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面像岩画:解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和意识

人面像岩画:解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和意识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面像岩画与我们人类是最亲近最相似相近也是最难以理解和判定其含义和归属的一种文化形态和思想意识。人面像岩画,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品。据考古学者研究,环太平洋人面岩画是同祖同源的历史艺术之作。贺兰山人面像岩画图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人面像岩画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对各式各样的人面像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人面像各有各的目的和用途。

人面像岩画:解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和意识

人面像岩画图式与内涵

人面像岩画丰富多彩,有的美丽、有的清秀、有的发怒、有的呆板、有的笑脸、有的苦愁、有的困惑、有的恐怖,它承载了千万年以来人类的艰辛与痛苦、喜悦与欢欣、探索与追求的心路历程。

人面像岩画是一个既亲切又古老的题材,在浩如烟海的岩画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面像岩画是人类表现自己,描绘自己,既熟悉又陌生、既人性又神性,是一个充斥亲和又矛盾的集合体。

我国人面像岩画是世界上环太平洋地区最古老最多的国家;贺兰山贺兰口人面像岩画是世界和我国人面像岩画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这是我们的骄傲。

人面像岩画与我们人类是最亲近最相似相近也是最难以理解和判定其含义和归属的一种文化形态和思想意识。人面像岩画,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品。

人面像岩画看似简单,如果加上人面头饰、耳饰、项饰则更是五花八门且内涵深刻,既有外在的现象、图式、变化,又有内在的表达、诉求、向往,还有心理的活动、渴望、信仰。一言以蔽之,人面像是人类意识的物化表现。诚然,人面像是人对自己的描绘,人对自己的认识,人对自己的理解,人对自己的觉悟,是第一自我的表现,另一方面,人面像又是人对自己同类(亲朋好友、祖先,或者是竞争对手,甚至于是敌人)的描绘。还有,人面像看似人,却又是遥不可及的神灵鬼怪,是人对超自然的认识、理解的反映。这时的人面像是第二自我的表现。可见人面像岩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意识形态。归根结底,人面像是人类多元文化的产物,是万物有灵、神话传说、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自我认识、自我教化、自我表达、自我觉悟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人面像岩画如此庞杂的内涵、形式,认定和判断其含义和归属,可用的方法就是:依据人面像岩画的图式形式、图式结构、图式含义、图式特点来分辨。另外,要结合和依据岩画的地理环境、生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鉴定。

人面像岩画是由第一自我的描绘,更多的是由第二自我的通天经地巫师的描绘,是人类社会意识的物化反映和描绘,达到交流、沟通、自娱、娱神、诉求、敬畏,人与自然和万物和谐相处的目的。

一、人面像岩画图式及其表象

贺兰口岩画是人面岩画的荟萃之地。贺兰口人面岩画将近800个,创造了世界上人面像最多的记录;还有苏峪口、归德沟、大麦地等也有不少人面岩画。内蒙古阴山默勒赫图沟人面岩画、乌海市卓资山人面岩画、赤峰市人面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人面岩画,黑龙江萨卡齐阿梁村人面岩画,直到美国阿拉斯加、美洲西海岸科迪亚克岛、阿留申群岛等环太平洋地区都有人面岩画分布。据考古学者研究,环太平洋人面岩画是同祖同源的历史艺术之作。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图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简单人面像岩画

这一类型人面像岩画母体就如同人面,没有多余的装饰,是真实的人面。简单人面岩画又可以分为两个亚型,即标准人面像和近似人面像。

标准人面像。就是有一个人的面部轮廓,有人的双眼、鼻子、口、双耳,有的有双眉。这种人面岩画并不多。

非标准人面像。就是近似人面像,或有人面轮廓,或没有人面轮廓;或仅有双眼和鼻子,仅可认知是人面而已。

简单人面岩画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表现,是远古时代对人头、骷髅、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反映。

(二)复杂人面像岩画

这一类型人面像图式复杂,颇似脸谱,可称为类人面像或面具、或神怪人面像、或变形人面像。其特点是在简单人面像中添加了许多装饰性图案。使人面岩画显得丰富多彩、诡异神秘、难以捉摸。复杂人面岩画的认定,主要依据是以人面装饰图案的特点来分辨,其中有太阳图腾崇拜,动物植物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骷髅崇拜。岩画中还有面具,虽然是人面形道具,但仍然离不开这些自然崇拜的范畴和人类自身崇拜的框框。

