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电影研究前期成果的梳理与优化

乡村电影研究前期成果的梳理与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由于乡村电影的创作数量及其比重相对十七年时期而言大幅度削减,引起了理论批评界的广泛关注。1989年张成珊的《新时期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嬗变》是最早对新时期乡村电影创作进行综合梳理的文章。其中紧紧围绕中国乡村电影创作进行的宏观历史论述,主要以杨远婴、贾磊磊、路春艳的文章为代表。

乡村电影研究前期成果的梳理与优化

旧中国电影只有极少数作品,如《狂流》《春蚕》《乡愁》《渔光曲》《风雨江南》等,以乡村作为影片的全部或大部分叙事空间。关注乡村与农民的电影并未形成既定的题材类型,也未产生规模效应。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农村电影”的研究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出现,如前文所述的《“农村影片”制作问题》等文。这是乡村电影研究的萌芽阶段,研究成果少,参与讨论的人不多,而且往往是与有关中国电影的通俗化、大众化与民族化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理论探讨,从理论上拓宽了中国电影的表现领域与表现对象,看到了广大农村的受众市场,认识到农民这一受众阶层对于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也确立了此类创作重在教育农民而非审美娱乐的创作惯例。

从严格意义上看,反映农村与农民生活故事片作为一种影片样式或题材类型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对于这一创作视域的理论研究与探讨也主要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但是,由于中国社会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的电影理论与评论,正如有论者所言,“一般只乐于或善于对个别影片与具体的电影现象发表议论”[14],而缺少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性探讨的兴趣和习惯。因此,几乎每一部较优秀的影片的出现都有大量的影评文章随之产生。比如《李双双》一片公映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文艺报》以及《电影艺术》《电影创作》等报刊上发表的相关评论文章有好几十篇。这些文章都毫无例外地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影片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对乡村电影的理论批评主要表现为对具体影片的评论。即便针对具体影片的批评也往往从政治与社会意义角度出发,少有对于艺术创作技巧与规律的理论分析,更少有对于某一题材或片种类型的创作规律、创作历史与理论认识的总结。

这种状况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未有很大改观。一方面,由于乡村电影的创作数量及其比重相对十七年时期而言大幅度削减,引起了理论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从1981年起,《电影创作》《电影艺术》等刊物几乎每年都召开有关“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座谈会或开辟讨论专栏。电影事业主管部门(在当时是文化部电影局)也几乎每年都要召开“农村题材电影”讨论会或相关工作会议。但是这些讨论大多围绕当年具体影片的得失现象或者农村题材的重要性与社会意义泛泛而谈,未能上升到系统理论研究的高度与深度,如阎纲的《农村题材问题》,陈荒煤的《谈谈农村题材的电影创作》、周巍峙的《农村题材大有可为》等。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初期屡屡出现的乡村电影优秀作品,相对十七年时期而言在艺术水准与风格上有了质变,对于这些影片如《乡音》《乡情》《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等的单篇评论文章比比皆是。

随着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纷纷通过乡村题材的电影声名鹊起,以及随之带来的中国电影美学与创作格局的实质性变革,20世纪80年代末期理论界对于乡村电影的类属特征、创作策略与文化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开始出现。1989年张成珊的《新时期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嬗变》是最早对新时期乡村电影创作进行综合梳理的文章。但该文只是对80年代的“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予以了粗线条的概括与总结。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为庆祝新中国电影五十年及新千年的盛典,电影史论研究迎来高潮。少数研究者开始将中国电影中的乡村视域作为一个特定的影视文化现象予以剖析,成果多以单篇论文为主,而且数量极其有限。其中紧紧围绕中国乡村电影创作进行的宏观历史论述,主要以杨远婴、贾磊磊、路春艳的文章为代表。其他许多涉及乡村题材影视作品的论文主要局限于对具体影片的评论与解读,或者停留在呼吁“不要冷落农村电影市场”的层面上,少有宏观深入的专门性理论研究。

贾磊磊在《新中国农村电影的多维空间》一文里,把银幕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故事”形态分为“乡村情趣中的田园诗意”“历史风云中的道德劝喻”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冲突”三种模式,并分别结合具体影片予以论述。该文还指出农村电影市场并不限于农村题材影片,要启动农村电影市场,仅仅关注农村题材是不够的,因此不能以城市/乡村为基准将电影观众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进而分别制订影片的生产计划。该文对乡村电影不同模式及价值判断倾向的论述对本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此外,笔者也认同作者关于农村题材电影应开发城市市场,农村电影市场也需要非农村题材影片的观点,但这并不等于当前中国市民的文化意识、当前城市观众的欣赏趣味就代表着先进的、正确的方向。正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缺少认识,才使得当前一些乡村题材影视剧把农民作为消遣和取乐的对象,而不是真正地尊重农民,寻求城乡意识差别的消融。因此,要找到乡村题材吸引城市观众的地方,创作者还是应该从生活出发,从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向出发,而不是从迎合观众现有的欣赏兴趣出发,这正是“刘老根”式东北农村喜剧创作的问题所在。

