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祝文化的传播及渡边明次的贡献

梁祝文化的传播及渡边明次的贡献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梁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日本友人的名字,他就是——渡边明次。2005年5月渡边来到杭州,几经周折打听出在宁波有梁祝文化公园。渡边明次是全面走访梁祝文化遗存地的日本第一人,也是国外第一人。2007年5月30日,渡边明次用中日双语撰写的对译版《梁祝故事真实性初探》一书在东京日本外国记者中心举行了首发式,与此同时,首个梁祝文化日本研究所宣告成立。

梁祝文化的传播及渡边明次的贡献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距离被一点点地缩小,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学术等方方面面都在这场信息革命中被广泛的传播和交流。作为邻居的中国和日本在近几年更是从多方面进行着多层次的交流和学习

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梁祝故事,也是日本人民所熟知的传说故事:。在梁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日本友人的名字,他就是——渡边明次。

日本漫画本《梁山伯祝英台》(1992年)

现年65岁的渡边明次在日本担任了30多年的中学教师,2002年退休后就到了中国,自费在北京学习汉语。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活过去了两年多,2004年年底渡边学习的课本上有一课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始渡边还以为讲的是水浒传里的.'梁山泊”,但渐渐理解课文的内容后.才认识到这是一段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他的日本同胞们中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渡边对这段爱情故事着了迷。为了提高中文水平,他就天天朗读这篇课文。但越读疑问越多,“梁祝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事事情?”“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什么样的人?”渡边就细,心地询问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可大家都一笑了之,说“那只是传说”。渡边还是不死心,终于在那篇课文上发现了唯一的线索杭州

2005年5月渡边来到杭州,几经周折打听出在宁波有梁祝文化公园。到了亍波文化公园又打听出在中国各地一共有几十处梁祝堪地。渡边就能这些资料去江苏、河南、山东、四川……,总共寻访了十多处梁祝传说遗址。有的梁祝传说遗址如宁波梁祝文化公园,他甚至去了不下几十次,搞得宁波梁祝文化公园的看门老太太看见他就说“免费,免费”。渡边明次是全面走访梁祝文化遗存地的日本第一人,也是国外第一人。他的翔实的梁祝传播地考察报告就是最好的证明。

渡边明次在展示日文版《梁祝》三部曲

伴随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梁祝的形象也在渡边脑海里越来越清晰,渡边就以自己寻访“梁祝”的经历写成了毕业论文,没想到竟被学校评为优秀论文。

但有一点渡边一直搞不清,日中两国的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把汉字都从中国学到,为什么蕴含这么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故小没有传到日本?渡边毕业回到日本后,就开始致力于梁祝的传播。(www.xing528.com)

回国后的渡边把毕业论文翻译成日文,委托给擅长中日语言互译和编辑的日本侨报社结集出版。为了扩大书的发行,他借用名人效应,请当年他的学生如今在日本很有名气的女歌手相田翔子写寄语。书中还摘录了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一段话: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支曲子是很神圣的,必须跪着听。2007年5月30日,渡边明次用中日双语撰写的对译版《梁祝故事真实性初探》一书在东京日本外国记者中心举行了首发式,与此同时,首个梁祝文化日本研究所宣告成立。此后渡边先生还出版了自己的两部译著《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日对译版)和《梁祝口承传说集》(日文版),标志着中日关系史上笫一套日文版《梁祝》三部曲圆满完成。目前渡边明次还准备在日本编排日语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歌剧,请他最得意的女学生相田翔子出任主角。

渡边明次作为一名推广梁祝文化的学者代表,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自己对于“梁祝”的独特感情。他对梁祝的爱情观、求学观、梁山伯从政观等方面都有自己新鲜而独到的见解,使梁祝研究的领域有所拓展,有所丰富。相信随着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传播梁祝文化的队伍中来,我们的梁祝传说这只美丽的蝴蝶必定会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越飞越高。

1.你觉得你和你的小伙伴能为我们“梁祝”的传播做些什么呢?

2.课外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去了解梁祝故事在其他国,家的传播故事。

2007年9月13日,日本宝塚歌舞剧团携日本版《梁祝》及热烈欢快的南美风格歌舞《南十字星》首次在上海大剧院亮相。600名追随而来的日本追星族以他们特有的掌声和喝彩成为当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上下半场风格迥异的两台节目是宝塚剧团的一大特色,而更大的特色则是女扮男装的精彩表演。在宝塚剧团,几乎只有男星才是真正的“腕儿”,而欣赏和追逐“男星”也是成就宝土冢八十多年辉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宝塚版的“梁祝”名为《蝶恋》,除了里面时时回荡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主旋律之外,无论是时代、环境还是人物都完完全全地放在最传统的古代日本背景下。故事讲的是古代日本两个不同国家的青年雪若(梁山伯)和雾音(祝英台)在一起学习舞乐《蝶恋》,从共舞到相爱,最后因为棒打鸳鸯而双双殉情化蝶。《蝶恋》实际展现的是一个完全传统的日本故事,古代的宫廷生活,贵族男子习舞的文化传统,盛开樱花的蝶恋舞,清冷孤寂的江雪扁舟,哀怨悲戚的结局和绚烂夺目、明快轻松的彩蝶纷飞,其中都散发着日本古代文化中浓郁的贵族文人气息和诗意。宝塚歌剧团团长植田绅尔说:“在日本的传说故事中,也有一些类似的化蝶故事,这应该是一种世界性的浪漫传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