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纳河流,探寻白泰人的历史和文化迁徙

南纳河流,探寻白泰人的历史和文化迁徙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纳河,发源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县,流经元阳、金平县,称为藤条江,流入越南莱州省,在省会莱州市与沱江汇合。“南”是壮、泰等族语水的意思,引申为河流。而西双版纳的泐人就是白泰人。现今越南白泰女子的服饰与西双版纳普文、勐养傣族女子的服饰相同。一些白泰人又沿着溪流迁移,来到越南老街省的炭渊、文盘,或迁往红河流域。而枚州的白泰人也有广西迁去的人,其祖先是壮人。

南纳河流,探寻白泰人的历史和文化迁徙

越南西北和老挝收集到的泰人、佬人、泐人用泰文手写的资料如《版勐纪事》以及其他书籍记载,他们的祖先在进入越南和老挝之前,故乡是在9条河流汇合的地方。这9条河流是:湄公河(nam khooŋ)、沱江(nam te)、马江(nam ma)、红河(nam tao)、南乌江(nam u)、南纳河(nam na)、南涅河(nam nua),还有在中国云南省的不知名的两条河。[3]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西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东北坡,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入老挝境内后,称为湄公河,流经泰国和老挝边境、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

沱江,发源于中国云南省南涧县,称为把边江,流经景东、镇沅、普洱,改称李仙江,流经江城县,进入越南莱州、山罗、和平、永富等省,又称黑水河,与红河汇合。

马江,上游有两支流,一支是老挝华潘省的南亥河,另一支在越南的莱州省,流经山罗省进入老挝华潘省,与南亥河合流,进入越南清化省,奔向大海

红河,又称滔江,发源于中国云南省弥渡县,流经南涧、双柏、新平、元江、红河、元阳、金平等县,上游称礼社江、元江,流过云南省河口,进入越南老街,流经安沛、永福、河西、河内海兴、太平等省市最后入海。

南乌江,发源于老挝丰沙里省的罗布和与中国云南省江城县交界处,流经琅勃拉邦,汇入湄公河。

南纳河,发源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县,流经元阳、金平县,称为藤条江,流入越南莱州省,在省会莱州市与沱江汇合。

南涅河,是今什么河流尚未查到。

“南”(nam)是壮、泰等族语水的意思,引申为河流。

上述9条河流中已知的有6条。古时泰人的地理概念未必有今人那么明确。已知的这6条河并未汇合在一起。泰人的故乡在9条河流汇合处应理解为,在9条河流发源地带。这6条河的源头相距甚远,那么,范围就比较广,除古时的西双版纳范围外,还包括西双版纳以北的地区。从他们的迁徙歌、语言以及传说等情况分析,还不是他们最早的起源地,而是一个中续地,居住的时间比较久。

很久以前,聚居莱州省封土县的白泰人派代表到西双版纳的勐梭朗(mwəŋ so luoŋ)请来一位姓lo的人来当头人,泰语叫“道”[4] ,有一些泰人跟随到勐梭朗。这位头人娶了莽人的女子为妻,子孙后代就统治了这块地方,经过多年的经营,日益发展,将荒芜的勐梭朗、勐泐开发成肥沃的田垌。而西双版纳的泐人就是白泰人。现今越南白泰女子的服饰与西双版纳普文、勐养傣族女子的服饰相同。

一些白泰人又沿着溪流迁移,来到越南老街省的炭渊、文盘,或迁往红河流域。他们还到了巴卡(又称puok kha,即今越南老街省北河县,位于中越边境),又从巴卡沿着红河迁移到勐哈和勐门(今和平省枚州)。

越南学者收集到一份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的族谱——和平省枚州县白泰人的《何公宗族来历》,用泰文书写。书中开头写道:“本家谱留下祖先从勐黑卡(mwəŋ hwək kha,即老街省北河县)迁移的记载。我们祖先从前的根基在广西,有3兄弟,到该佐(即河内)做生意,大哥娶妻宋亲、夜纽。二哥娶妻云化、注追。三弟逆向而行,到khat地娶妻婉宾。生子匿东,成人后成为黑卡的头人。其子见在北河不能久住,便迁移他走。到第4代时,他们已迁到和平省现在的居住地,成为头人,曾经管辖过4—5个勐。”[5]

