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安石课外拓展:《明妃曲》中的不解离

王安石课外拓展:《明妃曲》中的不解离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外拓展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根据本节课所分析的内容,将《咏怀古迹》改写为一篇400 字的写景抒情散文。

王安石课外拓展:《明妃曲》中的不解离

信息化教学之语文案例咏怀古迹(其三)

邱 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蕴含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关注、思考历史人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三、课前准备

准备课前学习资源,主要涉及一个微课,一段配乐音频,一段朗读视频,三份拓展文字资料。

1.微课。

微课主要围绕知人论世,杜甫和写作背景来展开的,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阅读理解诗歌的情境。

微课设计的主要环节:

(1)简述杜甫的一生,了解杜甫一生的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第二个时期: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第三个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第四个时期: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2)写作背景介绍,了解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作此诗。如:此诗是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 年)自云安到达夔州,一住两年的这期间写作的,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 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于杜甫而言,七年前自己因上书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罚自己,心里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

(3)此诗写作对象的生平——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至今。

2.一段配乐音频。

选择林海的纯音乐——琵琶语作为此诗的配乐,能够很好地吻合此诗所要传达的情感

3.一段朗读视频。

这一首诗歌,重在朗读,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在他们朗读之后,老师再放朗读视频,边听边注意字音、断句、重读、情感凝聚处。

4.三份拓展文字资料。

(1)咏史怀古诗的相关知识介绍及鉴赏方法。

①咏史怀古诗:诗人读史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遗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抒发对生活、时事、自身的感慨。

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②怀古咏史诗的特点。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和际遇与作者有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这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同病相怜和对比失落。

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咏古迹、怀古人、忆古事。

思想内容:感慨身世、感伤兴衰、劝勉警戒等。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A.所描写的古人、其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B.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C.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2)课外拓展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3)咏怀古迹的其余四首诗歌。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四】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运用对联和四大美女的图片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2.整体感知

配乐朗读,播放朗读视频,并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3.赏析诗歌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目的何在?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4.深层挖掘。

活动设计:思考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在作业本上呈现出王昭君和作者的相似处,小组展示补充,此处需要用到展示台,让学生的成果呈现得更为直观。

问题:《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诗中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的个人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5.对比阅读。

运用所学到的咏史怀古诗的知识,分析《蜀相》与《咏怀古迹》的异同。

6.美诗成文。

根据本节课所分析的内容,将《咏怀古迹》改写为一篇400 字的写景抒情散文

五、课后反思

《咏怀古迹(其三)》是一首以咏史怀古为题材的律诗,杜甫借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来抒发自己一生漂泊和功业无成的感慨。本课从一首诗拓展到这一类诗鉴赏方法的归纳总结,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信息化的今天,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信息化教学,在教学此诗时,结合了多媒体、展示台等信息化手段。在课前准备阶段,利用微课丰富的资源,将作者和相关背景、写作对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做到知人论世。

在教学中,更体现了教学的信息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阶段,采用对联和图片故事;诗歌重点朗读,在教学中,采取了配乐朗读和播放朗读视频,让学生有声、图的感受,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对此诗进行鉴赏分析时,教师转变了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从传统课堂上的以讲授为主的身份调整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导演组织者,教师知识在该“出手”时才“出手”,主要是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来分析此诗并利用展示台展示成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实现了角色转变。这样进行教学后,能够有效地把握重点,有效地突破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教学案例之《烛之武退秦师》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 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

邱 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朗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教师恰当的提示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4)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5)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敌人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二、教学重难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精妙的言辞欣赏。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促进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梳理。

三、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指导。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2.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文章行文结构的梳理,文言知识点的梳理和难句的理解。

3.相关背景资料,用幻灯片呈现。

四、教学过程

此文的教学分为三个课时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要点:反复诵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特殊文言现象,翻译文中重点语句。建议上课前用一节课简单梳理句子成分等基本语法知识。

(1)推荐几名学生分段诵读文章,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落实字音字形。

(2)教师范读全文,然后播放朗读视频,指导朗诵方法。

(3)要求学生带入注释用现代汉语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4)4 人一小组,逐段梳理文言知识点,并用展示台展示小组成果。

(5)教师点拨重点、难点,用多媒体形式加以检验和总结。

①类活用②通假字古今异义④文言句式⑤重要虚词:以、而、焉、之、其、(略)。

第二课时

要点:精读文章,梳理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2)以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计(多媒体展示图片)导入,引出疑问“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查部分文句翻译,帮助学生理清层次

三、请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标题概括总结文章脉络

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多媒体投影情节图片,让学生复述故事)

(1)结合当时的背景,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解决学生的疑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2)背景补充(幻灯片呈现):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 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 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见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 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或者: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 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 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 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 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 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 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四、逐段梳理课文(板书)

第一段:一个岌岌可危的严峻国局。

第二段:一个慧眼识才的精明伯乐,一个挺身而出的大义男人,一个上下齐心、团结一致的国家。

第三段:一段名传千古的精妙劝说,一个基于国家利益的英明抉择。

第四段:一个意料外情理中的沉着应对,一个成熟理智深谋远虑的君主。

全文:一节古人给我们上的深刻政治课。

五、结合课文下注释、网络收集的资料,介绍《左传》

一段充满动荡与战争的历史,一本波澜起伏的生动史书。

六、课堂小结

本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畏艰难,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七、布置作业

精读课文,体会烛之武的言辞之妙和本文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

要点:赏析烛之武言辞之美,初步鉴赏《左传》特色。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对,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50 年钱学森开始争取从美国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抵得上5 个师,烛之武他可不只抵得上5 个师呢,他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不仅瓦解了国家的危机,还能化敌为友。他究竟有怎样的通天本领呢?让我们在音读意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读此文。(板书)

二、话题激趣

学生就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讨论。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点拨:本文着重描绘的人物就是烛之武,他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善于外交辞令。因此,把握烛之武的劝说特点对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很有帮助。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赏析:这段说辞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精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三、拓展分析问题

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幻灯片呈现)明确: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②巧设伏笔,首尾呼应。③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四、小结《左传》(幻灯片展示)

《左传》中记了众多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春秋时代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面貌。

①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②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期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③《左传》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五、课堂小结

《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弛有度,曲折多变,凸显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两起两收的对称美,离合变幻的对称美,不露痕迹的呼应美,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六、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阶段的第一篇古文,高一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比较薄弱,对此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然后再分析内容、人物形象,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针对此文的教学,应该在备课时通过网络整理一些左传中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并制作教学的课件,以便整理出本文的文言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重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和小组合作的形式,理解此文的意思和内容,并通过故事情节图片的呈现,复述故事;在探究人物形象时,采用话题激趣的方式,激起学生讨论的热情,从而深入了解烛之武这个人物,最后总结,再通过多媒体投影出相关内容,使得教学更加完整,才能加深学生对此文的理解。

《社会历史的主体》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例

舒 荣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学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是信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框为例,展示其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并对教学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加以反思,以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水平,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将“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我们称为“互联网+教育”。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与工具,用于改造传统教学,创新多种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活动中作用的实现,关键在于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从“听、记、背、练”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具有多重优势: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评价动态化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改的发展理念,为新课改的进行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框为例,全面展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相较于传统教学设计是一种新事物,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自我反思。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第二框题。

(二)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在第一框题阐述社会发展规律这一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同时本单元的第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又是在充分认识“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基础之上的深化。因此,本框题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就本框题的具体内容而言,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且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思想对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哲学常识中有一定地位,是新课程标准4.13 规定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情分析

1.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各种媒体对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高二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由于心理不够成熟,是非判断标准不够清晰,对“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产生疑惑,对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刻。面对当前的价值观念多样,这就要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形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价值取向,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思想。

2.知识基础。

在本单元学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学生基本掌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为进一步探讨社会历史的主体打下了基础,起到铺垫作用。

3.能力基础。

高二学生通过先前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等哲学常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哲学素养和哲学思维能力,同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感悟,又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经验。

(四)教学目标分析

由教学的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及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运用生活实例总结出群众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理解不同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含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真正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哲学原理,做到知行合一。

二、策略选择

(一)教学环境与资源

(1)根据本课内容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从实际生活案例出发进行总结概括,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

(2)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展示相关材料,并坚持视觉与听觉、动态与静态系统优化的原则。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同时又能使课堂教学展现生动有趣的一面。

(3)有选择性地利用书中的阅读材料。由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提取概念。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4)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便于学生抓住本课的重点、难点,理清本课的框架结构,弥补多媒体“一闪而过”的缺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生动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2)体验式教学。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从自身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进而将知识内化。

(3)讨论法教学。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同时师生双向互动,让整个教学课程成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状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

(三)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材料,能理解概念,不断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合作学习。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评价机制

(1)注重采用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结果及开展课后活动,均体现从学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来测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把握相对评价方式。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经验各异,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有高低之分,要以大多数学生掌握水平为基准进行个体评价。

(3)灵活运用动态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过程,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对教学评价也是动态的。

四、过程实施

(一)情境导入

首先,教学时间是在春季,借助计算机播放古代诗歌中描写春天的诗句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赞美,从而激起学生对自然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学地点在重庆,通过PPT 播放关于重庆人文景观的图片,进而使学生从身边的具体现象中区分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不同,前者无人类实践而后者有人类活动。接着学生跟着播放器朗读朝代歌,让学生体会我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最后,由老师提问:这一幕幕历史剧的主角是谁呢?谁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呢,谁又在开历史的倒车?对起着推动作用的社会主体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由此引入本课的教学:社会历史的主体。

情境预设

师:亲爱的同学们,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这是一个让人想出去走走的季节。我们一起来听听古代诗人是怎么描写春天的。

生:(略)

师:赏百花竞艳,听燕子呢喃,感春雨沙沙,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同时,我们身处的重庆是一个文化名城,人文景观颇多。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屏幕,看看同学们都去过这些地方吗?去过这些地方的同学讲解一下这些人文景观,好吗?

生:(略)

师:那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什么区别呢?

生:前者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后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

师:很好。前者没有我们人类的参与和改造,而后者却有我们人类留下的足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哪一位同学能帮老师读一下吗?

生: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

师:短短数语,展现了我们祖国近代史以前的社会历史。可是,我们再深入地想想,这一幕幕历史剧的主角是谁呢?谁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呢,谁又在开历史的倒车?对起着推动作用的社会主体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一课,老师将与各位一起解决这些困惑。

设计意图:以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的情境导入,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引用家喻户晓的朝代歌,层层推导,由简入难,设疑而止,不仅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还能够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讲解新课打下基础。

(二)新授课

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是社会的主体。

抛出“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命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定小组组长进行观点及原因汇总。在进行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命题进行总结:无论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大人物,还是道不出名的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他们都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

设计意图: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俗话说“真理是越辩越明”,辩论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回忆上节课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将这一观点进行升华,用哲学世界观作为基础。

设计意图:教材是一个整体,不可孤立地学习某一部分内容,任何一个哲学观点必定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通过复习所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理解其相关性。

2.理解人、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英雄的概念。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93 页“专家点评”的内容,让学生举例说明各个概念的外延,同时画出韦氏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材料,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利用数学知识画出韦恩图,实现跨学科教学,综合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教师提问在座同学父母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的具体内容,明确学生父母为社会物质财富——衣、食、住、行所作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展示陕西省2000 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的统计,说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设计意图:哲学源于生活。政治教学目的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尤为重要,通过学生讲述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便于学生将枯燥的书本知识趣味化。

4.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运用多媒体展示陕西的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以及景观大雁塔、兵马俑等,使学生能从自身熟悉的环境中,充分认识社会精神财富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同时创造的精神财富又推动社会实践的进行。

设计意图:由于特定的教学对象是陕西学生,因此通过他们所熟悉的文艺作品、人文景观等再现,即达到学生理解知识的目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意识,实现目标多元化。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通过回顾1840 年中国近代史以来,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事件,深刻体会人民群众推动生产力发展、变革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

设计意图:文史哲本身是一家。回顾历史,将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具象,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从中国近代史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对比,使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从古至今的脉络,教学逻辑结构清晰。

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播放《2015 年感动中国》的视频,通过播放的视频,让学生能够认识这些人物是来自我们广大的平凡的人民群众,同时给予的奖励说明人民群众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让学生理解他们受到爱戴的原因,从而理解群众观点。

将2015 年两会中涉及民生的提案,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问题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到群众路线的内涵。

在理解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基础上,联系我国的社会性质,使学生树立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适当地提出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增强政治学科的时效性,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树立正确的是非标准意识,再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三)课堂小结

首先,回顾整个课堂教学流程,通过板书展示,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理清本框题的逻辑结构和设计层次。其次,明确原理与方法论的应用,教会学生答题的技巧,应对高考。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学习最终要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检验,有必要帮助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四)课后活动

要求学生观看《2015 年感动中国》的现场报道,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感动人物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地热爱人民群众,留心生活,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恩社会。

五、效果反馈

本次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相当融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负”,提高教学效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此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较为成功的尝试,使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生动、立体起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学流程图

高中思想政治课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以《世界文化多样性》为例

舒 荣

一、教学任务简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题处于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的位置,是在学习完第一单元,认识什么是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态度的把握,同时也为后面文化的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进行铺垫,因此本框题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样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的意识,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

1.现状分析。

21 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全球化也在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西方文化传媒广泛传播,而作为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不深,却对外来文化过分崇拜,因此,把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显得十分重要。有必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

2.知识基础。

在第一单元学习完文化与生活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文化的概念,了解文化对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打下了基础,起到铺垫作用。

3.能力基础。

高中学生通过在初中阶段地理、历史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文化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接触不同文化,有一定的生活感悟。学生在学习中又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经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教材,结合学情,确立本课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明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明确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2)能力目标:培养归纳分析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能力;具有辩证看待文化多样性的思维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欣赏“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培养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要求”。

为了引导学生实现知行统一,教学难点设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二、教法与学法选择

(一)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借助网络平台,多媒体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2)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通过向学生抛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从自身所处环境出发,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进而将知识内化。

(3)讨论法教学。讨论法教学是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师生双向互动,让整个教学课程成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状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

(二)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学生课前借助互联网、学校图书馆,自我阅读收集本课的相关材料,为课上学习做良好的铺垫,同时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分小组探究,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借助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预习

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发布预习任务。

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寝室,室长为小组组长,要求学生在假期收集关于世界文化的资料,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图片、文字、视频(视频不超过1 分钟)等,小组组长进行资料汇总。各组通过互联网,将学习成果及问题一起上传到学习平台,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形成学习资源。

在此环节,学生积极收集案例素材、明确学习目标,为课堂高效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运用教学平台、互联网、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其优势在于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二)情境导入

教师应用网络媒体播放学生收集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客观评价,表扬学生在课前积极探讨、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补充说明,进而引出本课课题。

具体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将各小组传给咱们班群里的资料做成了一个小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眼里的世界文化吧。

生:(略)

师:很好,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关注历史和文化。今天我们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课,老师将与各位共同进入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地认识和对待世界文化。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微视频。

优势:直观生动的视频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学生融入教学情境,在情境中体验、领悟。

(三)教授新课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探究:看课本28 ~29 页三个镜头。三个镜头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同样是体育运动项目,欧美国家流行击剑,韩国盛行跆拳道,中国人爱好武术,说明了什么?

提示:同样是建筑,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说明了什么?

生: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师: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课本上举了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

老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民族节日是不一样的。

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中国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西方欧美国家的节日有哪些?

生1: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生2:傣族泼水节、回族开斋节等。

生3:圣诞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等。

(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问题: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由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从时间、由来、习俗三方面比较)

生:时间,春节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圣诞节从阳历12 月24 日开始到第二年1 月6 日。

起源: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12 月25 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便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风俗:(春节)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吃水饺、除夕守岁、拜年磕头、压岁钱、上坟拜祖宗、逛庙会、赶年集等。圣诞节:装饰圣诞树,点燃圣诞蜡烛,唱圣诞歌,吃圣诞大餐,送圣诞礼物。

师: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

生: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

师:中秋节就要到了,我们为什么要过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有什么意义?

