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

完善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落实问题意识,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十分重要。在深入的辨析中,抽丝剥茧,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生成历史智慧,培育家国情怀。问题意识属于“问题性心理品质”,也是一种洞察古今的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一种叛逆思维习惯,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培养和完善历史解释,培育家国情怀。

完善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

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有助于学生“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诸要素中,历史解释体现了对学生历史思维、历史分析与表达方面的综合要求,其中渗透着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说:“所有的历史解释都含有解释者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人文情怀等,这就是家国情怀。当然也包括世界视野。”

可见,历史解释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也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属于关键性能力。家国情怀作为一种关注国家发展命运、具有深刻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价值观念,包含在历史解释中,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在教学中,落实问题意识,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十分重要。

首先,历史教学是基于史料的教学。正确的辨析史料、用好各种形式的史料,从而正确的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是历史教学、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多样化等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辨析史料的真伪,判断史料的价值。在深入的辨析中,抽丝剥茧,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生成历史智慧,培育家国情怀。

其次,还应认识到,历史教科书目前仍然是学生获取“历史”的主要途径。但是,历史教科书上的“历史”更多地只是历史知识或观点,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并非真正意义的历史。随着历史学的发展,教科书上的“历史”也在不断发展。

历史教科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不能简单地唯教科书是论,历史教学和学习也不能完全跟着教科书亦步亦趋。在历史教学和学习中,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思考,甚至质疑历史教科书,在讨论、思考、质疑中,深化历史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培育家国情怀。

问题意识属于“问题性心理品质”,也是一种洞察古今的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一种叛逆思维习惯,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培养和完善历史解释,培育家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坚守唯物史观——问题意识培养的前提。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思维方式,问题意识表现为一种对认知对象的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以提出问题为主要形式,以创新问题为主要特征。但这并不意味在教学中问题越多越好,创新问题也并非是随意的。教学和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遵循教育的价值诉求,要保证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如果离开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问题可能就会偏离方向,创新问题可能就会变成荒谬问题。这样的问题意识毫无意义。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保证历史学习的正确方向。

唯物史观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保证,也是实现历史教育价值的理论指导。离开了唯物史观,学生的历史学习、历史理解很可能会偏离方向,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历史教育的价值更不能实现。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思考历史、解释历史、认识历史。这也是实现历史教育价值的重要保证。

2.夯实学科知识——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

包生勇老师在《用时空观念给历史定位——以“挑战‘两极’”一课为例》中指出:“素养的培养不是空泛的,它必须与具体的知识灌输、学习能力和特定的思维方法的培养相结合,通过诸多具体的事例和反复的专门训练而获得一定程度的积累,才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

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科知识是紧密关联、相互影响的。坚实的学科知识是学科素养形成的根基,学科素养反过来促进学科知识上升学科能力,并进一步实现学科知识应有的价值。(www.xing528.com)

问题意识作为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也是一种学习、思维能力的体现。在问题意识下,问题是驱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更是实现知识学习价值的途径。但是,如果问题不能以坚实的学科知识为依托,问题可能就会是肤浅的、空洞的、苍白的,问题可能就缺乏必要的深度、宽度、广度,问题也可能会是假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可能落实学科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坚实的学科知识,能保证问题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的学科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科思维能力的成长,更好地彰显学科知识的学习价值和意义,促进学习者实现从掌握学科知识到提高学科能力、再到学科素养提升的转变。

在历史教学中,空泛的强调所谓的学科素养,往往会导致学科素养的模糊化、虚拟化和空洞化。教师应不断地完善教学策略,拓展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坚持以学科知识为依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目的。

3.设计有效问题——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

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遇到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很自然地产生探究欲望,这种探究欲望驱使人们提出问题,积极思维,这是问题意识的真实体现。

真正的问题意识应该体现为自觉、自主、积极、有效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该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提出有效问题为旨要。

由于惯性使然,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是根据教科书内容或结论设计问题,经常不自觉的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按照教材的观点思考问题。这种“先入为主”“根据结论预设问题”的设问模式,虽然能比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指引的思路和方向思考问题,学生解决的问题仅仅是教师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在这种设问模式下,学生可能知道正确答案或方向,但不知道这个正确答案和方向是怎么来的,不明白为什么要按这个方向走?其他方向行不行?按这个方向走的优势是什么?学生的“思考力”得不到有效锤炼,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其中“学”是根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塑造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课堂教学这一本质,要求教师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问题的新颖度、宽广度、开放度、深刻度,因为这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有效性。有效的问题设计,能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历史学科素养得到提高。

4.坚持教学民主——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的思维在没有外来压力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轻松、愉悦、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大大提升,这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意识十分重要。在民主的教学环境下,教与学的互动、师与生的互动、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会使课堂不断迸发思维火花,精彩问题不断呈现,学生能问、敢问、善问、会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必然会大大增强。

培养历史素养的主要环境与条件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它的根实际上深植于日常教学之中。学生时代是问题意识培养的最佳时期,但也是扼杀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时期。作为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问题意识表现为主体对客体事物产生兴趣并产生探究愿望的一种心理状态。营造怎样的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影响着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坚持教学民主,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让问题意识自然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中,更好地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也是创新的引擎。在历史教学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实现历史教育价值诉求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