这份族谱没有记载清楚他们的祖先来自广西何处?时间也不清楚,这是憾事。有意思和有价值之处是壮族演变成泰族的实例。广西没有泰族,然而壮族的语言与泰语相同或相近。老街省北河县的白泰来源,不仅有西双版纳迁来的,也有广西迁去的。而枚州的白泰人也有广西迁去的人,其祖先是壮人。

何公族谱中用了“广西”一词,那么广西这个地名是何时出现的呢?宋代设广南西路,元代设广西道,明代设广西行中书省,此后一直沿用至今。那么,何姓进入越南,并演化成泰人应是元代即14世纪以后的事。该族谱记载了27代人的历史,至19世纪70年代止。若以一代人25年计算,共675年。若算到今天,约800年,与广西地名的出现时间相一致。

法国殖民者用法文写的《巴维尔传教回忆录》(Me’moires de la mission pavie)一书中记载,刁文知出来替法国殖民者做事时说:“我们祖先的根子是在13世纪和以前的广东,姓罗。明朝被满清推翻后,罗姓人不愿为篡权者服务,于是迁到越南,为了避免满清的报复改姓刁。”原第四官兵司令长官杜梭勒特(Dussault)于1917年12月1日用打字机打的一份报告中说,在调查了刁姓祖籍之后记载道:“刁文知说,他的祖辈把家谱全扔到火堆里烧掉了,失去了一切根据,其意图是使每个人不知道他们的根子是在外邦,以便容易统治这个地方,像存在已久的泰族贵族世系一样,父传子继地进行统治……据我们调查得知,在这个地区最早出现刁姓的人是刁文生(Deo Van Seng),即刁文知的父亲。”1908年刁文知去世,刁姓势力衰退,其子孙联络中国广东和广西人抗法,事败无成。

刁文康(Deo Van Khang)即琴康(Cam Khang)(当时任炭渊知州)说,“刁姓祖先是罗金江(Lo Cam Koong),在广西龙州做大官。17世纪末,罗金江不愿意为满清服务,在得到黎朝的允许后,带着他自己的军队迁到越南北方。这时,沱江地区和红河上游地区的人民正起来反对朝廷。黎朝皇帝便差遣罗金江带兵去平定这个地方。由罗金江指挥一支军队从义路进发封土,由其弟罗朗将(Lo Lang-cheong)(?)带领另一支军队从义路经万安、山罗,到达奠边府……平定之后,兄弟俩在莱州相会,罗金江留在莱州,弟弟则转回奠边府,后去世于此。此后好多代人,刁(罗)姓子孙繁衍,在西双州泰的辖区内担任领主,父传子继。”法国殖民者入侵这里后,还得承认刁姓势力,刁文生在兴化的砖头房成为法国公使的寓所。[6]

那么,罗姓怎么成了刁姓的祖先呢?据《泰族地区专著》(Monographie sur le pays Thai)说:“刁文知的祖先原姓罗,祖先是在中国的罗金江,16世纪时迁到越南,是刁吉罕后裔的女婿。到罗金江这代人时刁姓无子嗣,于是由女婿袭位统治人民,便将罗姓改为刁姓。”越南文魁先生就此事与在莱州的刁姓和其他姓的老人交谈,都说上述记载是对的。文魁先生去过这个地区很多地方,很熟悉那里的情况。有些人的名字无法猜出其意义,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语言很“岱话”。[7]

中越两国史籍对刁吉罕都有记载,《大越史记》本纪实录卷之1《黎纪一》载,黎太祖顺天五年(1432年)正月,“命亲王思斋将兵征忙礼州。州酋刁吉罕子刁孟旺出降。居于东京,立为司马,后年杀之”。同书卷之2《黎纪二》载,绍平元年(1434年)二月十四日,“忙礼州刁孟旺母来降(刁吉罕之妻也)。刁吉罕既死,子孟旺奉其母归故地。母独先为纳款”。