人面像岩画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对各式各样的人面像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人面像各有各的目的和用途。

复杂人面像或类人面岩画文化内涵,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远古图腾崇拜的翻版和变形的产物,除了人的五官之外,这些“几何纹来自原始的写实绘图,是在原始的写实绘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成的”。“这种现象,它来自现实,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但不同于对动物的如实描绘,而为人们所崇拜,具有幻想的内容。这种图腾的描绘依然遵循着模拟到超模拟,写实到写意的途径。”[1]最后达到抽象化的进程。这就是人面岩画产生、发展、演变的缘由和过程。环太平洋人面岩画旁特有太阳纹、重圈以及圆穴,实质仍然是当太阳图腾崇拜和植物崇拜、植物种子的崇拜有关,均来自于具茨山岩画圆穴。是早期农耕文明和华族的迁徙证据,是远古中华文明的见证。也就是说,在第四纪后期冰川间冰期的温暖时,华族开始大迁徙来到了北半球的广大地区,其中有贺兰山、阴山、叶尼塞河、鄂毕河、黑龙江下游直到美洲大陆。

二、人面像岩画内涵

(一)人面像岩画与图腾崇拜

人面像岩画也可以说是图腾崇拜的集大成和聚焦点。最为突出的例子是:在贺兰山岩画中出现了两种生产方式和两个氏族、民族不同图腾信仰的岩画语言形式或者称为不同的岩画要素形式:

游牧民族中,即羌族为主的“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信仰羊图腾的民族,他们的装饰不仅在自己头上戴着羊角帽或羊角头饰,而且死后还由同族在死者脸上绘制羊角形的图案,以示生命来源于羊又归于羊的图腾崇拜。这种羊图腾的感生观念产生的羊角符号,它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灵魂之中。如:1985年9月在新疆且末县扎洪鲁克乡考古发掘时,在85—Q2M2墓主干尸的脸上用红黑白三种颜色描绘了羊角的图腾标志族徽、象征符号,表现了人生前是羊图腾的子孙、亲属,死后又回归羊图腾的真实写照。现在这具羊图腾崇拜的干尸仍在新疆博物馆展出。(图1)

在贺兰山岩画中有一个独特的标本,它就是永宁县红旗沟第二区人面像岩画。在这组岩画的上部3个图形中,左侧为羊的图形,羊头呈弯角,有躯干、四肢和尾,似一个羊字;右侧上部人面像头顶有一双突出的羊角,其右下部人面像中则是将左侧的羊形图案植入到人面像之中,反映、描绘和印证了羊与人结合的图腾崇拜。这种独特的组合无疑道出了贺兰山岩画羊图腾崇拜的奥妙和密码,成为岩画学和文化人类学中弥足珍贵的形象资料。(图2)

图1 人面羊图腾崇拜(手描图)

图2 贺兰山人面像羊图腾崇拜岩画

在以华族为主的农耕氏族、民族中,人们信仰是以花和植物为图腾崇拜,认为花和植物是生命的基本和源泉,人是花和植物的亲属。这种认识是来源于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的产物。人们在大自然中,生存的基础就是以花和植物为食,以植物的茎叶、果实、根块为食,另外配以动物,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和种的繁衍的根本。“民以食为天”,“饥者歌其食”。《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这是人的第一需要。因此,人类对食物的追求欲望和唯实精神,于是食物就成为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根本联系和依赖关系。

人类对食物的追求、对食物的渴望、对食物的敬仰所产生的对植物和动物的崇拜,就有了以花和植物为亲属的花和植物图腾崇拜的伟大民族——华族。华族,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的生命源泉。

在贺兰山岩画中有一些独特的形象,在人面像中有数量不等的圆点和圆穴,实质上这种人面像外形就是一颗果实,一个圆形的果实(人面像)中的圆点(圆穴)就是种子(图3)。这种象征意义人面像岩画广泛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环太平洋地区,都是华族先民留下的标志,都深深烙下了华族的印记。

