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研究非遗资源的类型与传承人个人因素

分析研究非遗资源的类型与传承人个人因素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获得了大量的非遗资源资料以后,接下来的一个程序便是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研究。1.类型分析类型分析是一门学科迈向系统化研究的基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因此,有关传承人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所谓个人因素分析,主要是指对传承人的各种身份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生卒年代、出生地、文化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分析研究非遗资源的类型与传承人个人因素

在获得了大量的非遗资源资料以后,接下来的一个程序便是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研究。由于我国非遗资源门类众多,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非常重要,它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能否全面而系统地反映相关非遗资源的总体风貌、区域特色及个性特征。非遗图谱的内容分析具体包括类型分析、历史源流分析、传承关系分析、地域分布分析、交互关系分析、典型特征分析等各种具体方法。

1.类型分析

类型分析是一门学科迈向系统化研究的基础。面对种类繁多且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既是非遗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非遗保护实践的需要。

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中,我们可以先按照大的类型把非遗资源分为内容类型、功能类型、层级类型等几种类型形式,然后再在这些大的类型中分出一些更小的类型形式。通过这种对于非遗资源的类型分析,可以充分展现非遗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2]

我们在编制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样本中,主要采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具体方法是先在每一个大类下细分出若干小类,然后再对这些小类进行三次细分或四次细分,形成三个层级或四个层级。如“民间文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10个大类之一,将此作为第一层级类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民间文学分为神话、传说、歌谣等,将此作为第二层级类型;再将神话、传说、歌谣等进行分类,就形成第三层级类型的分类,如将“传说”分为人物传说、地方风物、史诗传说等;第四层级类型分类,就是将人物传说、地方风物、史诗传说等类型再次进行分类,如将“人物传说”分为始祖传说、先贤传说、文人传说等(见《民间传说项目内容分类表》)。如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众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绘制不同体系的非遗图谱。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分类标准,是非遗资源信息图谱化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对非遗资源进行各种图谱的编制时,首先必须对其进行类型分析,并确定整体的分类标准与分类体系,然后才能编制各种不同形式的非遗资源图谱。

除了以非遗资源内容为标准的分类以外,还可以根据非遗资源的特点进行分类,从而加深读者对非遗内涵的理解。比如,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民间传说分为教化类、解释类、讽刺类等。同样,其他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传统节日祭祀功能、娱乐功能、消费功能等,民间剪纸的审美功能、祭祀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生活实用功能等。

2.历史源流分析

历史源流分析是对非遗项目与资源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时间顺序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非遗资源的存在时间跨度、历史发展过程、每个阶段的特点、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内容。如孟姜女传说是我国的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春秋左氏传》中,孟姜女是一位齐国勇士杞梁之妻,是一个知礼妇女形象。杞梁攻打莒国战死后,齐侯欲在郊外吊丧而遭到杞梁妻的拒绝不得不到杞梁家里吊唁,后来增加杞梁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的说法。到汉代又派生出哭倒城墙的情节。北齐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众把当时现实与秦代筑长城的苦役联系起来,使传说逐渐演变为反徭役的主题。从此,杞梁由齐国战将变成筑城民夫。杞梁妻则成为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著名传说人物。明清以来,孟姜女传说在民间有进一步的发展演变。如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或瓜)牵连到比邻而居的孟姜两家,而称“孟姜女”。秦始皇也成为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孟姜女貌美,欲纳为妃,孟姜女坚决不从,投海而死。此外,尚有秦始皇用赶山鞭驱石填海,砸孟姜女等说法,幻想成分和传奇色彩有所增加。根据孟姜女传说在不同历史时期情节的发展情形和特点,可以编制孟姜女传说的历史源流图谱、核心情节发展图谱、主要人物形象变迁图谱等,从而全面地反映孟姜女传说的特点。

3.传承关系分析

传承关系分析是对非遗项目与资源的传承脉络与传承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因此,有关传承人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传承关系分析具体涉及传承人的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生卒年代、出生地)和社会因素(如各传承人之间的辈分、关系、传承线路的延续或变异)等方面的内容。

所谓个人因素分析,主要是指对传承人的各种身份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生卒年代、出生地、文化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其中,对传承人性别分析主要反映的是不同性别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分布。比如,有的研究者通过对国家级和省级名录体系的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分布和性别比例等统计分析后认为,在具体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女性传承人仍然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因此提出探索符合女性传承人传承行为特征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路径,是当前非遗传承人保护模式走向多元和深入的迫切要求。[3]非遗图谱编制对非遗传承人性别因素的反映,无疑更能够帮助大众了解目前非遗传承人的性别分布情况。

