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阳县的历史沿革及行政变迁

云阳县的历史沿革及行政变迁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境内有云安盐场,为县内首望地,故县借场名;云安县、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同年12月16日,成立云阳县人民政府,隶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万县专区专员公署。1952年9月1日,撤销川东区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云阳县属四川省万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9月,云阳县人民政府改称云阳县人民委员会,隶四川省万县专员公署。1969年10月,四川省云阳县人民委员会更称四川省云阳县革命委员会,隶四川省万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云阳县的历史沿革及行政变迁

【建制沿革】 云阳历史悠久,有记载2300多年,境内云安盐场闻名古今,现代考古在云阳盘龙街道大地坪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和发现窑址等人类活动遗迹

夏商,属梁州庸国地,有今云阳、开州、万州区、梁平、垫江县及湖北恩施市、利川市之域。春秋早期,西南少数民族巴族的一支——盐水女神居住于以今云阳县中心的川东地区,范围有今开州、万州区、梁平、垫江县及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等区县。东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楚伐庸。秦、巴结盟从楚师。庸灭。秦、巴、楚分庸地。巴得鱼邑及今云阳、开州、万州区、梁平、垫江县及湖北恩施市、利川市诸地。东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楚夺巴地,云阳地域属楚。周赧王元年、秦惠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秦国楚国,在原巴国地域置巴郡,辖5县,其中“县治万户驿”(又名旧县坪,今属青龙街道办事处建民村二组,三峡工程Ⅱ期蓄水后遗址淹没,出土景云碑为证)。因地多朐忍虫(俗称蚯蚓)而得名。县地域有今云阳县、万州区、开州、梁平、垫江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等地。

秦朝,县属巴郡。西汉,县属益州刺史部巴郡。东汉初年,县属益州刺史部巴郡。兴平二年(195),县属益州刺史部永宁郡。建安六年(201),县属益州刺史部巴东郡。建安二十一年(216),分县西北部置汉丰县(今开州),分县西部置羊渠县(今万州区及梁平区、垫江县),并以、鱼复、羊渠及宜都、巫、北井六县置固陵郡。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县隶固陵郡。县徐虑、鱼复蹇机以失巴名,上表自讼。先主刘备听,复为益州巴东郡、南郡。炎兴元年(263),县属梁州巴东郡。三国吴在县南部今湖北省利川市、恩施市地区建沙渠县,县治今恩施市,属建平郡,隶荆州。西晋光熙元年(306),县先隶荆州巴东郡,后为梁州巴东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县属梁州巴东郡。南北朝宋朝,县属荆州巴东郡。南北朝齐朝,县属巴州巴东郡。南北朝梁朝普通四年(523),分县东部(今龙洞乡、故陵镇及周边地区)及鱼腹县西部地区置阳口县,为巴东郡治郡治今故陵镇,属信州。南北朝西魏朝,县、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

南北朝北周天和三年(568),开府将军陆腾平定冉令贤、向五子王反周后,将县治迁至汤口(今云阳镇)并改县为云安县。县境内有云安盐场,为县内首望地,故县借场名;云安县、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

隋朝开皇三年(583),废阳口县,将原属县地归还云安县,属巴东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在云安场(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属县一级机构,专事盐课。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信州云安郡。武德二年(619),属山南道夔州。天宝元年(742),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夔州云安郡。

五代前蜀,在云安盐场(今云安镇)设云安州,云安县省入,隶镇江节度使。不久寻废。

五代后蜀,设云安盐场(今云安镇)云安监,云安县省入,隶宁江节度使。

北宋开宝六年(973),仍设云安县,并在云安县(今云阳县)置云安军,军治云安县,隶川陕路,领云安县及云安监。

熙宁四年(1071),以云安监及云安军北部地区置安义县,隶云安军,县治在今云安镇。熙宁八年(1075),撤销安义县,户口还归云安县。仍在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南宋末,废云安军,留云安县。云安县隶山南东道夔州路。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在云安县复置云安军,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云安军改置云阳州。省云安县入州。云阳州先属四川行中书省夔路,后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

明朝洪武四年(1371),云阳州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洪武六年(1373)十二月,降云阳州为县,定名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其名沿用至今。洪武九年(1376),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洪武十四年(1381),云阳县改属四川布政使司夔州府。

清朝,云阳县属四川省下川东道夔州府。

中华民国(简称民国)二年(1913)6月2日,北京政府制定各省属道区域表,云阳县属四川省东川道。民国七年(1918)7月,川军将领熊克武以靖国军名义发布“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云阳县被划为靖国军第六师卫戍区。从此,云阳县进入川军防区制时期。

民国二十四年(1935)6月,四川省结束国民革命军治理,实行新县制,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云阳县隶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10月6日,为抵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四川省政府将全省90余县设为防区,云阳县属国民革命军孙元良军防区。(www.xing528.com)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6日,云阳县和平解放。同年12月16日,成立云阳县人民政府,隶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万县专区专员公署。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今云阳镇)。

1950年3月29日,云阳县由隶川东万县专区专员公署改为“川东万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9月1日,撤销川东区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云阳县属四川省万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5月,云阳县隶四川省万县专员公署。同年9月,云阳县人民政府改称云阳县人民委员会,隶四川省万县专员公署。1969年10月,四川省云阳县人民委员会更称四川省云阳县革命委员会,隶四川省万县地区革命委员会。县革命委员会驻地城关镇(今云阳镇)。1981年4月,撤销四川省云阳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四川省云阳县人民政府,隶四川省万县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12月,云阳县人民政府隶四川省万县市人民政府。

