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迁移事件及其影响的多个文献和材料的收录方式

迁移事件及其影响的多个文献和材料的收录方式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同一事件收录在多个文献或材料中的情况,不论其描述的基本事实与观点相同或相异都会予以列出并注明出处。鉴于人口变迁的复杂性,有的材料属于人口迁移还是流动尚无定论;有的材料并未直接指出人口迁移,但所述事件与移民存在一定的联系,为了能更全面地反映历史情况,这些材料也将一并列出。2月20日进驻昆明,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后,他们分别编入曲靖、玉溪、楚雄、武定各专署参加接管工作。

迁移事件及其影响的多个文献和材料的收录方式

鉴于移民历史的经常性与复杂性,统计数据可能的不完全性与非文字性,以下将查找到的关于1950 — 1966年云南人口迁移的资料按年代列出,尽管不能穷尽所有,也能够与数字互相补正,反映历史状况。关于同一事件收录在多个文献或材料中的情况,不论其描述的基本事实与观点相同或相异都会予以列出并注明出处。鉴于人口变迁的复杂性,有的材料属于人口迁移还是流动尚无定论;有的材料并未直接指出人口迁移,但所述事件与移民存在一定的联系,为了能更全面地反映历史情况,这些材料也将一并列出。以下材料都按顺序编号,以便后文使用和分析。

① 据云南省组织部门人事统计,50年代从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等省进入云南的干部和大学学员有若干批,共计7000余人。[《云南省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8)》第372页]

② 1950年1月11日,受中共中央派遣,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赴云南工作的宋任穷同郑伯克(原云南地下党省工委书记,滇桂黔边区党委副书记)在贵州盘县会晤,互相通报了情况……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在云南组成,下辖7个大队,共3897人……由原东北军区骑兵支队长刘林元任支队长,原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马继孔任支队政委。……2月20日进驻昆明,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后,他们分别编入曲靖、玉溪、楚雄、武定各专署参加接管工作。[《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6页]

③ 1950年2月20日,陈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率部队进入昆明……四野三十八军和五兵团四十九师,随即于1950年春奉命调离云南;十五军除四十三师留驻昭通外,其余部队于1951年春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十三军于1968年底奉命调防四川重庆;十四军和原四兵团的大批老同志长期留驻云南。[《戍边五十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进军云南暨云南解放五十周年·序言》]

④ 1951年7月,针对逃往缅甸境内的蒋军残部在边疆地区频繁窜扰的情况,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军区联合发出公告,在“反对帝国主义及残余匪特的扰乱破坏、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的总口号下,部署部队全面进驻云南边疆。第十三军的三十九师从思普(现普洱县)推进到思茅、勐海、澜沧、西盟等地。滇南卫戍区所属公安甲团进驻勐腊、尚勇等地。公安丙团进驻孟连县。公安大队进驻车里(现景洪县)之橄榄坝,后备营进驻江城县。第十四军的第四十师从大理推进到缅宁(现临沧县城)、双江、耿马、镇康等县。滇西卫戍区所属公安甲团进驻镇康县的铜厂、南伞、勐捧等地,公安乙团进驻勐董(现沧源县城)、班洪等地。1952年6月,这些公安团扩编为9个边防公安团。到1954年,云南边疆驻军有4个师(即三十八师、三十九师、四十师、四十一师)和边防公安部队12个团,3个独立营。[《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30-31页]

