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暴力入侵事件的危机管理方法优化

幼儿园暴力入侵事件的危机管理方法优化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名48岁男子持刀闯入幼儿园进行袭击,造成5名男童,2名女童和1名女教师死亡。后徐某某被闻讯赶到的警察和群众当场抓获。法院同时对该案附带民事部分进行了合并审理,依法判处徐某某死刑。血案发生后,虽然许多幼儿园纷纷加强警卫提高安保能力,但是调查发现许多幼儿园依然缺少完善的治安安全管理制度,甚至没有治安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在幼儿园附近增设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加强对幼儿园附近的巡逻和治安管制。

幼儿园暴力入侵事件的危机管理方法优化

2010年5月12日陕西汉中市南郑县一所幼儿园发生砍杀幼儿的恶性袭击事件。一名48岁男子持刀闯入幼儿园进行袭击,造成5名男童,2名女童和1名女教师死亡。这已经是中国2010年3月以来继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和山东潍坊之后发生的第六起以小学或幼儿园为攻击目标的恶性袭击事件。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中华大地连续发生了6起震惊全国的砍杀儿童的恶性案件。

学练结合9-6

江苏泰兴4·29残杀幼儿园师生的凶犯徐某某伏法[2]

4月29日上午,徐某某携带单刃尖刀闯进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对幼儿和教师员工大肆残杀,致29名幼儿、3名教工和群众共计32人受伤,其中重伤4人、轻伤25人、轻微伤3人。后徐某某被闻讯赶到的警察和群众当场抓获。5月15日,被告人徐某某在江苏泰州中级人民法院对其进行一审时,当庭供认全部犯罪事实。

一审法庭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徐某某曾因干扰妻姐的正常生活、赌博,先后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又因冒用他人银行卡等被单位除名,后从事商品直销亏本,为发泄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不满情绪,遂产生行凶杀人的恶念。法庭认定,被告人徐某某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虽杀人未遂,但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极其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法院同时对该案附带民事部分进行了合并审理,依法判处徐某某死刑。

思考:

1. 请分析当幼儿园遭受不法分子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

2. 请分析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幼儿园安保管理。

生命高于一切,师幼的人身安全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防范歹徒侵害师幼人身安全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幼儿园门卫警卫能力、组建多方参与的幼儿园安全委员会、加强幼儿园师幼安全教育[3]

(一) 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治安管理的目标是保护师幼人身财产免受歹徒侵害。血案发生前许多幼儿园治安安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少治安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血案发生后,虽然许多幼儿园纷纷加强警卫提高安保能力,但是调查发现许多幼儿园依然缺少完善的治安安全管理制度,甚至没有治安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治安安全制度不完善、人治成分多、主观随意性大。

俗话说:“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建构幼儿园安全长效机制的保障。治安安全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被忽视和遗忘,否则会付出血的代价。幼儿园治安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避免出现笼统、抽象、难操作等弊端,应该根据本园的治安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从宏观管理走向精细管理。比如制定详细的治安巡逻制度、幼儿园进出门卫制度和幼儿接送制度等等。安全工作应实行责任负责制,分工明确、落实到位、检查严格,这些在制度上应有所体现。幼儿园治安安全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完善的治安安全管理制度是各项安保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www.xing528.com)

(二) 提升幼儿园门卫警卫能力

袭童案件的频频发生也暴露了幼儿园门卫警卫能力的薄弱,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调查发现一些幼儿园的门卫人员年龄偏大,没有经过专业的保安培训,主要负责开关大门,收发报纸,打扫卫生等闲杂工作,在防范歹徒侵害师幼人身安全方面缺少必备的警戒保卫能力。每所幼儿园应该至少具有一名经过专业保安训练的门卫,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应该增加保安人数。他们不仅仅是门卫同时兼有幼儿园安全保卫职责,其年龄不能太大。

血案发生之前我国很少幼儿园有配备基本的防御歹徒的设备,以至血案发生时缺少有效的武器抵御不法分子的侵害。2001年6月8日上午,一名男子手持菜刀闯入大阪教育大学附属池田小学一间一年级教室,砍伤26名师生,其中8名儿童死亡。事发后,日本许多学校开始了一系列务实的补救:给各个教室配备催泪喷雾、钢叉、透明盾牌;在全校安装大量摄像头,确保不留死角;让教室外墙更透明,外人进入前远远就能被看到;给学生书包上安装GPS定位的电磁接收器,如遭人绑架,可按钮求救。日本的校园安全防御措施给我们提供了参考模板,给门卫配备一些必须的警卫设备,比如防刺手套、钢叉、钢盔、电棒、辣椒喷雾剂等。此外,条件具备的幼儿园可以在门卫室安装报警器和建立视频监控网络,提高门卫安全预警能力。

(三) 组建多方参与的幼儿园安全委员会

在新西兰许多学校都成立安全委员会,其成员是由学校安全协调员、教职工安全代表、校长或部分校董会成员、学生代表组成。安全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讨论学校安全问题,参与学校安全计划的制定,承担部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这里所指的幼儿园安全委员会其包含的成员更为广泛,包括幼儿园安全负责人、家长代表、社区负责人、派出所治安负责人、附近卫生所和医院负责人等等。幼儿园安全委员会应该定期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各单位相互协商,共同配合,争取将幼儿园安全做的更好。公安部门在安全委员会中的职责是帮助幼儿园建立警园联动机制,在幼儿园安装报警器,提高出警速度。同时在幼儿园附近增设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加强对幼儿园附近的巡逻和治安管制。组建幼儿园安全委员会的目的是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到幼儿园安全维护之中,构建多方参与的安全网络。

(四) 加强幼儿园师幼安全教育

幼儿园安全教育绝不能忽冷忽热、好了伤疤忘了痛。安全教育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建设部等十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五章第三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由于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生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对幼儿展开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多方面的,在治安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指导幼儿了解歹徒常用的伎俩,教给他们与年龄身体相适应的防卫技能与方法。比如与陌生人打交道要警惕,学会委婉拒接陌生人的礼物和食品,当面对歹徒侵害时要记住歹徒的特征,学会斗智斗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等。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幼儿的,还要对教师以及整个幼儿园的员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整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幼儿园应该充分考虑侵害师幼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情况,并展开针对的演练。平时可以请医务保健人员传授给教师和幼儿一些基本的自护和自救知识,切实提高师幼的防范能力。

当前许多幼儿园加固了幼儿园防卫能力,大大提高了幼儿园的保卫能力。但很多幼儿园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禁止一切园外活动,幼儿整天被圈养在狭窄的空间内,严格控制活动范围,这点在部分空间不足的城市幼儿园表现尤为突出。保卫师幼人身安全本身并无过错,但是部分幼儿园打着保护师幼的名义取消一切园外活动,这是管理者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违背儿童天性和教育规律。

从大的环境来看,社会总体上是安全的,不能以一叶而蔽全目。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应该从消极安全走向积极安全。在幼儿园治安管理方面消极安全是一种被动性防御,积极安全是一种主动性保卫。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活动,幼儿可以接近大自然、贴近生活。一个人不能因为害怕吃饭被噎着而选择不吃饭,同样幼儿园不能因为担心师幼受到歹徒侵害而闷在园里放弃户外活动。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园可以采取积极的安保措施,比如招募志愿者和义工妈妈来看护幼儿的出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