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高阶技术创新人才培育路径

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高阶技术创新人才培育路径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字化教育环境下推进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要关注创设对未来科技、工程技术专门领域有发展兴趣学生的专门知识学习载体,注重数字技术与专门课程的整合,激活这批资优生基于感兴趣的科技、工程领域的创新思维。因此,高中阶段对有技术型创新人才发展潜质的学生评价,应强调以人文素养与技术素养融合的思路。

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高阶技术创新人才培育路径

学校建构良好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其目的是学校育人所需,是学校主体需求引领学校技术变革,而不仅仅是技术变革驱动学校变革。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立足于高阶技术型创新人才培育,需要探索适合学生与学校特点的培育路径。

在创新价值上注重对资优生志趣能相匹配的引领。高中阶段推进数字化教育环境下高阶技术型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首先要发现究竟哪些优秀学生对科技、工程等专门领域有发展兴趣、潜质,并引领他们向这些领域努力,帮助他们明确发展志向与价值取向。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价值问题,对学校来说必须明确。这些学生身处数字化环境,自身的数字化运用能力也有良好的根基,最为关键的是引领他们对科技、工程等技术领域有志向、兴趣与潜能的匹配,才能促进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我”所用。不明确这批有兴趣与潜能学生的志向、价值问题,他们很有可能在数字化教育环境下提供的资源准无限性、交流准无限性、探究准无限性中迷失方向。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应让真正对科技、工程领域有兴趣、潜能的优秀学生得到发展,价值得到明确,“价值问题或目的问题始终是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24]数字化环境下技术型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就应当遵循这一技术哲学观。

在创新思维上促进数字技术与专门课程整合。数字化教育环境下推进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要关注创设对未来科技、工程技术专门领域有发展兴趣学生的专门知识学习载体,注重数字技术与专门课程的整合,激活这批资优生基于感兴趣的科技、工程领域的创新思维。这些专门课程,不同于高中基础课程,也不同于大学专业课程,是对某一专门领域的现代概貌介绍,在某些点上可以深入,相当或略高于国外的大学预科内容,促进学生对感兴趣领域的志趣聚焦与思维激活。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运用与支撑,使科技、工程领域的专门课程开发必然融入数字技术的整合内容,如物理中的空间与遥感技术等。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也促进了学科知识结构的重组,并带来学科教学的变革,形成整合数字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缩写TPCK)。在专门课程教学中,就应当正确审视信息或数字技术整合形成的清晰结构框架(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25]在此基础上整合数字技术的教学,进一步激活在科技、工程领域资优生的创新思维。

在创新人格上开展基于数字平台的课题研究。数字化教育环境下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一个重要的载体是基于专门课程学习与整合数字化内容、技术平台的课题探究、研究性学习,以及由于课题研究的集体协作性而带来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坚忍、沟通、组织、协作等创新人格的培育。开展基于数字平台的课题研究,需要高中阶段的优质高中从学校自身出发,建构整合数字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的现代创新型数字化实验室的建构,提供相应的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以及数字技术设备(包括移动数字设备、软硬件)。高中阶段学校整合数字化内容、有利于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现代实验室构建,不必追求高、精、尖,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某些领域的现代、前沿内容,以激活兴趣、选择模块组合为主。这样既能节约资本,又能最大限度地为高中资优生利用。

在创新支持上关注数字化空间与大中学协同。对高阶技术型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离不开大中学的协同推进。大学的相关专业院系尽早进入优秀高中,对这些学校有潜质的学生进行引导,而不只是停留在招生环节进行选拔,是一种重要的育人与选才战略突破。这种战略突破,可以借助数字化空间的延伸与拓展来实现,结合专业院校的专家到高中去授课、指导以及邀请有潜质的学生到大学的现代数字化实验室进行探究、考察、观摩、实践,就能使优质高中的育人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真正在高阶技术型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大中学协同的数字化空间很广泛,可以是利用网络媒体建立大学技术型专家与高中有技术型创新人才发展潜质的学生建立交流、沟通平台;可以向高中或有兴趣的资优生开放大学有关技术领域的微课程联盟平台;可以是大学专家到中学开展整合数字技术的专门课程授课、指导,可以是让这方面有资质的学生到高校相关数字化实验室进行体验式学习或与高校合作的技术转化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考察,真正让这方面有潜质的学生在树立志向、明确专业取向上有理性的思考与选择。

