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例: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实例: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的周王朝及各个诸侯国在朝觐、祭祀和商议军国大事时,就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也就是“庭燎”。齐桓公得悉“九九”老人的用意,茅塞顿开,隆重礼遇了“九九”老人。

实例: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实例一】据《说苑·尊贤》记载:“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以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尧,言博谋也。’桓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齐桓公在宫廷前燃起明亮的火炬,准备日夜接待各地前来晋见的人才。虽然他求贤若渴,但是,不知什么原因,火炬整整烧了一年,都没有人上门求见。一时间齐桓公一筹莫展。有一天,京城东郊来了一个乡下人要求晋见齐桓公,声称自己有九九算术口诀的才能。齐桓公听说后觉得很可笑,于是派传令官告诉他:“九九算术乃是末流小技,也配拿来见君主吗?你还是赶紧回去吧!”乡下人回答:“我远道而来,是专门来为君主解决难题的。我听说宫前火炬燃了一年也没有人上门,这是因为君主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各地人才都自以为比不上他,怕在君主面前献丑被人讥笑,所以就不敢登门了。我的九九算术的确是微不足道的小技术,但君主如果能以礼待我,还怕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不来吗?泰山所以高耸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江海所以深广是因为它积聚了每一条小溪流。《诗经》中说过,古代的英明君王有事都去请教砍柴打草的农夫,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桓公听了这一段肺腑之言,深有感触地说:“真乃善言啊!”于是,以礼来招待这位东野鄙人。消息很快传开,一个月之后,四方之士,相继络绎不绝地来到了。

这段记载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庭燎待士”,反映了齐桓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郑玄注:“坟,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明宋濂孔子庙堂议》:“古者朝觐会同与凡郊庙祭飨之事皆设庭燎,司烜共之,火师监之,其数则天子百,公五十,余三十,以为不若是则不严且敬也。”先秦时,人们大都重视等级礼仪,如果要迎接四方之士,就要用高规格的接待礼仪。当时的周王朝及各个诸侯国在朝觐、祭祀和商议军国大事时,就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也就是“庭燎”。庭燎之数要根据爵位的高低来定。天子为一百,公爵为五十,侯伯子男均为三十。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竞争激烈,对于人才都十分重视,但是无论哪一个国家,均没有达到齐桓公的重视程度,为了招揽人才,齐桓公甚至公告天下对于前来投靠齐国的人才动用庭燎之礼。桓公为了显示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用庭燎之礼来招待贤士,规格不可谓不高。

第二,老者的用意十分明显,他不是因为只懂得“九九”算术才来见主君的,他清楚庭燎招贤“期年而不至”的原因:君主如此大张旗鼓招贤纳士,使人以为齐桓公招纳的是高层次的拔尖人才,而许多人自度才识不及,故不敢贸然前来。他的“九九”算法不过小技耳,仍能得到君主的礼遇,那才能在“九九”之上者必然会信心百倍地前来应聘。齐桓公得悉“九九”老人的用意,茅塞顿开,隆重礼遇了“九九”老人。

第三,齐桓公不弃鄙劣,礼待东野之人事件,使其求贤若渴,举贤任能之名声远播国内外。很快,各地的贤人俊士便接踵而至,来到齐国。齐国的做法也启发了好多后世之人,比如战国时的燕昭王为了招揽人才,就设置黄金台以吸引各地人才前往,这与齐桓公使用庭燎之礼接待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齐桓公不但用庭燎之礼这样礼节性的仪式欢迎各地人才,同时也注意为前来的人才解决实际的问题:他专门指定了隰朋负责管理接待来自东方各国的人才,指定宾胥无管理接待来自西方各国的人才;下令全国各地的驿站要接待好前来投靠的各地人才;下令凡是国内的官吏引荐其他国家的人做事,如果引荐得好,就有赏赐,而引荐得不好,也不追究责任。正是因为齐桓公对于人才的重视,各国的人才纷纷涌到齐国,国都临淄成为当时人才流动的重要基地

【实例二】据《战国策·齐策》记载:“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淳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睾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淳于髡一天之内向齐宣王引荐七个人。齐宣王说:“您过来,我听说千里之内有一位贤士,这贤士就是并肩而立了;百代之中如果出一个圣人,那就像接踵而至了。如今您一个早晨就引荐七位贤士,那贤士不也太多了吗?”淳于髡说:“不对。那翅膀相同的鸟类聚居在一起生活,足爪相同的兽类一起行走。如今若是到低湿的地方去采集柴葫、桔梗,那世世代代采下去也不能得到一两,到睾黍山、梁父山的北坡去采集,那就可以敞开车装载。世上万物各有其类,如今我淳于髡是贤士一类的人。君王向我寻求贤士,就譬如到黄河里去取水,在燧中取火。我将要再向君王引荐贤士,哪里只是七个人。”

这段记载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www.xing528.com)

第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齐宣王请淳于髡为他推荐德高智广的人才,一天之内,淳于髡就接连不断地荐举了七名。齐宣王感到十分惊讶,向淳于髡请教:“俗话说:‘人才难得’。在方圆一千里以内,能够发现一个贤才,就算很不容易了;在上下百年的时间里,能够出现一个圣人,也是难能可贵的了。可是,你居然一天不到黑,就向我介绍了七个贤才。这样看来,贤才岂不是有点太多了吗?”淳于髡回答很精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是同类相聚的,当然各种人物也不例外。我大小总可以算得上一个贤士吧,与我接触的贤士何止七个、八个?您让我给您举才荐贤,就仿佛在河边取水,拿火石打火一般,当然容易多了。”

淳子髡的一番话,形象生动、晓畅明白地揭示了人才问题的一个规律。我们不妨再列举中外历史上的一些事实,作为淳于髡高论的佐证。即如中国文学史上,就颇多一些人才团体,诸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苏门四学士”等,不胜枚举。倘若将这些现象联系起来看,它不是很耐人寻味吗?

