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笔录实务操作要领的优化方案

笔录实务操作要领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笔录四字诀——“全”“实”“准”“快”“全”,是指庭审笔录要反映审判活动的全貌。不可随意增添或减损,如实地把庭审活动和过程记录下来,决不能以书记员情绪的好恶记载,制作虚假庭审记录。强调庭审记录内容的准确性、用语的准确性。庭审笔录应当在庭审后当庭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宣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没有遗漏、差错的,应监督他们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不可放任不管。

笔录实务操作要领的优化方案

(一)笔录四字诀——“全”“实”“准”“快”

(1)“全”,是指庭审笔录要反映审判活动的全貌。对时间、地点、是否公开审理、当事人情况、案由、审判人员等的记录要齐全;要清楚地记载庭审的层次与顺序,如使用“现在”“转入”“结束”等时间性和阶段性较强的用语就使得记录层次分明、前后衔接、内容完整。

(2)“实”,是指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整个庭审活动。不可随意增添或减损,如实地把庭审活动和过程记录下来,决不能以书记员情绪的好恶记载,制作虚假庭审记录。

(3)“准”,是指必须用准确的词语准确地反映庭审情况。强调庭审记录内容的准确性、用语的准确性。

(4)“快”,是指记录速度要快。要适合庭审进行的需要,这就要求书记员在平时就要注意锤炼文字功夫,善于抓住庭审的关键和重点。

(二)融入群众、灵活应变

(1)方言、俚语的掌握;

(2)口齿不清或表达障碍,概括记录后需向当事人清楚宣读,确认后才能正式记录在案;

(3)对胡搅蛮缠、污言秽语、犹豫不决、闪烁其词的当事人,应当对其言行、表情等记录在案。

(三)庭前勤准备、庭后认真对

庭前阅卷并与审判人员沟通,从而了解案情和庭审重点。至少了解:

(1)各方当事人姓名、诉讼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2)案件基本事实和有争议的情节;

(3)熟悉当事人语言特色、表达方式

(4)预知庭审重点和关键证据,如争议焦点和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事实;

(5)细心观察被告人的容貌长相以免张冠李戴;

(6)记录和确认各当事人的通讯方式和送达地址

庭审笔录应当在庭审后当庭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宣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没有遗漏、差错的,应监督他们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不可放任不管。至于笔录补正的问题,下面会专门介绍。

(四)记录有窍门、经验需总结

1.优先记录

优先记录当事人的话语,在问话与答话没有时间全部记录的情况下,优先记录当事人答话,审判人员的话语可以稍后记录,或者可以在庭后进行补记。

2.选择记录

诉讼参与人远离主题、不着边际的陈述,要分析其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进行记录,与案件无关的内容无须记录;对于当事人的陈述缺乏条理性,表达内容分散的,应总结、整理、归纳出发言人的主要观点和中心意思予以记录;对诉讼参与人新的观点、意见详细记录,重复表述或者一再强调过的内容则可以简略。

3.闲时不闲

在庭审开始前,可以抽出时间对庭审笔录的记录做出准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与主审法官交流案情,熟悉案情,了解记录重点;

(2)提前将笔录头、笔录中程序性的流程内容、可以预先载明的其他内容预先制作,提高记录效率

(3)提前十分钟到法庭,开启和检查法庭各项电子设备,如法官和当事人席的电脑显示屏、打印机油墨和空白打印纸张等;

(4)提前核对已到庭当事人身份、代理人委托手续和接受委托的权限,并将信息变化、当事人通讯方式及时记入庭审笔录;

(5)提前将当事人、证人的名字、名称用自己熟悉的文字录入软件输入几遍,从而使得录入软件及时将案件所涉名字、名称智能记忆,放入词库,从而提高庭审录入的效率与准确度。

(6)在庭审节奏放缓或者宣读、出示证据等空隙时间,可以详细记录,适当描述当事人语气、表情,或者利用这段少许时间修改、补记前面的遗漏。

4.电脑输入加速诀窍

(1)基本要求:掌握“十指法”,必须达到“盲打”的熟练程度。

(2)输入法设置:根据便于操作和提速的原理设置好输入法,以百度输入法为例,根据自己发音是否准确决定是否设置模糊音及设置哪些模糊音;设置好快捷键,如选择输入法、中英文切换、候选字翻页等;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设置候选字多寡,一般是3~9字,建议选最大值,省去大量候选字翻页的多余动作;根据记录需要设置字库,如城市规划建筑行业医疗卫生等,并选择自动更新,从而确保记录流畅、准确等。