对非遗传承人的年龄特点方面的分析或许更能够直接反映非遗项目的存续情况。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14年11月,我国公布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前三批共1488名,第四批为498名。通过对各批次传承人年龄统计可知,前三批传承人大多是老一辈大师,他们技艺超群、德高望重,但年龄偏大。而第四批传承人多为五六十岁,相比前三批较为年轻。对非遗传承人年龄结构的分析和图谱化展示有助于国家和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传承人保护政策,促进非遗保护工作健康发展。比如,河南省入选前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计66人,至2012年底已有5人去世。[4]湖南省前三批共计76人,至2013年已有8位先后离世,全省的国家级传承人,平均年龄约65岁,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40多岁。[5]上海市在前三批名录中,共有61名国家级传承人,至2012年底已有11人去世。现有50人,平均年龄74.5岁。[6]到2015年底,全国已有300名国家级传承人去世,在世传承人中70周岁以上的占56%。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年龄结构的分析,显示开展传承人的抢救性工作已经刻不容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通过对传承人年龄结构的客观展示,则可为非遗传承人保护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有关传承人生卒年代、出生地、文化程度等一些因素,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所要表现的基本内容以及分析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对传承人的生卒年代的分析研究,能够反映非遗的历史传承状况,通过对传承人的出生地的分析研究,则能够反映某些非遗资源的分布动向。通过对于传承人文化程度的分析研究,则有助于了解传承人的知识背景及个人条件。比如,从上海市非遗传承人调查情况来看,年龄较大的传承人,由于年轻时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不多,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则大多接受了正规基础教育。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非遗的民间性和口头性以及师徒传承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的传承人大多拥有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眼界也更为开阔,在客观上具备了更好的传承条件等方面的信息。

所谓社会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了对传承人辈分、传承人关系、传承路线等方面因素的分析内容。传承人辈分决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代际传承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状态。根据我国非遗名录项目申报条件,所申报的项目必须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必须有三代以上的传承谱系,这一条件也是我国各省市和各区县进行非遗名录项目申报时的规定。一般来说,如果代表性传承人辈分较低,处于代际关系末端,说明其传承危机较大,其非遗项目有可能处于亟须抢救的濒危状态;相反,如果代表性传承人辈分较高,处于代际关系的中端以上,则说明该项非遗项目传承有序,后继有人。对于此类问题加以客观反映,将会有助于检验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真实情况。

传承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时需要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等不同情况。传承人关系分析就是要厘清传承人代际传承谱系,并对其进行客观反映和描绘。通过对传承人关系的分析,能够大致了解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以及随着时代发展而可能发生的变化。比如,国家级非遗项目乌泥泾棉纺织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康新琴的传承谱系,至少经历了四代,她们分别是祖孙关系、母女关系、师徒关系。其三代以上为家族传承,三代以下为师徒传承,标志了乌泥泾棉纺织技艺项目在传承方式上已经从家族传承走向了社会传承的事实。在这一传承脉络体系中,康新琴辈分较高,处于传承体系的中端,表明该项目传承情况良好。具体见下表:

表8-1 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东湾村手工棉纺织技艺康新琴传承谱系表

所谓传承路线分析,主要是反映了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传承经历以及相关技艺发展变化方面的情况,通过这一方面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厘清非遗项目在历史演变过程方面的具体情况。例如张小泉剪刀制作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张小泉的父亲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后到黟县城边开了个“张大隆”剪刀铺。清兵入关时父子俩逃到杭州,在吴山脚下的大井巷内,开设了“张大隆”剪刀作坊,悉心研究铸造技艺。他们打破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在打制剪刀中运用“嵌钢”工艺,不仅使剪刀光亮照人,而且格外锋利,不易生锈,因此生意格外兴隆。张小泉子承父业,为了防止别人冒用张大隆招牌,便于清康熙二年(1663)把店招改为自己名字“张小泉”。至宣统元年(1909)传至张祖盈时,其制剪技术在杭州已传八代。张祖盈以“海云浴日”商标到县衙门备案,后又加上“泉近”字样。1957年,“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成立,现在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剪刀生产企业。2006年5月,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施金水、徐祖兴成为该项目的第一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传承路线大致可以描述为:明末清初,第一代传承人张思家于安徽芜湖起家,后至黟县城边开业,再至杭州兴业;第二代传承人张小泉子承父业,确立“张小泉”品牌;至第八代传承人张祖盈申请注册商标;1950年左右,施金水、徐祖兴先后进入杭州张小泉制剪生产合作社,并于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充分了解以及系统分析了有关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传承路线方面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清晰地描绘出从张思家开始到施金水、徐祖兴的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的传承路线图。(www.xing528.com)

4.地域分布分析

地域分布分析是对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非遗资源的分布区域范围、流动传播范围、各区域特色非遗资源比较等。