我国史籍对傣、泰族的刁姓和刀姓有时混用,刁吉罕写为刀吉罕。《太宗永乐实录》卷33载,永乐三年(1405年)二月,“云南宁远州土官同知刀吉罕奏云:‘臣所辖猛慢等七寨,本臣祖宗故地,近被安南攻夺,又掳掠臣婿及女并人民畜产,征纳差发,驱役百端,臣世奉中国职贡,今横被虐害,实所不堪,惟朝廷怜悯’”。从此至宣德七年(1432年)的32年间,该书还记载了刀吉罕及其子刀孟旺与明朝关系密切往来的事11条。

刁文知的祖先从中国迁往越南的时间,一说是16世纪,一说是明末清初,说法不同,但时间是一致的。

这是晚近由中国壮族演变成越南泰族的又一实例。(www.xing528.com)

和平省枚州县,北面与山罗省木州县相连,南面与清化县相接,东面与新骆县、沱北县相邻。枚州是从越南内地通往西北的门户,离老挝仅约40公里,离河内120公里,有611平方公里,约4万人。据越南泰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他们的祖先是在红河上游,中越边境的黑博卡(huok puok kha),即今老街省北河县,大约在14世纪初叶,由于中越边境一带泰族发生变动,他们沿着红河转沱江,然后到木州地区、勐孔地区、清化和枚州建寨立业,距今已600多年。其他的泰人则向越南西北地区、和平、清化山区、义安、河静迁移,甚至进入老挝中部和南部。从北河县迁走的是白泰人,留下的是黑泰人。据越南民族学研究所的泰族学者琴仲说,他本人是越南山罗省枚山县长枚乡的黑泰人。北河县黑泰人的语言与他家乡黑泰人的语言相通,可见北河县黑泰人是在迁移过程中停留下来的一小部分。

率领泰人到勐门的首领叫郎奔(laŋ bon)。他是道卡的长子,是道卡第二个老婆所生,分得的土地过于狭窄,于是放弃故土,到北河地区谋生。居住一段时间后,他认为这个地方不理想,便率领众人沿沱江而上,最后来到枚州拓展宏图。

传说,道的祖先有三兄弟,原来居住在北河一带,因土地狭窄而又杂草丛生,于是相约,沿着红河顺流而下,寻找沃土建勐。两个弟弟乘铜船,行驶快捷。哥哥和母亲乘水牛皮船,走得慢。船老大不耐烦,走不久割块水牛皮煮来吃,因而船走得更慢了。众人到了平原,见已有越人在此生活,沿河又有芒人居住,于是溯江过滩。从此,哥哥换乘铜船,让母亲和弟弟改坐水牛皮船,自己先行去找好地方。

两个弟弟到了乳香树溪[即今如溪(suoi rue)]停歇,见哥哥在树上刻有标记。两个弟弟想向哥哥相反的方向走去,到了尚滩(bai xaŋ),见成群的八哥鸟从枚州的方向飞来,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于是决定不跟哥哥走了,来到勐门、尚滩。这地名就从这时开始有的。

开初,两个弟弟来到豆村,见土地宽广,惊喜得大叫“哎扎扎”,因此,至今豆村还叫哎村。于是他们在此休憩。两个弟弟弃船沿着山岭行走,走了好一阵,口渴了便把槊插在地上,喝洼地里的水。不料槊倒在地上,槊刀掉了下来,再也找不到。现在这里称为从村(泰语音译)。到了往村,母亲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儿子回答:不知道。只有一塘水在中间。泰语叫:bo vang ka。因此,现在村名叫往村。

当到姜赛时,鼓掉在地上,坏了,因此姜赛又叫功村,泰语kooŋ是鼓的意思。两个弟弟来到波琅(bo luoŋ),有一股水源,可以修水利,引水灌溉成水田。但田太狭窄,不理想,又继续前进,来到姜州,见土地广阔,景象非同一般。于是老二停留在此,恳请祖先神留住在这里。老三仍不满意,请求母亲和哥哥允许他另外再找寻地方。母亲和二哥答应了他的要求,割下铁牛角(意为非一般的牛,这种夸张的说法常见于越南泰族的传说里)为他饯行。老三顺马江而下,在一个地方见到有姓罗坎(lo kham)和姓范的人居住。又再沿江而下,走不远,见一片广大的平原,众人高声叫起来:khw ko! khw ko!意为“太好了,太好了”。于是老三便留居于此,将此地取名叫勐楼(mwəŋ lau)、勐空(mwəŋ khooŋ),楼是“我们”的意思,空是“规约”的意思。勐楼意为“我们的土地”,勐空意为“我们遵守枚州勐门的规约办事”。因此,现今枚州的泰人常称波特(bo thuok)的泰人为叔叔,波特的泰人称枚州的泰人为伯伯。后来这三兄弟的子孙又分封到各地。[8] 此处就从略了。