(3)提前造词:利用输入法的记忆功能,正式庭审之前将当事人姓名、单位简称及生僻的专业术语提前输入到记录电脑;利用输入法的造词功能,在庭前或庭后空余之时设置一些快捷输入词组,如用“wxzy”代表“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4)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步骤。

①养成句中用“,”句尾直接用“。”等标点符号选词习惯;

②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尽量一次性完成较长词句的输入;

③记得对之前已经输入过的词语用简拼;

④长词句中存有错误直接用Esc键(原则上不逐一回溯修改)等;

⑤了解word文档的基本功能,会使用编辑功能中的查找、替换和定位功能;

⑥巧用现成文件:同时打开多个涉及记录案件的其他文书页面,并记住对应任务栏中的次序;

⑦善用电脑操作快捷键:如复制(Ctrl+C)、粘贴(Ctrl+V)、全选(Ctrl+A)、保存(Ctrl+S)等。

(五)笔录的十一类常见问题

1.文句表达错误(www.xing528.com)

(1)错别字,如:“讯”“询”不分;

(2)病句

(3)重复、多余等。

2.用语不规范

(1)前后不一致,时而口语,时而书面语;

(2)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混用;

(3)对俚语、反问、粗话、黑话等缺乏转化、机械照搬或过度转化导致词不达意。

3.标点符号不规范

(1)无标点,或以空格、小点代替标点符号;

(2)逗号、句号不分,一逗到底或与句子表达意思层次不符;

(3)乱用分号等。

4.逻辑性差

(1)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缺乏连贯,天马行空

(2)人称混乱,“你、我、他”不分。

5.叙述要素不全

(1)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结果六要素不全,导致对涉案事实的叙述不完整,不清楚。

(2)记叙简略、描述粗糙,对涉案关键事实的特征表述不清。如:物品的颜色、数量、型号、新旧程度,对人的高矮胖瘦、脸型、发型、衣着等体貌特征描述,对动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步骤,对场所的方位、特征、朝向等。

(3)问题遗漏或未写明当事人对该问题的态度。这里必须提醒注意的是,在涉及案件主要事实的确认时,必须养成习惯:回车并打上如下文字——“双方确认上述事实”。

6.笔录形式瑕疵

(1)字迹难以辨认;

(2)涂改多;

(3)涂改、增删处未捺手印或签字确认。

7.庭审阶段性差

(1)庭审各阶段,如开庭阶段、调查阶段、辩论阶段、调解阶段、休庭等庭审过程未予记录或者记录不明;

(2)举证质证混乱,证据未逐一编号、证据名称特征不明显或与实际庭审的“一证一质”不符。

8.笔录范本化过于机械

(1)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信息未根据实际情况作变更;

(2)到庭人员记录不详;

(3)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发生变动情况未予记录;

(4)不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仍表述为公开审理。

9.对其他记录存在遗漏

(1)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比较特殊的表情、语气、声调、神态以及动作没有做客观准确的记载,导致对当事人特定情景下的话语理解出现偏差;

(2)对影响庭审进展的突发情况没有记载,对当事人突然发病、审判长的警告、训诫、对诉讼中其他紧急情况的制止处理、特别是对当事人辱骂、殴打、冲击法庭的情况没有记载;

(3)对审判人员的庭审小结记录不全;

(4)对调解及当事人协商过程未作记载;

(5)滥用“略”。对有书面意见的只记录“见代理词辩护词”,而代理人的其他意见未予记录或记录过于简单,屡见不鲜的有:详见起诉状(略)、详见答辩状(略)、详见第三人陈述(略)、详见代理词(略)。特别注意的是:有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增加或改变了诉讼请求,抑或是被告提出了反诉,而在记录中却无反映。

10.程序违法

(1)自审自书;

(2)多人同证;

(3)制作人未签字。

11.笔录签名不规范

(1)只有当事人签名,而没有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签名不全;

(2)签名交叉无序,难以分清各自身份,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