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重要性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重要性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2006年2月24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会议之后,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相关单位制定并印发了一系列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政策,推动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重要性

你是一位社区护士,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街道居民张某,男,68岁,退休与老伴一起生活,子女已成家,有血压病史10年,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药。今天起床时突然发现右侧身体不能动,测其血压为165/100 mmHg。

思考:

(1) 你考虑张大爷本次发病哪种可能性最大?

(2) 诊断尚未明确,你应立即作何处理?

我国在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时就给予了承诺,并在农村地区全面启动了初级卫生保健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在城市地区落实“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及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在卫生改革中提出了在城市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的策略。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以及低收入人群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正式开始于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改革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工作。此后,政府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服务内容、发展措施等,推动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2006年2月24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服务体系、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等重要问题。会议之后,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相关单位制定并印发了一系列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政策,推动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11月底,全国已有528个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占城市总数81%,其中98.2%的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总数达到23036个。截至2010年底,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经全部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总数达到3273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90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836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在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促进居民健康,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一) 以健康为中心的保健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求健康长寿,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全面良好状态。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和社区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人群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人人享受卫生保健为己任,在重视疾病治疗的同时,关注环境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家庭等对健康的影响,帮助全体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除影响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增进健康。

(二) 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功能单位,同一家庭的成员在生理、心理及行为上常有共同的特征。家庭可通过遗传、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和情感反应等影响个人健康,个人健康状况也可影响家庭其他成员乃至整个家庭功能的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从整个家庭角度分析个体健康状况,重视其父母、子女以及社会关系等对其健康的影响,通过家庭咨询、家庭访视、家庭干预、家庭病床等服务方式,让家庭成员参与或协助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过程,实现家庭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 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并不局限于患者的疾病治疗,还通过开展社区诊断收集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评价和干预,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创建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四)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持续性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的实施均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居民签订合同固定医患关系,通过预约保证下次见面,通过长期随访进行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通过急诊或夜间电话值班解决应急性卫生问题,通过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实施主动的早期干预,实现对人生和疾病各个阶段、对各种健康问题的及时有效服务。

(五) 提供综合性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必须关注医学问题的所有方面,是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服务对象不分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服务方式是一体化的“防、治、保、康、教、计”,服务层面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人文各个方面,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其目标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六) 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提供协调性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协调性服务,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与政府各部门、与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与街道居委会等社区内各部门的协调等。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社区内各部门的支持,它们的支持和配合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及运行的前提,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的指导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保障和后盾,通过会诊、双向转诊等措施,调动整个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和社区其他力量共同解决社区人群的健康问题。

(七) 提供第一线的可及性服务

可及性是指在地理、物质和经济上能得到医疗保健。社区医护人员是社区居民健康维护的守门人,在地理上接近,在使用上方便,在关系上亲切,在价格上便宜,在结果上有效,能满足居民80%以上的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八) 在社区成员积极参与下的团队式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倡导社区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如健康教育、免疫接种、慢性病管理等,通过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提高其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组成门诊工作团队、社区工作团队(出诊)、医疗社会团队、医疗康复团队等团队合作方式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

(一)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的诊疗服务。这六种服务称为“六位一体”。

1. 健康教育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措施,是实现自我保健和辅助治疗的基本手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创造健康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 预防   社区预防的基本任务包括健康检查、疾病普查、心理与健康咨询、儿童计划免疫及传染病管理、社区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及慢性病的监测防治等工作。社区预防服务特点:对象不仅是群体,也包括个体;重点是健康人,也包括无症状的“患者”和患者;主要研究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也包括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干预措施;预防措施应落实在疾病发生或流行之前,也包括疫情调查和扑灭;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

3. 保健

(1) 儿童保健服务包括新生儿家庭访视、定期健康体检、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管理,儿童常见病防治。

