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消费的特性和必要途径

文化消费的特性和必要途径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消费随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和对文化产品的享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初时代。而真正引起人类的文化消费行为、文化消费结构、文化消费趋势、文化消费尺度发生变革的动力,是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革命相结合分娩出来的文化生产力的解放。

文化消费的特性和必要途径

一、文化消费的形成

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以满足生活需要的过程。文化消费则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过程,是文化社会性生产的主要环节。文化消费是人民群众享受、发展需要的重要内容,是他们学习、休息、娱乐以使体力、精力更加充沛,从而更好地投入生产的重要方式。在文化消费中,必然涉及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所谓文化产品,是指人们为享受、发展的需要,通过脑力、体力、精神、物质的双重输出,使文化由精神、意识形态物化为物质形态,成为精神意识的载体从而构成文化产品。

文化消费随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和对文化产品的享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初时代。那时,社会没有分工,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和第一件艺术品有着同一性,它是人类一切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晶,交织着早期人类在享用这些粗糙产品的时候,既有满足实际功利需要的意义,又有满足朦胧的美感的意义。所以,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类物质消费活动是和最早的文化产品的消费活动共同发生的。

在法国拉塞尔出土的“持角杯的少女”的人体石雕,属第一繁荣期,距今3万余年,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体浮雕,被称为“拉塞尔的维纳斯”,后来在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威林多夫洞中出土的“威林多夫女神像”,稍晚于前者。其共同特点是:乳房膨胀,臀部肥大,面孔却十分模糊,因而被人认为兼有女性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功利意味。但是比较两者已经可以观察到:后者比之前者,在头部、胸部、骨盆、大腿的上下比例上,在双乳、双腿的匀称性上已经大大加强了。其外形既不同于无机界的几何形,也不同于低等生物的简单非几何形,而是一种富于随机变化和微妙起伏的有序性构造。这标志着人体美的重要因素,向以情感形式美为主的艺术品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它虽然还具有生殖崇拜的功利意义,却逐渐同生活实用品有了区别,逐渐发展为专供人们体会自身形态美的萌芽状态的文化消费品。

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创造、积累的增加,人的审美要求和其他精神需求逐渐从物质需求中分离出来。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逐渐缩短、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文化艺术生产作为一种专门创造精神价值的人类活动从物质生产中分离了出来。古希腊时代的诗歌雕刻戏剧古印度和中国春秋时代的舞蹈和乐曲,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都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享用这种产品的文化消费也从物质消费生活中分离出来,它扩大了消费者的外部生活经验和内部生活经验,丰富了他们的感情,增强了他们对于形式的美感,成为人的身心发育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遗憾的是,由于早期社会生产力的低下、社会分工的局限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性,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文化消费基本上是少数人的专利,大多数人缺乏这种文化滋养而大大影响了身心的均衡发展。正因为如此,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摩尔、欧文、圣西门、傅立叶,在抨击当时社会的反人道性质时,不约而同地控诉了这种文化消费的不平等,而在他们热切憧憬的理想社会中,文化产品的数量将成百倍地增长,过去少数人独享的艺术欣赏将变成大多数居民都能分享的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消费活动。

而真正引起人类的文化消费行为、文化消费结构、文化消费趋势、文化消费尺度发生变革的动力,是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革命相结合分娩出来的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印刷术商业出版社、运输业和商业发行网,首先改善了文化产品的传播状况,把写在羊皮纸上少量流传的小说和诗歌变成了遍及社会的成千上万个印刷品。稍后一些,彩色印刷、唱片录制、无线电传播等技术的发明,把更为复杂的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产品成百倍地复制出来,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文化产品的价格,而且使得文化生产部门在一开始就考虑到市场,考虑到它的消费群体,而生产出一种群众性的通俗化的文化消费品。

当现代的科学和工业技术直接介入了文化生产领域,便使得文化生产的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例如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电子音乐制作,就是以电子技术获得各种音源,用正弦波造成所谓无泛音的纯音;或用打击乐器、嘈音乐器发出的杂音,通过声音滤波器和反响设备,使之变形、变质、变量,再经过其他电子仪器和录音技术加以剪接处理,使之再生、复合,组成作品。制作者运用这些电子技术,可以任意地复制作品,就和数控机床无限制地生产零件一样。又如舞蹈创作中的“人”——电脑编码连接系统,一台专用电脑把原先的舞蹈动作资料编成程序储存起来,舞蹈家要创作新节目时,只要把大体构想编成程序输入,电脑就会自动挑选出合适的动作,按照指定的节奏,在屏幕上用人形显示出来,还可以随时修改。这样制作出来的节目不仅可供演员作为范本,而且配上音乐,经过处理,可直接制成录像带在电视中播放。至于现代电影洗印技术、磁带复录技术、计算机复制图画技术等就更为常见了。其结果是把文艺创作变成了直接服务于群众的文化产品,而群众则可以用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从商店、书店、电影院图书馆以及家庭中的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中享受其丰富的文化产品,这实际上已经把过去少数人独占的精神享受变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性的文化消费,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成了每个人身心发育过程中必然接受的一种精神养料。

