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文内功修炼方法:全书阅读及优化方式

现代文内功修炼方法:全书阅读及优化方式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考的就是我们是否理解他人的语言文字。所有语文老师都是在竭力引导我们去“看懂”,但课堂时间有限,而且语文教材难免有碎片化、节选化的弊端,要达到完整的情感体验,必须怀揣教材方法论进行文学经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功效或许短期内不太容易被看见,因为它是一种内功修为。

现代文内功修炼方法:全书阅读及优化方式

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考的就是我们是否理解他人的语言文字。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从心里真正懂得人家在表达什么。所有语文老师都是在竭力引导我们去“看懂”,但课堂时间有限,而且语文教材难免有碎片化、节选化的弊端,要达到完整的情感体验,必须怀揣教材方法论进行文学经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据说当年叶圣陶胡适教育家设定中小学教材时,《西游记》《三国演义》《侠隐记》《水浒传》《儒林外史》《镜花缘》等都被列为学生阅读的“第一要务”。

虽说开卷有益,但考虑到高中三年越往后越浮躁的常态,前两年一定要静下心来练内功,包括寒暑假。此时最好能啃一些外国硬骨头,比如普鲁斯特、托尔斯泰的作品,也可轻松阅读一些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如钱锺书、沈从文等人的作品。如果一定要问读“精华读本”和读原著有什么区别,那就在于阅读理解的底气。经典书籍是借故事写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读原著就是让我们浸入式理解和认同这些思考和感悟。而故事只是包装精美的盒子,快速阅读看故事而不通读原著无异于买椟还珠。关于整本书阅读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记得在第十四届上海市教育博览会上,浙江少儿出版社社长汪忠先生和《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叶永烈先生都谈道,“我们记得最牢固的是我们小时候重复阅读的书籍”,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也多次说她读过50多遍《基督山伯爵》。我呢,通读了十多遍《悲惨世界》:第一、二遍了解故事梗概;第三、四遍熟悉语言结构;第五、六遍感悟作者情感,然后才能在作者繁芜的笔法中慢慢看到一个波澜壮阔的变革时代、隐藏在其中的社会反思,以及永恒的人性赞歌。这本书越读越厚重,让人品咂出绵长的余味。在和同学讨论的时候,我们都谈到这本书中间有一大段对于滑铁卢战役的描写。我初中看的时候,对此半懂不懂;而到了高中,我对拿破仑战役的描写越来越感兴趣。阅读名著,是在和智者对话,围观一个时代、一种深邃的人性,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探索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依靠自己单薄的经验来感知世界。看到那种细腻磅礴的岁月洪流、繁复从容的练达人情,阅读理解的内功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练成。

第二,信任经典,纵意驰骋。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经过古往今来大众阅读的大浪淘沙,相信其文本所能提供的心理空间足够大,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安放自己的精神”。对于“必须读”的经典,可以制订阅读计划,比如一天30页,规定10天看完,相信书中总会有那么几段能让你欢乐。比如我妈妈是“红楼”迷,可我从小就对“红楼”一点也不感兴趣,很多漂亮的“红楼”插画书我至今都没打开过。后来妈妈干脆买回上中下三本密密麻麻的《红楼梦》,我在“必须读”到第50―60章才上瘾。记得大约是丫头们吵架的连环段落,玫瑰露茯苓霜、司琪要吃炖蛋没有炖蛋刚好晴雯就有……没有什么特别细腻繁复的情感,却有着人情练达、热闹精巧的喜感。通过这个大段落,我也算找到了阅读《红楼梦》的一个突破点,至今我已通读过好几遍。《红楼梦》是中国人情集大成者,只要反复看过,高考卷中一些人物情感和叙事技巧之类的题目过目便懂。(www.xing528.com)

第三,常常思考,常常回味。有一次高三老师讲解阅读理解要联系时代性时,突然想起看过的《包法利夫人》(当时是“晓得这是一本好书”逼着自己看完的),在一瞬间觉得这是一本永恒的小说。小说里谈到的教育和出身之间的错位,远远不止是一个时代的现象,而是贯穿了整个近代社会的共通悲哀。就是在这样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突然回味出这本书的意蕴。这种升华有时未必在高考要求范围内,其意义也超越高考。

高一高二至少需要完成四本以上经典阅读,除了情感体验外,对我们概括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重要的。概括作为现代文阅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阅读行为,重点和难点在于全面和简洁,这也是高考对文章“整体把握能力”的考查项。我们学校每周周二、周四早上都会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专门给我们做1―2篇阅读理解,我们之前在整本书阅读中所学会的情感体验和概括技巧这时正好可以用来练手。做完题目之后可以对照着后面的答案自批,记住,这个时候批阅可以不完全按照答案来,还是按照写意的,意思和答案对的时候,就不用管它;如果意思不同,就拿红笔很工整地写在旁边;若是碰到“脑残”题目,大可不用太纠结它。当然每次月考或其他大考的标准答案是要反复揣摩并记住的,这后面还会细述。

整本书阅读的功效或许短期内不太容易被看见,因为它是一种内功修为。好比背着沙袋练功,到高三时取下沙袋,你会感觉体内真气充盈。因为经典书籍读过了,语文题目做多了,答案看清了,自然对文体知识的基本风貌、小说阅读中场景的作用、某类描写的作用、作者抒发的独特思想感情等会有感觉,这时候你会发现模考的文章都很简单都看得懂――但光看懂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高三一年的训练将“看懂”通过精心包装的套路语言输出来(详见本章第四节),这时阅卷老师才会确认你对文章真的“很理解,很懂得”,高分也就如期而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