这是许许多多迁徙和传说之一,笔者在此不厌其烦地记述,是想让读者知道一般迁徙的原因、经过、村名的来历等等。这些与中国南方民族的迁徙原因、经过、村名的由来何其相似。

莱州省勐来的白泰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西双版纳迁移到这里的。泰人赶走了原住民族乌尼(即哈尼)人、本(本地倮倮)人,定居于此。泰人取地名为勐来(lay),lay是“赶走”的意思,勐来意为“赶走的地方”,含义是赶走旧主人自己来代替。后来,大约在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道久率领一部分黑泰人从勐青(奠边)移居勐来、勐董,道久成了勐来的首领。原先居住在勐来的白泰人受黑泰人的影响。[9] 勐青,中越两国用汉文写的史书作青州,即今奠边府。

白泰人在勐来、勐碟定居后,有一部分人又沿着沱江迁移到勐煎(今山罗省琼崖县)和勐战(今山罗省勐拉县玉战乡)。时间是在黑泰人到达义路和沱江、马江流域之前,即11—12世纪之前。据《版勐纪事》载,黑泰人来到勐战时,已见白泰人居住于此。[10]

我国云南省金平县勐拉乡的白傣人自称“傣考”,傣语“khao”(考)是白的意思,与越南白泰人的自称相同。当地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越南迁入金平的。这应是较晚的小股迁移。要弄清楚越南泰族的变迁以及与我国傣族的关系,还得从越南莱州的历史沿革说起。

莱州,在唐宋时期的大理国称为“七十城门甸”,元朝至治三年(1323年)设置宁远州,直接隶属云南行省。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甲申,“宁远州洞蛮刁用为寇,命云南行省备之”[11] 。历史文献中,刁或刀姓是傣泰族特有的姓,由此可知,这时宁远州已有泰人居住。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该州改属临安府管辖。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越南黎朝占夺宁远州,改称莱州,安西府辖10州:莱州、伦州、琼崖、昭晋、合肥、谦州、绥阜、黄岩、醴泉、嵩陵(又称广陵)。1540年,越南莫登庸篡夺黎朝王位,明朝准备出兵征讨。莫登庸惧怕而将广陵7州即宁远州的一部分归还云南。以后,越南一直想再度占夺。明代镇守云南的沐英家族在红河南岸有勋庄15个勐,其中有勐丁、勐剌、勐梭、勐赖。勐剌即现今金平县的勐拉。前述勐梭朗也就是勐梭,因勐梭朗也简称为勐梭。这些地方归临安府管辖,因此钱粮也附建水州征收。上述勐董、勐碟也归十五勐管辖。18世纪20年代,刀美林、刀美玉两兄弟是傣泰族头人,分居中越各一边,刀美林是越南兴化昭晋州土目,刀美玉是临安府建水县勐梭土掌寨。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895年6月20日),清朝与法国在北京签订《续议界务专条附章》,勐梭、勐赖、勐蚌归越南。[12]

