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敬业与乐业》备课与教学手记: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敬业与乐业》备课与教学手记: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就如此之大之多的背后,可以想见先生的底蕴之深厚、为学之精进,可以说是一位超时代的“敬业与乐业”的学术典范。对《敬业与乐业》的认知与解读,不能把它仅仅看成一篇谈“敬业与乐业”的几千字的文章,其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与演讲者作为学术大师的底蕴和建树是紧密关联的。可以想象,梁先生当年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进行《敬业与乐业》这一演讲时,同样应该有不少受到感染的学生和听众。

《敬业与乐业》备课与教学手记: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孙贞锴

今年是第二次到福山区崇文中学任教,我被安排到了八年级。下学期开始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时,分给我的主讲课文是《敬业与乐业》,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稿。说句实话,这篇文章此前也仅仅教过几次而已,并且没有深刻印记,没有太深入的思考和建构。所以,一时间还是感到了压力的存在。

文章作者梁启超先生名满天下、尽人皆知,上网搜索“梁启超”大名,针对有关信息,我陡然发现了先生的三项“多而大”:

一是字号之“多而大”。

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很多字号的背后,其实也反映了先生特定的历程、心境或思想。

二是名头之“多而大”。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8岁学为文,9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同时冠以六大“家”(后面还有一个“宣传家”),又有如此丰富政治经历和影响力者,可以说罕有其匹。

三是成就之“多而大”(下面是百科中的“总体评价”)。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组织”“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的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如果一一展开的话,梁先生的政治成就、学术成就可以列举一长串,这样一位传奇式的大师,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还有他那孜孜不倦、奋斗不已的身影。成就如此之大之多的背后,可以想见先生的底蕴之深厚、为学之精进,可以说是一位超时代的“敬业与乐业”的学术典范。

对《敬业与乐业》的认知与解读,不能把它仅仅看成一篇谈“敬业与乐业”的几千字的文章,其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与演讲者作为学术大师的底蕴和建树是紧密关联的。所以,这样一个关涉作者之“多而大”的背景是不能忽略、必须正视的。对此,有的老师喜欢在开头“一锅倒出”,依我之见,这种办法也未必合适,在教学中如何传递给学生,还要推敲。

梁先生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断无无病呻吟之笔,现实感很强,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还有一篇著名的《少年中国说》,那是一篇带有文言色彩的散文,可谓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和进取精神。“少年中国”是梁先生对中国未来的一种寄托,一种强烈的期待和希望所在。

《敬业与乐业》是梁先生1922年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所做的一次演讲。相对《少年中国说》而言,算是“新课文”,可供参考的教学素材和有益经验不是太多。

网上关于梁先生的介绍,其实还少了“演说家”这个头衔。我手头恰好有一本今人所编《梁启超演讲集》,序言中有如是介绍:“从戊戌变法到晚年的执教清华南开,作过无数次的精彩演讲,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改革、文化重建、时局发展、历史透视、生活指南、人生走向、诗歌欣赏、书法艺术、学术研究、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梁启超晚年的演讲,是人生经验和学术研究的集中阐发,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关于梁先生作为演说家的影响,有典故为证。

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谈到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一次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梁实秋先生的笔下,带给我们一种沉醉性的想象,我们可以以此遥想梁启超先生当年富有激情演讲的情景,看到听众对当时演讲情景的生动回应。甚至有很多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我们站在一个学生、听者的角度想一想,一位老师、学者的演讲能即时调动他们的极大兴致,而且深受感染,并且在很多年之后还令人难忘不已,这是何等的魅力与风范!可以想象,梁先生当年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进行《敬业与乐业》这一演讲时,同样应该有不少受到感染的学生和听众。

教学一篇课文,首先要对文本特质有所把握,《敬业与乐业》首先是一篇演讲稿,而且出自一代学术大师。这篇演讲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开宗明义引出主题,接下来递进式地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之重要,最后以“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全篇带有明显的议论性质,运用了诸多素材来支撑、论证观点,所以,对其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还必须有清晰的梳理。还要看到的是,梁先生被学界视为性情中人,其文章言辞感情充沛,真切形象,不过这种情又是完全建立在“理”之上的,往往“情中有理、理中传情、情理交融”,所以教学本文,我是不赞成那种呆板机械的议论文三要素式的套解的,这样很可能把文本的灵动、情思和理趣给抽掉了。

教学参考书给出的教学建议主要有两点:

一、建议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3)“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二、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辩论

