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多样化供给

文化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多样化供给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志愿服务被逐步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补充力量。2016年7月,文化部下发了《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以推动文化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文件中对文化志愿者的权力与职责、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职责、文化志愿服务内容等做了明确规定,为文化志愿服务开展提供了执行标准。

文化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多样化供给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在10年内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志愿服务被逐步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补充力量。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在文件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奉献社会与自我发展相统一,社会倡导和自愿参与相结合,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2016年7月,文化部下发了《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以推动文化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文件中对文化志愿者的权力与职责、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职责、文化志愿服务内容等做了明确规定,为文化志愿服务开展提供了执行标准。2016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七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在这些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文化志愿服务迅速发展,有效弥补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志愿服务旨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主要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化展演、展示、展览和讲座论坛等活动。《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中对文化志愿服务的范围做了归纳,主要包括:①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②深入城乡基层开展文艺演出、辅导培训、展览展示、阅读推广等公益性文化服务;③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生活困难群众等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④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等工作;⑤参与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单位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监督等工作;⑥开展其他公益性文化服务。

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美美讲堂

案例来源:中国美术学院志愿服务队

发起时间:2008年

服务内容:为民众开设国画书法油画版画扎染篆刻艺术鉴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艺术课程。编著美育教材、打造线上艺术课程,将艺术公益课堂带进社区、学校、医院、偏远山区、“一带一路”国家,让更多人享受文化服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www.xing528.com)

(二)案例背景

高校志愿组织一直是文化志愿服务提供的主力军。各个高校结合学校特色、学科背景、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美术学院在开展文化服务志愿活动上有着突出的学科优势。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依托学院湖山精神,践行“美境、美育、美心”之“三美” 理想,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校团委指导下,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学校艺术专业学科特色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打造出多个优质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服务范围涵盖社会美育、艺术扶贫、设计改造等。

(三)发展情况

“美美讲堂”是中国美术学院打造的一个艺术公益课堂,旨在公益普及美育,让艺术走进社会百家。该项目源自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的社会实践,于2015年正式得名。在项目建立初期,主要通过支教为偏远地区儿童提供美术课程服务。为提升公益品质,提高服务能力,项目负责人组建讲师团队,研发教材、录制视频课程、培养志愿者讲师,提高公益课程质量,稳定授课志愿者的教学水平,不断打造“美美讲堂”服务品牌。

为解决志愿服务过程中上课内容不固定的问题,“美美讲堂”项目组决定开发一套专业的公益教材来培养专业型的志愿者,以便志愿者更系统、更优质地参与到文化志愿服务中去。2015年,“美美课堂”项目组组建了儿童美育教材研发团队,正式成立大家小书编委会。编委会成立后编写了《大家小书·千字文》《大家小书·花鸟鳞介编》《大家小书·篆刻编》等系列教材,两次获得“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奖。2016年,项目组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共同开启了“梦是彩色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梦想成长计划。项目组研发录制艺术专业视频课程,并以阿里农村淘宝服务站点为突破口,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在线观看学习课程的机会。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项目组成员结合国际志愿活动,发起“‘一带一路’上的大家小书”项目,以“大家小书”系列教材为载体,通过公益艺术课等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让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绘画、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版画等传统文化。2018年,“美美讲堂”项目组发起“1+100”公益项目,将“美美讲堂·果蔬编”“美美讲堂·千字文”等特色美育课程普及到100所中小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堂。目前该项目已走进杭州各个区50多个中小学,并将辐射范围扩展至项目支教服务地(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景东职业高级中学、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岜扒小学)。

(四)主要成果

中国美术学院志愿服务队将“美美讲堂”项目作为品牌项目进行打造,并期望通过此项目普及社会美育。10余年来,“美美讲堂”项目组不断扩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方式,孵化出“名家进校园”“艺术周末”等7个子项目,制作出版“大家小书”系列儿童美术教材5套,上线公益视频课程400集,等等。项目将弘扬传统文化艺术课程普及到贵州、云南、新疆、湖南等省份和浙江省淳安、景宁、丽水等几十个浙江农村地区。截至目前,项目志愿者们在各地乡村累计开设了百余次国画、书法、创意手工等艺术体验课程,课程受益人数达110 000余人,参与授课志愿者达16 500余人次。“美美讲堂”项目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立项,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项目组被评为“浙江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获得“创青春”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赛道银奖等荣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