生: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探究:回顾课前导入内容,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图片)。

问题: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各有什么特点?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金字塔神秘,长城雄伟,秦陵兵马俑庄严……

师: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问题: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生:长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布达拉宫等。

师: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思考: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它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生:(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遗产名录》的方式保护世界的文化遗产。学生阅读课本30 页“相关链接”,了解世界遗产分哪三类。

2.透视文化多样性

过渡:上面我们列举了很多事例,了解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下面大家阅读课本31 页,思考以下3 个问题:

(1)什么是文化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加以分析)

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教师展示文化多样性表现的结构图)

生: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师: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点,世界文化是相通的。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举例,美国电影带有美利坚民族的文化特征,但我们中国人能够看懂,并且看得津津有味。(文化是相通的)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带有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外国人也能听懂,听的时候也感觉非常优美动听。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存在着差异。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所特有的,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尊重文化多样性

探究: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对异文化采取三种态度:贬低、排斥;盲目崇拜;虚心学习,平等交往进行组稿发言。

情境模拟——展示背景材料。

20 世纪90 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萨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所谓的“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论,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分别是欧洲的西方文明、美洲的美国文明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以及伊斯兰教文明。他认为东方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在未来将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要求你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做出回答,请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组稿:

(1)文化多样性要不要尊重?

(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然性是什么?

(4)他的理论带来怎样的后果?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学完了,大家再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请大家看PPT板书。

四、课后活动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一谈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五、教学创新追求

(一)利用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快乐学习

课后,学生在教学反馈里写道:“我们很享受这一过程,既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信息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

(二)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化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主体地位的发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知、行、意、情的全面发展。

(三)调动学生全面参与,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全面参与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能。信息化教学是当代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参与,实现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地位平等。同时,教师可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为改进教学提供一手资料,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附:教学流程图

新时代的劳动者

陶仕华

一、教材分析

本框围绕“新时代的劳动者”展开,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劳动和就业,介绍劳动和就业的问题,明确劳动的地位和意义,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的意义与作用,明确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方针和途径,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第二部分是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介绍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问题,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明确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框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是:从劳动的地位与意义及就业的意义与作用,引出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劳动者应树立的正确择业观,进而引导人们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4 课的学习,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但劳动与就业和学生的实际比较远,学生体会不深,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依然存在不足,需要学生充分查阅资料,观看相关的视频和案例,展开合作和讨论,才能理解并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理解就业观的含义;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视频和案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治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及维护

·教学难点

劳动者怎样维权

·教学课型和课时

新授课 1 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准备好的微视频(教师已提前传至班级微信学习群),了解本框题的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根据问题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微机室在网络上收集,也可以通过和同学、朋友、父母、亲人的聊天中获得信息)。

视频:“新时代的劳动者”基础知识讲解(自己录制)。

问题:

(1)我国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收集身边感人的劳动光荣事迹,能够领会他们的故事,能够做到宣传。

(3)通过实际调查和了解当地困难家庭(尤其是丧失劳动力致贫的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析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4)查找资料,寻找生活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原因。

(5)收集一个劳动者维权的案例,明白应该如何维权。

2.教师准备

完成微视频的制作和整理,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展示

1.播放视频。

“大学生校园招聘会”的情境视频(2.5 分钟的短视频,教师把应聘大学生此时的感想通过弹幕呈现)。

提问:

①大家希望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②大家是否关注过我们国家这些年或者预测过未来几年的就业形势呢?

③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呢?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分组进行讨论,利用课前从网络寻找到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然后相互进行分享,基本上能够解决所给出的问题,把课前学习的基础知识消化内化(主要是就业的形势)。同时,学生能够明白我国就业形势的现状,从而建立劳动的理念,树立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前提下,尽量去帮助他人就业,为国排忧解难。

2.播放视频集。

“伟大的劳动者”(自己制作,播放4 分钟,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鸟巢的简单介绍+千千万万劳动者共同劳动而成;第二部分为教师本人上课的视频+国家主席讲话的视频;第三部分为在沙漠植树植出森林的感人人物)。

提出问题:

①在三个拼接的小视频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什么?

②平凡人物与领袖人物在劳动上有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③平凡的劳动真的平凡吗?

④我们为什么要就业,就业有什么意义?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通过协作学习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讨论中都说到了劳动者太棒了,甚至有学生联系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建筑,如金字塔、长城等进一步加深这种感受——“劳动伟大,劳动光荣”;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平凡人物和领袖人物的劳动都为社会作出了贡献,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甚至有的学生还升华到了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改变了以前的面子观念(父母的劳动给自己丢了面子,不愿意父母出现在同学、朋友面前);当然,学生也体会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平凡的劳动并不平凡,进一步把课前学到的“就业的意义”内化,坚定劳动信念。

3.播放“智能机器人快速发展”的视频。

通过PPT的形式展示文字材料: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贾斯汀·卡塞尔说,“在未来15 年,随着自动驾驶、超人类视觉听觉、智能工作流程等技术的发展,专业司机、保安、放射科医生、行政助理、税务员、家政服务员、记者、翻译等工作都将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提出问题:

①你了解AI技术的发展吗?

②AI技术的发展,给劳动者就业提出了哪些方面的挑战?

③面对严峻的形势,怎样才能解决就业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和文字材料,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发现学生对①、②两个问题能够说出一部分答案,但是深入了解得不够,教师适时地让学生通过手机再次在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对①、②问题的了解。通过各组展示讨论成果,基本上能够深化基础知识“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的理解,这一方面得益于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堂上的相互合作,同时也与前面知识的学习有关,学生在前面知识的学习中已经建立起了思维的模式即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考虑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对“个人角度”的理解深刻,能够把正确的就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内化成一种本能。

4.观看视频《几经波折的维权》(自己制作),主要是农民工讨要工资出现的波折。(播放时间3.5 分钟)

提出问题:

①你知道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吗?

②为什么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呢?

③视频中维权几经波折的原因何在,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呢?

学生通过课前的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①、②,这些都是属于基础知识范畴。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课前学到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间的讨论能解决问题③,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劳动者合法权利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明白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劳动者维权意识较差,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还存在,必须学会维权的手段。有前面的经验做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去找维权的措施。本部分很高效地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课堂小作业

六、本课反思

(1)本节课主要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主要是通过自己制作和网络下载整理的视频来引入知识点的学习,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学生接触的资源信息广,学习的兴趣浓厚,学习的热情高涨。总体的思路是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录制好的基础知识讲解视频来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对基础知识心中有数,然后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以备课堂学习所需。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了四个视频和一个探究材料,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把基础知识内化为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基本上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兴趣性,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整堂课都是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中,存在极少数的学生没有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导致在课堂协作学习中很被动的问题,故很难达到教师期待的教学效果。

(3)本课时的教学在课堂的控制和引导上做得还是很不错的,针对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能灵活处理,如学生对AI技术的不了解,教师能够让学生再次从网络中去获取想要的资源,这很好地贯彻了本节课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构建思想。

(4)本课时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时间显得紧张,有部分知识点的学习给学生预留的时间少了,对于学生把基础知识消化内化提出了挑战,同时没有课堂练习题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够很好地测试,这都是本课时需要改进的地方。

(5)这种教学模式真的不错,学生能真正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只有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陶仕华

一、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关系直接关系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源于我国民族原则、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的正确贯彻,其中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政策。所以本课题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的第一课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有56 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培养学生收集、阅读、分析资料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调查本地民族状况,感悟我国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通过案例对比,体会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原因,进一步说明贯彻落实民族原则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并不断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弘扬民族精神;认同拥护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应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能根据自身、当地的实际情况为落实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贡献一分力量。

三、教学重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

原因:对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的理解既关系到学生对后面民族、宗教政策的理解;也关系到学生在生活中对此原则的自觉落实程度。

四、教学难点

如何把“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落实到学生行动上。

原因:

(1)本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多,但汉化严重。关于民族问题,学生虽然学习过但对于民族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民族问题离我们很遥远,对此缺乏必要的关心。

(2)学生认为自己毕竟还是学生,而民族问题是大事情是政府或者说是成年人的事情,学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其他地方尤其是本地民族原则落实状况,使学生感悟到每个人都可以为民族关系的巩固作出贡献。

五、教学过程设计及展示

(1)导入新课:播放《爱我中华》视频(网络下载整理)资料,师生可以一起歌唱。教师设问:

①歌中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国情?

②各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效果: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和歌曲歌词的文字资料展开讨论,通过探究都能回答教师提问。

教师:通过PPT显示:

本环节设计意图:用视频中的歌曲导入,可以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引导出我国的国情、民族关系。

(2)运用多媒体,通过PPT展示重庆市的地图,用比较深的颜色标出重庆少数民族分布的区域。接着PPT展示资料链接:重庆市有54 个少数民族(缺乌孜别克族),少数民族人口197.36 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4%。石柱、秀山、酉阳、彭水自治县和黔江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区,被习惯称为渝东南民族地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83 万,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2.7%;面积1.69 万平方千米,占全市的20.5%。全市有散居少数民族约14.36 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3%。万州、忠县、云阳、奉节、巫山、武隆等区县还辖有14 个民族乡,其他各区县也都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

教师设问:

①你知道我们重庆的民族分布状况吗?

②你认为我们重庆做到了各民族“亲如一家”吗?

效果:大部分学生都对重庆的民族状况不太了解,但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学生能够通过PPT或视频等形式向同学们分享收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因为本地区少数民族汉化严重,学生没有与民族关系有关的意识,对民族问题缺乏关注。设计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民族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也能真切体会到我们本地的民族关系。第②个问题既让学生了解了当地的少数民族现状,又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学埋下伏笔。

PPT显示图片集(自己制作):包括少数民族作为人大代表的图片、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的图片、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建设伟大祖国的图片、西部大开发的图片等。

多媒体播放视频集(网络下载整理拼接而成):包含少数民族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的视频、德国的民族迫害与屠杀的视频、西部大开发的视频、民族团结一心的视频。

教师设问:上述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告诉我们处理民族关系时首先应该坚持什么原则?你能运用你所知道的事例说明吗?

效果:学生通过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探究讨论、协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运用手机再次收集需要的信息,通过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的汇报都能准确地把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并能把收集的资料运用到佐证中,说明学生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知识点理解深刻,并能很好地运用,已经内化成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集和图片集以及学生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国家真切地付诸行动上。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切身感受到了国家的伟大,从而确立起为落实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贡献一分力量的决心。

(3)播放我国民族关系演变的视频(自己制作,通过一个个史实和不同时期关于民族方面的文件、政策组合而成)

教师设问:

①现阶段我国的民族关系是什么?

②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效果:学生通过视频资料,以及自身已有的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分组进行讨论,解决教师的设问,从结果来看,学生很好地把握了问题的关键,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同时也能从生活角度去看待问题,很好地达到了本课期望学生能自觉地去巩固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坚持基本民族原则的要求。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分享感情和想法,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体介绍分析怎么做,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仅知道应该做什么,而且知道就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到些什么,更能把这个责任落到实处。

六、作业设置

以上是西部地区孩子们的一些问题,你愿意和他们分享你的知识吗?写一篇博客、发一个贴子到“思科网助学堂”,即可成为热心公益的“学堂广播员”,并有机会获得学堂送出的精美礼品!

设计意图:这一框题,知识点不多,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布置这个实践性作业,为贯彻民族原则,巩固发展民族关系尽点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更好地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七、本课反思

本课设计的侧重点在于学生对民族政策的认同,即学生在了解我国民族关系,知道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学生通过我国取得的很多民族成就去认可民族政策,坚定拥护和支持民族政策,尽最大努力为新型的民族关系奉献一份力。从课堂效果来看,虽然达到了一定效果,但还不够,应该在接下来的练习中继续强化。

本课时采用信息化教学法,教师制作和整理了视频资料,精选了探究材料,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到的知识很牢固,能够最大程度的内化。

本课时在视频资料的选择上并没有做到最优选择,主要是关于民族方面的内容太多,选择时有些眼花缭乱,所以,在这一点上教师应改进,应多抽出备课时间,充分分析能够找到的各方面资料,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尽可能将学生不陌生的资料用于教学,这样,更能得到学生认可,能够更好地达到课标要求。

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存在不足,教师应该提前布置收集资料的任务,这样,课堂探究、讨论的效果会更好,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加政治认同。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教学设计的教学张力分析

向孝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内容是沪教版高二思想政治第一学期第四课后的综合探究,是对第三课“探索规律,实事求是”和第四课“把握联系,促进发展”的深化和综合,是哲学理论与现实时政紧密结合的探究式课题,重点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1)感悟人类只有拥有有效的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从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

(2)以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入手,运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联系,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联系观。

(二)科学精神

(1)通过小组探究、自主感悟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联系的观点,深入分析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断追问和深思,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掌握的信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知识整合能力。

(三)法治意识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政策解读,让学生意识到环保已经上升到国家法治层面,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

(四)社会参与

通过学习,学生在知识生成的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环保的理解和认可,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在新时代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山绿水。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利用多媒体呈现视频、图片和数据,辅助学生合作探究共享,更加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运用多媒体呈现国家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和取得的具体成效,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四、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坚持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凸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立足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探究共享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本土实际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情境体验,运用典型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截取片段《习近平瞩望绿水青山》引入教学。

视频材料的文字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理念,寻求永世发展之路。

教学预设目标:紧跟时代步伐,践行十九大;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教学。

(二)具体新课内容

第一篇章:印象濯水

材料:播放视频片段《遇见濯水》,濯水“前世”图片,濯水“今生”的图片和经济增长资料。

视频材料的文字内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阿蓬江水孕育多彩土家风情。石板小巷重现青岩古镇身姿,亭台楼阁讲述神秘历史传说。”

图片材料:

濯水“今生”经济发展资料:

(1)2016 年,黔江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72 亿元,同比增长27.6%。

(2)2017 年1—10 月,全区旅游综合收入56.55 亿元,同比增长91.88%,发力全域旅游已经取得良好成效。

教学环节:结合视频《遇见濯水》和十年前濯水的图片,今天濯水的美食、美景、青山绿水图片形成视觉冲突,师生共同畅谈“我眼中濯水的前世今生”。

教学预设目标: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精选与濯水相关的视频和图片,采用师生叙述等案例对比突出濯水“前世今生”的变化,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思维冲击,活跃课堂氛围,引出教学重难点。

第二篇章:探究濯水

环节1(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运用联系观探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要求:

(1)围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根据二者的关系确立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具体分析、阐述,并把提纲简要写在白纸上。

(2)前后两桌为一小组,每组推荐1 名中心发言人结合提纲阐述观点,尽量运用投影仪等现代工具。

(3)阐述主题明确,观点清晰,论据充分,语言简洁。

(4)时间为4 分钟。

环节2(追问思辨):你是否认同其他小组的观点,请说明理由,被评论的小组可反驳其他小组的观点。

要求:

(1)请后一小组评价前一小组的观点,最后一小组评价第一小组的观点,依顺序进行。

(2)时间为2 分钟。

环节3(继续追问,分角色探究):你认为应如何更好地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濯水的发展,请从政府部门、普通市民和企业家三个角度进行探究。

要求:

(1)结合实际分三大组进行讨论,每组推荐一名中心发言人,其他人可补充。

(2)时间为3 分钟。

环节4(对接时政):解读黔江旅游政策,树立认同意识。

黔江旅游政策文字材料:

(1)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导向。

(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旅游业。

预设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和追问思辨,学生深入理解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树立问题意识,理解联系观的相关知识,了解政策,树立政治认同、培养思辨精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篇章:祝福濯水