⑤ 1951年9月,云南省农林厅林业局成立了林垦处,并在滇东南金平(勐拉)、滇南普洱(车里)分设了两个林垦工作站,在滇西保山设立林业办公室(下设林场)。……当年10月份就组成了以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蔡希陶及冯国楣为首的三个调查队,分赴滇西、滇东南和滇南地区进行产胶植物资源调查。1953年1月,西南局又派了一批干部到云南筹建云南省垦殖局,同时在林业部的支持下,组建了有林业部、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中央军委气象局、西南农学院、南京农学院等单位专家及5位苏联专家参加的中苏专家调查队,分赴蒙自(金平、河口)、普洱(西双版纳)、保山(德宏)地区进行橡胶宜林地调查……2月,云南垦殖局成立,直属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下设蒙自、保山两个垦殖分局,在普洱设分局筹备处以及河口、勐拉垦殖所,并筹建了13个林场,职工达3000余人。3月中央又组织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东北森林测量队和西南有关高等院校教授、讲师、学生,由垦殖局和当地政府配以行政领导和卫生、会计人员共1 306人组成的宜胶资源调查勘察队,到保山、蒙自、思茅三个地区进行宜胶资源调查勘察。[《中国农业全书·云南卷》,第257-258页]

⑥ 1953年,贵州大学的文理科合并到云南大学,机械系迁往云南昆明,与云南大学工学院组建昆明工业学院。[《中国人口迁移》,第182页]

⑦ 1953 — 1955年,为了妥善安置城市失业和无业人员,全省除了动员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失业人员还乡生产外,还动员了城镇失业青年4164人下乡参加农业生产。1962 — 1964年底,全省又动员城市知识青年和社会闲散劳动力11748人上山下乡。其中,安置到国营农场6722人,到农村生产队插队 5 026人。[《云南经济事典》,第423页]

⑧ 1954年10月5日,由朝鲜回国参加云南社会主义建设的700余名志愿军指战员到达昆明,昆明市各界代表前往车站迎接。[《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78页]

⑨ 1956年1月6日,昆明市青年垦荒队第二批500名队员出发,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的芒市、遮放、盈江、陇川、莲山建立青年集体农庄,垦荒生产。[《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100页]

⑩ 1956年1月6日,昆明市青年垦荒队第二批500名队员出发,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建立青年集体农庄,垦荒生产。[《云南省经济大事辑要(1911~1990)》,第140页]

1956年1月,中央从华南垦殖局调来570多名领导骨干、业务干部和部分生产工人,省热带作物试验指导所组建为省农业厅热带作物局。当年在河口的槟榔寨(原第一垦殖场)、洞坪、南溪、坝洒、蚂蝗堡,西双版纳的景洪、广龙和德宏的遮放,扩建、新建了8个垦殖场,发展橡胶、咖啡等热带作物。[《中国农业全书·云南卷》,第258页]

云南省各部门、各单位对需要的职工,实行统一招收。1956年以前主要是招收城镇失业和求业人员。1957 — 1965年,基本上是“先本地,后外地”,“先城市,后农村”。1963 — 1965年,还安排到省外招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招工主要从农村招收(包括上山下乡满两年的知识青年)。[《云南经济事典》,第420页]

1957年4月14日从解放以来共有11.7万多名复员军人由部队回到云南……其中80%以上都回乡参加了农业生产。[《云南省经济大事辑要(1911~1990)》,第156页]

1958年1月3日,省级机关1 500多人在云南艺术剧院集会,欢送省级机关首批738名下放干部。……1月11日,第二批下放的省级机关干部出发,有2 761人。[《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 ~ 2006)》(增订本),第134页]

1958年2月间,国务院从华东、四川、东北等地调集了一批煤炭工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其中有地质勘探,矿井设计,基建施工,经济管理等专业人员到云南,组建了煤炭工业部云南煤炭管理局。3月间,国务院从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属企业抽调化学工业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共200余人,陆续到云南……同年组建了云南化学工业厅。[《云南省经济大事辑要(1911~1990)》,第162页、164页]

1958年,11月间,文山、思茅、临沧、丽江怒江等地(州)委向省委报告,今年以来发生边民外逃现象。外逃人数多达8万多人。[《云南省经济大事辑要(1911~1990)》,第170页]