更为神奇的是,人面像(果实)不仅有种子(圆点、圆穴),而且真的长出了神奇的植物,在人面像(果实)中长出了枝繁叶茂的植物(或为树或为禾本植物)(图4)。另外,在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也有同样的神奇岩画,将军崖人面像本身就是果实,有种子、有丝网,是一株株茁壮的花朵和果实。此外,真的在人面像(果实)上长出了一朵鲜艳的红花(图5)。这些岩画既是神话,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采集与农耕生活的描绘。

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如小孩拳头大小的陶塑人头像,造型新颖、生动活泼,令人喜爱。人面呈圆形,五官端正,眉脊突起,双眼如环,鼻子高平,嘴唇轻启,耳有孔。可谓眉清目秀、神态怡然。引人注目的是,在人面鼻翼两侧呈平行状各有五个等距的点状小孔装饰。另外,在额部有一个太阳形符号。这种具有装饰性的人面像十分罕有。

图3 果实人面像岩画(内有种子)

图4 植物人面像岩画

图5 将军崖人面像(果实与花)岩画

在双墩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许多在碗底上刻画的四叶花瓣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双墩遗址的居民是华族的先民;“花”同“华”,华族是以植物花为图腾、为标志、为徽号、为象征的民族,是以农耕为生业的民族,同时也从事狩猎、捕鱼的渔猎生产。双墩遗址的时代距今在7000年,尚处在新石器时代早期。

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还有,就是人面像中的太阳纹装饰,还有那两排各5个的小圆穴装饰。(图6)这种圆穴装饰绝不是随意制作的,而是有着特别的含义,或者说是华族先民独有的装饰符号,是代表了华族的某一支或某一部落的标志符号,具有特殊的含义。在华族的发源地河南禹州具茨山,华族先民制作了上万个小圆穴,不仅具有祭祀、欢庆的意义,也具有启示、区别、标志的意义。这是祖籍植物图腾崇拜的印记。这种标志同时具有点穴种植的意义。从这种独特的圆穴标志中我们可以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民族,而且可以追根溯源找到它的流行和传承关系。推而广之,这种人面圆穴在双墩遗址,在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人面中,在贺兰山岩画人面中,在阴山岩画人面中,在内蒙古赤峰市人面像岩画中,在黑龙江下游人面像岩画中都有存在。这种标志又通过两条路线传播到美洲大陆。一条路线从黑龙江北上,通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另一条线路由黑龙江下游到阿留申群岛,到加拿大,最终到达美国。宋耀良先生论证了这两条线路上人面像许多相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面像中的圆穴分布相同性。但他没有论及人面像中圆穴的来龙去脉。阿纳蒂说过:“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也有人面像岩画,与宁夏岩画人面像很像,有可能是中国人迁移过去的。”

图6 安徽蚌埠双墩遗址人面陶塑

总的来说,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无论是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人面像面部圆穴,或安徽蚌埠双墩遗址,或者是北方草原大道上的贺兰山岩画、阴山岩画、赤峰岩画、黑龙江下游岩画,直到加拿大、美国的人面像岩画,均在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7000年。在这一历史时期,人类已经进入了农耕时期,华族也经历了氏族时期和氏族部落时期的凝聚,形成了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华族。人们已经从攫取经济状态进入了农业生产和畜牧业新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生产自己养活自己了。因此,人们也就更加有信心地在自己开垦的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在众多人面像中有圆点圆穴,实质是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表象和象征,这才是本意。虽然也有风雨雷电的危害,还有干旱水涝的威胁,但总体讲只要是风调雨顺,人们就会安居乐业。到这时,人们生活有了保障,虽然原始宗教依然十分强大,虽然自然之神还在到处游荡,还占据着人们的心灵深处,但,人们的自信心、自制力量已经突破了自然的藩篱,开始了新的生活,所以人面像充满了自信和喜悦,面对大千世界勇往直前,少了许多唯唯诺诺的谦恭之气。

(二)人面像岩画与神话

新石器时代的人面像中,有一部分造型更独特,它不仅具有神话的色彩,而且也具有人性的特点,也可以说人和神的结合物,或者说这种人面像是人和神的混合体,是一种由神崇拜到人的觉悟过渡的社会意识反映。

人类早期的原始思维具有形象思维与物我混同的联系内涵,所以不仅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典型的形象,而且能使感性认识更具体化和个性化。