环节1(绘制蓝图):濯水 明日梦——学生以“我、旅游、经济”为主题绘制2030 年的濯水蓝图,并请个别学生分享。

环节2(对接时政):展示黔江旅游经济的目标,理解黔江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论证国家和地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黔江旅游经济目标文字材料:

(1)2020 年,旅游大区,旅游增加值占GDP 的12%以上。

(2)2025 年,旅游强区,打造2 个5A+、4 个4A。

(3)2030 年,旅游美区,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脊梁和支柱。

预设目标:以学生自我构建明日濯水蓝图,发散学生思维,检验学生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结合黔江旅游经济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政策,培养政治认同。

(三)总结升华

环节1(升华国家绿水青山的大政方针及效果):播放视频片段《国家生态改革方案》和《仲夏时节,领略中华大地的绿水青山》。

国家生态改革方案视频材料的文字内容:这是一场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改革,这是一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保卫战。2013 年11 月12 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全面清晰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生态文明观被放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位置。这不仅是一次理论的重大创新,更是一次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始了应用全局观、系统观、全方位统筹推进。

环节2(机动环节):青山绿水我在行动。请为青山绿水的持续发展写一条标语,要求主题明确、语言简洁、朗朗上口。(结合教学时间决定是否运用这一环节)

预设目标:以小见大,解读国家层面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以及达到的成果,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感。

六、教学反思

本框内容为沪教版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个综合探究,与时政紧密结合。本节课教师教学设计过程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本土古镇为主要教学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现视频、图片和结构示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张力,具有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活动性篇章式,以师生生活入手走入第一篇章“印象濯水”,对比濯水的“前世今生”引出第二篇章“探究濯水”,与知识对接,设问层层递进,不断追问,把理论与材料相结合,让学生理解渗透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在合作探究中以生为本,生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以黔江濯水出发,上升到国家关于绿水青山的大政方针及达到的良好效果,进行价值引领的渗透,达到情感升华,树立环保意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对课堂较感兴趣,后续反馈较好。但教学过程中设问有些直接,材料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改进。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向孝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能结合案例阐述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准确区分各种行政监督体系。

(3)了解政务公开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归纳和分析能力,能针对具体的情景和问题进行分析,阐明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

(2)学会一分为二地观察和认识问题,对权力进行辩证的看待。

(3)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情景和问题,学生自觉生成知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2)通过对监督体系的学习,充分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参与民主监督。

二、教学重点

(1)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辅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个教学重点。

(2)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三、教学难点

穿插教师自制微课突破“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的区分”这个难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坚持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穿插教师自制微课为亮点,结合真实案例,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帮助教师树立监督素养,自觉进行民主监督。

五、教学过程

课间时分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人民的民义》中赵德汉的赃款被清查,丁义珍出逃美国这一环节,延伸学生课外活动,引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

材料展示:展示周永康、令计划等贪污腐败分子的照片。

设问:他们做了什么?结局如何?

预设目标:引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党和国家高压反腐的决心,增强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

【新课探究过程】

自主学习

任务布置和目标: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46-48 的正文内容,找出自主提纲的知识点,熟悉教材内容。

自学提纲

(1)归纳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阐述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设计意图:熟悉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播放轻音乐营造温馨静怡的学习环境。

(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材料展示:对比展示2017 年十大感动人物“耶鲁村官”秦玥飞和重庆贪官,曾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谭栖伟的照片。

设问:他们同握权力,却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这说明什么?有什么启示?你还知道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其他原因吗?

预设目标:学生从国家性质角度、政府性质角度和权力本身具有双面性角度归纳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原因。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2.重要性

材料展示:

(1)“小官巨贪”状况存在,仅秦皇岛市城管局副调研员马超群涉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案,办案人员在其家中就搜出1.2 亿元现金,37 千克黄金,68 套房产手续。

(2)全球每年因贪腐直接损失近2 万亿美元;贪污直接损坏百姓利益、损害政府形象;腐败导致钱权交易,动摇百姓对政府的信心;贪污导致政府工作人员决策不为民,懒政不作为。

设问:(学生结合材料信息自主思考和同桌相互探究)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讨论期间播放时间为两分钟的动感音乐)

预设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便于掌控时间,激发讨论氛围。

(二)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过渡:既然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则需要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应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呢?

环节一:

材料展示:贪官忏悔录

(1)因为放松了自己的学习,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惕,走上了这条道路。——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

(2)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

设问:言为心声,是什么使他们走上了滥用职权、贪污腐败这条不归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预期目标:利用反面案例了解社会监督现状,引出模拟环节教学内容。

环节二:

环节模拟:(分角色讨论)扮演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具体要求:点击学生照片链接,任意选出一名学生的照片,这名学生所在一大组扮演“官员”,其余两组学生扮演群众。分别站在自身立场讨论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抽中的学生代表政府工作人员这组角色发言,扮演群众的两组每组推荐一名中心发言人)(4 分钟,其间运用教师自制多媒体计时器计时)

学生讨论分享。

教师总结归纳。

预设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阐述问题的能力,意识到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树立公民的监督意识,培养监督能力。利用多媒体展示计时器,丰富教学工具。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材料展示:展示民主的具体途径材料和我国的具体监督问责制度。

设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具体监督问责制度?

预设目标:加深学生对民主和法制的理解。

材料展示:(名言警句)

(1)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

(2)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

设问:以上两句名言警句分别强调哪种监督方式的重要性?

预设目标:学生准确区分民主和法治,把学生讨论得出的零散知识点与教材中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的知识结合。

2.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设问:我国初步建立起全面的监督体系,应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具体的监督途径?

材料展示:播放教师自制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的文字材料:

按照内外监督体系划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包括所有非政府机关的监督,主要有以下这些具体的监督方式。

(1)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行政机关需要定期向它报告工作。它是最具权威最高层次的监督。权力机关由人民民主选举代表组成,因此政府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实质上是接受人民的监督,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表现。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行政机关要接受它的领导和监督。我们常见的中共中央、××省委、××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就是党的组织部门。它主要通过党内监督条例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3)人民政协主要通过民主监督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政府要听取和接受人民政协的正确意见。

(4)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包括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形式。

(5)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法院具有审判权,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检察院具有检察权,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二者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指政府本身的监督,分别为上级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和法制部门的监督。

(1)上级部门对政府的监督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地方政府都要接受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监督,其次是下级政府要接受上级政府的监督,如黔江区政府就要接受重庆市政府的监督。

(2)审计部门包括国务院审计署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审计局,是专门监督国家行政机关财政经济管理的机构。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依法处理。

(3)监察部门的监督主要指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监察部门对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的监督。通过加强监察,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

(4)一定要注意区分法制部门不是司法机关的监督,而是政府本身的监督。

这个“内”加“外”,“五”加“四”的体系构成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这些监督方式还可以采取其他途径进行分类吗?还可以按照是否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进行划分。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具有民主监督的权力,但其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虽然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可以通过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制约,而且党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可以上升为国家意志。也可以按照是否属于国家机关进行分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上级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属于国家机关的监督;其他监督方式属于非国家机关的监督。

不管采取怎样的分类方式,同学们主要是学以致用,准确判断不同的监督方式。请同学们判断下列材料分别反映哪种监督方式?

材料一 2017 年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上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权力机关的监督)

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打虎拍蝇”。仅2016 年,就有超过40 位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的官员被追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材料三 近年来国务院司法部集中查处了涉嫌贿赂法官的违法乱纪律师,公证行业的不正当公证行为等。(法制部门的监督)

分别属于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你答正确了吗?

预设目标:学生准确掌握不同的监督体系的知识,能够对各种监督体系进行正确区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信息化工具,为教学服务。

3.政务公开

设问:政府面对监督,应该怎么办呢?

任务布置:教师给出提纲,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政务公开的知识。

材料展示:展示政务公开的具体案例图片。

预设目标: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政府工作和增强对政府工作的认同感。

知识小结:有效监督政府权力的途径

板书展示: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政务公开

预设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得出其他监督方式,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课堂教学反馈】

要“管住裸官”须有制度体系支撑,这个制度体系至少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严格限制“裸官”权力的制度;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和认定“裸官”制度。健全“管住裸官”的制度,需要(A)。

①推进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建设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对权力的监督

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④严禁党员干部的子女及家属出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预设目标: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知识小结】

材料展示:展示本框内容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情感回归】

材料展示:学+思+行

师:我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思考,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做政治明白人。

【课后教学反馈】

任务布置:近年来,有些地方政府不从实际出发,追求眼前政绩,搞虚假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请你调查黔江本地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纸质材料。

教学目标: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框教学采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材料展示了具有时政性、生活性的各种教学资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其理论联系实际、阐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力观念。

这也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仍然欠缺,教师语言可以更加精简,时间把握也可以更加精确。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卢魁峰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1900 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专题概述】

1840—1949 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列强的入侵,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从侵华原因上看:列强侵略是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列强对外侵略的原动力;从侵华方式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过程;从侵华格局上看:由英法占主导逐步发展为美日争锋,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妄图灭亡中国,实现其罪恶的“大陆政策”。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平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19 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画面。20 世纪持续14 年的抗日战争,谱写了共御外侮的瑰丽的篇章。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未发动民众进行斗争甚至还压制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加之中国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近代前期的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20 世纪30 年代,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洪流,最终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学法引导】

本专题可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学习。“点”是指典型事件;“线”指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面”代表反映历史时期的整个内容。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点”,组成了由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条“线”。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点”,组成了中国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另一条“线”。上述两条基本线索一起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面”。

【学情分析】

初中《社会与历史》虽然已经简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但对侵略危害没有做系统的分析;虽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图,但没有相应的文字介绍。尤其是初中时开卷考试所带来的弊端,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几乎是空白的。所以,在40 分钟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学生对基础知识量的积累与专题模块教学质的飞跃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学内容分析

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步入了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以军事(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和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侵略中国,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课文下分两个子目:“国门洞开”介绍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介绍列强通过政治手段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原因、过程及其结果。

两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于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进一步侵略中国,欲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及其结果。两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勾画列强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严重危机的历史轮廓。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逐渐形成的。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时,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 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列强入侵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西方列强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和侵略。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由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由独立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2)难点: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往我们一直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与把握,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理解。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讲述法、谈话法、情境再现法,另外辅以多媒体创设情境、问题诱导、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讨论探索问题,主观地获取历史知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历史图片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两幅“清前期”与“清后期”的疆域图,引发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师:这两幅清朝的疆域图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生观察回答。

师引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国步入危机之秋的近代。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微视频:甲午战争之前的中日。

微视频内容:

清朝末期:此时的中国已经由古代的强盛到近代逐渐走向衰落,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以其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进半殖民地的深渊。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相瓜分掠夺的对象。

场景:英军攻击珠江口清军水师营。

场景:英军进攻虎门。

场景:侵略者抢掠清政府衙门仓库物资。

场景: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法军队捕获。

场景:英军攻打镇江城。

场景:吸食鸦片的中国人。

日本:1868 年之前的日本也与中国一样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向海外扩张还只是梦。1868 年,日本实现明治维新,日渐强盛起来的日本“不甘处岛国之地”,开始觊觎与自己隔海相望地大物博却不堪一击的清王朝。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日本乃万国之本,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并提出了对外进行扩张侵略的总方针。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成拥有一个近卫师和六个野战师团,总兵力达7 万人的近代常备军,还有23 万预备兵。日本海军在1872 年时军舰仅14 艘,总吨位一万八千多吨,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已拥有军舰31 艘,鱼雷艇24 艘,总吨位61 373 万吨。反观中国,曾是大清骄傲的北洋水师,在1888 年以后,再没有更新过一船一炮。

场景:“黑船事件”美国入侵日本。

场景:参与明治维新的相关人员。

场景:明治宪法发布图。

场景:明治天皇。

场景:北洋水师。

我选取《甲午战争之前的中日》这一微视频,给学生展示甲午战争之前中日多方面的对比,着重从军事角度对比中日之间的状况,并设问:

(1)从微视频中总结甲午战前中国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人民生活等几个角度)?

(2)提取甲午战前日本的社会状况?

(3)中日双方最高统治者对各自国内革新的态度?

(4)列举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视频结束,继续视频讲解,分析总结相关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国门洞开(结合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问题探究:

【问题】结合本目的三幅插图和P24 的“知识链接”侵华战争简表,说明列强通过什么手段侵略中国?回忆1840—1900 年列强入侵史实?

视点广角:

阅读课本并结合插图、材料,让我们走近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谈谈当时中国人民及国家财产状况遭受了怎样的变故。(出示材料)

图1 1894年11月22日日军进入旅顺,进行大屠杀,历时4天。遇害者达2万多人,全城幸存者36人。他们脸上刺有免杀记号,不过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体。西方报刊谴责“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摘自《清日战争》.后浪出版公司)

教师概括:这些图片分别说明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的烧、杀、抢的情况,导致人民“丧失基本生存权,国家财富被掠夺”。

我的地盘我做主:

【问题】列强是怎样践踏中国的国家主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怎样一步步加深的?

要求:请各位同学依据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40—1890),尝试从不同角度自主设计题目,来帮助大家了解中国的主权是怎样一步步遭到践踏的?

史料链接:

材料一 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也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材料三 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1911 年前后,全国铁路总长的93%以上,长江轮船航运总吨位的83.8%以上,全国进出口贸易的90%以上,全国机械采煤的93%以上,全国生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100%,都掌握在列强手中。

学生基于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结合上述材料自主尝试设计题目,对于学生设计的问题由其他学生给予解答,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同时对于学生没有涉及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充。

例如:①《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②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③继《马关条约》后,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偏偏在《马关条约》后,列强开始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④《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构成了哪些危害?

⑤《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什么?条约中哪一项内容突出反映了清政府已变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论从史出:

【问题】请归纳出“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与清政府签定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引导学生结合史实来完成表格)

①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

②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

③经济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

读史感悟: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概念阐释: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

视点广角:

【问题】中国为何偏偏从19 世纪40 年代开始,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乾隆的话体现了什么观点?马戈尔尼的话呢?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了解)

材料一 乾隆时期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英国外交官马戈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的中西方

材料三 两幅中英战舰图片

材料四

从17 世纪到19 世纪上半叶,英、法、美等国都先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英国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从18 世纪60 年代开始到19 世纪30 年代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飞快增长,最早确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而这一切是与加重对国内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殖民地人民的疯狂掠夺联系在一起的。英国强盗依仗其船坚炮利,到处横冲直撞,18 世纪就取得了所谓“在英王的领土上太阳永远不会下落”的世界霸主地位。19 世纪初,英国实际控制了印度;1819 年,占领了新加坡;1824 年,侵入我国南部邻邦缅甸;1838 年,打进了我国西部邻邦阿富汗。继续向东发展,它的侵略魔爪就直接伸向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了。法国和美国也不甘落后,一面积极赞助英国对华的侵略扩张,一面竭力将自己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国沿海。在我国北部,沙皇俄国从17 世纪中叶起,就闯进我国黑龙江流域,成为从陆路蚕食我国领土的恶魔。总之,在鸦片战争前夕,国际资本主义强盗,从沿海到陆地,争先恐后,步步向中国进逼,一向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被撞得当当响了。

当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的统治日趋没落,政治极端腐败,经济十分落后,大部分土地集中在贵族官吏、地主豪绅手里。1812 年统计,光是被皇帝直接和间接掌握的土地,就达83 万顷(每顷100 亩),几乎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11%。“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以清朝皇帝为首的地主阶级,不仅直接从农民那里榨取高额地租(一般占收成的一半,多的占百分之七八十),还以国家的名义,强迫农民缴纳大批捐税和从事各种劳役,广大农民过着不得温饱的悲惨生活。全国上下,贪官横行,贿赂成风。军备废弛,军器破烂,军纪败坏,这样的军队实际上已失去了抵御外侮的能力。

由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压迫,国内的主要矛盾,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前,北方以白莲教为主,南方以天地会为主,农民起义不断,给清朝政府以沉重打击。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防空虚的这种状况,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最好目标。

我们可以分为内外两方面来考虑:国际(政治/经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市场国内(经济/政治)封建社会末/国力 观念落后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自主学习:

【问题】中国为何到19 世纪末主权特别是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践踏几乎要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多媒体展示时局图,从而引出“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本课可以设计为课外阅读课,建议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完成问题。(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①________________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

②瓜分狂潮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简单介绍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概念。

(1898年7月《辅仁文社社刊》谢缵泰)

租借地: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100 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特殊权力,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③瓜分狂潮的危害: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二)门户开放政策(显示“你来晚了,已经有人先到了”)

【问题】19 世纪末正当中国被列强肢解得体无完肤,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此时美国却出台了“门户开放”政策,中断了这场激烈的瓜分狂潮。美国为何这样做?是大发善心吗?(不是,是为了占有中国市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6 的学习思考,提问: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对中美两国和列强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

①对中国: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实际上是列强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对列强,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③对美国,列强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让美国能“利益均沾”。实际上美国是该政策最大的赢家,以“机会均等”为手段,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为美国参与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表明美国在侵华问题上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美国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板书设计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

1.列强入侵的背景:必要性、可能性

2.经过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内容及危害:①②③④“协定关税”→商品输出

2.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内容及危害:①②③④“开设工厂”→资本输出(经济)

2.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瓜分中国(政治)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内容及危害:①②③④“以华治华” ↓

2.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列强入侵的影响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一)过程及危害 半殖民地→殖民地

(二)中断——“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①②③(目的)

2.内容:①②(实质)

3.影响

读史感悟:

【问题】当时列强为什么未能将中国变成殖民地而仅是半殖民地?(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从而引出下一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中华民族严重民族危机是由什么造成的?你有什么想法?