所以,需要决定生产,生产为消费服务;消费的发展又反过来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意向,并诱发出新的消费需要。这样,消费又对文化生产产生影响和促进,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群众的消费活动决定着文化生产,决定着文化市场的沉浮。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承受能力、支付能力不断加强,人们的文化消费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并对文化生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而文化消费的总趋向是运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总是同物质消费联系在一起,每一个物质财富飞速增长的时期都必然带来巨大的文化消费需要,促使文化产品通过市场获得迅速发展。

二、群众文化消费的特性

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中一种自娱性最强且社会性活动范围最广的文化类型。群众文化也是群众性文化艺术的生产和群众性文化艺术的消费两者的统一。而文化消费既是群众文化活动能力的一种外显,又是群众文化的价值效应的一种特殊转换。它像一个活性的化学元素,常常与群众文化的再生产紧密相连。一方面是专门创造人类群体发展所必需的精神财富的群众文化部门和它们的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是群众文化消费者对这些有形或无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活动。群众文化的生产为文化消费提供了对象和手段,而文化消费是群众文化生产的目的和补充。两者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再创造和高积累。因此,群众文化消费与广义的文化消费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性。

第一,参与性。群众文化消费的参与性是指人们有目的地自觉地参与文化消费的活动。人类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要消费有关物质生活资料;除了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外,人们还要有精神生活资料的消费活动如唱歌、跳舞、绘画、摄影、阅读等。人在全部生活活动中,除了用来进行生产劳动、职业活动和必要的生理活动(如睡眠等)外,其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用来进行群众文化的消费活动。所以,群众文化消费的参与性始终存在于人类的文化消费活动之中。

第二,自主性。群众文化消费的自主性是指人们在业余的由个人自由支配时间内所进行的文化消费活动。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生产劳动与维持生命活动的生活必要时间(如饮食、睡眠等所需时间)以外的由个人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产劳动时间会日益缩短,工作之余由个人支配的自由时间也将愈来愈增多。因而,人们会充分利用自由时间依照自我个性的发展选择必要的群众文化消费,以恢复体力,维护健康,并进行学习和社会政治活动,以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多样性。群众文化消费的多样性是指作为社会性的文化消费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在实现过程中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群众文化消费过程实际上是精神和意识的活动过程,在具体实现中因人而异。一方面,作为消费基础的文化欣赏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一种十分广阔的社会倾向,凡接触同类文化产品的人们在审美趣味上往往有相对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体验和个性的差异,他们的文化欣赏能力又有绝对的差异性,它不仅以个人经验为后援,而且要调动个人的深度心理体验,其构成方式和功能深度不仅因人而异,而且是因时因地而异。

第四,灵活性。群众文化消费的灵活性是指个人与群体在文化消费中呈现出不同的感应能力,因而消费方式也是别具一格的。实际上,群众文化的消费过程是人或群体的感应能力的锻炼过程。由于人的社会经历、个性的不同,对消费功能的感应程度也就不同。所以,这种感应能力的锻炼和所采取的消费方式,具有随意、灵活的特点。

第五,时代性。群众文化消费的时代性是指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消费方式,各种消费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个此盛彼衰的矛盾关系,又有一个互相渗透、互相补偿的内在联系。据中国总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等单位对上海、天津、武汉、兰州、广州、深圳、北京等地11863名青年职工的调查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青年工人的业余兴趣已经从70年代的集中于文学消费向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消费发展,像过去那种持续数年、波及全盘的“文学热”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足球热”“健身热”“旅游热”“摄影热”“服饰热”等此起彼伏,各有千秋。现在青年工人最喜欢的群众文化消费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文艺晚会及游艺活动,7466人,占62.93%;二是春游和旅行,7036人,占59.31%;三是体育活动,4989人,占42.05%;四是举办音乐会舞会,4822人,占40.64%;五是举办技术讲座,2682人,占22.15%。可见,人们的群众文化消费活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第六,地域性。群众文化消费的地域性是指自然地域环境中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土地数量、地质地貌、矿藏、河流、海域、地下水、气象、气温等对人们的文化消费的影响。例如,中国西北的窑洞江南的竹屋,都是在一定地域条件下的产物。而在斯里兰卡人们与成队的大象跳舞和游行,成为人们的一项重要文化娱乐活动,也只有在东南亚这样的大象生长地区才会出现。(www.xing528.com)