在非遗项目与资源图谱样本编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非遗资源与项目分布大致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极少数非遗项目类型分布比较均匀,绝大多数非遗项目类型的分布都不平衡。我国现已列入各省市非遗保护名录体系的民间传说类的非遗项目,主要是分布在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等地,而贵州、云南、西藏、宁夏以及上海、天津等地则较少,在有些省市所公布的保护名录中,更是几乎没有传说类非遗项目。同样,我国各地传统节日的项目分布也不均衡。相对而言,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浙江、福建等地拥有较多的传统节日项目,而辽宁、宁夏、河南、安徽等地拥有的传统节日项目就较少,有些省市所公布的保护名录中节日类非遗项目几乎为零。这一分布状况真实反映了非遗资源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从流动传播范围来看,我国各种非遗资源也各不相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环境差别很大,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商贸、交通情况也各有不同,这些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非遗资源在地域空间的流动与传播方面的程度,从而造成非遗资源流动传播范围上的差异性。有的非遗资源传播范围较广,特别是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非遗资源类型,甚至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和欧美地区广为流传。如黄道婆开创的乌泥泾棉纺织技艺,宋末元初发源于松江府乌泥泾镇,明清以后,先是在松江本地流传,然后又向大江南北扩展,直至长江北岸的南通(通州)、海门、启东、崇明地区,上海西北边的常州、昆山、太仓、嘉定地区,西南边的平湖、乍浦、嘉善、桐乡地区,以及杭州湾南岸的慈溪余姚一带。后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还传播到朝鲜、日本和南洋各国,其生产的棉布远销到英、美、法、荷、瑞、丹、西、意等国,为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有的非遗资源却只是在较小的区域内传播流动。如海南的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远远早于上海乌泥泾的棉纺织技艺,但是其传播的范围却远比上海乌泥泾的棉纺织技艺小得多。当年,黄道婆流落海南时,曾经向黎族姐妹学习纺织技艺,后来黄道婆回到家乡上海乌泥泾镇后,不仅改造纺织机具,还将从海南黎族姐妹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加上自己的实践融会贯通,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传授于当地百姓,产生深远影响。乌泥泾棉纺织技艺得以广泛流传,得益于元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便利的交通状况,而海南由于地处天涯海角,交通不便,从而影响了其纺织技艺的革新改造和广泛流传。

区域性也是非遗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同样类型的非遗项目,在不同地区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中,要十分注意各区域特色非遗资源的比较。例如,民间剪纸类非遗项目有着鲜明的地区特色,其中如国家级项目“乐清细纹刻纸”主要以所刻纹样纤细如丝著称于世;“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主要以萨满信仰文化作为其重要民俗符号;“上海剪纸”有着兼容并蓄、创新求变、都市形态突出的海派风格;“高密剪纸”的金石味使其作品独具一格……通过这种不同区域中的非遗项目特色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就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我国非遗项目丰富多彩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我国非遗项目内在特色与规律的整体把握。

5.交互关系分析

交互关系分析是对各种类型非遗资源及其传承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各种非遗资源、传承人的同源关系、演变发展、相互影响等。

非遗资源的同源关系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同出一源而共同享有的非遗资源形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非遗资源往往会从最初发源地逐渐流传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从而构成一个范围较为广泛的非遗项目跨地域分布状况。例如,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也是中国和蒙古国的同源共享的非遗资源。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以及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非遗资源的同源关系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更是较为普遍。例如,在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梁祝传说”项目,由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江苏省宜兴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汝南县共同申报。“孟姜女传说”项目在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虽然只有山东省淄博市独立申报,但在后来的各批次的扩展项目中又相继加入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和湖南省津市市(2008)、山东省莒县(2011)、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2014)。这说明我国的“梁祝传说”资源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省,而“孟姜女传说”则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湖南等省市,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源共享的关系。通过非遗资源同源关系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厘清非遗资源的“源”和“流”的关系,探寻非遗资源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传播流动路径。

非遗资源的演变发展是指非遗资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状况。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类非遗基本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比如,民间文学类非遗事象,随着时代发展在题材、主题、内容、人物、情节等方面都发生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不少戏曲类的非遗事象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例如京剧、越剧、沪剧戏剧艺术形式,原先只是民间草根艺术,但在进入大城市之后,在舞台风格、人物扮相、服装设计、曲目选择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且形成了多种流派。各流派相互影响,不断丰富其内涵。许多传统技艺类的非遗,在实用、审美等方面也一直会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如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从最初的生铁锻打,到“嵌钢”工艺发明,再到1917年张小泉后人张祖盈进一步提高剪刀加工工艺,增加了剪刀表面的抛光镀镍工艺,更受顾客青睐,1926年获美国费城世博会银奖。由此可见,对于非遗资源演变发展情况的分析与梳理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时,加强对于非遗资源演变发展的分析与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非遗资源的发展脉络,给人以更多的启发。

