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忆欧阳儒秋:一位倔强的敬业教师

忆欧阳儒秋:一位倔强的敬业教师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阳儒秋老师是表演艺术研究所扩建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成立表演系第一批来系任教的老教师之一。欧阳儒秋老师这种对艺术教育事业的耿耿丹心,无限忠诚,对待艺术创作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是老一代艺术教育家们所共有的品质,也正是我们当今要发扬和继承的优良传统。

忆欧阳儒秋:一位倔强的敬业教师

刘诗兵

欧阳儒秋,1918年生,安徽萧县人,从小喜好文艺,她在徐州念初中时,就参加演出过郭沫若历史剧棠棣之花》。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她无心上学,于当年年底离家,开始了革命戏剧活动。此后两年中,为宣传抗日,演出了《壮丁》《钢表》《八百壮士》《生路》《挖公路》《闹元宵》《水车转了》等抗战小戏。从鄂、豫、湘、赣辗转到大后方重庆,终于在1941年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几年中,她响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号召,积极参加了新秧歌运动,演出了《周子山》《血泪仇》《货郎担》《花鼓》《栽树》等。

欧阳儒秋

抗日战争胜利后,她来到了东北文工一团,从事戏剧表、导、演创作活动与教学工作。几年内,演出了《全家光荣》《谁劳动是谁的》《东北人民大翻身》《把眼光放远点》《我们的村庄》《日出》等,并在教学中培养了一代新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欧阳儒秋在给演员系57班上课

欧阳儒秋在《创业》中(长影1974年)

1948年年底,她转入电影界,随即在新中国电影最初的年代里留下了她辛勤创造足迹。最初是在《光芒万丈》中扮演劳动英雄的妻子周明英;随即又在《赵一曼》中扮演送子参加抗联队伍的吕大娘;在《保卫胜利果实》中扮演鼓动青年参军保家乡的农妇;在这些影片中,她的戏分儿虽不多,但那种朴素的气质使银幕上出现的工农新人物都能给人留下印象。

1952年主演的《葡萄熟了的时候》,可说是她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在这部反映解放初期农村新面貌、工农协作新型的人际关系并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影片里,欧阳儒秋又以她的生活阅历和表演经验,塑造了这个朴实、能干、勤劳、好强的农村大娘。

译制片是新中国电影开创的一种新片种。在短短几年里,她导演译制了《光荣之途》《被开垦的处女地》《走向生活》《顿巴斯矿工》《山中防哨》《同志的荣誉》等八部苏联影片,在力求生动、准确传达原片人物的精神面貌,追求配音语言的生活、自然的艺术效果的过程中,培养推出了一批为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配音演员。

1956年,在她未到四十不惑的年岁,正当艺术上逐渐成熟,并有着较多的角色在等待她去扮演时,她为了事业的需要,毅然放弃自己的创作机会,听从组织要求来到新建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随后在近三十个春秋里,就全身心扑在了艺术教育事业上。

欧阳儒秋老师是表演艺术研究所扩建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成立表演系第一批来系任教的老教师之一。1956年调表演系任教后,她先后参与或主持了表55干修班、表56班、表57班、表60乙班、表62甲班、导64班、表78师资班、表83成都短训班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她重视教书育人,提倡排演反映时代生活的现代剧目,身体力行地带学生深入工农兵生活,重视艺术基础教学和创作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www.xing528.com)

1977年电影学院恢复重建,她又果敢地承担了学院领导小组成员职务,主持表演系的工作。她焕发朝气、竭尽全力地为校舍的归还与学院的重建到处奔波,为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忧虑操劳,申请开办表演师资班、扩大本科班招生,极力为摄制组推荐新人,在发现和培养电影人才上默默做了大量工作,可谓电影百花园中一位辛勤的园丁。

她在退离教学岗位前后,又参加了不少影视创作活动,因在《巴山夜雨》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一届“金鸡奖”最佳配角奖,第二届文汇电影奖最佳女配角奖,她先后在《创业》《樱》《月亮湾的笑声》《月亮湾的风波》《家务清官》《心泉》《明天回答你》《我、你、他》《苦乐三兄弟》等影片中担任了角色,还参加了不少电视剧与译制片的表、导演创作。

教师欧阳儒秋(左二)在《葡萄熟了的时候》

她的银幕创作,多为配角,但都是有着刚毅性格的女性,这里面既有剧中人物的各自要求,又含有她个人生活经历中凝练出的顽强个性所形成的创作特色。

57班21位同学和欧阳儒秋老师、黎莉莉老师合影

从她几十年走过的历程来看,她本可以是一位有更多创作、更出名的演员,也可以是一位有业绩的导演,但在教育事业需要时,她把这些机会让给了别人,自己在思想修养、艺术生活较成熟的最可宝贵的三十个春秋里,把心血全部用在了教书育人的电影表演教育事业上,是一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是一位辛勤劳作浇灌百花的园丁。这种为电影事业发展默默奉献自己的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也需要。因此,平凡的教师是崇高而伟大的职业。

晚秋红叶浓,人间重晚情。北京电影学院(1992年)首届“金烛奖”,为欧阳儒秋老师(有一批老教师)颁发了金烛奖牌和荣誉证书,表达了广大师生对一位老教师的热爱和敬重。1993年,她又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颁发的第四届学会奖“特别荣誉奖”。这也是对她数十年的电影表演创作和表演教学成果的肯定和褒奖。

欧阳儒秋老师这种对艺术教育事业的耿耿丹心,无限忠诚,对待艺术创作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是老一代艺术教育家们所共有的品质,也正是我们当今要发扬和继承的优良传统。

作者简介

刘诗兵,北京电影学院教授。1957级表演系校友,后留校任教。曾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影视艺术技术协会(学会)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出版多部专著,发表论文多篇。曾导演多部电影、电视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