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一流智库,优化队伍建设

打造一流智库,优化队伍建设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打造一流智库,必须打造一流人才队伍。2019年以来,天津市文化及专业智库不断壮大研究队伍,有的聘任本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资深专家担任智库负责人。天津城建大学中国古琴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人薄克礼教授。先后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第四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智库研究成员中获得天津市“131”工程第三层次人才称号3人。

打造一流智库,优化队伍建设

要打造一流智库,必须打造一流人才队伍。2019年以来,天津文化及专业智库不断壮大研究队伍,有的聘任本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资深专家担任智库负责人。有的聘请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研究人员担任专兼职研究员

天津城建大学中国古琴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人薄克礼教授。现为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学会、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中国城市社会学会理事、天津市诗词学会理事、历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艺术节专家评委、首届中国弦歌大会评委会副主任委员,每年在社会宣讲中国传统文化近30场。在《光明日报》《文史知识》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擅长古诗词吟唱与弦歌,打谱古代弦歌作品200余首,创作弦歌作品200余首,为当代中国古琴弦歌领域的领军人物。智库人员由研究人员和艺术家组成,以本校为主。外聘人员有著名歌唱家何怡、著名古琴家张子盛、著名弦歌专家李丽丹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负责人为毛国强教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是天津市首批“五个一批”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常委,专业研究方向:大众传播、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传播,近年来主编书籍7部、参编国家级教材2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多篇;中心聘请张伯礼院士为名誉主任,以及石学敏、吴咸中、张大宁等20多位中医名家为中心的咨询专家。目前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0多个人,涵盖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学、文学、传播学等多专业多学科领域。

天津师范大学乡土教育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为纪德奎教授。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处处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天津市高等师资培训中心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专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联谊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课堂教学研究、农村教育等。先后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第四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研究中心现有成员13人,其中首席专家1人,核心成员5人,其他成员5人,工作人员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9人拥有博士学位。有天津市学科领军人物2名、天津市“特聘教授”1名、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1名,第二层次人才1名。

天津商业大学会展研究所负责人为杨琪副教授。智库专、兼职研究人员3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4人。兼职研究员有: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罗秋菊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刘大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会议中心原总经理刘海莹。

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智库领军专家为王铭玉教授。王铭玉教授是天津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俄罗斯“友谊与合作”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译外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审稿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以及国家级重要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基地共由6名专职研究员、1名全职行政人员组成。

天津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基地负责人为张维教授,系全国模范教师、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团队共有33人,其中正高13人、副高16人,分布于管、法、经、工多个学科。此外,研究基地通过“内育外引”的方式,致力于建设高水平跨学科团队,先后聘任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明德等为兼职教授,研究基地1名学者入选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计划,1名学者荣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名学者入选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1名学者入选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3名学者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计划,5名学者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天津农学院旅游规划景观设计中心负责人为张瑞英,为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策划、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乡村振兴。现有研究成员15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10人。智库研究成员中获得天津市“131”工程第三层次人才称号3人。

天津体育学院全民健身研究智库负责人为吉承恕教授,为天津体育学院院长。智库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名师1人,天津市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学科领军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131”第一层次人才2名,第二层次人才2名,市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2名,配有专职管理岗位和社科实验员。(www.xing528.com)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健康促进与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名誉主任为张伯礼院士,执行主任是毛国强教授。毛国强教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院长,2006年入选天津市首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促进、健康传播,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12项,出版著作7部、论文30余篇。中心聘请了以张伯礼院士为代表的2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中心顾问和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时吸收了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天津市疾病控制中心、天津市健康教育中心、健康教育协会等兼职研究人员。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学军教授,骨干成员为7名长期从事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教授,其中1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入选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5人入选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为天津市特聘教授。其他成员23人,均为从事心理学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2019年至今,1名智库成员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1名智库成员入选天津市特聘青年教授,3名入选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1名入选天津市中青年骨干人才,5名入选天津市青年创新人才。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为张伯礼院士,执行主任为张艳军教授。现有副主任2名、骨干专家11名。张伯礼,“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工程师、国务院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长期主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参加中医药现代化顶层设计,参加起草了《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等文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在中医立法、医疗改革、大中药健康产业培育、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名录遴选和发布、中药资源纳入国家战略管理与建设等方面,向全国人大及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议案、建议30余项。

天津科技大学“三农”问题与食品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为华欣教授,现任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社科理论)人才。中心聘请了以孙宝国院士为主任的国内知名专家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为智库发展指导谋划。聘任副主任1名、主任助理1名。至2020年,专职研究人员15人、兼职人员18人。中心积极推进研究队伍职称、学历、年龄和研究方向构成的优化,保证学科队伍持续性、稳定性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智慧供应链研究院负责人为慕静博士,现任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及物流管理二级学科带头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Fisher商学院访问学者,是天津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军人才和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食品行业智慧物流体系建设”负责人、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行业智慧供应链研究院”负责人和“教授创新工作室”领衔专家。研究院成员共有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高级职称占比86.7%;博士13人(含在读2人),占比86.7%;45岁以上4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73.3%。

天津大学中国智慧法治研究院负责人、首席专家为孙佑海教授。孙佑海教授长期从事“智能+司法”的跨学科研究,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及其对策,在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孙教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研究,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技术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规制等领域开展理论及实务研究。团队成员16人,其中国家级人才称号3名、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

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负责人为侯世科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原院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天津市首届杰出人才、全军科技拔尖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2次,获“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是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专家组指导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合组织医院联盟急救灾难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研究院骨干来自中国国际救援队和武警部队救援医学研究所,有30多批次国内外重大救援经验和20年的医学救援教学科研积累,现有教职员工24人,其中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0人。研究院拥有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贡献奖”2人,天津市青年优秀科技人才1人。2020年入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研究院以塑造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具备医、管、工相结合的创新型高级复合型人才。

天津工业大学现代纺织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为时任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宏教授(现任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赵宏教授是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青年理论家),长期从事纺织经济方面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水平和很强的科研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