第七,效应的持久性。群众文化消费效应的持久性是指这种消费具有满足人们多种身心需要的扩散效应,因而是持久的。其主要表现:其一,证同效应,是指消费者的人生经验在文化产品中得到证同,从而感到先获我心,有一种自我认同的心理快感。其二,启迪效应,是指消费者清晰地看到了文化产品所表现的生活内在意义,产生突然的领悟,受到智的启发。其三,象征效应,是指消费者把文化产品中的形式(意境)作为自己生活和心灵的象征图像,而展开切身经验的回忆、反省和联想等一系列象征表现的精神活动,一种类似于宗教活动中的心理满足。其四,净化效应,是指消费者受到文化产品的刺激而激荡起炽热的情感,引起消费者原始情欲的升华和功利观念的中止。其五,震惊效应,是指消费者在文化产品的情境中获得出乎意料的惊服,即在表面上不近情理而心理感受上却甚为神似的情境中获得震撼和叹服。

群众文化消费的特性还决定了群众文化具有自身的消费水平,它包括个别消费者或个别家庭的消费水平以及社会消费水平。群众文化的消费水平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没有可能出现专业分工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除了作为一种群体意识的传达者的指挥、设计和创作的巫师,几乎所有部族的成员都可能是某种艺术活动的参加者和创造者——如绘画、舞蹈、装饰、建筑、雕刻等,这些所有的文化创造活动如同他们所进行的狩猎、种植、采集一样,是一项极为认真的与物质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由于社会的发展,这些实践活动随着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的转移而演变;又由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决定了生产的过程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中断,因而,各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消费过程也不可能中断,于是形成了群众文化消费的延续和继承,构成了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相对独立的群众文化消费的历史过程。

在中国,从殷商时期至先秦,人们的文化消费仅作为一种宗教、政治意识的衍生物存在于各自的社会形态中。它总是以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宗法观念和神权的代言人的角色,渗透到群众文化形态的本身,以此强化人们的文化需要意识,同时又强迫人们别无选择地顺应这种文化消费活动。这时,人们的文化消费确实存在,但实质上是对一个阶级集团的极端政治意识的被迫接受或被迫奴化。

唐朝的强盛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繁荣,使群众文化消费就像在夹缝里找到一条生路那样,倔强地表现在娱乐和生活消费中的功利作用。对于百姓来说,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和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使其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也就成了可能。再加上朝中设乐部,梨园子弟的浮沉也给当时的文化消费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提高,并普及到不同的阶层和更广泛的范围。宋以来,随着手工业作坊和商贾的兴旺,使商品经济的萌芽崭露头角,城镇随之增多,城镇人口也日趋密集。再则,通商口岸的发达使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他们按各自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文化教养,划定了从属自己的不同的文化娱乐消费圈,同时也成了这一时期特定对象的群众文化消费者。其时的勾栏瓦舍、歌舞杂耍、杂剧戏弄、伎乐书会遍及商埠通衢、都市城镇。这是群众文化中的一部分文化艺术产品商品化的重大转折,也是文化消费开始得到社会普遍承认的一个显著标志。特别是市民阶层对群众文化的消费兴趣的提高,对文化娱乐的雅俗共赏起到了较好的协调作用。

元明清以来,群众文化消费更为发展,其与群众文化产品的紧密联系更加显著。从形式和内容上看,元代的杂剧散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爱好,勾栏瓦肆遍及城乡;明清两代杂剧、传奇、小说、歌舞、技艺、绘画以及各种各类民族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各地方戏曲、演唱的勃兴繁盛,使文化消费在社会广泛流行,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上简述表明,特定的时代决定了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群众文化产品的产出数量及质量,而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群众文化产品的产出数量及质量又决定着群众不同的文化消费选择、文化消费程度和文化消费能力。这些选择、程度和能力又决定着群众的消费参与方式及其在这些参与方式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关系。因此,自产生阶级剥削以来直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彻底摧毁这些剥削制度的漫长岁月中,群众文化消费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群众文化消费观念及其方式才发生了质的变革。首先,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增加了人们对群众文化消费的认识、理解和投入。群众文化消费作为现实社会生活方式的客观存在,无论是文化的物质资料的直接消费还是间接消费,都成了群众文化生活资料的消耗总和。恰恰只有经济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有了保障,人们的文化消费才能得到较大的满足,文化消费才会踊跃地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次,改革开放以后的群众文化环境,大大增进了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为群众文化的再生产创造了空前活跃的大气候,千姿百态的群众文化产品又时刻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消费氛围,从而促进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文化消费的必要途径——文化市场