1959年2月25日,中共云南省委指示省农垦局党组与省农办党组,要求省外向云南移民肯定可以,但是否现在就要还需作考虑,不必仓促行事。7月,国家农垦部王震部长口头同意调给云南8000至1万名外省移民,充实国营农场的特种经济林木战线。并指示要云南补写一个报告(后云南写的报告中提出向滇移民5000人)。9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增加向云南移民的人数。……发出了《关于从湖南省原决定支援新疆自治区的劳动力中抽调5万人给云南省的通知》。……12月1日,省委批转省动员安置委员会关于接运、安置湖南调滇人员的计划。12月26日,首批湖南醴陵县800余名青壮年及其家属到达昆明并分赴边疆国营农场。[《云南五十年——中共云南省社会主义时期大事记》,第71页]

1959年3月24日,中共云南省委机关召开参加体力劳动干部动员报告大会。1959年第一批下放到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的干部达1 100多名,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厅(局)长和处(科)长。[《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164页]

1958—1960年,在全国“大跃进”运动中,云南垦区……提出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即1962年),全省橡胶面积发展到13.33万公顷。3年共接收军队复员转业官兵、下放干部、省内移民及湖南支边青壮年等6万余人。[《中国农业全书·云南卷》,第258页]

根据云南、湖南两省协议,1959—1960年,湖南农村3.72万人(其中青壮年2.18万人,家属1.45万人)支援边疆农场建设。[《云南省志·农垦志》,第344页。其括号中二者相加少于3.72万人,家属“1.45万人”疑当为“1.54万人”]

自1959—1960年,湖南省向云南的思茅地区、红河地区、德宏地区、临沧地区的数十个农场共移民36 695人,其中青壮年22 307人,家属14 658人。[《中国人口·云南分册》,第207页;《云南省志·人口志》,第86-87页。其中青壮年人口与家属人口相加超过36 695人,青壮年人口数疑当为22 037人]

1959年12月至1960年元月和1960年10月份,云南省先后接收湖南支边人员两批,共36 637人……[《关于湖南支边人员私自返乡的几个问题》,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1027]

湖南省祁阳县参加云南边疆社会主义建设的支边人员共计5060人,其中男2581人,占总人数51%,女2479人,占总人数49%。[《接收湖南省祁阳县支边人员数字综合情况》(1960年11月19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0516]

湖南省祁东、祁阳县参加云南省边疆社会主义建设的支边人员共计21 331人,其中男10 859人,占总人数50.9%,女10 472人,占总人数49.1%。[《接收湖南省祁东、祁阳县支边人员综合数字情况》(1960年11月19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0516]

1960年6月26日,一批印尼归国华侨学生90多人,由广州到达昆明,受到省、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及省、市各族青年学生和归侨500多人的欢迎。随着近千名印尼归侨学生分别于6月30日,7月14、15、18日,8月3日先后抵达昆明,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接待,并分别安置在昆明的一些中学学习。9月份又有1200多名印尼受害华侨到云南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受到省、市领导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及安置。[《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189页]

1960年8月18日,省委清理劳动力小组发出《关于清理劳动力问题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规定:清理回农村生产的劳动计划40万人,即县以上应下20万人以上,管理区下20万人以上。县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上半年为114万人,再在114万以内再精简8万人,把全省的劳动力指标压缩到106万人,办法是:基建队伍压缩5万人;中央、省、专县工业企业压缩2万人;中央驻昆单位和省级国家机关按现有人数压缩1万人,其中1/3到直属企业,2/3下到专县,以顶替企业和专县多下放一些劳动力回到农村。[《云南省经济大事辑要(1911~1990)》,第185页]