杨远婴的《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一文,分别就新中国成立前以孙瑜的《野玫瑰》等为代表的“田园理想幻象”、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以《槐树庄》为代表的“农民英雄赞歌”、新时期以《黄土地》为代表的“历史荒原凝望”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秋菊》《被告山杠爷》《天网》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断想”,这四种知识分子对乡土的文化想象模式予以了分析。该文还指出百年中国电影叙事的逻辑往往依附于当时社会流行的思想学说的价值体系,影像中的农民形象从某种程度上都源自于创作者对这些价值体系的吁求。这一论述使笔者对影像中的“真实性”与生活中的“现实性”的关系产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是否观念先行,而且在于创作者自身是否真正具备了现代文化意识。这也正是笔者要在本书中重点研究中国乡村电影创作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的原因。

路春艳在《从1979年以来乡土电影演变看中国电影发展走向》一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乡土电影创作主要包括对“文革”的控诉与反思和对新生活的赞美和憧憬两类,分别以悲剧与喜剧两种美学风格为主;80年代中期乡土电影对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的考察,在对民族生存方式的思考上表现出较高的哲学层次,在影像风格上从追求纪实风格向超越纪实风格不断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市场竞争,乡土电影变得几乎无人问津;90年代中期乡土电影在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三大阵营中均有所发展。该文主要停留在历史与现状描述的层面上,对于不同时期乡村电影的创作文化问题及文化学价值等未深入展开。

此外,饶朔光、裴亚莉的《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一书中,以“乡村之声的喧哗、沉寂与复现——新时期农村题材电影概述”为专章,以赵焕章、吴天明、胡炳榴、张艺谋这四位具有不同创作个性的导演的创作为线索,描述了新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村电影发展的概貌,对于本书中有关新时期的部分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之际,再一次出现相对集中的探讨乡村电影的研究文章。除上文所提张希、凌燕的文章外,还有吴菁、梅菁的《当代中国农村片中的女强者形象及其文化解读》、张浩月的《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分析》等,体现了乡村电影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但其篇幅决定了这些研究成果仍然不可能对中国乡村电影的创作历史与现状等作较为完整而深入的综述。

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中国乡村电影的研究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把“乡村电影”作为一个类别予以综合系统研究的较少,而对于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较多;其二,对于新时期以来的乡村电影研究较多,而对于十七年时期乡村电影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三,缺少对于十七年时期乡村电影与新时期以来乡村电影的比较研究和贯通研究。

当然,上述有关中国乡村电影研究的前期成果均为本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本书将在此基础上,对1949年以来所有乡村电影进一步予以贯通性与系统性研究。从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维度上,本书将对乡村电影创作的共时性模式探讨与历时性现象论述相结合,既求共时态貌的全,也求历史嬗变的轴。在对共时性模式的阐述中,又以揭示影像中的乡村社会与文化态貌为主,同时阐述不同模式的生成机制。而对历时性现象变迁的阐述,则以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及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为依托展开论述,力求通过人物谱系既勾勒出影像内的形象变迁,也展现出乡村电影创作观念的变迁。即前者着重对“镜中乡土”面貌的阐述,后者着重对“镜中乡民”形象的论述。

【注释】

[1]郝胜道:《“乡土文学”的提法不是鲁迅最先使用的》,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4期。(www.xing528.com)

[2]段崇轩:《农村小说:概念与内涵的演进》,载《晋阳学刊》1997年第1期。

[3]该统计方法源自周水涛《论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一书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智:《中国第一部国际获奖的电影〈农人之春〉》,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5]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6]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7]刘绍棠:《建立乡土电影》,载《电影创作》1981年第6期。

[8]路春艳:《在多元格局中发展的乡土电影》,载《电影创作》1998年第5期。

[9]张希:《家园神话——中国电影中的乡土呈现及想象》,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6期。

[10]朱文编导,讲述一位退休工人去云南某小城一个曾与自己失之交臂的工厂大院寻梦的故事,于2004年出品。

[11]杨远婴:《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12]凌燕:《回望百年乡村镜像》,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13]汪晖:《当代电影中的乡土与都市:寻找历史的解释与生命的归宿》,载《电影艺术》1989年第2期。

[14]孟犁野:《新中国初期电影理论与评论概观》,载《电影创作》200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