①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动力源泉)。

②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本原因。

③落后就要挨打!

【问题】启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

自强(发展生产力)

双基演练: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是( )。

A.中国资源被掠夺

B.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C.中国封建制度衰落

D.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中国近代史列强最早割占的领土是( )。

A.台湾

B.旅顺

C.九龙

D.香港岛

4.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内容中,(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

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

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的侵华政策

6.见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题。

探究天地:

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据此,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证之。

观点一: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观点二: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观点三:上述观点都有片面性。

思路点拨:观点一可以从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危害来谈。观点二可以从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其发起的救国斗争创造了条件来谈。观点三可以从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但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两个方面来谈。但是两者比较前者是主要的,因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还存在着阻碍、延缓我国近代化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所以认为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不确切的。

几点建议

①遵循新教材中中外史合编体例的设计,即注意将中国近代史置身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宏观把握历史脉络,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②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这是学习本课的目的所在。

③注意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层层深入的问题驱动的方式主动理性地探究历史,在相互合作的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参考链接】

①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②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

④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⑤网站:血铸中华。

⑥网站:近代中国网。

⑦网站:鸦片战争纪念馆。

【备课反思】

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是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中需要的硬件设施更方便教学过程的进行,也较便于观看视频和图片内容。本课更多的是从甲午战争之前的中日对比中,引导学生思考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各种原因,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历史重演。

本节课我在备课中最大的困惑:什么是该讲的,什么是不该讲的,什么是需要补充的,什么又是该舍去的?该如何让历史在专题模块式教学中生动起来而不是乏味的陈述?如何在40 分钟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学生对基础知识量的积累与专题模块教学质的飞跃之间的矛盾?学生有限的历史知识与历史教学的冲突到底有多大?

高一历史新课标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惑——专题模块式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与教师在适应中均有困难,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普遍在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历史线索、基本阶段特征掌握不到位,这样就给高一新课程的学习带来了许多困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李 静

【总体把握】

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经历的阶段

(1)先秦——《诗经》、楚辞(2)汉朝——汉赋

(3)唐朝——唐诗(4)宋朝——宋词

(5)元朝——元曲(6)明清——小说

微视频:《汉字的两次变革与书法艺术的欣赏》

内容:汉字形体大体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秦以前,甲骨、金文、大篆流行,形体不一,写法多样,秦实行书同文,统一了形体,是为小篆,这是汉字第一次规范性定型。第二次变革,即萌于西汉,成熟于魏晋的楷书,它使汉字彻底摆脱了圆形,成为方块形表意文字。楷书形成前后,为了书写的迅速与方便,出现了草书、行书。甲骨文笔画细而刚,一字写法多样。金文笔画细而柔,形体庄重,甲骨、金文流行于商周时期。篆书字体清秀,笔画圆润,快速书写的篆文即隶书。楷书是在前几种形体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楷模式书写方法,形体秀丽,至今为汉字的标准字体。草书是汉字的快速书写形体,草书龙飞凤舞,舒展有致,但连笔太多很难辨认,尤其是狂草,艺术价值多于实用价值。行书是楷书的简便书写形式,至今仍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设问:

(1)汉字形体经历的两次大的变革分别在什么时候?

(2)汉字有哪几种形体?

(3)汉字演变的顺序是什么?

(4)每种汉字形体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微视频回答,观赏这段微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回答,侧重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侧重家国情怀角度。)

【知识提炼】

一、先秦时期

(一)诗的经典——《诗经》: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诗歌的产生:语言—歌谣—诗歌。

我国先民在劳动、生活中为表达感情、加强协作而喊的一些号子成为原始歌谣。

从原始歌谣中发展出独立、成熟的诗歌,《诗经》的出现是诗歌成熟的主要标志。

1.《诗经》作品的时间:西周初年—春秋中叶(公元前11—前6 世纪)约500 年共305 首诗歌。

2.《诗经》的内容构成及特点

(1)《风》是《诗经》的精粹,民间歌谣。

(2)《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贵族宴饮时的乐歌。

(3)《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3.《诗经》的艺术特点

(1)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

(2)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极强。

(3)创作风格:现实主义。

(4)主要表现方法:赋、比、兴。

4.地位

(1)《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2)《诗经》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感受《诗经》】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劳动人民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统治阶级的寄生虫本质,控诉自己身受的苦难)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二)楚辞的魅力

1.概念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公元前4 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又称“骚体”)

2.特点

(1)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句末常带“兮”字。

(2)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代表人物: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1)创楚辞

(2)主要作品

①政治抒情长诗《离骚》。

②组诗《九歌》《九章》《天问》等。

(3)政治抱负

①对内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②对外力图实现联齐抗秦,进而统一中国。

【感受《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两汉:汉赋的风采

1.起源及形成

“赋”是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的一种半诗半文(散文和韵文并用)的综合文体。

2.特点

(1)散文和韵文并用。

(2)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3.代表

(1)西汉早期

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等,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

枚乘的《七发》,开汉武帝时代长篇赋之先河。

(2)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

①艺术特征:气势恢宏、辞藻华美,反映了当时文人气度的宏阔广大、时代精神的豪迈勇进、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②主要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

(3)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扬雄

(4)东汉时期的赋

①主要赋作家:班固、张衡。

②风格变化:东汉后期长篇赋渐少,各种抒情写物的短篇赋兴起,从而摆脱了长篇赋文辞铺张的弊病,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4.汉赋繁盛的原因

两汉国家统一,高度繁荣。

【感受汉赋】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汉天子游猎场面的富丽堂皇、无比声威。)

三、唐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一)唐诗繁荣的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物质基础。

②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

③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总体情况

数量多、内容广、流派多、体裁全。2 300 多名诗人,5 万多首诗歌。

(三)主要代表人物

1.“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1)风格特点及原因

①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风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②他所抒发的“行路难”“多歧路”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唐代社会崇尚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时代风气有关。

③其歌咏祖国的壮美山水,名篇名句迭出,这与当时文人学士漫游天下的风气有关。

(2)代表作

主要有《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月下独酌》《静夜思》等。

2.“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1)风格特点

①其诗风具有凝重与沉郁、充满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等特点。

②同时还具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特点。

(2)原因

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离乱和漂泊。

(3)代表作

《三吏》《三别》《秋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等。

四、宋代:词苑

1.产生

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词在唐朝民间已产生,宋朝发展至辉煌。

2.发展

①唐朝五代:唐朝白居易,晚唐五代“花间派”词人、西蜀词人韦庄,南唐李煜。

②北宋时期:词发展走向辉煌,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a.主要词牌:《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

b.主要词人:

婉约派代表——柳永: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

豪放派代表——苏轼:对词的发展贡献巨大,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社会。

③南宋时期:

a.婉约派代表——李清照:其词蕴含对国家兴亡沉痛感慨。

b.豪放派代表——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3.宋词兴盛原因

①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③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文人的思想情感。

(◆诗、词、曲的关系)

诗: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感受宋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柳永《望海潮》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五、元曲与市民社会

1.元曲的含义: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

①散曲:金元时期北方民间兴起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②杂剧: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北曲”。

2.主要代表

关汉卿——《窦娥冤》(杂剧)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散曲)

3.表演场所:“瓦肆”“勾栏”

4.兴盛原因

①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

【感受散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感受元曲】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窦娥冤》

六、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元末明初——古典小说产生

①原因:在宋元话本基础上,产生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章回小说是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②代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

③意义: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楷模。

2.明朝时期——古典小说黄金时代

(1)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明代中叶后)

①原因: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和文化心理需求。

②代表:冯梦龙的《东周列国》,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尤其吴承恩的《西游记》。

③意义:《西游记》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2)短篇白话小说

①内容:描写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

②代表: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③意义:真实生动地反映明代社会生活。

3.清朝时期——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更为成功

(1)前清小说

①内容:描摹人生世情。(比以前更为成功)

②代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描写知识分子等的生活和心理,是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曹雪芹的《红楼梦》:揭示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是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艺术地反映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是古代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

(2)晚清小说

①原因:改良主义的影响。

②内容:反映近代社会生活。

③代表: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

板书设计

一、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二、名篇及其特色:古朴—高雅—通俗

★问题探究

探究一: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政治: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3)小说体例,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探究二: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文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

结论:一定的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探究三: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1)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3)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文人的思想情感。

★主题升华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简史。

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轶事小说”)。

唐代传奇小说流行(适应城市市民生活需求)。

宋代出现话本(城市和商业的发展,说话艺术的盛行)。

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形成章回式长篇小说。

明清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繁荣,小说走向繁荣。

★布置作业

(1)预习专题三第一节。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一、选择题

(1)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主要是( )。

A.民间的歌谣

B.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C.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D.宫廷祭祀时演唱的赞歌

(2)以下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属于浪漫主义的有( )。

A.屈原、杜甫

B.屈原、李白

C.苏轼、杜甫

D.屈原、孟浩然

(3)苏轼对词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苏轼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杰出代表②他拓展了词的内容③他通过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来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④苏轼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者都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的成熟 ②《诗经》是以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为创作态度

③《诗经》中“风”是最精华的部分 ④“楚辞”是一种新的散文体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5)关于唐朝诗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的繁荣为诗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B.以律诗、绝句为主

C.晚唐多伤时感世之作

D.唐诗的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6)下列关于宋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两宋之际的词体现了人们对故国的思念

C.苏轼的词体现了逃避现实、与世无争的境界

D.柳永的词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

(7)下列关于散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代是散曲创作的繁荣阶段

B.抒情叙事兼长

C.元代散曲大多通俗生动

D.散曲在宋代最为流行

(8)下列关于明清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B.作品中商人被作为歌颂对象

C.短篇小说备受冷落

D.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

(9)从唐朝的传奇、宋代的话本到明清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

A.教育逐渐普及

B.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

C.白话文的逐渐推广

D.封建国家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10)汉武帝时司马相如的汉赋辞藻华丽,主要反映了( )。

A.封建国家的繁荣昌盛

B.丰富的民间社会生活

C.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D.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材料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请回答:

(1)词的开头,作者为什么怀念孙权?

(2)这首词的主要风格是什么?最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哪句?

(3)词的结尾有哪些含义?

三、问答题

列举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以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答案:

一、选择题

ABBDB DDCBA

二、材料题

(1)孙权依靠长江天险,曾打败曹操,保住吴国。

(2)豪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作者年老仍有廉颇的雄心。南宋政权腐朽,使作者终老林下,报国之志不得施展。

三、问答题

主要形式:《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

作者及作品:略

总结及反思:

我们今天的任务: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些名家名篇的了解和欣赏,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多姿多彩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学体裁的美感,并且初步梳理出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另有两点说明:①文学是复杂的。为了便于学习,这节课我把很多问题都简单化了,比如说唐诗高雅难懂,但其实浅显易懂的也有很多,如李白的《静夜思》、孟郊的《游子吟》等;再比如文学特征方面,汉乐府语言通俗朴素,风格清新,完全不同于汉赋,比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②文学是需要时间积累,慢慢品味和欣赏的,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意味和魅力不是40 分钟的时间就能完全感悟到的。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希望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以后能够多读书多品味,多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卢月姣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专题六是世界古代史内容,主要讲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与法制,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课是专题六的第一节,因此无论是在本专题还是在政治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古希腊地形图,了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深入历史情境之中,归纳希腊公民素质,认识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②过程与方法:以希波战争为主线,补充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③情感态度观:了解古希腊公民强烈的公民意识,引发对如何成为合格当代公民的思考,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

难点:西方的民主政治兴起于古希腊的历史条件。

二、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图片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工具

动画演示大师

四、动画演示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GREEK HEROES”

学生观看了展现古希腊文化的视频,肯定唤起了部分学生对古希腊已有的记忆,学生了解的信息中有哪些与古希腊有关?除了这些信息以外,古希腊还是西方民主政治发源地之一,因此有“民主政治摇篮”的美称。(动画以拉开幕布方式,呈现本课课题)

(一)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公元前8 世纪左右,希腊人在各地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城邦是希腊人生活的基本场所,什么是城邦?(以第二种百叶窗动画形式呈现希腊城邦图,背景为蓝色,喻指古希腊蔚蓝色的海洋文明)请学生阅读第二子目第一段,给城邦下一个定义。

参考答案: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

(过渡)古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其中雅典更是希腊人引以为豪的民主政治实施的一个典型城邦。古希腊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公元前500 年,波斯大军来袭,持续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爆发……(播放战场音效,营造紧张氛围)

情境一:战争打响前,波斯帝国对古希腊进行了探查。在波斯调查报告中,对古希腊城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况可能会有哪些描述?阅读课本第二子目余下几段内容,归纳概括。

参考答案:政治上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民主政治;经济上,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文化上,繁荣且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各邦间文化认同感强。

本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分析民主政治的成因(对“民主政治”使用动画手形强调效果),从古希腊城邦本身具有的特点来看这种民主政治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我们得出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小国寡民城邦,提供公民直接参政可能,除此以外,古希腊形成民主政治的条件有哪些?

(过渡)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分析了文明的成因(出示材料),他认为文明是怎样形成的?

文明是人对自然做出的适应与应变反应的产物,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我们一起来认识古希腊的地理环境——蔚蓝色的希腊。

(二)蔚蓝色的希腊

学生阅读材料及教材第一子目“蔚蓝色的希腊”内容,分析古希腊人面对特定的地形、气候、位置等自然条件的挑战时,做出的反应对民主政治的形成构成了怎样的影响?考虑任务量大,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前后两桌为一个小组,每一个大组解决一项任务,第一组分析地形对民主政治产生影响,第二组分析气候对民主政治产生影响,第三组分析特殊地理位置对民主政治产生影响,而其中希腊明确的地理位置图尚未标出,需要第三大组解决。两分钟以后,抽选小组代表分享你们自主学习的成果。

地形(以从左到右的手形推送动画,呈现图片)。

参考答案:多山地、丘陵、海域等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自然对人的制约能力很强,这些山岭沟壑与水域将陆地隔成小块,在每块上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为民众提供直接参政的可能,推动民主政治的形成。继续分析古希腊的地形图,多山地、丘陵地形,平原比较少,这对古希腊从事什么经济活动不利?