在越南西北南端,即木州、扶安一带的白泰人则是14世纪从老挝迁到越南的。老挝的泰人、佬龙人又从何处来,将在下一章论述。木州,泰语称为勐桑(mwəŋ saŋ);扶安,泰语称为勐德(mwəŋ tak)。据勐桑白泰人用泰文写的《勐事》、黑泰人用泰文写的《版勐纪事》的记载以及民间传说,剔除神话部分,可以看到他们移动情况的梗概。从前,帕雅约佐根奉父王之命,统率一些兵将和老百姓从老挝永珍(即万象)出发,到外地寻找建村立勐的地方。他们先到了勐青(今奠边府),然后到勐火(属巡教)—勐梭(封土)—勐腊(属中国云南)—红河流域的勐马—勐沙特甘棠(均属今越南老街省)—勐谷(今永富省秋谷)—勐阿特(今永富省来同)—本宾—太和(此两地不详)—勐比(今和平省凉山)—勐尚(今和平省石碑)。这些白泰人到勐桑时,连(lem,大概是现称的克木)人、赖(le,大概是现在称的兴门)人已居住在此。帕雅约佐根要求住进勐桑,双方发生争执,后来达成协议,用箭射石壁,箭能插入石壁者为胜方,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如果箭落地则为败方,要离开这块土地。连人、赖人的代表用铜箭镞射石壁,前后3次都失败。泰人代表用竹箭,箭镞包上蜂蜡,射3次箭,都插在石壁上,泰人获胜。连人、赖人不服输,又要求祭勐神,若勐神应哪一方,哪方获胜。帕雅约佐根派人化装成勐神躲在石壁后面,拜祭后,“勐神”说:“这块地方要泰人居住才发达,如果连人、赖人居住,人类会绝种。”这样,泰人便成为勐桑的主人,连人、赖人便离开了这里。射箭的那座山便命名为蜂蜡山。[13] 射箭取胜定主人、问鬼定主人的故事,在中国广西壮族以及老挝、泰国也有,只是地点不同,双方的民族不同。

在历史上,云南省富宁县普厅坝子的壮族先民与彝族先民为争夺土地没有结果,于是双方同意去庙里问神,由神来裁决。双方来到庙里,烧香献茶毕,跪在地下问神,这块土地该归谁?神回答:壮族先民住水头(意为在有水源的地方),彝族先民住山头。此后壮族就居住高山。殊不知,壮族先民在进庙之前,先派一个儿童躲在神台后面,问话后儿童装扮成神答话。

清化省和义安省有40多万泰人,约占越南泰人总数的40%。虽然他们白泰、黑泰的区别意识淡薄,但仍自认为自己是白泰人。泰人死后,巫师要将死者的亡灵送回他的故乡,念诵沿途经过的地方。清化省关化县戈然勐的泰人送亡灵经过的地名今天大部分还保持着,表明他们是从越南西北、老挝,沿着马江迁徙到关化县的。这与他们的传说是一致的。

前述《何公宗族来历》中提到的三弟,带着一批人从和平省枚州迁到清化省勐空和勐楼,今属清化省百鹊县班功乡、垄粘乡、成林乡、成山乡、垄高乡、古垄乡以及属和平省的6个乡。他们到此之前已有泰人居住了。何姓泰人来后,便与原先的泰人贵族发生争权的斗争。至今和平省枚州的泰人还称这里的泰人为“ao”(叔叔)。

清化省山区和民族委员会保存的档案资料《第4联区民族情况的初步调查研究报告(1956年)》中,在说到何公后裔时写道:这支后裔从前居住在和平的枚、沱(枚州、沱北),进入(清化)有5—6代人。上面的泰人都承认他们的共同祖先是在枚(州)、沱(北),他们常到和平省去认亲,送葬。越南泰族学者黎仕教认为,从家谱记载看,5—6代人之说是约数,而不是定数。

清化省常春县章万勐的泰人琴姓祖先,是莱州到此的上门女婿,在与舍人的战斗中有功,打败了舍人,建寨立勐出大力,成为贵族。他们自称tay do(越文),do是so的变音。越南莱州省封土县有勐梭(so),中国云南省也有勐梭。从琴姓家谱推算,他们迁移到此大约已有700年时间。[14]

义安省7号公路地区的昆光、将阳、圻山3县以及英山县的部分地区的泰人,是15世纪迁到这里的。考古资料表明,10—18世纪,泰人的迁移浪潮不断,先后进入义安省定居。

从送亡灵回故乡的诵词可以知道,他们的祖先是由两条线路迁入义安的:一条是从越南西北经过清化省,然后定居义安省;另一条路线是从越南西北经过老挝,然后迁移到沿南莫河和南能河居住。他们的迁移是多批次的,先后有所不同。

这里的泰人有韦、罗、梁等姓,与壮族的姓氏相同。此外还有越(京)人的姓氏丁、黎、阮、裴、刘等,说明他们与越(京)人通婚。[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