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寻美好明天,诗画家园的重生

追寻美好明天,诗画家园的重生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今,我们沐浴着万丈霞光,在光明中展望美好明天。灾后的家乡依然美丽,重建后的家园是那么的迷人。诗画家园车轮平平稳稳地滑过路面,矫健、平稳、欢快地奔跑在北京大道上。苏州园林甲天下,世人皆知,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地震中,伏龙观古建筑全部受损,砖柱断裂,屋面受损,榫铆脱位,存在严重的结构安全隐患。

追寻美好明天,诗画家园的重生

◎赵友未

曾经,在废墟的窄缝中,我们渴求一缕照亮黑暗的阳光。而今,我们沐浴着万丈霞光,在光明中展望美好明天。

时间的盐在一次次的滑动中将悲伤结晶变得坚硬,心在希望中复活,信念在奋斗中重生,梦想在重铸中开启。

生死大难奏响爱的乐章,风雨砥砺炼就人间彩虹!短短两年时间,受难的天府大地华丽转身,完美涅槃!

灾后的家乡依然美丽,重建后的家园是那么的迷人。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故乡这片丰满的土地,再次怀孕了。

诗画家园

车轮平平稳稳地滑过路面,矫健、平稳、欢快地奔跑在北京大道上。

北京大道,北京援建什邡的第一个项目。“用建设奥运的速度,为什邡人民建成一条路”的宣言响彻云霄,仅仅75天,生命的通道就被打通,一条巨龙盘桓在肥沃的土地上。“意厚情深北京人,通畅便捷康庄道”成了淳朴的什邡人新年的门联用语。

宽敞的沥青混凝路面犹如一条玉带镶嵌在富饶的章洛大地上,在阳光下泛着幽蓝光芒,勇往直前地向南北延伸、拓展,带着你在曾经饱受震灾创痛的天府大地上疾驰,给予你强烈的视觉冲击,引领你感受重建后家园的出奇美丽,伴着你与美好的未来一起心潮澎湃。

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一座座川西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四季常青的土地上,白墙灰瓦,四合为院自成一家,小巧灵秀却又隐隐透出大度之风,大体的朴素淡雅却又携带一点点的超脱飘逸,轻盈精巧而相映成趣,融合在扑面而来的浓郁乡土气息中,更独有一种天人合一田园诗意境界。在她们身上早已抹去大地震留下的伤痕,顽强而聪慧的人们再一次成为生活的主宰,擦干眼泪,创造着自己的新生活。

有人说,灾区重建最牢固最现代的建筑学校,这话一点儿不假。鲜红的国旗高高飘扬在一方净土的上空,映衬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园丁们宽慰的微笑。教学楼高大、气派、稳固、踏实,从远处看,仿佛一座梦幻般的城堡突然飘移降临到大地上。而进到里面,才发现原来是一座现代化的知识宫殿,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计算机室、阅览室、实验室等都成了孩子们快乐的伙伴。整个学校就是一个欢乐的家园。色彩和美的主体外墙,配搭适宜的墙裙,砖红色塑胶跑道,绿莹莹的操场,色彩缤纷,分外喜庆。孩子们在这里赶走了忧伤,茁壮地成长。

苏州园林甲天下,世人皆知,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那“川苏合璧”造就的特色建筑又会怎样呢?绵竹孝德镇用她近乎完美的身姿给了我们惊艳的展现。

孝德镇的“川苏合璧”呈现出多种元素有机糅合的特点,川西特色、苏州风情、年画艺术等在其中又综合体现。既有川西民俗风情,又富江南水乡韵味。青青树木、幽幽草坪、碧波湖泊、蜿蜒流水静静地陪伴着典雅的楼阁、古朴的亭台、古色的灯柱,小桥流水,秀美精致,融洽和谐。房屋白墙上色彩艳丽、题材广泛、生动活泼的年画引人注目,浮想联翩。孝德新城建设注重弘扬“年画文化”,将忠孝文化、年画文化和苏州桃花坞年画相结合,利用年画的视觉美感,将三国故事、二十四孝、抗震救灾等六大主题栩栩如生地展示在那一方土地上,构建出特别的窗口,与城镇的大环境相互辉映,更是形成了独特的城镇风格。在这里,绵竹年画南派一脉发扬光大,艺术的精进与农民的增收、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深度交融。

