典型的女性形象,如果从爱情婚恋这个角度出发对她们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分?

(学生讨论,教师视学生分析情况加以引导)

6.教师点拨:《平凡的世界》中这三类不同的女性,都在平凡的土地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共同丰富着这个平凡的世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妇女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画卷。

第四课时 精读课(二)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教学目标】

汲取《平凡的世界》的精神力量,体会以孙家兄弟为代表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精神。

【教学过程】

教师问题导读:路遥曾指出,《平凡的世界》中所写的时代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地带,面对巨大的社会变化,孙家兄弟是如何面对的呢?

1.小组合作,对文中描写时代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段落进行梳理,整理出小说所展示的时代特点。(略)

2.小组讨论:面对时代的巨变,孙少平和孙少安的人生选择大不相同,你能列出他们人生选择的不同之处吗?

(教师依据学生梳理情况进行适当补充)

孙少安注重物质,深入农村。在孙少安的眼中,一家人吃饱饭就是最重要的。13岁就辍学回家的他,和父亲一起出山干活,积攒工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自己对农业生产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智慧,谋求新的出路,并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这当中虽历经波折,但这个生长于黄土高原上的年轻人却始终深深地眷恋着这块土地。

孙少平注重精神,追逐梦想。他读过不少书,“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的心灵中勾销”。他不愿一辈子待在双水村当个农民。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他忍受疼痛、寂寞、肮脏……一步步完成着平凡而伟大的蜕变……

讨论1:孙家兄弟的选择看似南辕北辙,你能发现其中的相同之处吗?

教师点拨:“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孙家兄弟面对时代巨变,一个扎根农村,一个追逐梦想,但不同的人生抉择之中,都歌咏出不屈服命运,勇于奋斗的时代强音。

讨论2:路遥给小说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但是孙家兄弟的命运走向真的难以预测吗?请你为小说续写一个结局,要求符合小说的主题。

教师点拨:人究竟该怎样面对现实?故事的最后,路遥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他播下的种子却是清清楚楚指向明确的,那就是永恒的希望与奋斗。

第五课时 悟读课

【教学目标】

汲取《平凡的世界》中的精神力量,助力学生成长。

【教学过程】

1.2018年9月,《平凡的世界》入选“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小说”,请你为该作品写一段推荐词,并在分享课上展示。

2.《平凡的世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有何关联?请结合小说与你的现实生活写一篇随笔,不少于800字。

教学反思

一、关于整本书阅读书目的选择

本学期选择《平凡的世界》作为整本书阅读的书目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2019年9月23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书目,是教育部推荐的高中生必读书目,并且是北京市高考必考名著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二是教师本人多次阅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对路遥的其他作品也都通读过,能对学生的阅读做一定的指导;三是学生刚升上高中,学习较后面几个学期轻松,阅读时间比较容易保障。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班上85%以上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并表示有所收获。这提示我们在选择整本书阅读的书目时要考虑几个重要的因素:书籍本身的价值、阅读时间的保障、教师对作品的把控能力。

二、关于整本书阅读时学生阅读状况的监测

什么是整本书阅读的关键?学生完成阅读最为关键。面对大部头的作品,如何才能监测学生是否按时完成阅读任务?这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一大难题。为了突破这个难题,我在自读环节按学生的阅读速度规定完成时间,并采用摘抄法、概括法、表格梳理法来监测学生阅读情况。从结果呈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按教师意见完成独立阅读,当然也存在小部分同学有偷工减料的嫌疑。这次的尝试提示我们,学生的自读环节是整本书阅读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师要加大力度开展研究,创设更多合理的情境,设置更多的任务群来推动整本书阅读的开展。

三、关于整本书阅读精读课的选题

一部百万字的小说,时间跨度长达十年,出场人物多达百位,线索就有三条,如何在这错综复杂的关系里挑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呢?精读课的选题一方面要来源于学生阅读的体悟和疑惑,如孙兰香的人生轨迹与众不同,这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精读课的选题另一方面要来源于文本本身。《平凡的世界》最大的价值就是路遥用“巴尔扎克式”的写作,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引导无数的读者叩问着“人究竟该如何面对现实”这个命题,因此,孙家兄弟呈现给读者的共同精神导向是另外一个很好的选题。当然,《平凡的世界》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等待着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开发。这次的尝试提示我们,主题式的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精读课是否只有主题阅读这条道路呢?同一主题下的阅读又是否只局限于一部作品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再花精力去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