在创新评价上强化人文素养与技术素养融合。数字化教育环境下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其重点在于志趣能相匹配,基础夯实,而不是强调一定要培育这些有潜质学生高人一筹的技术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技术素养的培育。因此,高中阶段对有技术型创新人才发展潜质的学生评价,应强调以人文素养与技术素养融合的思路。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高中阶段应当遵循“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从技术外部的社会、人文视角,用非技术的或超技术的观点来解释技术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人文奠基之意义,不能仅仅从技术和技术创造发明活动的自身特点出发,去一味分析技术的本质和认识论、方法论特点。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有潜质的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在不断提升自身感兴趣领域技术素养的同时,人文素养方面也得到持续提升。要让学生认识:“技术不同于技术之本质。如果我们要寻求树的本质,我们一定会发觉,那个贯穿并且支配着每一棵树之为树的东西,本身并不是一棵树,一棵可以在平常的树木中间找到的树。”[26]

综上所述,数字化教育环境下高阶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有利于高阶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更需要把握数字化教育环境下高阶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主体要素间的互动与协作,解决好动态发展中的难题。[27]

【注释】

[1]Brent Davies,Linda Elinda Ellison.学校发展规划[M].陈建华李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绘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872.

[3]丹尼尔·若雷,赫伯特·谢尔曼.从战略到变革——高校战略规划实施[M].周艳,赵炬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4]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91.

[5]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62.

[6]Brent Davies,Linda Elinda Ellison.学校发展规划[M].陈建华,李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

[7]丹尼尔·若雷,赫伯特·谢尔曼.从战略到变革——高校战略规划实施[M].周艳,赵炬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9.

[8]刘茂祥.浅论中小学战略规划制定过程的逻辑顺序[J].基础教育,2015(1):48—52.

[9]刘茂祥.新时期培养学生素质的策略思考[J],上海教育,2001(21):26—27.

[10]廖静石.美国政府体制[R].美国21世纪学会,2018—9—23.(www.xing528.com)

[11]本书编委会.中国人文大学启思录(第一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5.

[12]刘茂祥.试析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结构与培养[J].教育科学研究,2002(10):12—15.

[13]刘茂祥.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基:普通高中转型发展不可回避使命[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15(3):69—72.

[14]刘茂祥.普高也要担起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责任[犖].中国教育报,2015-5-28(13).

[15]储朝晖.高中教育需从“修塔”向“建广厦”转型[犖].中国教育报,2015-11-16(2).

[16]惠中,刘茂祥.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主题凝炼与路径选择[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27:17—22.

[17]刘茂祥,何精华.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阈下普通专门高中的建构[J].教育科学,2016(4):73—79.

[18]Jill M.Bystydzienski,Margaret Eisenhart,Monica Bruning.High School Is犖ot Too Late:Developing Girls'Interest and Engagement in Engineering Careers[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5(5):88—95.

[19]唐盛昌.孩子怎样读名校——百名资优生成长故事与评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64.

[20]刘茂祥.普职沟通视野下示范性高中女生工程领域志趣培育的实践初探[J].上海教育,2015(12A):68—69.

[21]刘泽双,薛惠锋.创新人才概念内涵述评[J].人才资源开发,2005(4):8—9.

[22]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17.

[23]时玉宝.科技型创新人才的评价、培养与组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2.

[24]刘大椿,刘劲杨.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2.

[25]詹艺.TPACK: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视角[J].上海教育,2013(6B):13.

[26]刘大椿,刘劲杨.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1:104.

[27]刘茂祥.数字化教育环境下高阶技术型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实践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15(3):15—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