1960年10月19日,中共云南省委发出指示,据9月底统计,全省已清理下放劳动力81万人,但清理还不够彻底。为此,从现在起立即关闸,3、5年之内任何地区,企、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再从农村抽调劳力;严格执行今年全省企、事业和国家机关106万人的劳动计划,可以空编,但不许突破;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年底前全省吃城市口粮人口再减少20万人左右,要求全省企、事业单位和机关职工缩减20万人,公社及管理区调回生产队30万人以上,清理超龄学生20万人,当年可下放70万人回到农村搞生产。12月3日,云南省委向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南局呈送《关于清理劳动力情况的报告》。《报告》汇报:根据7月中央北戴河会议关于清理劳动力的精神……到10月底,全省已下放84万人,加上生产小队由后方调给前方30万人,使今秋农业第一线共增加劳动力110万人。[《云南五十年——中共云南省社会主义时期大事记》,第82页]

1958—1961年……云南西、南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外流现象严重,4年累计净迁出人口近16.83万人。[《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云南卷)》,第15页]

1961年元月至五月,先后由湖南祁东、祁阳、醴陵及其他各县以探亲访友为名,盲目流入我省边疆国营农场204人……[《云南省农垦局关于遣返湖南盲流人员途中所需经费粮食的请示报告》,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0865]

1962年4月2日,省委批转省精简小组《关于1962年继续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安排意见的报告》。报告提出:1962年精简职工84 000人,全年计划增加职工24 000人,增减两抵净减60 000人,年末全省职工控制在807 200人。1962年减少城镇人口115 000人,增加人口(主要是自然增长)41 000人,增减两抵,净减城镇吃商品粮人口74 000人,年底全省吃商品粮人口控制在1 900 000人。5月28日,省委召开各地(市)文教书记会议讨论文教系统的调整和精简问题。会议决定,1962年全省文教系统精简1万到1.2万人。大学、中师、初师和中级卫校毕业生6000余人……两项共处理1.6—1.8万人。[《云南省经济大事辑要(1911~1990)》,第201页、203页]

1962年5月上旬,据统计,云南境外的蒋军残部官兵,两年来共有681人向我投诚。[《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216页]

1961年和1962年,云南橄榄坝农场先后吸收了85名青年,占全场职工总数的2.6%……是由云南省农垦厅统一安排,从昆明市动员来的。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5岁,最大的也只有19岁。[《橄榄坝农场的知识青年普遍要求回家另谋出路》,载《团的情况》1963年第1期。转引自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 — 1968年)》,第312页]

1964年4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批转了省委组织部《关于从省级机关、厂矿、学校选调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干部到县工作的情况报告》。《报告》说,从1963年底,选调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干部到县区工作,已参加了各地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人数共470人。4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批转省委边委《关于发展边疆地区手工业商业意见的报告》。《报告》说,云南边疆地区经济非常落后,不少地方没有集镇,没有街场,商品交换很不发达,应在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大力发展商品交换,适当增加城镇人口,逐步发展和建立一些新集镇。……三、有计划地动员一批内地手工业技术工人到边疆安家落户,1964年内先动员2000人去。[《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245-246页]

1964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党组电告中共云南省委,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三线建设的精神,拟将北京直属的动、植物研究所有关部分迁至昆明,加上昆明原有的动植物所,逐步形成西南生物研究中心。另外,轻工部、化工部、重工系统等也纷纷与云南联系,商讨所属部分机构搬迁事宜,三线建设逐渐升温。[《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250页](www.xing528.com)

1964年11月25日,遵照中央和省委关于迅速抢通中越、中老边境公路的指示,按省委战备领导小组(64)03号“关于修建国防公路有关问题”的通知,目前,我厅已经上路的民工和干部32 824人,其中经审查够出国条件有7000人,具备出国条件在国内有3500人,共10 500人。这些具备出国条件的干部和民工,按原规定有4000人是三至五年的轮换工;有6500人是完成一项工程任务后下马的。……省委书记健民同志11月16日指示,今年我厅新上路具备出国条件民工和干部10 500人,拟在完成该项工程任务后,按原建制继续保留下来,不再照规定期限轮换或复员,以适应我省战备公路和三线公路建设的急需,可以减少再次招工动员费的开支和由于新工上路技术生疏造成功效低的浪费,又不过多增加固定职工指标。至于使用期限问题,拟基本固定下来,视今后情况再作考虑。如劳动部门无意见,我们即遵照健民同志的指示执行。[《关于今年新上民工中具备出国条件人员使用期限问题的报告》(1964年11月25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4-123~124]