在非遗图谱的编制的过程中,加强对于非遗资源社会影响的分析与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非遗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与其他的文化形式产生碰撞、交融和影响,并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容。例如我国的一些民间传说类的非遗资源本来都属于独立的文学样式,但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地与民俗节日相结合。从此,民间传说依托民俗节庆获得了更大的传播空间,家喻户晓,而民俗节庆也借助这些民间传说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形成许多独特的节日习俗活动。如地处苏中地区的泰州市口岸镇,由于距白蛇传故事发生地苏州、杭州、镇江较近,在端午习俗中,就有许多与白蛇传传说相关的民俗。其中,首推划龙船。从清末民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每年端午节午后,口岸镇人总要在镇西的南官河上举行龙舟竞赛。与其他地方龙舟不同的是,当地在进行划龙舟活动时,参赛的龙舟船头上站着一位装扮成法海的男子,船尾站着两位妙龄女子,一位身着白衣,装扮成白素贞,一位身着青衣,扮演小青。其次是演《白蛇传》戏。端午节这天,无论是从前的关帝庙戏台还是后来的口岸影剧院舞台都会上演同一出《白蛇传》的传统戏。再有是吃癞蛤蟆肉。据说吃癞蛤蟆可以败火清凉、夏天不生痱子和疮疖。这一民间预防疾病的医俗相传也与《白蛇传》有关。相传当初白蛇与癞蛤蟆同在杭州望仙桥下修炼,白蛇抢先吃了吕纯阳的汤团成了仙,癞蛤蟆未能抢到,便怀恨在心,后来变为法海和尚,一再与白娘娘作对。因为人们同情白娘子的不幸遭遇,憎恨作恶多端的法海,因此,到了端午节这天,人们便要将癞蛤蟆斩头剥皮,叫孩童吃它的肉。此外是吃“五红”。“五红”是指苋菜、咸鸭蛋、红烧肉、红虾子、黄鱼等五种菜。吃“五红”时,还要饮一点雄黄酒,这与《白蛇传》的传说也有关。《白蛇传》里有个“端午惊变”的情节,传说许仙误信法海谗言,在端午节逼白娘子饮雄黄酒,白娘子酒醉现出原形,吓死了许仙。所以民间更加相信雄黄酒可以解蛇虫百脚“五毒”。[7]又如,民间戏曲类的非遗资源与庙会关系也非常紧密。中国庙会历史久远,随着时代发展,庙会的宗教性不断减弱,而娱乐性不断增强,从而给戏曲表演提供了的舞台。在此情况下,作为民俗类非遗的庙会与戏曲类非遗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空间。

各种非遗事象的交互关系还较多体现在非遗传承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传播等方面。如在传统社会中,民间故事传承人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突出。当时人们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娱乐休闲活动较少,于是,讲故事、听故事便成了人们打发闲暇时间、增加乐趣、增长见识的主要方式。长久以来,讲故事在民间非常流行,甚至不少著名文学家就是在祖母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在这种民间土壤上,传承人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把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

6.典型特征分析

典型特征分析是针对各种类型非遗资源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非遗资源的情节特征、形象特征、过程特征、表现形式特征等。

情节特征即指最能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质的核心情节内容,它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概括地反映出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体面貌。如《白蛇传》传说,该传说内容丰富,虽然各地流传的异文不尽相同,但核心情节基本不变,对《白蛇传》传说的典型特征可以归纳为“游湖借伞、定盟结亲、保和堂开店、端午惊变、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重逢、合钵、镇塔、哭塔、倒塔”等情节,把这些情节内容进行图案化和标识化,就成为白蛇传情节特征的标识图谱。

过程特征是根据非遗制作需要而提炼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核心技艺。如在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中,其最为重要的核心技艺是脱籽、弹花、擦条、纺纱(手摇纺车、三锭脚踏纺车)、发纱、染纱、浆纱、摇筒管、经纱、挽经、盘布、穿综、上机、织布等十五六道工序,因此,在编制有关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图谱时,就需要把这些重点环节提炼出来进行具体描述,并分别绘制成图,配以文字说明。在这里,对于这些有关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中核心技艺的分析提炼是十分重要的。

有关非遗资源的表现形式特征的分析与提炼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于一个或多个非遗资源表现形式核心要素的提炼,可以深刻地反映这些非遗资源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如节日民俗标识图谱制作就是要力求反映其重要的表现形式特征。如春节除夕夜放鞭炮、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荡秋千、端午节赛龙舟、七夕节女子祭月乞巧、中秋赏月、重阳节登高、黎族三月三跳竹竿等。在此,其表现形式特征也可称为场景特征。

形象特征是指在非遗资源中呈现出来的,能够代表有关人与事物形象的代表性元素,通过对于这些形象特征与元素的把握,可以达到一叶知秋的目的。如京剧中的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花脸及太监脸等。在这方面,我国的许多剧种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许多典型的脸谱样式。

图8-2 中国传统京剧中的脸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