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享: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重要路径

共享: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重要路径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如下表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它们都多次提到了“平等”和“对话”这样的关键词。按照一般的理解,对话应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指交往双方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或会谈。这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对话方式,它无处不在。(三)追求平等对话现在人们在谈到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时,往往在前面加上“平等”二字,以突出师生作为对话双方互相尊重的关系。

共享: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重要路径

什么是对话?有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对话是一种有机的、动态的、不断生成的教学关系,而不是机械的教学,广泛存在于所有的教学之中。我国的课程专家张华认为:“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互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该实践旨在发展批判意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关心伦理和民主的社区。”[2]对话并不是一种课堂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哲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如下表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如下表述:“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它们都多次提到了“平等”和“对话”这样的关键词。那何为“对话”呢?

按照一般的理解,对话应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指交往双方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或会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对话已完全超越了原初的语言学范围,进而具有解释学社会学文化学的意义。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对话作为一种交往和互动、沟通和合作的文化,是与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之为前提的文化。[3]

(一)“共享”的过程即“对话”的过程

李镇西老师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把课堂教学内容比作食物,那么,课堂师生关系则经历了三种模式:填鸭式—诱导式—共享式。“填鸭式”是教师强行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喂给学生;“诱导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承认自己所备课的内容有多么精彩;“共享式”是师生双方以平等的身份共赴一场语文的盛宴,双双得到收获,共同进步。毫无疑问,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正是第三种——“共享式”。

凡事我们都要透过表面看本质,表面上看,师生关系仅仅是一个情感问题,其实不然。透过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教育观。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情境中的相遇。

基于以上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可以把教师角色定为“导游”“主持人”以及“导演”“舵手”等;但更重要的是,不管扮演什么角色,教师都应该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情境”。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更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

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便创造和分享了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师生双方生活轨迹的交汇,是他们共同经历的成长的历程、生命的历程。

(二)对话的方式

现今语文教育界基本达成共识,将对话分成两种基本的形式:即显性对话和隐性对话。

显性对话是一种看得见、听得到、可操作的有声有行的言语交流,它常常会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现象呈现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显性对话主要包括:

1.问答。它就是教学中的提问,有师问生答、生问师答或生问生答几种形式,这是一种课堂上师生间直接的交流和沟通。这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对话方式,它无处不在。可以说,有课堂的地方就存在这种对话方式。

2.讨论。课堂上,就某一问题或主题,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展开探讨和交流,各抒己见、各言其理。这是课堂小组学习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师生或生生最常见的合作、探究方式。

3.争鸣。教学过程中,大家就某一观点,展开思想碰撞、交锋。这种对话方式体现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师生思维的火花在这里摩擦、撞击。很多思想在争鸣中产生并清晰起来。

4.朗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课文朗读也是一种传递精神、交流信息的方式,朗读过程中节奏的抑扬顿挫,对某个重点字词的处理,听众可以感受朗读者对课文的理解和再创造。

5.写作。师生借助作文、周记、随笔、评语等交流看法,写作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无声的显性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对事物的看法,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感知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是鼓励、是扶植还是冷漠待之或敷衍了事。

所谓“隐性的对话关系”,多是指通过无声无形的隐性语言进行交流,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意识和哲学观。如果说,显性对话更多地借助于话语本身的力量的话,那么非显性对话就是透过无声无形的隐性语言而获得的信息,如一种姿态、一个眼神、一次沉默、一段间距、一幅场景等。这些在课程论语境下,都可能是一次深刻的、无痕的、具有实质意味的对话。

隐性对话主要包括:

1.互相学习。师生在教学的场域之内,可能并没有直接用言语进行交流,却可以第三者的身份,彼此交换知识和各种信息,以丰富、提高或完善各自的认识。(www.xing528.com)

2.互相影响。师生双方同时在人格上彼此感染,对方的行为、举止、处事态度都可能给自己以思考和影响,进而在行为和精神上发生积极的变化。

3.互相鼓励。在学习过程中,师生通过彼此间的激发、勉励,获得持续不断的学习热情并实现各自的超越。

4.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都作为学习成员投入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互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各自精神发展和生命流淌的过程。

5.共同分享。师生心灵沟通精神交融,不仅仅分享经验知识,也分享思想感情;不仅仅分享获得成功的结果,也分享战胜困难的过程。

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一定是一种精神的交流,是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而不是单纯的表面热闹。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必须学会倾听,学会静思默想,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东西。

(三)追求平等对话

现在人们在谈到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时,往往在前面加上“平等”二字,以突出师生作为对话双方互相尊重的关系。有些人质疑教师与学生可能绝对平等吗?事实上,一般人们在谈教育时所说的“师生平等”,也并非绝对的平等,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是指某些方面的平等。

1.师生之间思想权利的平等

师生有平等的思考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以及与对方展开观点争鸣的权利。同一个问题,教师的认识也许更全面、更科学、更深刻,但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时间和机会,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不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学生的质疑,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考。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的“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与东方的智者孔子的“当仁不让于师”是异曲同工的。课堂的真理不是固定掌握在谁手中的。当教师服从学生的正确认识时,这与其说是向学生学习,不如说是服从真理,这是教师民主情怀的体现。没有人是完美的,教师对某个问题也会出现偏差。当教师被学生的童言无忌、奇思妙想所启迪,教师也会成长。

3.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就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而“指导”“引导”就是这个“首席”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他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是行为的约束者,不是思想的主宰者,但他在“对话”与“共享”中发挥着其他参与者(学生)所无法替代的“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

正如肖川先生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所言:“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互相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

“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是教育本身赋予教师的。教育的方向和目的,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都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价值引导者。

一方面,他创设和谐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教育目的。

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教师的发言尽管只是“仅供参考”,但由于教师所处的首席地位,尤其是教师发言所闪烁的智慧火花、思想光芒,教师的思想和表达必然会打动学生的心灵,在他们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在“对话”过程中,有时候学生的见解比教师更具真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子,具备向真理投降的勇气和向学生请教的气度,乐于以朋友的身份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同志式的平等讨论或争论,并虚心地吸取学生观点中的合理因素。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师生之间的商榷并不只是是非之争,更多的时候是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互相完善,只要言之成理,还可以求同存异,甚至不求同只存异。宽容歧见,尊重多元,这也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具有的民主胸襟。

“对话”过程中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正在于此。[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