1965年,根据省委决定,四川省今年支援我省一万名劳动力。分配给以下单位,省交通厅四千,其中公路修建三千五百人,汽车技工学校培训司机五百人(成都市二千六百人,万县市一千三百五十人,红津专区农场五十人),省建筑安装总公司三千人(自贡市二千五百人,成都市农场五百人),建工部云南工程总公司三千人(自贡市二千五百人,红津专区农场五百人)。[《云南省劳动局关于从四川招收工人有关问题的通知》(1965年4月17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034~036]

1965年4月27日,国务院决定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征集两万六千人,组成工役制公路修建队伍。两万六千人的分配:河南省一万人,山东省一万人,河北省六千人。河南省的一万人,山东省的七千人,支援云南省的国防公路建设,由云南省交通厅负责管理。山东省的三千人支援广西靖西至云南高邦公路建设,由交通部第三公路工程局负责管理;河北省的六千人,支援首都至原平国防公路建设,由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负责管理。[《国务院关于组织两万六千人工役制公路修建队伍支援国防公路建设的通知》(1965年4月27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4-021~023]

1965年5月4日,上海市劳动局给云南省劳动局的发函:“为你省轻工业厅所属机械修配厂因恢复生产拟从我市精简回乡的技工中招用150名事已悉。……请派员来沪办理有关手续为荷。”[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21]

1965年5月10日,第五机械工业部在四川、云南的有关工厂急需增加三千一百五十名工人。劳动部意见:“云南地区的二九八厂、三五六厂增加的一千零五十人,请上海市从我部一九六三年委托代培徒工中给予选调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关于请四川、上海市调给第五机械工业部三千一百五十名工人的函》(1965年5月10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22]

1965年5月22日,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国务院决定,从山东、河南征集工役制民工一万七千人支援我省加速国防公路建设,六月初旬即陆续到达。另外,四川省的筑路民工三千三百人也将于五月底陆续到达。[《省人委关于做好迎接省外支援我省筑路职工工作的通知》(1965年5月22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00~102]

1965年5月24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人事局、山东省劳动厅通知:国务院决定从我省征集工役制工人一万人,支援云南省和广西的国防公路建设……最近国务院又指示,除原分配的名额外,全省尚需增配干部三四三人。其中去云南省的由原来一五四人增调为四六四人;去广西的由原来六十六增调为九十九人……[《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人事局 山东省劳动厅关于支援云南省和广西公路建设增配干部的通知》(1965年5月24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56-023~024]

1965年6月,国务院决定参照陆军征兵,从河南征集1万人,山东征集 7 000人,组成工役制修建队伍,来云南支援国防公路建设。[《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259页]

1965年6月12日,据云南省劳动局了解,省交通厅、教育厅、公安厅、林业厅等八个单位需要高、初中毕业生480人……这些人员主要用于培养业务、计划、财会、统计、小学教师、电影发行以及培训汽车修理等技工。人员来源拟从四川、山东、上海、浙江等省招收补充。……据浙江、上海答复可以给高、初中毕业生8000人,其中高中生3000,初中毕业生5000人;女生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另外,云南省财贸增加的两万名固定职工,也要从省外解决。调给上述厅局的人数,除交通厅以外,都已安排在上报中央追加的劳动计划指标内。[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022]

1965年6月21日,劳动部五月二十九日致电要求湖北省支援云南500名五金机械技术工人,湖北省劳动厅研究确定由武汉市解决。[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37~138]

1965年6月24日,云南省招工工作组经过上级批准,在江苏省招收二千名回乡机械技工,根据江苏省劳动局的指示,决定这个任务由苏州专区完成。[《关于云南省(重工业系统)招工组在苏州专区招收二千名回乡技工的协议》(1965年6月24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42~145]