神话人面像中很突出的例子有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上的人面鱼纹图(图7)。这是一个典型的人面像与鱼结合的神话故事,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有:“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说得准确无误,令人叹服。

图7 彩陶人面鱼纹图

又如,甘肃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上的人面像,人的头部有3个角状装饰,人的面部充斥着许多竖道。这些是什么含义?人面像上的三角形,在《山海经·海内北经》就有“戎,其为人,人首三角”(图8)。既说明了人面像的族源也说明了戎人有剺面的习俗,还具有神话的意义。

图8 马家窑文化彩陶人面像

在贺兰山岩画中也不乏这种神话人面像岩画,如贺兰山岩画中的人面像与动物结合的岩画(图9)。在《山海经·大荒经》中“有犬戎国,有人,人面兽身,名曰犬戎”。人的面像长在动物身上的故事在《山海经》中比比皆是,在岩画中也有表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观。

再有,在岩画中的确有《山海经》记载的“戎,其为人,人首三角”(图10),同样说明了岩画的神话故事,也说明了岩画的族源属于戎人、羌人。(www.xing528.com)

(三)人面像岩画与太阳图腾崇拜

图9 贺兰山岩画中人面像与动物结合的岩画

图10 人首三角岩画

太阳是世界的主宰。人是自然之物。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为生存为温饱而奔忙,完全屈服于自然的威力之下,那是一个“人死有魂,树木有灵,顽石能思,鸟兽能言,无物不神,无鬼不灵”的混沌世界。人不能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一切都充满了危险,一切既亲近又可怕,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都充满了神秘感。于是产生了自然崇拜,具有万物有灵的信仰特征。因此,也可以称为“拜物教”。

拜物教首先信仰的是太阳神。太阳高居中天,主宰光明和温暖。所以太阳神也就具有了其他神灵所没有的特征,它光芒四射,威力威严无与伦比。

贺兰山的太阳神具有人的特征又具有太阳的特征,似人似太阳,是人面像的太阳化,也是太阳形的人格化。总之,都是崇拜、敬畏、献媚、亲近、惧怕太阳的表现,是中华先民认同太阳的心理反映和物化象征。

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以太阳为图腾崇拜的民族,我们与太阳有着亲属关系。我们的始祖神炎黄二帝是与太阳有关的大神,是发热发光的神。《风俗通》说:“黄,光也。”《易经》云:“日煌煌似黄。”无疑黄帝是发光的太阳神。炎帝也是太阳神,《白虎通·五行》说:“炎帝者,太阳也。”如此说来,我们中华民族不仅信仰太阳图腾崇拜,而且是太阳的子民。我们是太阳照耀下伟大的民族。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是一个吸纳优秀文化的民族,有着大海一样的胸襟。我们华族既以“花”为图腾信仰,同时也以太阳为图腾信仰,还以龙为图腾信仰,说明了华族的多元化信仰,以羊为图腾信仰,也说明了华族是由多种图腾崇拜、信仰组成部落联盟的集合体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四)人面像岩画与神鬼敬畏

人与自然的相处,并不都是和谐的,往往受制于大自然的约束和威胁,在旱涝风雪、生老病死、饥寒交迫中受煎熬,于是产生了妖魔鬼怪在作祟。因此,一方面要讨好和安抚或镇压住魔鬼,另一方面又要求助于神灵保佑人们平安。而沟通人神与人鬼的那就是巫觋了。在岩画的人面像中往往表现的是人的神格化或神的人格化以及图腾崇拜、面具、神话传说祖先崇拜等。而到底是哪一种,那只能是依照人面像的造型、构图和附近的环境以及岩画语境来具体分析了。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在屈服于自然力的威逼下,产生了原始宗教——自发的信仰产生了。马克思说:“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最显著的特点是把自然物与自然力当做了一种无法抵抗的力量而加以崇拜。另外,这些自然物与自然力是人们崇拜的神灵,是人们敬畏的神灵。“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马恩全集》20卷P672)。古代匈奴族就有“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后汉书·南匈奴传》)。古代中国则更多了。这些神就是原始人们的信仰,是原始人试图利用和战胜自然力的一种愿望和魔法,即用咒语、绘画、仪式等法术逼迫或战胜自然力——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的巫术行为。这种巫术通称为交感巫术,即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国语·楚辞下》云:“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神爽不携贰者,又能齐肃衷正,其智慧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毫无疑问,那些制作在山崖之上的众多神灵(人面像)是巫与觋的杰作了,是人们心中幻想的太阳(图11)。