个人认为,教学目标中四个点罗列未免过多,特别需要看到的是,本文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其实并不难,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是可以理解的,后面第二点将对此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列为难点,并建议组织研讨辩论,这一建议似乎是为了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文色彩,但在有限的课堂之上就此研讨辩论——其重心可能还只是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之上,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重难点未必合适,容易以此冲淡对文本言语智慧、言语表达的探究。理解“敬业与乐业”这个主题首先需要通过通读、复读课文有所铺垫,同时更需要通过探究课文“怎样来展开这一主题并令人信服”——达成对主题的深度理解。另外,对于“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可以在教学中渗透、轻点,不必刻意单独列为教学、探讨之目标。

对于“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以及“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我认为其主要体现了两点,就是表达素材和言语方法的恰当运用,即最恰当地运用利于观点陈述的素材和方法,从而使得论题及其观点有条不紊地展开、推进。此外,这篇演讲的整体思路清晰、层次简明,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关注的重点,这一点对于阅读理解和写作构思也是很重要的。

鉴于以上考虑,我把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设计为两大要点:

一是在理解主题基础之上,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和结构。

二是学习本文充分、恰当运用经典名言、典型事例等素材支撑观点的表达取向,并感受作者说理风格及其丰厚底蕴、宽阔视野,一并积累文中经典语句、格言。

上述目标要点不需要在上课时摆出来念给学生,而要通过合宜的教学流程和活动加以达成。问题关键在于:在做出这样一种教学价值认定之后,怎样在教学中呈现呢?

我想到了在《纪念白求恩》教学中运用过的“增删版本比对法”,所谓“增删版本比对法”,即根据特定课文,在熟读感知课文之后,提供与其教学相应的有删节的版本,或者有增补的版本,或者同时有删有增的版本,然后与课文进行比对,在比对中发现问题,分析可否增删,由此深化对文本言语形式及其内涵的理解。版本的增删,更多的是执教者本身基于教学目的而有意处理的文本,当然也不排除与课文相应的作者完整版本或者其他已有版本。这种比对,同时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对《敬业与乐业》的“增删版本比对法”,我决定给学生提供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将原文开题之后谈论“有业”的相关文字一概删除。此版本与课文比对的跟进问题是:与课文相比,同学们都发现这一版本删除了“有业”部分。本文论题是“敬业与乐业”,有人认为谈论“有业”纯属多余,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中心,所以做以上删改我觉得不是不可以,大家怎么看?

这一版本的比对引出对“有业”“敬业”“乐业”三者关系的辨析,进而梳理明晰文章层次结构,让学生感受作者思路之明确完整,从而初步完成我所设计的第一个教学要点。

第二个版本是删除原文引用的经典语句和典型事例,以及一段说理的文字。

删除的涉及经典语句及典型事例的原文有:(www.xing528.com)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第八段后面的一段追加分析性质的说理文字也被删除: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此版本与课文比对的跟进问题是:有读者认为梁先生的演讲不够简练,特做出以上删改。和课文比对,有哪些明显的删改,这些删改是否合理,说一下你的理解和理由。

这一版本的比对要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找出文中的引经据典、经典语句,理解相应语句意思,分析它们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或以引用引发论题,如开头语句;或通过引用阐发道理,如引用《论语》、朱子、曾国藩话语;或引用事例论证观点,如引用《庄子》记录佝偻丈人承蜩的语句)。

二是理解典型的“举例子”“讲道理”在文中的作用。演讲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在谈“乐业”时认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随后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论说。只有观点没有例证或者只有观点没有阐发,观点如同空架子,不能令人信服。

三者,文中的引用经典语句、引介典型例证还体现了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支撑观点的素材、材料要充分,并且要运用得当,才能为观点的表达助力。

在这一环节的比对之后,可以向学生进行补充说明:这些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的背后,更让我们感受到梁启超先生作为学术大师的文化底蕴非同寻常,然后简要地介绍其“多而大”,我在前面谈到这一背景何时呈现需要推敲:对有关信息,我更主张“渐进式”的呈现,开课时略说作者概况,然后在后续的阅读研讨中适时突出、强化,这样可能更好一些。通过插入这几项“多而大”的背景,意在让学生明白:删除了这些旁征博引的经典语句,删除了相应的典型例证,删除了作者陈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之后的逐条分析,演讲就不免显得单薄、空乏,演讲者底蕴之博大深厚、言辞之情理交融也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个版本是呈现梁先生演讲的完整的原文。

课文注解标明“有删改”,我查阅了《梁启超演讲集》中的原文,发现原文比课文还多出两处。

一处是在第五段讲“有业”时删除了一段话——

有人说:“我并不是不想找职业,无奈找不出来。”我说,职业难找,原是现代全世界普通现象,我也承认。这种现象应该如何救济,别是一个问题,今日不必讨论。但以中国现在情形论,找职业的机会,依然比别国多得多。一个经历充满的壮年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懒,我敢信他一定能得相当职业。