1965年7月27日,云南省劳动局通知:山东、河南两省支援我省高中毕业生一千人(其中,山东省五百名,河南省五百名),经省人委决定分配给以下单位:省公安厅,五百人(山东省);省教育厅,三百人(河南省);省交通厅,二百人(河南省)。[《云南省劳动局关于从山东、河南两省招收一千名高中毕业生的通知》(1965年7月27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019]

1965年8月11日,浙江省劳动局通知:云南省建筑安装总公司原定招收技工两千名,到七月底,除个别地区外,均已基本结束。现因内地建设需要,云南省要求本省再支援一部分技工,经请示省委负责同志同意,决定增加一千名,共计招收抽调三千名。[《浙江省劳动局关于同意云南省建筑安装总公司增加招收一千名技工的通知》(1965年8月11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27]

1965年8月13日,浙江省劳动局通知:根据内地建设需要,经请示省委负责同志同意,决定云南省有关部门继续在本省招收技工四百六十名。其中云南省化工厅二百四十名,安排在嵊县招用,昆明军区二百二十名在应县招用一百二十名,绍兴县招用一百名。[《浙江省劳动局关于同意云南省继续招收四百六十名技工的通知》(1965年8月13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29]

1965年9月10日,浙江省劳动局通知:云南省当前建设急需,继续要求从本省增加招工人数。为了支援内地建设,经请示省委负责同志同意在本省招收五百四十名工人,其中三百四十名系五金机械方面技工,二百名学徒工。技工分配在:镇海县招收二百名,余姚县招收一百四十名,二百名学徒工安排在绍兴县城镇中招收,学徒的条件,要政治历史清楚,身体健康,年龄在16至23周岁,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的文化程度,男女兼收,女的比例可占30%。[《浙江省劳动局关于同意云南省增加招收五百四十名技工和学徒的通知》(1965年9月10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30]

1965年12月16日,四川知识青年2000人和武汉财贸支边职工2600人,第一批人员到达昆明。四川知识青年将到临沧、红河、德宏、西双版纳的国营农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武汉财贸职工将到省内各财贸部门工作。[《云南省经济大事辑要(1911~1990)》,第224页]

1965年,从十月初开始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止,由湖南祁东、醴陵等县有九百七十四人陆续来我省边疆各国营农场,二十六日以后,仍不断前来。现已到农场地的共计二千零九十人(十月一日起至十二月十八日至),其中劳动力一千四百五十人,占75.9%,现在途中地的尚有四百二十一人,住昆明地的约有六十余人,因病住院的三人,这批人员分布在景洪县橄榄坝农场四百零四人,景洪农场三百三十一人,勐养农场一百五十三人,东风农场四十八人,勐腊县勐腊农场三百四十人,勐海县黎明农场一百○六人,河口县红河公社六百九十三人,(十一月二十六日前到场的仅三十五人)植物研究所二十人。(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1618)

1965年,内地的重庆、天津、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先后数千名高初中尚未毕业的知识青年、社会青年和自愿到云南参加边疆建设的财贸职工迁居云南。(《云南省志·人口志》,第87页)

60年代中期,以重庆、天津、武汉、上海等大城市为主的知识青年和财贸系统的部分职工,为了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自愿到边疆地区工作,当时主要是从事财贸领域的经济管理工作,迁移人员分几批,共计6000余人。[《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云南卷)》,第24页]

1965年,为适应我省建设和战备的需要,今年从省内外招收了大批新工人。至七月底,全省工交系统共增加六万九千九百二十五人,其中:固定工一万九千三百四十九人,轮换工二万二千零七十六人,临时工一万一千零六十五人,义务工役制工一万七千四百三十五人。从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上海等省、市招收的二万九千三百零四人。[《省委工交政治部关于工人闹事和加强新工人政治思想工作的报告》(1965年9月25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4-133~136]