参考答案:农业

更具体地说是不利于粮食的生产。古希腊本土粮食不够,要生存,必须向外购买,迫使发展商业。从地形看,古希腊是否有条件发展海外贸易?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方便进行海外贸易。

(气候)

上帝在关上一扇窗时,也会打开另外一扇窗,学生结合古希腊的气候特征谈谈它适合生产什么农作物?

参考答案:希腊盛产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

在这种情况下,希腊人为更好地生存,发挥比较优势,需要进行海外贸易,丰富的经济作物成为商品,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有什么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为了完成商品交易活动,希腊人较早地形成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地理位置)

古希腊的范围包括哪些?古希腊与现在欧洲国家“希腊”是否相同?古希腊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手指推送动画呈现地理位置图,旋转动画标注具体地理位置并加以发光的强调动画)

不同,古希腊是一个地理概念,并非指的是一个国家,它位于欧洲、非洲、亚洲的交界处,这对古希腊文化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古希腊受到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这致使古希腊文化具有宽容开放的特点。

小结: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民主政治的地理条件。

(1)山岭、水域将陆地分隔,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提供了直接参政的可能;

(2)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形成平等互利观点;

(3)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使得古希腊文化具有开放、宽容的特点。

(过渡)文明是人对自然所做的适应与应变反应的结果,除了自然条件以外,人对自然所做的适应与应变的能力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重要因素……看“保家卫邦的希腊人”。

(三)保家卫邦的希腊人

情境二:(以泼墨动画进入情境二的学习)

在面对波斯帝国入侵时,古希腊人勇敢地拿起武器,保家卫邦!将雅典民主制度推向顶峰的伯里克利,极具军事才能,是后期希波战争中希腊方面的指挥官之一。伯里克利的青少年时期几乎都在这场战争中度过,出生雅典名门,但尚未成年的他是否有资格出席雅典对波斯作战的军事会议?什么人才有资格参与军事会议?学生结合第三子目第一段内容,作出回答。(以泼墨动画进入情境二的学习)

参考答案:公民指的是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性。

提问:伯里克利不能参加军事会议的原因是什么?公民在希腊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参考答案:尚未成年,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情境三:(以泼墨动画进入情境三的学习)

公元前449 年,在伯里克利等人的领导下,英勇的希腊海军最终击败了波斯入侵者。古希腊特别重视对公民素质的培养,阅读情境三并结合第三子目内容,思考古希腊的公民一般具有哪些素质?

参考答案:较高的参政素养;较强的公民意识,珍视自由,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由此可见,较高素质的希腊公民,是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保障。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希腊人与其特定自然条件下的共同产物。

(四)情感升华

探究: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为了自身的发展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下面是三类人对于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建议,同学们可以综合考虑他们的建议,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记得,一分钟以后,我要……听你说!!(插入老人、青年、儿童人物动态图,以文字打印动画输入文字)

……

五、本课小结:学生画思维导图,展现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原因

简单范例:

六、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主要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深入历史,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减少学习障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动画演示大师软件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其动画新颖、画面清晰,插入视频、音频便捷的优势,集中学生注意力,成功理解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发现,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历史教学,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帮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坚持终身学习观,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手段,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淘汰。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卢月姣

一、教材分析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汇,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专题的主题便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课主要学习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即穿、吃、住以及社会习俗两个方面的变迁,既是本专题的开篇之作,又是本专题的重要一课。学好本课,对于完成本专题的教学任务具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自学,了解中国近现代衣、食、住、社会习俗的变迁史实并归纳变迁的特征;结合时代背景,探讨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呈现近现代服饰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归纳近现代服饰变迁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归纳“食、住,社会风尚”变迁的史实,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思现今社会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的现状,树立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

三、重难点

(1)重点:探讨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2)难点:归纳社会生活变迁特征。

四、教法、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图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五、多媒体设备

动画演示大师,展示台

六、多媒体展示过程

导入:(呈现《唐后行从图》),同学们,这幅图出自唐朝宫廷画家张萱之笔,描绘武则天出行时的情景。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官员服饰有什么不同?除了款式以外,还有什么不同?(www.xing528.com)

款式和颜色不同,是他们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的结果吗?正所谓“见其服而知贵贱”,古代服饰有严格的要求,例如颜色。唐代规定,一、二、三品官职的穿紫色,四品、五品官职的穿绯色,七品官员穿浅绿,其他不入品的杂役、士卒、庶人、商贾等只能穿黑、白二色。在古代,服饰是身份等级的标志之一,一直到近代,服饰才趋向了平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衣”的变迁,还可以了解“食、住、社会风俗“的变迁。

(一)衣

服装是一种记忆,是一段穿在身上的历史。我们从服饰上能窥视那个时代的特点。学生仔细观察1919年5月的一张合影照片,从这张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主要有几种服装?

长袍、西装、中山装是当时最主要的男装,下面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身穿三种服装的一组照片。

长袍马褂是中国男性的传统服饰,属于满族服装,清朝灭亡后,它依旧存在。民国元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服制案》中,将其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一种新服饰的出现,打破了长袍马褂一统江山的局面,它是哪种服饰?阅读课本第二段内容,思考西装什么时候传入的中国?它得以传入中国的原因是什么?西装在中国什么时候流行?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府颁布“易服”令,再加上西装本身的方便、适体,便在中国流行开来。在西装流行之时,还有一种服装大受男士欢迎,它是哪种服装?中山装什么时候出现的?它的设计师是谁?

中山装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结合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而成。每一部作品都是设计者思想的体现,诞生于政治领袖之手的中山装,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呈现中山装的图片)。有哪位同学了解相关知识,能与我们一起分享吗?

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手袖上的三颗扣子代表三民主义(民生、民主、民族),前面的五颗扣子代表五权分立(考试、监察、行政、立法、司法),直翻领,代表严谨治国。

自诞生之日起,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广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它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在前面说,服装是时代的记忆,某一时代的流行服装,必定是受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孙中山治国理念的中山装在辛亥革命后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推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领袖人物的带动作用。

中山装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三十年里,整个社会的服饰呈现明显的泛政治化特点(呈现图片)。这个阶段的服装体现了很强的革命意识。

下图是1979 年的春天,意大利知名服装师皮尔·卡丹来中国时拍的一张照片,此时中国服饰有什么特点?这些服饰带有怎样的时代记忆?

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三十年里,服装的政治色彩浓厚,款式、颜色单一。

原因:政治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说完男装的演变,我们再看女装的演变,女装演变有什么特征?影响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日益凸显女性的曲线美,款式、花色等多样化。

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审美趣味。

从长袍马褂到西装,从传统旗袍到尽显女性曲线美的近现代服饰,中国服饰的变迁呈现了什么特征?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二)小组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完成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的相关内容,剩下的“食、住、社会风尚”几个子目内容,学生可以利用集体智慧共同完成。学生分别归纳“食、住、社会风尚”的变迁的特点和原因。

食:中国传统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变化原因,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大批来华的西方人,将西餐传入中国;特征,中西餐并行于世。

住:传统民居、四合院、吊脚楼等;原因,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方建筑随着西方人大批来华,被传入中国(提问,最早的西式住房在什么地方出现?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特征,中西合璧。

习俗:表现,婚姻包办到自主,礼俗删繁就简,西化婚礼出现;丧礼,趋于简化,西化丧礼出现,向火葬变革;社交礼仪,称谓、礼仪发生变化,日趋文明平等。原因,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本国政治运动的推动。

(三)本课小结

根据已学知识,归纳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和物质生活的变迁呈现的特征?同学们从变迁的趋势、整体特征、变迁程度几个角度归纳,并结合已学知识,归纳推动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迁的主要原因。

特征:由传统保守向开放、现代化转变;中西合璧,新旧并存;城乡变化不均衡。

原因:外因主要是西方文明的传入,与本土文化相碰撞,推动变迁;内因,主要是中国国内的社会情况,具体说是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社会动力。

(四)情感升华

呈现中国人过洋节与韩国人“抢夺”中国传统节日的一组图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启发学生思考在历史车轮前进中,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观看下面一组图片,说说你内心的想法。

七、课后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体现社会变迁的照片或文章,鼓励学生利用绘画呈现社会变迁的面貌,并在班级群中分享讨论。

八、教学反思

得益于近年来学校多媒体等硬件设施的完善,信息化教学才能够成为可能。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是依托多媒体和动画演示大师教学软件,利用图片教学法,直观展现了近代社会生活多个方面的变迁情况,使学生神入历史,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借助于动画演示大师精湛的动画演示效果,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在课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鼓励学生收集社会变迁的相关资料,并在班级群中分享,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变迁的认知。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彭 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

(2)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及其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

(4)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社会的正面影响,激发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作用的讲述或讨论,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微视频的内容

本专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过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有关内容,虽然看起来距我们今天的社会比较遥远,但是现今政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其实仍然保留着深厚的历史痕迹,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本专题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清朝),而其中的早期政治制度,重点内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历史研究的依据

在讲解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历史学研究的一些常识。请大家相继翻到P4、P5,找到历史研究的依据都有哪些?哪些是最可靠的?

(二)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请大家结合教材内容同时阅读以下史料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读史感悟:

①材料一反映了哪种制度?

②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

2.商朝

商汤通过牧野之战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朝。那么商朝的政治制度又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观察、分析以下两幅图并结合教材P5 的内容,得出结论。

司母戊鼎

图片讲解: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些龟甲或者兽骨上刻的都是占卜的卜辞。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商朝,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而鼎在中国古代象征的是王权,其用途主要是用于祭神。

(三)西周政治制度

分封制

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2)受封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待学生思考5 分钟后,展示结论同时进行讲解。

在分封制分封的三类对象中,其中同姓诸侯王占主体,代表性的封国有鲁、燕、晋、卫等,它们主要分布在生产力最为富庶的地方或者战略位置重要的地方。此外,先代帝王的后代主要分布在同姓诸侯王的附近,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其造反和便于监督他们。

视频讲解: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且拥有土地和军队,这使得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为后来分封制的瓦解和诸侯争霸埋下了隐患。

西周实施分封制,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方面起过积极作用,正如《三字经》中的描述“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但是在后期分封制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那么分封制的消极影响是什么呢?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思考。

视频讲解:西周后期,各诸侯国势力膨胀,彼此争霸,导致周天子权威衰落,国家四分五裂。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了瓦解。

宗法制

西周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实行宗法制,其含义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关系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善于周朝,影响着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情境创设:

视频讲解: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形成了这样的宗法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

宗法制的特点

(1)构成严密的宗法等级。通过大宗对小宗的层层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2)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他们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情境假设:如果没有宗法制,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西周在权力的继承上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周天子的众子会因为争夺权力而彼此争斗,不利于统治的稳定。因而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周王朝的政治稳定。

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下表:

拓展研究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吗?

2006 年4 月19 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偕家人在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马崎村,举行祭祖仪式并祭扫祖墓。

黄帝陵公祭

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①进步性:形成尊宗敬祖、尊老爱幼浓厚的亲情观,有益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对民间继承方法有较大影响。

②局限性:特权思想严重,等级森严,崇尚权威,家长制盛行,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任人唯亲,妨碍近现代民主法制的发展。

【本课小结】

夏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代夏而立的商朝,其政治特点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四、课前自学练习检测

1.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 代、17 王,用岁471 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 代、31 王,用岁496 年。这说明夏商实行( )。

A.封邦建国

B.王权至上

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

2.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王位世袭制

3.下图是西周重要封国位置图,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A.西周的统治覆盖长江流域

B.西周封国主要是同姓封国

C.西周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

D.西周在全国推行世袭制

4.《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该规定沿袭的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分封制

5.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6.“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该观点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王权与神权结合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君权受制于族权

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郑樵《通志》

材料二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

五、课堂设计

先用5 分钟时间针对学生的问题答疑,主要针对一些基础问题,展示本课的知识框架。

基础认知

知识点一 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起源

(1)时间、地点: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产生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3)基本特点: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2.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首创王位世袭制,“家天下”从此取代“公天下”。

(2)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知识点二 西周分封制

1.前提: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

(1)分封对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等。

(2)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3)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4)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影响

(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证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消极方面: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知识点三 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

(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2)诸侯王可以实行再分封,其嫡长子世代继承诸侯的权位,其余诸子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还可以再分封,形成“士”这一阶层,但士以下不再分封。

4.影响

(1)对西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2)对后世: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提出问题:

(1)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当时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吗?

最后,学生通过课前的教学目标反测这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按照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展开,条理比较清晰。历史现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本课是高中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在课上,结合相关的地图、事例来讲述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背景知识不足,这需要他们在课前预习,特别是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复习,在课上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部分历史知识,特别是宗法制,对学生理解把握概念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彭 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重要表现。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掌握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政策,初步了解中国近代时期晚清王朝所做的一些政治改革,初步培养学生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演进过程。通过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还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落日辉煌”的折射。深刻体会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恶劣影响,产生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强烈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三、微视频内容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中国长达2 000 多年之久。但这种政治制度自创立之始便遭遇两种政治力量的挑战,即地方力量与相权力量。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相互交织,演绎着封建王朝的兴衰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第三节主要讲从秦汉到元代历代王朝是如何处理这两对矛盾来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明清两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一)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在讲朱元璋废相之前,先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朱元璋。

展示材料:

1368 年,朱元璋夺得了天下,并且建立了明朝,作为开国皇帝,有一幅画像是必须的。于是朱元璋就找了画师给他画像。朱元璋相貌丑陋,简单点说就是有一张大长脸,另外下巴和额头都前凸。有位画师也是实在,因为是给皇帝画像,所以这位画师仔细看了朱元璋很久,然后提笔认真画了起来。画师很快就将朱元璋的像画好了,画中的朱元璋简直和真人一模一样,就连他脸上的麻子也一颗不少地画了上去。画师十分自信地将画像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看后大怒,将画像撕得粉碎,一气之下就将这位画师砍了头。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个生性多疑又残忍暴力的皇帝,对一个小小的画师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威胁到他权力的丞相。

下面请大家阅读材料分析总结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以天下诸国合为郡县,朝廷设上、次二相,出纳君命,总理百僚。当是时,设法制度,皆非先圣先贤之道,为此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干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朱元璋《明太祖集》卷10《敕问文学之士》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1376 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 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视频讲解

历史上权臣篡位,一般都是以当丞相为第一级台阶,例如:西汉末年的王莽、唐朝末年的朱温、北宋第一代君主赵匡胤等。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朱元璋在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次是诛杀李善长案,一次是诛杀胡惟庸案。朱元璋借此机会废除了丞相,并规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皇帝。到此,皇权对可能威胁自身的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宰相在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积极作用是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消极作用是也可能因权力过大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胡惟庸就属于后者。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其本意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但是废相之后,丞相的积极作用消失了,于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朱元璋成了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每天处理奏章到半夜,天不亮又要处理新的奏章,最终朱元璋支撑不了了,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他的侍从顾问,但是殿阁大学士官位较低,仅提建议,不参与决策。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内阁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

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由官位较低的官员构成。内阁制度有哪些特点呢?阅读以下材料得出结论。

材料一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称为内阁,秘书便是内阁大学士。太祖、成祖时代,皇帝自己处理事情,口头吩咐大学士代笔,大学士就如一秘书。后来皇帝年轻不懂事,事事要征询大学士意见,而且皇帝又因自己不懂事,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内外一应奏章,先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他们的意见,附贴在公事上,送进宫里,再由皇帝细阅决定,这在当时叫作“条旨”,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意见的意思;又称“票拟”,是说用一张小条子(即票)拟具意见,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过,这条自撕了,亲自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亦称“朱批”。条旨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

材料二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的宰相之职。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自宪宗成化以后,到熹宗天启,前后一百六十七年,皇帝都没有召见过大臣。皇帝有事交付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交付太监,再由太监呈给皇帝。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甚至皇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文,私下叫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里,太监掌握着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明朝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像张居正那样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于是就有学者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对吗?内阁制和丞相制度有什么区别?