这些现象本身,似乎可以说明“人才团”“人才群”“人才链”是发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人才在一个时期、一个部门、一个集团甚至一个家族中相对集中地涌现并非没有缘由。人才的出现不仅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这个“大气候”密切相关,也与个别条件、环境的“小气候”关联颇深。譬如,“建安七子”青史留名,曹操的唯才是举、招揽人才的方针政策应居首功。尽管因为政治的原因,他后来把“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杀了,但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曹操,为了建功立业,毕竟网罗天下人才,开创了一代文风。此外,由于意趣相投,有才之士在一起互相砥砺,切磋琢磨,不仅能张扬志气,也能增强竞争意识,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化和人才更快地走向成熟。这也可算是“人才群”出现的一个原因吧。所以,从淳于髡一日荐七贤的佳话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抓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规律,努力为人才群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那么,在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当会有成批的人才一浪高过一浪地奔涌而来。

第二,这个故事反映出两人对“贤士”不同的认识和心态。齐宣王对人才求全责备,当然发现不了人才。淳于髡正是抓住宣王在对人才问题上的片面性,开导他应从实际出发,识才,用才。古人云:“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这是《吕氏春秋·疑似》篇中一句名言,其意思是:琢玉的匠人最担忧的是像玉一样的石头,相剑的人最担忧的是有像吴干那样的劣剑。这两句话常被用来比喻忠奸相混,贤愚相杂,不易识别。然而,“玉石相类者,唯良工能识之。”意思是说,玉和石的样子相像,只有技艺精良的人,才能识别出来。如果从识人角度来说,是讲只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能从平庸的人中发现人才。事实也正是如此,尤其是在人才未识之前,如“良玉未剖,与瓦石相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即好玉没剖出来时与瓦石相混在一起,如同一类;千里马没有奔跑时,与跑不快的马杂混在一起,分不出好坏时,更需要良工巧匠那样的贤才,才能识别出贤才与不肖之才,有用之才与无用之才来。假如“买玉不论美恶,必无良宝矣;士不论贤良,则无士矣”。这就更说明买玉不识别好坏,必然没有珍宝;选拔人才不进行识别,不论是否贤良,就没有贤才。既然识别人才是如此重要,我们就需要有识贤的贤才。如果没有识贤的贤才,那种“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的局面和现象是不会自动消失的。一旦有了贤才,“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奇迹就会出现。也就是说,贤者即有慧眼者能远看山崖,就可以看出山上有璞;面对河川,就可知水中有珠。换言之,善识人者能于众人之中发现贤能,有慧眼者能识奇才于未露头角之时。

第三,善识人才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受他人言语所左右。在中国历史上,像淳于髡这样别具慧眼的人也大有人在。晋代的皇甫谧亲自为无名青年左思所写的《三都赋》作序,使之名噪洛阳。唐代诗人顾况提携白居易未名时;鲁迅举荐了萧红、萧军、柔石、叶紫、章靳以;巴金发现了曹禺的过人才华;赵树理对陈登科一篇错别字连篇的稿子格外器重,从中发现了作者未经雕琢的杰出文学才能。以上事例说明,“终是君子材,还须君子识”。贤明的人才,终究要贤明的人去发现。平凡的人,难以发现杰出的人才。因为历史经验也反复证明:“高世之器,非浅俗所能识也。”正因为杰出的人物,鄙俗的人是不能发现的,所以能够担任起识别人才的人,自身必是非同凡响的人。

对于已成名的人才,不跟在吹捧赞扬声的后面唱赞歌,而应多听一听反对意见;对于未成名的人才所受到的赞誉,则应留心在意。这是因为,人云亦云者居多,大家说好,说好的人越发多起来;大家说孬,说孬的人也会随波逐流。所以,用人者如果听到大家对一位普通人进行赞扬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古往今来许多人才都是用人者听到别人的选举而得知的。周文王也是在百姓的赞誉声中得到渭水边的贤才姜太公的。刘备就是听到人们对诸葛亮的赞誉而“三顾茅庐”请得贤才。这样的人才多出身卑微,而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受到人们的赞誉,就是其价值得到了“民间”的承认,用人者就要大胆启用。

被埋没的人才有如待琢之玉,似尘土中的黄金,没有得到公众的承认,没有显露出自己的价值。若不是独具慧眼的识人者是难以发现的,因此,沙里淘金需心细,否则金子很容易从你的指间漏出。潜人才虽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有的甚至处在成才的初始时期。但既是人才,就必然具有人才的先天素质,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略,或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品格,或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或有“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过人之处。总之,既是人才,就必然不同常人之处,否则就称不上人才。一位善识人才的“伯乐”,正是要在“千里马”无处施展腿脚之时识别出它与一般马匹的不同,若是“千里马”已在驰骋腾越之中显出英姿,何用“伯乐”识别。不光知心,还要知人的气质类型。什么样的工作,需要什么气质的人来做合适,大有讲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