(2) 妇女保健主要围绕五个时期开展预防保健服务:青春期生理卫生、心理卫生和伦理道德的基本教育;婚前体格检查、婚育知识宣教和保健指导;孕产期卫生知识、定期产检、产褥期的随访和保健指导;哺乳期提倡母乳喂养;围绝经期开展健康教育,重视常见疾病防治工作。定期开展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加强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3) 老年保健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卫生服务,可以从群体和个体角度开展预防保健工作。要发展老年预防保健事业,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预防保健及社会服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对孤寡老人应给予特殊照顾,对老年人给予医疗卫生保健和经济保障。老年人的个体预防包括心理卫生教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营养、体育锻炼、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合理用药、康复医疗及临终关怀等服务。

(4) 自我保健是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保健形式。WHO定义为:由个人、家庭、邻里、亲友和同事自发组织的卫生活动,并作出与卫生有关的决定。具体包括:维护健康、预防疾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以及在医疗机构诊治后的继续自我保健等。

4. 康复     定期随诊,防止慢性病患者病情恶化及伤残的发生,注意预防并发症,及时开展功能性和心理康复指导。

5.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通过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普及生育科学知识,落实优生优育措施,促进优生优育工作。

6. 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的诊疗服务    按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制度要求,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疑难病、危急重症患者在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诊治。提供门诊、巡诊为主体的基本医疗服务,设立简易病床和家庭病床,开展常规检验项目,提供连续性服务的转诊和会诊系统。

(二) 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

1. 基本医疗服务    主要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管理,社区现场的应急救护,康复医疗服务等。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主要的社区预防服务工作。

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了相应的经费保障,《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也确定了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十一项。

(1)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为辖区常住人口免费建立完整、统一、规范的个人、家庭、社区健康档案,并符合“完整、准确、及时”的基本要求,做好归类、保存、更新等管理,并充分利用健康档案来开展工作。

(2) 健康教育免费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播放健康教育录像,对重点慢性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和保健指导,开设家庭病床,开展周期性健康体检,建立社区健康促进组织并定时开展活动。(www.xing528.com)

(3) 预防接种实施计划免疫,为居民提供预防接种服务,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相关工作,维护社区环境卫生。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

(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免费建立保健手册,享有新生儿访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体格检査、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和健康指导。

(5) 孕产妇健康管理免费建立保健手册,享有孕期保健、产后访视及健康指导。

(6) 老年人健康管理免费享有登记管理,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一般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疾病预防、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7)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免费享有登记管理,进行健康指导、定期随访和体格检查。

(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免费享有登记管理,健康指导、定期随访和体格检查。

(9)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免费享有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

(10)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事件报告和处理就诊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及时得到发现、登记、报告、处理,免费享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1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免费享有食品安全信息、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咨询、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等服务与指导。

 小       结

《阿拉木图宣言》明确指出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卫生战略目标的基本策略和途径。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社区康复。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的诊疗服务(称为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者包含11项工作内容。

健康中国2020

 自      测      题

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并不是指()。

A.医护人员将为世界上每一个人治愈全部疾病

B.人们能运用比现在更好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少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导致的痛苦

C.公平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

D.卫生保健进入家庭、学校、工厂和社区

E.使所有的个人和家庭能在可接受和提供的范围内通过充分参与,享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2. 下列哪些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关键的措施?()

A.发动整个社会广泛参与B.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C.增加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的投入D.普及全民健康教育

E.提高全民族素质

3.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原则不包括()。

A.社区参与   B.预防为主    C.推广医学适宜技术

D.合理分配资源    E.合理转诊

4. 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不包括()。

A.早期健康干预   B.院前急救  C.慢性病的持续性管理

D.为患者联系会诊转诊  E.临终关怀服务

5. 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不包括()。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减弱社区性行动   C.发展个人技能

D.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E.创造支持性环境

6.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以门诊为主体的照顾   B.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照顾

C.协调各种医疗资源   D.提供以急诊室和病房为主的服务

E.临终关怀服务。

7. 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

A.健康促进    B.预防保健   C.基本医疗   D.社区康复   E.院前急救

8.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A.“六位一体”功能    B.问卷调查    C.院前急救

D.体育锻炼   E.禁烟

                                                                                                                                                                                                                 (高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