材料一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二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权(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视频解读

丞相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部分,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是制度所赋予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无决策权。历史上虽然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是其权力并不来自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个人的信任与支持,他们一旦失宠,地位将会一落千丈。因此内阁的权力不能与丞相同日而语,而且也不能制约皇权。

虽然明朝设立内阁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是宦官牵制内阁,参与朝政,使得明朝的政治日益黑暗,最终被农民起义所推翻,被清朝取代。那么清朝又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

(三)军机处的设置

播放视频故宫中军机处的片段

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军机处设立于何时?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如何?

(3)军机处的特点是什么?

军机处最大的特点体现为三个字:简、速、密。简,即机构人员十分简单,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点,且办事人员最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即办事效率高,皇帝可以随时召见军机大臣,了解国家大事,皇帝交办的事必须当日办好,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给兵部,快马加鞭直接送达地方,这样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级官员下达命令,省了很多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即军机处地处内廷,受外界干扰较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在接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能站立在侧。

然而军机大臣只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国大事都是由皇帝一人决断,因此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于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军机大臣完全成为皇帝独裁的工具,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对皇帝的命令只有唯命是从,权力完全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清朝除设军机处之外,还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皇权?

【本课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两千年的演变,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达顶峰。而当时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成为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四、课前自学练习检测

1.下图漫画中,宰相说:“你的权势不如我。”内阁首辅回答道:“可是你已经被逐出政治舞台了。”“宰相被逐出政治舞台”可能发生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明初废除丞相后,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0 多件奏章,即使他“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政事处理完毕。因此明成祖时设立( )。

A.尚书令

B.枢密使

C.内阁

D.军机处

3.右图中的①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发生在此处的历史事件是( )。

A.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B.唐太宗改革三省六部

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4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举措是( ) 。

A.创立三公九卿制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废丞相,设内阁

D.设置军机处

5.因处理军务而产生,进而辅佐皇帝全面处理政务的机构是( )。

A.内阁

B.军机处

C.礼部

D.尚书省

6.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强化地方管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制,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共同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

——摘编自魏晓巍、钟卫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材料二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不仅使文官失去了宰相作为他们的“意见领袖”,还使所有文武官员的地位和生命、尊严的价值都变得渺小,使绝大多数时期任何一个官员在皇帝面前都显得“人微言轻”。……总的来讲,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最高政治权力的运转经常处于失衡或扭曲的状态,舞台上依靠皇帝暂时亲信而拥有治官权力的人物忠奸贤愚美丑反复变换,严重损害了明代治官活动的连续性、一贯性、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典章制度越来越形同虚设。

——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①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趋势。

②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五、课堂设计

先用5 分钟时间针对学生的问题答疑,主要针对一些基础问题,展示本课的知识框架:

知识点一 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废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过程: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皇帝。

(3)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于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2.内阁的设立

(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导致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

①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②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③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4)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但宦官参政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知识点二 军机处

1.军机处的设立

(1)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

(2)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特点:军机大臣均由钦定,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更明显。

2.密折制

(1)目的: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概况:雍正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3)作用: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

3.评价

(1)军机处和密折制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制。

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内阁制与丞相制有何不同?

(2)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

(3)君主专制的强化对我国社会有何影响?

课外延伸:

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明朝宦官专权的人物和史实?(学生可从语文知识和课外阅读中讲到魏忠贤和东林党等史实)

最后,学生通过课前的教学目标反测这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反思

本课讲的是明清时期高度的中央集权,主要把握内阁和军机处。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老师进行点拨。在讨论专制权力对中国的影响时,我发现还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情境。

新文化运动

邓思渠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顺乎世界之潮流”,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师上课时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新青年》这本杂志,通过“集结号起聚群英”“重塑青年铸国魂”“呐喊之后解彷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设计一些问题由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论从史出;创设情境,巧妙设问。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微视频:新文化运动(筑梦中国片段)

微视频内容:位于北京五四大街的北京大学旧址,如今是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所在地,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深感失望,他们继续寻求救国的真理。西方的各种政治制度,包括议会制、多党制,也曾在民国初期的十多年里相继引进,但这些东西既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也没有阻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时,在北京大学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宣传倡导科学与民主,反对蒙昧与专制,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唤醒了一代青年,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场景:北京大学旧址

场景:辜鸿铭等画像

场景:鲁迅、刘半农等人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

场景:《湘江评论》的画面

设问:观赏视频并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在什么地方?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4)微视频中展示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哪些刊物?

学生回答,继续讲解。

利用多媒体展示20 世纪初的照片和播放校园歌曲《兰花草》,渲染气氛(《兰花草》是由胡适的《希望》改编的)。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杂志,提问学生杂志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导入旧杂志《新青年》(因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主要撰稿人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从一本杂志的小视角来看这段大历史,新的视角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从而导入课题《读一本杂志,品一段历史——专题三第2 课新文化运动》。

一、集结号起聚群英——通过《新青年》的作者群,解读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展示《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及其主要经历,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海归派,他们都受到了西方新思想的洗礼,让学生更理解他们的思想。

展示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的图示,使学生从代表1911 年的蓝色柱子和代表1919 年的红色柱子的变化,回忆必修2 中的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或“进一步发展”,并理解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也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放一段有关袁世凯“祭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辛亥革命后的希望形成对比。

课件出示背景小结,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背景的一般方法,即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政治方面、思想方面三个大方面入手。

小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通过做一道2009 年上海高考题,检查和巩固学生所学。

二、重塑青年铸国魂——通过新青年的核心精神,解读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设问一:“说一说”,让学生明白新青年的核心精神是科学和民主,并且通过学生念科学与民主的英文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树立学生的世界意识,特别是让学生理解这是从西方引入的,和学生一起回顾中国近代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设问二:阅读陈独秀的一段话设计三个问题,通过学生的阅读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并通过问题的思考从而加深对科学与民主的理解。

设问三:分析一则当时的旧闻资料,模仿新浪网的新闻心情调查,选择看完旧闻的心情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认识到旧思想道德对年轻人的束缚和迫害,从而更理解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内容。同时通过这种开放式的题目,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有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问四:让学生看课本第59 页的内容,说出文学革命中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张各是什么,再让学生朗读旧体诗《上邪》和胡适的白话诗《希望》(配《兰花草》的音乐,呼应课前的音乐),同时也通过对诗歌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艺术,并加深对新文学内容形式的理解,从而理解新文学对新思想传播的促进作用。

内容小结:通过以上的讲解,师生共同概括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三、呐喊之后解彷徨——解读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课件出示当时北大中文系的杨振文的一段话、五四运动中学生运动情境的图片,由学生阅读教材60 页和61 页的内容,由师生共同小结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性质、意义、局限),在评价中可能局限性方面的概括有点难度,所以利用一副对联和一幅漫画让学生感受当时对待中西文化上存在的局限性。用毛泽东的话和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上的讲话(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并做了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的话很有说服力,而胡锦涛的话既有说服力又有时代感),帮助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四、课堂小结

用简洁的一二三四五来概括本课的重点,并让学生朗读一下概括性的话,加深对本课重点知识的识记。

五、拓展延伸

献计献策:今天如果让你再请一位先生来推动中国发展,你将选哪位先生?

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网上论坛:20 世纪初,德先生和赛先生被接到了中国。一个世纪过去了,赛先生现在成了中国的忙人。我常能看到赛先生的身影,也成了赛先生的粉丝之一。但我见德先生的机会不多,和他老人家不熟,有人认识他吗?你如果看了这个博客,你会发表什么评论?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博客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也使学生在讨论中关注现实生活的现象,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给学生一个封面,让学生在课后把课堂上对问题的思考内容,写在明信片上,按学号排序,装订成册,作为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成果,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

在课件的最后留下老师的邮箱和QQ号,让学生通过网络方式与老师同学交流,这也让学生能真正与老师更好地交流。

【教学反思】

《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的《新青年》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主要撰稿人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我从一本杂志的小视角来看这段大历史,新的视角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这个方面重新考虑整合教材的资料,命名本课的课题为《读一本杂志,品一段历史》,围绕《新青年》这本杂志,通过“集结号起聚群英”“重塑青年铸国魂”“呐喊之后解彷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这种重新利用教材整合资源的方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让学生学起来觉得兴味盎然。有了这种新的视觉吸引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之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并且补充教材里没有的资料,设计一些问题,既有根据教材设计的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也有一些根据新材料设计的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把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练习的方式穿插在讲解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选用一些高考题让学生感受高考,让学生明白高考其实一点都不神秘,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就行。特别是最后设计的“献计献策”和“网上论坛”这种很贴近现实生活的讨论让学生很感兴趣,最后下课时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让学生写下思考内容并制成本课的学习成果,既让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表述也建立了学习档案,这些都是新课程里的新要求。但是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课前准备的材料有限,课堂上讨论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的,小组讨论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分析也不是很深入,这些都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万灵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探究及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的精神,并提高其口头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有难而易,步步推进。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分析教材,设计制作PPT。

(2)学生: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学生以组为单位搜集、查阅新航路开辟中相关人物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影片《大国崛起》,提问: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斗争的历史大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事件拉开的?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很容易回答) 1500 年前后 地理大发现

【显示标题】新航路的开辟

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展示图片】中国的罗盘针和西欧多桅多帆海船。

中国航海者的罗盘

西欧多桅多帆海船

【显示字幕】归纳要点

(1)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

(3)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经度和纬度做绘图坐标)条件(可能性)。

(4)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5)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五方面的条件,说明当时西欧人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可能性。

问题:同学们再来想一想,假如你们是当时西欧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分别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1-82 页内容,并进行总结归纳。

【显示字幕】归纳要点

新航路开辟原因

(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

(3)直接原因:传统商路受阻。

(4)宗教原因:传播基督教。

【教师总结】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万事俱备,只欠水手。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伟大的航海家勇敢地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

问题:最先扶持开辟新航路的是哪几个国家?

【学生回答】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问题: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主要开辟了哪几条新航线?

【展示图片】新航路开辟经过的动态示意图。

【学生活动】亲身体验,重走新航路。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别代表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新航路开辟经过的动态示意图”,准确把握每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航线,区分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别扶持的是哪几条新航线并注意在开辟方向上有什么不同。

【显示字幕】填充新航路开辟简表。

【教师总结】同学们,新航路的开辟圆满完成,你们也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感受了前人伟大的胆识和气魄,你们会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学生自由发言)

问题:新航路开辟的完成会产生什么影响?

【显示字幕】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问题:玉米的原产地在哪里?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欧洲的?非洲的咖啡是通过什么渠道到达美洲的?生长在非洲的黑人为什么去了美洲?

【教师总结】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2-83 页,总结归纳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①对西欧: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成了西欧在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②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

④对世界: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查阅资料,自主探究】

梁启超的困惑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说:“自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

比较当时中西方航海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是由什么造成的。

课堂训练

(1)达·伽马远航赴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 )。

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

B.欧洲物价上涨

C.欧洲“商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16 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 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银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教学反馈: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我结合人民版教材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罗斯福新政

万灵敏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史实内容,提升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情境设置,实现抽象思维具体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历史情怀。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法、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

【课型、课时】

新课 1 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影片《群众送别》。

提问:罗斯福为什么深受美国民众的爱戴?

学生回答: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大萧条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这里的大萧条指的就是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引出本课的内容“罗斯福新政”。

讲授新课:

播放《大国崛起》片段(经济危机下的美国),教师提问:看了这段视频,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罗斯福新政?

学生答: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评价。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材料一 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一些看不到出路的人甚至从纽约刚刚建成的华盛顿桥上跳了下去。当时,美国和世界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这两个字来形容20 世纪30年代初美国的形势,那就是“恐惧”。

——《大国崛起》解说词

答: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材料二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锅里有只鸡,每家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答: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形势恶化。

(学生阅读课本第115-116 页内容,补充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根据学生的答案,老师加以补充并归纳背景为:

(1)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2)胡佛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形势恶化。

(3)全国上下要求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摆脱危机。

(4)1933 年民主党人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就任美国总统。

二、新政措施

(1)通过之前的视频,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如果你是罗斯福,面对这样的“烂摊子”,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补救?

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秩序四个方面探讨新政实施的内容,通过大家的讨论学习,以表格的形式将新政的内容加以整理。

续表

(根据视频补充“蓝鹰运动”、田纳西水利工程等)

小结: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①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②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③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2)提问:总统(联邦政府)、国会、政府执行机构的充分介入,说明罗斯福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力量起什么作用?这种作用表明罗斯福新政具有什么特点?新政这种特点开创了美国经济制度上什么新模式?

学生讨论得出:起主导作用——政府力量(国家力量)新政特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

新模式: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教师总结:新政之“新”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国家干预经济。

三、新政影响及评价

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118 页的几段材料,并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应对当时美国经济危机起到什么作用?

答: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

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怎样对罗斯福新政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请大家讨论。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老师对各组讨论意见进行综合归纳。

材料一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新政’,特别是那些社会改革立法,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对某些资本主义弊病加以改良和限制,对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还是有积极意义。”

——《罗斯福》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我认为,我一直这样认为,而且我仍将认为私人企业是美国健全经济的主心骨。”

——《罗斯福演说选》

综合归纳:评价新政

(1)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作用: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3)深远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后来美国与西欧各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堂练习】

(1)1933 年3 月4 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为了重新开始工作,我们需要两手防御,来抗御旧秩序恶魔卷土重来……一定要杜绝投机;一定要有充足而健康的货币供应。”对此,罗斯福采取的施政方针是( )。

A.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管制证券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

D.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1933 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3)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课堂小结】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民主制度,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

【反思提升】

可取之处:情境创设的生动性;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教学开展的互动性。

不足之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尚待提高。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申琼飞

【学习目标】

(1)理解大气热力状况,认识气压的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能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4)能判读近地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

【重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制作微视频】

【视频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第一步:绘制近地面三个点B、A、C。

第二步:B、A、C三地气温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其上空空气分子的垂直和水平运动情况。由于三地气温相同,三地空气分子在垂直方向上无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分子也无运动,大气保持静止。

第三步:B、A、C三地气温不同的情况下,观察空气分子的垂直和水平运动状况。

中间A地气温高,B、C两地气温低,A 地大量空气分子作上升运动,B、C 两地大量空气分子作下沉运动;此为大气热力状况,热胀冷缩原理。

第四步:B、A、C三地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由于A地空气分子受热上升,A地上空气压偏高,形成相对的高压,近地面气压偏低,形成相对的低压;B、C 两地空气遇冷收缩下沉,使B、C 两地高空气压偏低,形成相对的低压,近地面气压偏高,形成相对的高压。同一水平面大气始终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高空,大气由气压偏高的A地流向两侧气压偏低的B、C 两地;近地面,大气由两侧气压偏高的B、C 两地流向中间气压偏低的A 地。这样,就在B、A、C 三地之间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热力环流。

及时演练: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视频二】演示各种热力环流的实例。

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力环流

将制作好的微视频在课前一两天下载给学生,学生认真观看,结合教材完成学习任务单。

“热力环流”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该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的衔接问题等。

续表

课堂教学

一、课前学习效果检测

学生现场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要求:用箭头标出大气的垂直、水平运动方向;标出气温气压的高低。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完成。完成后教师及时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补充和解析。

(1)学生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二、练习巩固

根据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丁4 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为________________。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4)假如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5)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6)为避免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置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增加城市空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申琼飞

一、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概括出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2)通过课堂学习,熟练判断光照图及相关知识的联系。