丰收的5月,东汽新基地给人的是太多的奇迹与感动,投资45亿元、占地2600亩的世界一流工厂仿佛一夜之间在川西平原上拔地而起。厂区内,双向四车道的马路宽敞大气,崭新的厂房一幢接一幢,厂房内的劳动场面更是热火朝天,那个繁忙、兴盛、温暖的大家庭又回来了。“东汽速度”再次诠释了顽强的“东汽精神”,泰山压顶不弯腰,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再攀历史新高。穿越震后的阴霾,告别饱含艰辛与汗水的重建历程,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终于迎来了浴火重生的动人时刻。一个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能持续发展和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已然呈现在世人面前。

千年的李冰像,在震后再现真容,还是那么栩栩如生,还是那么刚毅有神,仿佛在默默地聆听灾后重建这一浩大工程史诗般的传奇。地震中,伏龙观古建筑全部受损,砖柱断裂,屋面受损,榫铆脱位,存在严重的结构安全隐患。为让千年遗产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古貌,人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进行抢救修缮,最终苍天不负苦心人,古老的文化遗产再次发出熠熠的神光,福泽着这一方百姓。当你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登上观澜亭,扶柱而立,眼前一片开阔,滔滔江水沿河道顺流而下,依稀可见远处的“鱼嘴”。

大爱无疆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一场特大地震,多少人生离死别,多少房屋被夷为平地,多少活泼可爱的生命经受磨难和考验!也是一场特大地震,见证了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大爱无边的传奇,见证了亘古不变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团结情谊,见证了一个用大爱和责任构建起来的国家形象。(www.xing528.com)

迅即而至的援建大军瞬间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田,在国家的召唤下,在同胞的呼唤下,在大爱的驱使下,他们离别家乡,无私驰援,深深扎根在重建一线。在热火朝天的重建工地上,到处都有他们那熟悉而疲倦的身影,到处都有他们那有力而又果断的指挥,到处都有他们那坚毅而成功的微笑。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倾覆的家园,一锤一镐打造百姓的梦想、幸福的家园。他们和灾区人民一起“白加黑”、“5+2”,规划和设计灾区重建的美好未来;他们和灾区人们一起冒酷暑、抵严寒,奔波和忙碌在充满希望的大地上;他们和灾区人们一起心相连、手相牵,见证和缔造了美丽家园的重生。

相距近两千公里的无锡人民用他们的真情诠释着大爱的真谛和无痕。工作条件极端艰苦,远离家乡和亲人,但这些却让他们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援建事业之中。总指挥王学芯身患重病但坚持不下火线;副总指挥刘永强腰肌劳损,却依然坚持在工作一线;邵小锡是无锡现场指挥组唯一的女同志,患子宫肌瘤的她已经进行过两次手术却仍然恪尽职守,在耕耘中奉献;规划设计处处长吴波,新婚刚三天,就到汉旺报到参与重建;工程处安全员赵强,即使休假都要到汉旺的工地上来督察安全,甚至在去年元旦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工地。这些最可爱的人啊,他们把汉旺重生的希望紧紧地扛在了自己的肩上,无怨无悔。

扬州援建绵竹九龙镇。徐志祥,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一位普通的扬州市民,一位大爱无疆的爱心使者,得知单位要派人到绵竹开展对口援建工作,便立即主动请缨。他用坚毅和真情感动了公司领导和同事。当他经过长途颠簸赶到九龙后顾不上休息,便急匆匆赶到施工现场熟悉环境,立马投入到工作之中。在他心中,九龙镇的孩子们能早一天进入课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亲爱的,请允许我做你的灯。如果你深夜开车走在深山的路上,我一定是你车上的眼睛,为你照亮那一路的碎石和滑坡……”这首名为《亲爱的,请允许我做你的灯》的小诗饱含一个妻子对爱人参与援建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饱含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深厚感情,也把援建干部的辛苦和尽心尽责体现无遗。秦旭晨,一位河南的援建干部,用他的行动抒写了感人的援建之歌。他从不把当地条件的艰辛告诉家人,以免家人牵挂。母亲因为车祸意外身亡,他匆匆回家办完母亲的丧事后,把年迈的父亲接到援建地。白天,他忙碌在援建工地上;晚上,他在灯光下夜以继日地工作,还要照顾年迈的父亲……

美好明天

火红的5月,汶川县锅庄广场上,伴随着优美的藏羌锅庄舞曲,美丽的舞蹈翩翩上演,动作优美、晃手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转、顺手顺脚,曼妙的舞姿,变幻的队形……美丽的舞者热情奔放,优美的身影引人入胜。整个广场氤氲着欢快的气息,围观的人群陶醉其中,哼着小曲,扭动身子,尽情释放自己的欢乐。