以国家和社会办文化、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直接结合起来为主要标志的文化市场,于80年代初期在中国广泛兴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大大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产生了从未有过的飞跃。思文思乐,求知求美,更多的人似乎表现出对文化消费的形式和内容更加挑剔。这样,与群众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消费活动,转眼间变得异常活跃。于是,文化消费的扩张开辟了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机制良性循环的主渠道——文化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文化市场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社会制度下的文化市场模式,它的含义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的文化商品交换场所及其文化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群众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流通的主渠道。

中国的文化市场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集镇和乡镇辐射的格局。它的结构要素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其一,文化演出市场,指专供文化艺术专业或业余表演团体演出的各类场所,如剧院、剧场;其二,文化娱乐市场,指以自娱自乐为主的群众文化消费场所,如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其三,电影录像放映市场,指供合法发行的电影、录像制品放映的各级场所,如电影院、录像放映室;其四,书报、画刊市场,指供发行和出售或可租赁合法出版的书报、画刊印刷品用的场所,如书报、画刊出版社,各类专业书店,售报亭,书报、画刊租赁点;其五,音像制品市场,指供出版、发行和可租赁合法录音录像制品的场所,如音像出版社、音像发行站、音像销售门市部和租赁点;其六,美术书画市场,指供专业或业余的美术、书法作者出售或由他人代售字画和工艺美术品的市场。

文化市场在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调动了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补充了国家文化建设资金的不足,推进了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同时,从社会发展来看,文化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化的领域,它在创造中国人民新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所以,文化市场作为群众文化消费的必要途径,有其深刻的涵义。

第一,它是文化消费向群众文化再生产规模化发展的产物,具有方向性。它有力地刺激着群众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集体、个人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没有的速度,大踏步地把群众文化生产力迅速提高,同时也给社会成员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和机遇,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二,它是实现文化消费资料价值效应的合理化概括,具有适应性。文化消费资料总是有与其自身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并通过一定的交换条件产生效应。文化消费资料的价值效应是双因素的,包括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在文化消费资料价值效应的双因素中,它的价值虽然反映出商品的社会属性,但已经不再是群众文化艺术产品生产者追求的唯一目标,它的使用价值一方面仍然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同时又成为实现群众文化艺术产品生产目的的物质载体,因此决定了文化消费资料的价值效应的经济属性,既不是简单地以满足全社会及其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要为直接目的,又不是单纯地追求价值或收入,而是服务于实现群众文化艺术产品再生产的前提下,取得尽可能多的价值或收入,并在消费方式上受先进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宏观控制。

第三,它是群众文化的物质载体层次化的再现,具有复合性。首先,群众文化艺术产品是脑力劳动的凝聚物,它是寄托在一定物质形态上的思想、观念、形态,它借以表现的形式是语言、文字、图像、符号以及某类视频技术、音响技术等。因此,在群众文化艺术产品中物化的劳动仅占较小的比重,其价值绝大部分由活劳动力提供,即智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多,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少。这对同等价值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论,群众文化艺术产品生产者理应获得高于物质产品生产者的报酬。其次,群众文化艺术产品具有特殊效益,诸如图书报刊、电影、录音、录像出版物、表演艺术、流散文物、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群众消遣性文化娱乐等与群众文化产品有关的形式,按文化的内容划分,有创新型和重复型的。创新型的产品,例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片、工艺美术作品等,因其不可重复的生产性、扩散性、共享性,其作为精神生产部分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难以精确计算,一般只能以其物质载体为依据,使其产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常常不一致。重复型产品,如完成创作过程后的录音、录像的复录带之类,其价值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再次,物质产品随着技术市场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价格反而不断降低,而群众文化艺术产品的价格不都服从这个规律。因为群众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主要依靠智慧本身的发挥。它同物质产品的生产相比较有三个区别:一是群众文化艺术产品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具有一定思想内容的文化消费目的,虽然采取物化形式(如书籍、文字),但其实质内容的构成要素是非实体的精神活动,而物质产品却是实体形态的存在物。二是群众文化艺术产品具有个性风格,产品最初生产的主体通常是以个人或某个地域、某个民族聚落区的少数群体为主,因此,产品必定带有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个性特征,而绝大部分的物质产品则显得异常抽象的格式化。三是群众文化艺术产品具有世代相传的永久性和为全人类所共同享受的通用性,而物质产品则不都具备这一特点。

总之,文化消费力图兑现群众文化活动的本质属性,往往把文化市场当作媒体,采取必要的文化商品流通、文化技术转让、文化劳务输出、文化投资环境改善等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同时凭借国家的现行经济政策,诸如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等,对社会成员的现实文化消费实行有计划的调控,一方面从主观上尽量抑制群众中可能出现的超需要消费倾向,使文化产品的产出与消费接近平衡;另一方面则从客观上继续发展文化市场,为建设科学合理的群众文化消费结构提供确凿的市场信息和消费参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