1998年5月,云阳县人民政府由重庆直辖市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

2000年7月14日,云阳县人民政府由重庆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2018年下辖31个镇、7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包括:青龙街道、双江街道、盘龙街道、人和街道、江口镇、南溪镇、凤鸣镇、高阳镇、平安镇、红狮镇、故陵镇、龙角镇、沙市镇、栖霞镇、黄石镇、巴阳镇、渠马镇、双土镇、路阳镇、鱼泉镇、宝坪镇、农坝镇、桑坪镇、云阳镇、云安镇、双龙镇、清水土家族乡、水口镇、蔈草镇、洞鹿乡、上坝乡、新津乡、普安乡、后叶镇、龙洞镇、泥溪镇、养鹿镇、大阳镇、石门乡、堰坪镇、耀灵镇、外郎乡。共90个居委会,388个村委会。

户籍人口】 云阳县有汉、土家、回、蒙古、苗等24个民族。2018年户籍总人口134.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1。其中,城镇人口45.6万人;乡村人口88.5万人;新出生人口1.5万人,死亡人口0.9万人,自然增长率4.5‰。常住人口9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9%。

【民族宗教】 云阳县现有土家族、苗族壮族回族等36余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8000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0.6%,其中以土家族最多,有6000余人。有少数民族乡一个,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该乡地处云阳、奉节、湖北利川市两省三地交汇处,位于云阳县最南端,全乡幅员10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全乡人口18700余人,其中土家族4700余人。

宗教基本情况,云阳县现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大宗教。有爱国宗教团体2个,宗教活动场所13处(其中佛教县级活动场所1个,天主教县级活动场所1个、乡镇活动点1个,基督教县级活动场所1个、乡镇活动点8个,伊斯兰教县级活动场所1个),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街道)。有宗教教职人员8人,有登记信教群众3400余人,其中佛教信众1400余人,天主教信众900余人,基督教信众1000余人,伊斯兰教信众90余人。未登记信众约1.5万余人,民间信仰信众无法统计。信教群众构成的基本特点是:“四多四少”即中老年人多、青年人少,女性多,男性少,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佛教和基督教信教群众多,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信教群众较少。

地理位置】 云阳县处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位置,是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腹地旅游目的地。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三峡库区腹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4′32″至109°14′51″、北纬30°35′6″至31°26′30″。东连奉节县,西界万州区,南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北与开州区、巫溪县接壤。县城西距重庆主城区公路里程310公里,东距湖北宜昌市区水路里程291公里。全县辖区面积3649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22.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3%。

【地势地貌】 县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向山地过渡地带,南北长99.5千米,东西宽70.2千米。地势南北高、中部低,由南、北向中间倾斜,最高点农坝镇境内云峰山野猪槽包海拔1809米,最低点长江出境处海拔139米。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将县境分为六大块,呈现“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

【气候特点】 云阳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2018年,云阳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均接近常年,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总体旱重于涝,气象干旱、高温较常年偏重,暴雨洪涝较常年偏轻,气象灾害总体较常年偏轻。2018年云阳年平均气温为18.6℃,接近常年,各月波动大,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4℃(7月19日),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9℃)偏低2.5℃;极端最低气温为0.3℃(1月29日),较历年极端最低气温-4.0℃偏高4.3℃;年降水量为952.1毫米,较常年(1112.8毫米)偏低1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31.0小时,接近常年,其中秋季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35%;较常年四季变换时间相比,入春和入冬正常、入夏偏晚、入秋偏早。

【自然资源】 云阳县内已探明且具开采价值的主要有盐、铁、钼、钒、硫铁、天然气、粉石英水泥用灰岩等,其中已探明岩盐储量约6.75亿吨,铁矿储量约657.8万吨,钒矿矿石储量357.2万吨,硫铁矿储量约1627.2万吨,天然气储量约1500亿立方米,粉石英矿储量约5177万吨,含二氧化硅98%以上,可列为一级品和特级品矿石。野生植物有2000多个品种。其中,林木植物97科、287属、839个树种;珍稀古树有29科、34属、39个品种。野生动物有110科240种,珍稀动物68种。

【河流水能】 云阳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其中,南北各有两条一级支流,小溪密布。流域面积在100至3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8条,500至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条(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3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7.44万千瓦。

【旅游资源】 云阳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库区文物大县。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龙缸云端廊桥、石笋河峡谷、绝壁栈道、龙缸、岐山草场,云阳县三峡文物园,南三峡、长滩河曲、奇、险、美,是旅游探险的最佳去处;张桓侯庙、彭氏宗祠、磐石城、龙脊岭文化长廊、滨江公园、栖霞宫、登云梯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有天下龙缸(云端廊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张飞庙、三峡梯城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彭氏宗祠、栖霞宫、南三峡、清水湖等旅游资源。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文明县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云阳全域全季发展乡村旅游,举办“春赏花,夏纳凉,秋观色,冬采果”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年均13次。

【农特产品】 云阳县农业致力于打造“3+2+X”重点产业体系和“两廊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形成柑橘、牛羊(畜禽)、中药材粮油蔬菜食用菌)、调味品、生态渔等七条特色产业链条。有柑橘、菊花茶叶、黑木耳、中药材、中蜂、生态渔、小茴、红糖、特色水果、干果等农副土特产品。2018年,云阳农产品区域公众品牌“天生云阳”作为重庆首个全产业、全门类、全品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授权企业48家、包含产品55个;“天生云阳”“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151个。“云阳纽荷尔”“云阳晚橙”分别于2018年5月、6月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柑橘产业还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云阳红橙”“故陵椪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