1965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致函山东省劳动厅:云南省劳动局(65)劳配字第236号函称:“水利电力部所属以礼河水电工程局需要一百名汽车驾驶员,经商得你们同意在山东招收。”我部同意,请你们予以安排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关于为以礼河水电站工程局招收一百名汽车驾驶员的函》(1965年10月7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36-112]

196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财贸政治部,国务院财贸办公室通知上海、天津、武汉市委财贸政治部,市人委财贸办公室:同意云南省在你市招收、抽调部分学生和商业职工,支援边疆商业工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财贸政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财贸办公室《请协助云南省做好招收学生和抽调商业职工工作的通知》(1965年10月19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3-2-35-001~002]

从一九六五年十月到一九六六年四月十三日,由湖南自流到省边疆人口达 13 000余人……一九六六年五月至年底仍继续流入我省农场的约3 000余人,先后遣送回湖南4 600余人。从一九六五年十月至一九六六年底,留在农场的尚有11 500人左右。[《前往湖南协商自流问题提纲》,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1618]

1958 — 1965年,全省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还到四川、河南、山东等省招工。[《云南经济事典》,第418页]

1966年1月4日,《云南日报》报道,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支援云南边疆建设的2 200名知识青年,从1965年12月以来,先后分8批全部到达昆明。[《当代云南大事纪要(1949~2006)》(增订本),第266-267页]

1966年3月15日,国务院通知云南省出省招收任务一万人(学生七千人,职工三千人),实际完成5317人(学生3513人,职工1704人)。[《省外招收财贸人员情况》(1966年3月15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3-2-78-030~031]

1966年3月25日,山东省劳动厅通知: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66)中劳配字第34号函,决定由我省给云南省招收一千二百二十名汽车驾驶员。[《山东省劳动厅关于为云南省招收一千二百名汽车驾驶员的通知》(1966年3月25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56-017]

1966年4月20日止,云南省各国营农场,已收容安置来自湖南祁东、醴陵等十八个县市的人口九千零八十三人。[《省农垦局党组关于湖南流入人口处理办法的请示报告》(1966年4月26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1618]

1966年4月23日,为了保证重点建设和战备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报经劳动部批准,从山东、河南等省市调给汽车司机二千六百名,支援我省,现分配给以下单位:山东省一千二百二十名:分给交通厅八百名,昆明市四百名,思茅专署二十名。河南省一千二百二十名:分给交通厅七百名,重工厅一百名,劳改局一百名,林业厅一百名,商业厅八十八名、物管局四十名,化工厅二十五名,交际处十四名,玉溪专区五十三名。[《云南省劳动局关于山东省市支援的汽车司机的分配的通知》(1966年4月23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56-013~016]

1966年4月29日 省委、省人委分别致电山东、河南。要求将支边的工役制民工两省共1.74万人,留云南边疆工作。河南省6月23日复电不同意留下。山东省7月4日复电同意留下参加云南边疆的建设。[《云南省经济大事辑要(1911~1990)》,第227页]

从一九六五年十月起,到今年(1966年)五月七日止,由湖南省流到我省的人口共一万零八百三十五人。[《关于湖南盲流人员近况和加强劝阻工作的具体措施的简报》(1966年5月9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1618]

1966年,经中央劳动部批准,云南省交通厅上半年从山东、河南两省招收亦工亦农汽车驾驶员1500人。[《关于加强对新招亦工亦农驾驶员思想政治、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1966年8月23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16-1-256-068~070]

1968年5月,湖南省醴陵、祁东、祁阳、邵东等县,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云南边疆地区,据统计,有8000人左右,其中:1965年10月1日至1966年12月31日7500人左右,1967年元月以来有500人左右。[《关于湖南省自由流入云南省的人口的处理意见》(1968年5月6日),云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25-2-1618-126~1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