二、重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三、制作微视频

【视频一】绘制正午太阳高度角(以夏至日侧视图为例)。

制作动画,按步骤演示:

第一步:绘出地球侧视图:外面的大圆为经线圈,再加上几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和南北纬30°。

第二步:绘制太阳光线,找出直射点,绘出纬度23.5°N。直射光线即延长线可经过地心的太阳光线,据地心和直射点两点确定一线可快速画出直射光线,再依据“太阳光线是一组平行光”绘出整组太阳光线。

第三步:绘制晨昏线,在侧视图中,晨昏线为“经过地心并与太阳光线垂直”,同时平分赤道并与南北极圈相切的大圆。

第四步:绘制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当地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将正午太阳光线画出来,球面上某地地面为过某点的切线,正午太阳光线与过某点的切线的夹角即为该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举一反三”:学生绘制出冬至日和二分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结论:某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视频二】制作动画演示

观察,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北京(北纬40°)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夏至—秋分—冬至,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冬至—春分—夏至,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结论:直射点靠近某地,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直射点远离某地,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点近角大、点远角小”。

将制作好的视频提前一两天下载给学生,学生认真观看,并结合教材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该文档用于引导学生利用微视频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程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续表

四、课堂教学

1.课前学习效果检测

(1)以二分二至任一日期为例绘制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完成,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点评并稍作补充和总结。

(2)学生描述: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分布情况,以及之后一段时间重庆(北纬29.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趋势。

(3)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2.练习巩固

【课堂练习】

读某地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1—2题。

1.若该时段小于半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B.a值一定等于90°

C.该地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

D.b值为该地一年中最小值

2.若该时段等于半年,图中( )。

A.①节气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

B.②节气为欧美国家夏季的开始

C.正值③节气,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小麦

D.正值④节气,全球昼夜平分

【课后练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

图2 

(1)将图1 所示节气太阳光照图转绘到下图中(要求:①在图的右侧用箭头画出三条太阳光线;②用阴影表示黑夜)。

(2)图1 中所示的日期对应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___,对应图2 甲—丁中________的点。此时北京时间是___月___日___时。

(3)当地球运行在图2 中③段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移动;此时北京的昼长变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变________;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

(4)当地球运行至①位置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B.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北京正午旗杆的影子逐渐变长

D.新疆葡萄成熟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邱青松

【设计思想】

新课程理念提出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本节课设计本着“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走向社会”这一主线展开。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新闻通过多媒体播放引入新课,通过讨论、交流、描述生活实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进一步建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熟悉其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均成立时,引入计算机传感器数字实验系统演示运动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有深刻的认识,突破本节课难点,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本节教材分析】

从课程整体而言,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宏观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的物体的状态,第二定律指出宏观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状态,牛顿第三定律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立定律,应用极为广泛。要分析清楚物体系间的内力和外力,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进行“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之前,已经学过几个具体的力,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学会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在本章的前面几节又刚刚学过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这是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但是学生对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得不够深刻,不明确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概念的意义,而且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形成一些错误认识。如,马拉车前进,误认为此时马对车的力大于车对马的力,也就是混淆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如果不创设便于学生感受和理解的情境,学生即使能背诵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也不能转变他们已有的错误认识,理解不透彻,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出现错误。

牛顿当年也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总结前人的经验才得出“牛顿第三定律”,因此,教学中应该采取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转变学生“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混淆在一起形成的错误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理解“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从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直接给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猜想,最终由学生自主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关系的能力,学会从实验中总结出相关结论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2)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确切含义。

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看视频资源由教师提问,再结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学法及演示实验法。

【教学器材】

PPT演示文稿、有关Flash 视频资料、一根较粗的绳子、每人一个弹簧测力计、力传感器组件、数据采集器及配套计算机设备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续表

续表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完成课本P84“问题与练习”1、2、3、4、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从学生身边的物体间相互作用及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入新课,使学生亲身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循序渐进,使学生经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思维习惯。最后回到实际应用中,使学生体会牛顿第三定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对国家发展的作用。高中物理比较难,许多定理比较抽象,有些理论在理想情况下才成立,若教师仅是枯燥地讲解,学生感觉很乏味,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物理课堂更加贴近生活。

平抛运动

邱青松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平抛物体的运动”作为“抛体运动”一章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其他曲线运动的基础。平抛运动的规律不仅是解决平抛物体运动的依据,而且在斜抛及电磁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是本节的重点,为使学生深刻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熟练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教学理念,需要突出实验在本节中的地位。做好平抛运动实验是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为此本教学中选用了新的实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探究过程更加直观、简捷,强化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二)新课标要求

会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2)教学难点

运用运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二、学生学情分析

平抛运动是学生第一次应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的方法分析曲线运动的规律,而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容易,因此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已有直线运动知识准备及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作为基础,是可以接受和深入理解用两个运动合成的方法讨论平抛运动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演示军事上的例子,学生能够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分析、讨论得到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相当于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相当于自由落体运动,同时总结出平抛运动位移时间、速度时间规律。

(3)通过规律理解,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军事上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尝试引导学生选择实验方法、器材进行物理实验以解决实验问题,实验中能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合作实验,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通过平抛运动,学生体会“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从中感受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平抛运动课件、视频素材以及参照人教版物理必修2 教材。

五、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六、教学板书设计

七、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学生已通过网络在线慕课学习,对平抛运动知识已有了解。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以军事实例创设学习情境,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设问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平抛运动的图像。这种引入方法起到了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随后,通过层层提问,激励并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形象的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顺利得出平抛运动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来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这样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为学生自行探究两个分运动的性质作好了铺垫。

课堂教学设计不是封闭的,课堂上不可能消除学生的所有疑问,课堂教学设计应该设计必要的教学事件给学生提供课后继续探究的空间。此课堂教学设计始终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分析能力、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线,把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杨 武

【设计思想】

新课改提倡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本节课本着新课改的思想,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注重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与讨论、交流与合作的空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评价,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形成生生、师生的多向反馈渠道,最终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经历过程,体验方法,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不畏艰险、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会正确解释惯性现象。

过程与方法

(1)体验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通过实验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通过对笛卡尔的推论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比较分析,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与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器材】

(1)多媒体课件。

(2)劈型斜面、毛巾、棉布、小车、木板。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力和运动有关系吗?(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大屏幕播放视频:有趣的太空生活。

航天员在太空舱中游走穿梭,就像鱼儿在水中游泳一样;

航天员用吸管把水挤到空中,然后去喝空中飘浮的大水珠;

航天员洗漱时,随手去拿飘在空中的牙刷、牙膏、剃须刀等;

航天员互传橘子、苹果,然后去吃飘过来的水果。

观看后请学生尝试在教室内再现以上的一个情境。

学生尝试后得出结论:教室内无法再现。

*思考与讨论

太空舱中的情境在教室内为何无法重现?

太空是一个几乎不受力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物体都可以随拿随放,而在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重力影响,把物体拿到空中静止释放后,物体并不能静止在原处,而是要落下来。

得出结论:力和运动是有关系的。以此引出课题: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新课展示

一、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1.亚里士多德

【阅读与思考】

结合课本的内容,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并引导学生得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他凭什么得出观点的?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察和直觉。

(2)亚里士多德得出错误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地面环境中重力和摩擦力的干扰。

【过渡引导】教师一边解说、引导,一边用小车演示。

其实,最先悟出这一原因的是17 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观察到,在推力作用下运动的小车,撤去推力后,小车并不是立刻停止,而是运动了一段时间才停下来的。撤去推力,小车仍可以运动,这就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并不是力和运动的真正关系。为了找出力和运动的真正关系,伽利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把他深邃的思想和超人的睿智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呢?

2.伽利略的实验

(1)实验过程

(动画展示:层层设问,步步深入,让学生经历伽利略的思考过程,体验理想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装置介绍:两个对接的粗糙斜面,中间用圆弧相连。

师:让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个高度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试描述出来。

生:小球滚上另一个斜面,未到原来的高度就返回了,然后在两个斜面间往返运动,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停在斜面的底端。

师:小球为什么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且最终又停下来呢?

生: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师:设想斜面光滑,没有摩擦,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呢?

生:小球将达到跟原来同样的高度,然后在两个斜面间往返运动,永不停息。

师: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和前一次有什么异同呢?

生:小球依然达到同一高度,但经过的路程会更长,用的时间也更长。

师:我们推想,如果持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呢?

生:小球仍会达到同一高度,只是走的路程越来越长,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

师:当第二个斜面变成水平面时,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呢?

生:小球将沿着光滑的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永不返回。

师生总结: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仍可以运动,这就说明: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由此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过渡引导】伽利略实验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假设斜面光滑没有摩擦的前提下进行的,而绝对光滑的斜面是不存在的,所以说伽利略的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那么什么是理想实验呢?

(2)理想实验

在学生稍加讨论后,给出理想实验的概念。

理想实验是在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过程。它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科学事实为根据,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运用逻辑推理,揭示物理世界的内在联系,发现物理规律。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举例说明:理想实验并不神秘。在我们下棋时,每走一步之前,总会先在脑海里布局一个假象的战场,我如何走,对手如何应对,我该怎样走,对手才无路可走。棋技越高,设想的布局方案也就越多,越深入,越全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在进行着理想实验。

(3)实验设计

根据伽利略的实验和你对理想实验的理解,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器材:毛巾、棉布、木板、劈型斜面、小车。

要求:同桌讨论实验方案,说明实验步骤。

在学生讨论完后,请两个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边做实验边解说(试验中要体现理想实验的思想,并合理推出结论)。

(4)实验验证

【播放视频】

(学生要特别注意观察物体被推出后的运动状态)

两位航天员传背包;两位男航天员传送一位女航天员。太空可以看作一个几乎不受力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初速的物体一直运动。这就直接验证了伽利略的结论。

【过渡引导】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对力和运动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推论。英国科学家牛顿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总结,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笛卡尔的推论

一个不受外界任何影响的运动着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一个静止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物体,将保持静止。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思考与讨论】

(1)笛卡尔的推论中,外界影响是指什么呢?

外力的作用。

(2)比较、分析、讨论牛顿第一定律比笛卡尔的推论有哪些地方更完善了?

体现在以下四点:

①一个→一切:体现出普遍性、共性。

②将保持→总保持:体现出物体的固有性、特性。

③只研究了物体不受力的情况→还研究了受外力的情况:说明了外力的作用。

④表述上,牛顿第一定律比笛卡尔的推论更明确、更简洁。

(3)通过(2)的分析,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①说明了物体不受力时的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②说明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作惯性定律。

【过渡引导】那么什么是惯性呢?(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出惯性的定义)

三、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

2.说明:

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为更好地理解“一切”和“固有”,设计以下两个问题和一个视频)

问题:地球上的物体有惯性,太空中的物体有惯性吗?

问题:人行走时有惯性,静止时有惯性吗?

【播放视频】

生活中有关惯性的例子,请学生解释。

【思考与讨论】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那么惯性有大小吗?(结合视频思考、讨论、分析该问题)

播放视频:

一弹簧弹开静止的质量不同的小车,两车运动的距离不同;

卡车和自行车同时刹车,停止的难易程度不同。

师生总结:质量不同的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本领是不同的,质量越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本领越大,就说物体的惯性越大;相反,惯性越小。可见,物体的惯性是有大小的,并且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练习:1 kg的铁块、1 kg的木块、1 kg的棉花,谁的惯性最大?

▲师生总结

学生总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通过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对笛卡尔的推论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比较分析,我们知道了人类对事物或规律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经历着一个步步深入、逐步完善曲折的过程。

反馈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如何,它们惯性大小一定相同

B.物体不受力时有惯性,受力时没有惯性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则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

D.在地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小球的惯性也逐渐减小

(2)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所受的外力同时撤去,这个物体将( )。

A.立即停下来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D.速度越来越快,永远停不下来

家庭作业

1.思考与活动:“4.1 牛顿第一定律”课后习题1.4。

2.自主学习:预习“4.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完成导学案。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三维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太空生活视频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兴趣。对教材的处理既踏实又有新意,对科学认识的发展层次把握得比较好。既注重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方法,又重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实验:用打点计算器测速度

杨 武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该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如下:

(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2)经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

(3)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瞬时速度。

(4)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U-T图像,并会根据画出的图像描绘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为实验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体牵引纸带的速度,并尝试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极限思想的方法,学生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粗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这样处理加深了上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在作速度时间图像时,过去教材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接起来改变为根据点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用一条曲线“拟合”这些测量点,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本节内容是后续很多章节探究性实验的基础,如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探究a 与F、M的关系、机械能守恒等。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同时也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对高一新生来说,打点计时器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不仅有难度,还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

【教学建议】

第一次实验课应向学生介绍实验室要求及注意事项,最好让学生课前阅读教科书中“学生实验”部分的内容,不要求完全读懂,主要是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所了解,对物理实验的意义有更多的认识。探究性实验要明确以下内容:实验目标、仪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学生要大胆动手操作,大胆探究,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敢于发现,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计算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掌握用描点法描绘图像的方法,并能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像,能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教学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像培养学生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性,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5)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体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妙。

(3)体验用图像的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与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

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

【教学设计】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课堂小结: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图像表示作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形状一样的图线,在不同图像中所表示的物理规律不同。

板书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靠振针振动通过复写纸打点。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靠电火花放电蒸发墨粉打点。

(3)计时器的使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测量瞬时速度:用包含某点在内的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5)速度—时间图像: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描点连线画图像。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所了解,明确实验方法,大胆动手操作,大胆探究,敢于发现问题。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动手探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构建中,力求学生能在自主动手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宋永攀

一、教学目标

1.课堂目标

(1)能识记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

(2)能够说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基本过程。

(3)能够通过本实验阐述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说明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

2.视频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能明确以下目标:

(1)原生质层的组成。

(2)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

(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条件。

(4)通过实验过程联系生活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计划,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2.教学难点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三、播放视频

1.微视频《植物的生长》

视频播放正常生长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异常生长的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让学生观察细胞结构,认识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及液泡。然后老师引入原生质层的概念并讲述。

让同学们讨论: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作出假设: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然后让他们说出假设的理由。

2.微视频《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首先,直接讲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理: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原生质层伸缩性小,失水时原生质层收缩程度大而细胞壁收缩程度小,所以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开来”;外因“细胞所处的环境溶液存在浓度差”。

然后观察“洋葱紫色的鳞片叶细胞的失水”,用Flash课件介绍细胞失水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①显微镜的操作过程;②正常状态下细胞的结构特点;③当细胞处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环境下细胞结构发生的变化有哪些?(“洋葱紫色的鳞片叶细胞的失水”动画播放完毕之后,要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随后老师逐一解答: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撕一小方块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正确使用低倍镜,观察正常洋葱表皮细胞,找到有紫色液泡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2 ~3 滴0.3 g/mL 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操作。用高倍镜观察,找到发生质壁分离或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②正常状态下的细胞饱满,能够看见紫色的中央大液泡,细胞核清晰可见。③当细胞处于质量浓度为0.3 g/mL 的蔗糖溶液环境下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中央大液泡明显变小、颜色变深,原生质层厚度明显变薄)。

接着让学生观看植物细胞的吸水及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同时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①用什么方法使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恢复到正常状态?是否所有的细胞都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②细胞的原生质层和液泡发生什么变化?③为什么有的细胞不能复原?(在播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Flash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进行解答:①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操作几次。用高倍镜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②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变厚,液泡体积逐渐变大、颜色逐渐变浅,整个细胞变得饱满坚挺。③有些细胞不能复原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能力)。

3.微视频《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

播放《洋葱紫色的鳞片叶细胞在1 mol/L的KNO3 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的视频,要求学生观察细胞发生的变化与处于质量浓度为0.3 g/mL 的蔗糖溶液环境下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完视频之后留一段时间让他们思考,并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为什么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可以自动复原?②是否所有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都具有自动复原的能力?植物细胞要能够在质壁分离后再发生复原,其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适当地解释。①植物生长的环境中有时候外界溶液浓度较大,根毛细胞失水,但是根毛细胞并没有因失水而死亡,同时根毛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能力,所以根毛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矿物质离子,使其细胞内溶液浓度比外界土壤溶液大,又恢复从外界吸水的能力,所以可以自动复原。②要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细胞必须是活的。死亡的细胞是不可以复原的。细胞内外浓度差不能太大,如果外界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使细胞膜选择透过能力丧失。

四、课堂设计

1.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1)观看微视频,独立完成下列内容:

①原生质层的概念:

②原生质层的组成:

③完成右图的填写:

④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结构有哪些变化?

