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梦想-过越山丘

实现梦想-过越山丘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所、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三方合作,启动了“新时代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研修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我申报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的研修课程”入选为第一批八个重点项目之一。

实现梦想-过越山丘

历时两年,《新时期体育教师研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书即将付梓。当我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字符,喝完杯中最后一滴咖啡,窗外晨曦初显,头脑却异常清醒,过往的研究历程一幕幕闪现在眼前……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所、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三方合作,启动了“新时代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研修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我申报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的研修课程”入选为第一批八个重点项目之一。自此,我和我的团队成员踏上了长达两年的攻坚之路。

为什么要进行研修课程开发?如何开发研修课程?怎样根据成人学习特征进行研修课程实施?研修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有何关系?……项目团队经常在项目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场合接受来自不同主体的“拷问”。正是在每一次“叩问追问”中、在每一次“冥思苦想”中、在每一次“实践探索”中,我们的研究思路越来越清晰,实践步伐越来越坚实。

一、为什么要进行研修课程开发

2017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派遣学校体育专家组对上海市杨浦区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专项督导——对杨浦区15所高中学校共82节体育课进行听课评课活动。课题组综合专家组调研意见,对所有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第一,在运动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冲破“教教材”的框框,偏重于单项运动技术的学习,造成学生不清楚学习这些单项技术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运用或组合运用这些单项技术;第二,学习内容的设计缺乏系统性,没有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出发,切实思考教与学的方法,而是“抓到篮里都是菜”,随意套用已有的方法,致使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大,甚至没有关联性;第三,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缺乏目的性、科学性,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有“脚踩西瓜皮,上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第四,课堂评价具有随意性,不能客观反映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总而言之,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总体表现是“教得浅,教得碎,教得杂”。显然,这样的体育课很难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谈不上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面对体育课堂调研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作为教研员,我一直在思考,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怎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时俱进,怎样才能找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痛点,找到促进体育教师素养提升的项目予以重点突破,这些都是我必须直面的问题。经过现状调研、需求分析、头脑风暴和专家访谈等一系列过程,我们确定将“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修课程”项目研究作为撬动体育课堂变革和体育教师发展的重要支点和抓手。

二、怎样进行研修课程的开发

研修课程开发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问题与需求导向,确定研修课程的主题;二是将实践经验或课题研究转化为研修课程;三是根据研修课程开发的路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要素,编制研修课程讲义。

对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来说,主题是研修课程的灵魂,要开发出既顺应体育教学改革态势又适合体育教师发展的研修课程,课程开发者首先要摸清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架构和应时设定相结合,确定研修课程的主题。然后,课程开发者应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在开发研修课程时,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将结构化经验还原为新的实践形态。其中蕴含两次转化:第一次转化——原始实践经验转化为结构化经验或知识;第二次转化——结构化经验或知识转化为新的实践形态。以书中“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的研修课程”为例,课题组在开发研修课程的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实践经验的萃取

课题组成员充分意识到:一大批体育教师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并不能自然转化为结构化经验,需要我们努力萃取才能获得。为此,课题组运用恰当的工具,多次的研讨,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具有个性的实践经验结构转化为清晰的公共经验结构,成为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的研修课程内容。

2.问题解决意识

当确定好最核心的、公共的、优秀的经验后,课题组又反复追问:我们提供的经验能帮助“哪些体育教师”解决“什么问题”?这一追问使课题组成员对转化的公共经验能被谁用、能解决什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更明晰了研修课程内容的适用对象,并与教师的真实需求相一致。

3.研修活动的设计

在研修课程内容开发的同时,我们对如何开展研修活动的形式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对采取的培训技巧进行了筛选,课题组对研修、培训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采用结构化研讨、情境教学、案例分析、“世界咖啡”会谈[1]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技巧,把研修课程内容与培训活动紧密地、有效地结合,促使参与研修的教师做到知行合一。(www.xing528.com)

三、怎样根据成人学习特征进行研修课程实施

检验教师研修课程成果的重要方式,是看教师通过学习后能否应用所学知识或经验,以一种新的方式或方法去应对未曾解决过的情境问题。这就需要课程开发与实施者在学习者个体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教师新知识、新体验的连接和运用,创设有利于“做中学、用中学、情境体验中学、生成改变中学”的情境,促使教师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引导教师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是智慧创造的过程,“学、用、改变、创新”已成为教师研修课程实施的关键词。在本书《体育教师研修课程的实践》这一章中,特别介绍了基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所安桂清教授提出的研修课程实施五环节,即“问题情境、问题解决、诠释与理解、拓展与运用、迁移与创造”,进行研修课程的实施,并提供了一系列鲜活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体育教师研修课程应始终坚持“整合学习理论的精髓、构建改进教与学情境与环境、反思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问题”的指导思想。

四、研修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有何关系

美国学者诺尔茨说:“对教师来说,学习的过程是经验发展的过程,一种是对自我经验的领悟、反思和提升,另一种是对他人经验的理解、借鉴与融合。对一线教师来说,持续的专业发展其实质是教师专业学习,研修课程为教师专业学习铺设了向前奔跑的“跑道”,在这根跑道上,它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培训者和学习者的聚智增智,让教师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研修课程以教师的学习需求为起点,在真实情境中将深度学习、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引导学习者经历获取、内化、转换以及外化经验的过程,最终实现有效迁移。与此同时,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学习者形成了研修共同体,提升了课程的萃取与转化能力、开发与实施能力,通过研修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可能走向必能。

本书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的研修课程”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的五章内容有序呈现了项目研究一步一个脚印、环环相扣的实践历程。第一章介绍了课程改革的深化时期,时代所赋予体育教师研修的新使命、新任务;第二章诠释了体育教师研修课程的内涵和方法;第三章介绍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开发研修课程;第四章呈现了体育教师研修课程实践的路径和研修活动案例;第五章主要介绍研修课程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起源。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所安桂清教授、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杨兰老师的全程指导和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师训部、教研室的全力支持;在项目启动初期研修主题举棋不定时,项目研究过程中举步维艰时,研究成果萃取提炼时,我非常敬佩的导师——上海市特级校长、体育特级教师徐阿根老师就像北斗导航一样,在每一个关键环节为项目研究指引方向,给我们一路的陪伴与指导;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博士、上海体育学院杨楠老师作为课题组特聘专家,在项目的理论架构和研究逻辑上为我们把关助力;在项目团队中,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杨广、曾腾老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王黎敏、徐玥颖老师,上海市民星中学许莹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袁大威老师,上海市控江中学郭曙光老师,复旦实验学校蒋海清老师,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黄春燕老师,他们出于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面对课题研究一次次改变方向,越来越繁重的研究任务,他们毫无怨言、充满斗志,给我不断前行的力量。以上种种,每每想到,我的心中总是充满着感动和温暖……在此,一并向关心、支持和指导项目研究的前辈、老师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研修课程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铺设了跑道,过去的三年里,我们曾经用坚持与勇气跑过一段异常辛苦却又无比快乐的路程。未来,随着全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对体育课程与教学又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建设越来越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课程是我们的初心和方向。在这根跑道上,我们将继续用与梦想死磕的精神和力量,去突破一个又一个“极点”,越过一个又一个山丘。

我坚信,奔跑,只要开始,就没有终点……

李 荔

2020年6月

【注释】

[1]“世界咖啡”会谈是一种通过深度会谈产生新知识、新智慧、新观念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