一处是在第七段讲“敬业”时删除了一段话——

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质,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们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英国人走路,眼注望,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若果如他们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

此版本与课文比对的跟进问题是:经过比对原文与课文,我们发现删除了两段话,这两段话在原本的演讲中有什么作用没有?你认为编教材的人进行以上删除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被删除的这两段话中,一段是梁先生假设了一种反向论调,即职业“不是不想找而是不好找”,梁先生承认这一问题的存在,但更强调只要身体健壮就能有事可谋,切不可把“不好找”当成懒惰、不求有业、甘当无业游民的托词。

另外一段话,则是根据所读材料举了一个例子,来印证“敬业”的重要。先生所读应该不虚,引介相应素材时在表达上也留有一定余地(“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编者删除这段话或许觉得作为两国国民比较的观察、判断不足为据,抑或其他,不得而知。

这两处被删除的文字,其实还是体现了演讲中要依据观点“讲道理”“举例子”的取向,作者说这些话、举相应例子还是有其考虑的,意在让理的阐发更全面一些,用事例来形象地把道理说得更明白一些。教材所进行的这种删除是否合理,大家当然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作者原本的写作意图还是要明确的,其本意还是要努力地把道理阐明、用通俗的素材支撑观点,这还是一个表达上的素材运用和方法运用的问题。我倒是觉得,即使相关素材、文字在今天看来未必合适或有失严谨,在保留原文情况下进行教学,以提出商榷的方式进行研讨也是完全可以的。即使有点瑕疵,怕也是瑕不掩瑜,让学生说说议议又有何妨,何况还未必是瑕疵呢!

最后这个版本的比对,其教学意图与第二处比对是一致的。

对《敬业与乐业》一文的这种“增删比对”,最后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以下三点吧:

一、思路不能“打折”(文章的层次结构)

二、素材不能“打折”(文章的引经据典)

三、方法不能“打折”(文章的举例说理)

所谓“打折”,就是文章的“缩水”“压缩处理”。强调不能“打折”,就是要深刻地理解这篇出自学术大师的演讲稿所蕴含、体现的言语智慧,这才是本文学习重心所在。

以上内容我是用两节课完成的,总体比较平稳,学生的互动、研讨、作答也都在引导下如期推进:第一节课通读、熟读课文,进行第一版本比对,理清文脉,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节课进行后两个版本的比对研讨,理解文章素材与方法的运用。

我的课堂追求是“持中守正含蕴厚重”,要有一种动态的理性的平衡,不玩煽情,不求多么出奇出彩,但求朴而不俗、多有内涵。

课后作业分为三个任务:

一是在理解基础之上背诵积累文中所引经典语句。

二是完成课后练习二,也就是书面性质的变换写作,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课文以举例为主),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两个典型例证(如邓稼先、屠呦呦的有关事迹,课文系说理为主)。这个练笔还是很有针对意义的,是对课堂学习的深化。

三是印发梁先生演讲稿《为学与做人》作为课外自读。

此外,如果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我认为《敬业与乐业》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范本,对学生进行演讲稿、议论性质文章初阶写作的“图式训练”。语文教育家卢冠六曾认为:“多读名人的演讲稿,考究他演讲的步骤和文字的组织,一定可以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所谓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理论,就像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认知框架或者认知结构,其中含有许多空位,以便容纳新的元素。本文文本结构图式可架构、概括如下:

与文本结构图式相对应的还有素材资源库,需要学生积累调用。

看起来这好像就是仿写,但却是一种基于对典型范本图式解构、透视其“五脏六腑”的仿写。我们说“照着葫芦画瓢”,其实,这绝不是一个说说就能玩得起、玩得好的事情:首先,你必须选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葫芦为模板;其次,你必须对葫芦有深入的研究与把握,再者,你画瓢时必须“有自己的配料(素材)并能合理调配其中”。至少具备此三者并经常练习,我们才能从熟练地“照着画瓢”走向运用自如以至不拘一格地“自行画瓢”。对此,我在教学中多有尝试,感觉对学生的读写训练还是有帮助的,写作训练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标签效应,还要返璞归真,跟课文学写作,优化模拟、仿写训练,仍是一条值得坚持的道路。

此番备课,在充分感悟梁先生《敬业与乐业》作为演讲经典的“不容打折”的同时,我更深感“备课”看似家常便饭,实则却是一项非常严肃、“不容打折”的常态工作,尤其对《敬业与乐业》这样的大师之作,我们更应抱以“不容打折”的“敬业与乐业”姿态加以正视和深究……

(孙贞锴 齐鲁名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