(2)回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完成此实验的探究报告中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①设计方案。

②预期结果。

3.实施实验并记录——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按照实验步骤认真完成实验,并按要求记录实验现象。

4.课堂学习任务设计

(1)讲解原生质层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原生质层的组成。

(2)合作探究: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通过观看视频,然后每个小组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中的一个,并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阐述选择的问题。

问题1:原生质层的组成有哪些?

问题2:影响质壁分离的内部因素是什么?外部因素又是什么?

问题3:在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和原生质层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问题4: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核有没有发生变化?

问题5: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溶液是什么成分?

(3)合作探究

①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吻合吗?它是否支持你所作出的假设?如果有的结果与预期有所不同,你认为应当作怎样的解释?

②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滴加的是0.5 g/mL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④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4)反馈练习:

①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右图所示的状态,a、b 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a =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3 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②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0.5 mo1/L的尿素溶液中,观察其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右图所示的曲线中A、B、C分别表示细胞处在( )溶液中。

A.尿素、蔗糖、蒸馏水

B.蔗糖、尿素、蒸馏水

C.蒸馏水、蔗糖、尿素

D.蒸馏水、尿素、蔗糖

5.注意事项:

①撕取洋葱鳞片外表皮细胞时,要注意不要让表皮细胞中的液泡破损。判断液泡是否破损的依据是:完整的、液泡未破的洋葱鳞片叶表皮是紫红色的,而液泡破损的表皮是无色半透明的。

②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观察目标,然后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镜观察;若在低倍镜下看得清楚,就不必再用高倍镜。

③在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时,切忌在显微镜上进行,必须将临时装片放在实验桌上进行。

五、课后反馈

1.本节课教学内容安排1 个课时,主要学习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以及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但由于采用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授课,因此课前学生必须提前认真观看视频《植物的生长》《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并认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内容。

2.合作探究实验的反馈,虽然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学习相关知识点,但本节知识科学性较强,有的知识不易理解,很难保证学生都能理解并内化所有知识点,必然有一些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才可以得到解决,还可以通过各组派代表上台讲解知识,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再认识和理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易理解相关内容。本节课虽然设计了多个讨论问题,但因课堂时间有限,每个小组只能选取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其他问题可以在倾听相应小组代表发言时对相应知识加以理解。

3.教师必须设置好探究历程的梯度,并且不能超出学生当前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并适时、恰当地给学生的创新提供帮助,使其能享受成功喜悦,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4.为了加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学习完本节内容后设计了相应的习题,及时地对知识进行强化和补充。

细胞的增殖

宋永攀

一、教学目标

1.课堂目标

(1)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能够准确区别各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4)概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5)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2.视频目标

(1)观看微视频《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能说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生物体的长大主要靠细胞的数量增多,即细胞的增殖来实现。

(2)观看微视频《细胞的增殖》,能说出细胞增殖的方式,并能描述细胞增殖的各种方式。

(3)观看微视频《细胞分裂的间期》,能发现细胞间期的特点及细胞内部发生的变化。

(4)观看微视频《细胞分裂的分裂期》,能描述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正确理解真核细胞周期的各种表述方法。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及DNA、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三、播放视频

1.微视频《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是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随着细胞的长大,细胞膜的面积是不是也在扩大?下面通过模拟实验微视频来探讨这个问题。各小组对实验微视频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请代表发言。

(1)琼脂块的边长越长,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效率怎样?而变红色的部分在琼脂块中所占的相对体积大小?

(2)将边长为3 cm、2 cm、1 cm的琼脂块分别看作三个大小不同的植物细胞,那么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是怎样的?

(3)生物旺盛的代谢与其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大小直接有关系吗?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会有关系吗?

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琼脂块的边长越长,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效率相同,而变红色部分在琼脂块中所占的相对体积越小;将边长为3 cm、2 cm、1 cm的琼脂块分别看作三个植物大小不同的细胞,那么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是依次增大的;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观看微视频《细胞的增殖》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观看视频草履虫的增殖,青蛙的红细胞的增殖,各种植物、动物细胞的增殖,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①草履虫、变形虫这些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有什么作用呢?②对多细胞生物来讲,细胞分裂又有什么作用呢?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意义?③什么是细胞的周期?有哪些细胞分裂存在细胞周期?(学生观看完视频停留一段时间,让各组代表回答相关问题,然后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①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后代,起到生殖和繁衍种族的作用。②多细胞生物细胞的增殖是细胞分化、组织与器官形成的基础,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的过程。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的实施阶段——分裂期。并非所有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细胞分裂完成后有三种去向:继续分裂、暂停分裂、不再分裂即分化)。

3.观看微视频《细胞分裂的间期》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 ~95%。播放微视频《细胞分裂的间期》,学生仔细观察细胞发生的变化,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仔细观察细胞发生了哪些变化,细胞体积是否在改变?②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为分裂期作了哪些准备?③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为什么要占那么长的时间?④让学生画出细胞分裂间期的形态结构特点。学生观看微视频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结:①分裂间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体积略微长大;②分裂间期细胞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非常活跃,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物质,同时完成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③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子细胞,遗传物质必须平均分配,所以细胞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精确地分配。④细胞分裂间期图如右图所示。

4.观看微视频《细胞分裂的分裂期》

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通过观看微视频《细胞分裂的分裂期》,学生仔细观察四个时期细胞内部发生的变化,同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前期:①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染色体的排列方式如何?②细胞内部有哪些变化?③纺锤体是怎样形成的?

中期:①染色体是什么样的变化?②纺锤体与染色体是什么样的关系?

后期:①着丝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②纺锤体发挥的功能是什么?染色体是如何移向细胞两极的?这对细胞分裂有什么样的意义?

末期:①染色体发生怎样的变化?②细胞内部发生的明显变化是什么?③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发生的变化有哪些?以及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④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怎样的意义?

在播完《细胞分裂的分裂期》的Flash 课件之后,要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思考。随后,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的回答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解答:

前期:①染色质由丝状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②细胞内部核膜和核仁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③纺锤体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

中期:①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②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端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即赤道板上。

后期:①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的两极,使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末期:①所有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②纺锤丝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同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散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③整个过程中,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在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在间期进行复制,所以前期出现了染色单体,DNA分子由复制加倍到分裂完成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④通过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四、课堂设计

1.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预习人教版教材P110-114,独立回答以下问题:

(1)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

(2)细胞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3)细胞分周期中的分裂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细胞分裂周期中分裂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发生怎样的变化?

(5)细胞分裂具有怎样的意义?

2.课堂上学习任务设计

(1)学习“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合作探究】观看微视频模拟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分小组讨论: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是怎样的?并派一名同学向全班阐述相关问题。

问题1:细胞的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怎样的?

问题2: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长大?

【反馈练习】

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D.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

(2)学习“细胞的增殖”。

【合作探究】让学生观看《细胞的增殖》Flash 课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上的(2)的相关内容和分析下列表格内容,然后小组阐述对应的问题:

问题1: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

问题2:一个细胞周期是怎样确定的?

问题3: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细胞的增殖对生物生长发育的意义是什么?

问题4:不同生物细胞分裂周期相同吗?同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周期相同吗?

【反馈练习】

右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 期内DNA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 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细胞的周期为24 h

B.S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

C.记忆B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

D.M期是染色单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

3.学习“细胞分裂的间期”

【合作探究】通过对Flash课件《细胞分裂的间期》的观看,让学生相互讨论以下问题,每组派一名学生回答:

问题1:细胞分裂的间期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问题2: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作了哪些准备?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

C.细胞种类不同,细胞持续时间不同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学习“细胞分裂的分裂期”

3.(2014·全国课标Ⅰ,29)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

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__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 。

【合作探究】通过观看Flash课件《细胞分裂的分裂期》,让学生明确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方便人们学习和理解细胞分裂分为的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然后分组讨论各个时期细胞有哪些特点,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细胞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细胞内部发生哪些明显的变化?

问题2:细胞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有哪些?

问题3: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有哪些细胞器活动旺盛?

问题4: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问题5:细胞分裂对生物遗传具有怎样的生物学意义?

【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1 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G2 期已经形成了1 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2n =24 的性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 分子数分别为24 和48

D.若在G2 期某染色质的1 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 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2.下图中,甲、乙为某生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曲线①②为DNA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对应曲线①中的CD段,对应曲线②的FG段

B.乙图为细胞分裂后期图,这一时期两曲线有不同的变化

C.甲图所示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

D.观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同一细胞来观察甲、乙两种时期

五、课后反思

1.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学生通过细胞的增殖的学习明确生物的生长依靠细胞的长大和细胞的增殖来完成,单个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是便于对物质的吸收;一个细胞周期的实质和意义,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细胞内发生很多变化,都是为了保证遗传物质能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通过观看微视频,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的内容。

2.对合作探究活动的反思

虽然通过播放Flash课件学习相关的知识点,但本节知识科学性、理论性很强,有的知识难于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疑难问题,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和教师的答疑基本可以得到解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通过学生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扩展和外化。

3.为了加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每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加以强化和补充。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宋永攀

一、教学目标

1.课堂目标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树立生命观念,增强社会责任。

2.视频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能明确以下目标:

(1)遗传物质是怎样控制生物性状的?

(2)蛋白质与性状的表现是什么关系?

(3)在细胞中,基因是怎样控制蛋白质合成的?

(4)细胞中的哪些结构直接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

(5)中心法则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中心法则的表达。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认同生物的物质统一性及平等性。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三、播放视频

1.微视频《遗传信息的转录》

通过播放《遗传信息的转录》的小视频,让学生知道mRNA 的形成过程,mRNA 是怎样用DNA传递出遗传信息的?mRNA的形成需要哪些原料和材料,遵循的原则有哪些?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转录与DNA复制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对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转录有什么意义?

(2)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与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与该DNA的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

(3)如果2 个碱基编码1 个氨基酸,最多能编码多少种氨基酸?

(4)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多少个碱基,才能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2.微视频《遗传信息的翻译》

通过播放《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小视频,让学生知道氨基酸是以何种方式在核糖体上进行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在mRNA上的密码子如何与tRNA 上的反密码子识别,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密码子是由3 个碱基决定的。

然后让学生结合密码子表,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

(1)已知一段mRNA的碱基序列是AUGGAAGCAUGUCCGAGCAAGCCG,请写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同一个密码子表,根据这一事实,你能想到什么联系?

(3)从密码子表中可以看到,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简并性。你认为密码子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

(4)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核糖体上的呢?

四、课堂设计

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1)观看微视频《遗传信息的转录》,独立完成下列内容

①转录与DNA复制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对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转录有什么意义?

②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与作为模板的DNA 单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与该DNA的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

【合作探究】

问题1:2 个碱基编码1 个氨基酸,最多能编码多少种氨基酸?

问题2: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多少个碱基,才能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 种氨基酸?

问题3:mRNA的形成需要哪些原料和材料,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问题4: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具体步骤:

第1 步 DNA双链解开,DNA双链的碱基暴露。

第2 步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 链上的碱基碰撞,当核糖核苷酸与DNA 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第3 步 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第4 步 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反馈练习】

例1 (2017·海南卷,2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

B.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D模板

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

例2 (2017·山西运城模拟)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控制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数目少于n/6

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均在DNA上

C.细菌细胞核中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以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会发生变化

【合作探究】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分别对小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每一小组选一个代表对本组的问题进行解答,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问题1: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核糖体上的呢?

问题2:你能根据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如甲硫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写出确定的RNA的碱基序列吗?你认为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是否有损失?如果有,又是如何损失的?

问题3:假设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CUA 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可能引起的变化如下:第1 个碱基C变成了U、A或G;或第2 个碱基变成了C、A或G;或第3 个碱基A变成了U、C或G。请分析在这9 种可能的变化中,哪几种变化确实引起了氨基酸的变化。通过这个实例,你认为密码子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总结,老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翻译的具体步骤(按人教版教材P66):

第1 步 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携带甲硫氨酸的tRNA,通过与碱基AUG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

第2 步 携带组氨酸的tRNA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

第3 步 甲硫氨酸通过与组氨酸形成肽键而转移到占据位点2 的tRNA上。

第4 步 核糖体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原来占据位点1 的tRNA 离开核糖体,占据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合成。重复步骤2,3,4,直至核糖体读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为止。

【思考与讨论】

(1)上页图中所示的是前3 个氨基酸的连接过程,请你画出表示第4、第5 个氨基酸连接到肽链上的过程。与邻近的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将示意图画得正确和清晰。

(2)上页图中所示的正在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是什么?请写出正确的顺序。

【反馈练习】

1.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的过程,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②过程所需酶催化反应的底物是________;③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时期;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填细胞器)。

(2)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叫作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

(3)拟构建②过程模板的物理模型,若仅用订书钉将五碳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2 对碱基(C有5 个)的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的个数为________个。

2.(2013·新课标Ⅰ,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3.某同学总结了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DNA相同,其控制的性状也相同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蛋白质是一切动植物性状的体现者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4.观看视频《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A.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B.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补充过程是怎样的?

C.中心法则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D.基因、蛋白质与性状是怎样的关系?

【合作探究】

1.克里克是如何提出中心法则的?后面的科学家是如何将其补充完善的?

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后来发现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AN这两条途径,比克里克提出的更加完善。

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有哪些?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人的白化病症状就是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毛发等处,能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由于基因不正常而缺少酪氨酸酶,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由正常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结构正常,呈圆饼状;而异常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结构异常,其功能受到影响。

3.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都是由单个基因决定的吗?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其实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人的身高可能就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身高也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等也有重要作用。

【反馈练习】

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B.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实现

C.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D.基因结构的改变一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改变

五、板书设计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一)场所:细胞核

(二)基本条件

1.模板:DNA的一条链

2.原料:4 种核糖核苷酸

3.配对原则:C—G G—C A—U T—A

(三)产物:mRNA

(四)概念:(将以上内容串联起来)

(五)遗传信息的流动:DNA→mRNA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一)场所:核糖体

(二)基本条件

1.模板:mRNA

2.原料:20 种氨基酸

3.配对原则:C—G G—C A—U U—A

(三)产物:蛋白质

(四)概念:(将以上内容串联起来)

(五)遗传信息的流动:mRNA→蛋白质

三、中心法则

信息流的传递过程:

①从DNA流向DNA(DNA自我复制)

②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转录和翻译)

③从RNA流向RNA(RNA自我复制)

④从RNA流向DNA(逆转录)

注:其中前两条是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的主要体现,后两条是其他科学家对中心法则的完善和补充。

六、教学反思

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较晚,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作为高中新课改的样本校在2018 年9 月正式实施新课改。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新课改是模糊、茫然的,在思考中推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从尝试起步到开始理性思考。

本节课与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优点:

1.实物模型和教学小视频的使用较为形象直观,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提高学生动手、动口、交流协作的能力。

2.角色扮演法的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直观化。

3.通过设置的几个学生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去学习。

不足之处及改进的措施:

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还跟不上,主要表现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有计划地指导、督促和落实,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在教师授课方面,幻灯片的制作、实物模型的制作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如何让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提高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