舞醉人,人也自醉,舞蹈本身迷人,但传递的更是汶川人对生活的态度。大地震后,汶川人没有被大自然的灾难击垮,他们选择了坚强和奋起,他们把乐观作为生活的基础,他们把不屈的精神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去追寻美好的明天,而这一切都通过那美不胜收的舞蹈传递开来。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美妙的羌族文化在地震后牵动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青石碉楼安然?美丽的羌绣安好?神韵缠绕的羌寨安在?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美轮美奂的羌韵仍然萦绕在山山水水之间,羌山在希望中起航,碉楼在翘盼中耸立。被称为“北川第一村”的吉娜羌寨拔地而起,成为苍山绿水间一道美丽夺目的风景。寨门前,“羌”字彩旗迎风飘扬,古老石桥下的安昌河水缓缓流淌,诉说着羌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走进吉娜羌寨,平层或两层的羌楼错落有致,整个羌寨设计依山就势、层层叠叠,既体现山水和园林特色,又突出地域和民族风格。她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有着山水园林的精致和细腻。而羌楼外墙淡雅素洁,屋顶白石兀立,羌碉角楼应有尽有,则是保留民族风俗的诉求。幽邃伟岸的碉楼傲然挺立,仍如宝剑直插云霄,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凸显出独特的文化景观

美丽绚烂的羌绣踏上了传承光大的风火轮,北川羌绣园给羌族儿女带来了展示才能的大舞台,羌绣园区建成后年产值上亿,把羌绣工艺品、纪念品生产销售、羌绣产品研发、羌绣艺术家纺生产销售、民间艺术演出以及旅游服务等集为一体进行综合性开发,全方位打造。羌绣产品的拓展,羌族风情的演绎,羌文化的传承,羌族地区经济的突飞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已开始浓墨重彩地绘撰。

一棵千年红豆树,籍贯什邡师古镇红豆村,相传由诗圣杜甫栽种,中分两枝,轮流开花,罕见结果。可是去年她却全身载满花朵,并结下沉甸甸的红豆果,轰动一时,人们说这是好日子到来的兆头,也是对北京恩人的欢迎。

诚如村民所言,他们未来的日子一定很幸福!红豆村是北京直接援建的特色村落。他们把“千年红豆树”作为特殊载体,把产业发展与重建相结合,充分挖掘以红豆树为核心的婚庆文化,开发婚庆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西南第一“婚庆民俗文化特色村”。目前,核心景区已基本打造完毕,相关配套设施已尽数入户,小区道路及绿化配套建设已完成,当地群众已全部入住。同时,红豆广场、中外爱情诗歌故事园、红豆纪念林和婚庆购物一条街等相关设施已初步亮相。红豆树下,一位满脸风霜的老大爷笑开了纵横的沟壑,他和老伴成为景区工作人员,儿子将来会在附近的工业园区上班,媳妇是教师。他很激动,当了一辈子的农民,没想到还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今年的“5·12”纪念日,一所学校的小朋友们为了表达他们内心对援建叔叔和阿姨纯真的感激之情,自发地用彩纸在贺卡上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一笔一画地写上自己的祝福语。其中有一条感人至深:“亲爱的叔叔,地震让我失去了爸爸,我真的很伤心。但你们来后,我觉得我有很多爸爸,因为只有爸爸才会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一定要快快长大,建设我们的国家。”真切而坚强,发自肺腑,既有感恩之心,更不忘坚强之本,这就是灾区人民的未来,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有了这样的接班人,这块古老丰腴的土地,才会永远生生不息,兴盛不衰!

前不久,一位49岁的北川高龄产妇经过重重困难顺利生下健康女婴,创下生育奇迹,让人们再次看到生命的顽强和未来的希望!那么,是什么让干涸贫瘠的土地竟能焕发生机孕育出崭新的生命?是什么让心灵几近枯萎到重新焕发对新生活的希望与激情?

是爱,伟大的关爱,让她们重新孕育出信心和新生命,铸就起生命的丰碑!是信心,是对美好明天的自信,发掘了一种人类自身潜在的不竭动力!

是的!爱,正是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家园的无限挚爱,对同胞的无私关爱汇成的爱的洪流,才能让曾经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才能打造出一个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犹如世外桃源般的诗画家园!才能谱写世间的奇迹和神话,把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展现在我们面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