(五)人面像岩画与面具

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面具是多元文化的产物,是万物有灵、拜物教、图腾崇拜、巫术崇拜、头颅崇拜的衍生物。面具的功能就是由巫师扮演成各种妖魔鬼怪与天地沟通,与神灵对话,求得自然与万物和谐。因此,面具掩饰了真人的面部和心灵的面目及意图,通过巫术意识的物化,达到娱神、沟通、情感交流的目的,在身心上产生虚幻的敬畏感和欢娱感。荣格在阐述面具时说:面具的象征性功能在于“个体人的表象被掩遮了,取而代之的是戴面具的人所呈现的动物保护神的尊严和美——即面具将面具的佩戴者转化成为一种原型意象”[2]

图11 众多神灵(人面像)岩画

图12 面具符号岩画

面具的形态是多方面的,就是假的掩盖真实的;面具的表现形式就是第一自我过渡到第二自我——转变了原来的角色。因此,面具是人类用来伪装和遮蔽自己的本来面目,转变为另一个形象的工具和符号(图12)。面具是古今中外广为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不论面具千变万化,实际都是巫师作法的形象和器具。

《说文解字》:“img219,丑也,今逐疫有img220头。”王氏筠曰:“img221头,即今假面。”(《周礼·夏官》)方相氏,郑注:“如今img222头。”[3]说明周代已有记录面具的文献了。自周代以来,就有傩戏傩舞的记载,傩神面具不仅有娱乐功能,而且具有“驱鬼逐疫”“祈福禳灾”、敬天地礼鬼神的目的。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2004年度的考古发掘中,在易县西南12.5公里处北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房屋和灰坑中出土了一批陶制面具。这批陶制面具,以直腹盆片和陶器底片为主,多红褐陶、灰褐陶等。

也就是说北福村出土的陶制面具,是用陶盆腹部和底部的陶片上切割和凿刻形成人的面部,大小如椭圆形人面,然后再在上面镌刻或雕刻或凿刻出人的双眼、鼻子、嘴,并在人面陶片四周凿或钻出4~5个小孔或称圆穴。这种特殊的圆穴,一则可能是标志,一则也可能是便于穿戴,或二者兼而有之。这批陶制面具,一般宽约10厘米,高约20厘米,较完整的有10余件。经碳-14测定,这批陶面具距今8000~7000年(图13)。北福村遗址出土的人面像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在人面像中有两个弧形符号,与贺兰口岩画人面像中许多弧形符号有相同的造型和特征,说明了它们之间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早于甲骨文的“日”,是原始“日”的符号(见《太阳图腾崇拜岩画》一文),再次证明了太阳图腾崇拜是原始拜日教或称原始万物有灵论的描绘与反映。

图13 北福村陶制面具

图14 人首崇拜岩画

(六)人面像岩画与人首的敬畏

岩画中众多的人面像,其中不乏人头崇拜之风。从周口店猿人遗址,到山顶洞人遗址都发现了人的头颅。这种崇拜人头之风,直到当今的原始部落依然存在(图14)。

人面像岩画与人首崇拜,来源于神鬼和灵魂的观念,是先民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信仰,也是原始宗教中最奇特的一种形式。人们认为一个死者的灵魂所在,主要集中在人的头部,因为人的头上有七窍,人面中的眼、耳、鼻、舌、口,集中了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味觉、感觉器官,具有神奇的作用和力量,并且认为头颅是巫术力量的中心,尤其是那些首领、亲属、巫师的头颅更具有一种非同一般的魔力,不但神通广大而且庇护着他的氏族和后人,所以,在一些原始民族中,祖先、首领、巫师的头颅被赋予更明确的功能和作用。大洋洲塔斯马尼亚人常常把长辈的头颅佩挂在身上,死人的头颅被看做具有抵制邪恶、医治疾病,甚至伤害敌人的符箓工具。亚洲的潘格威人把祖辈的头颅放在鼓里,只有在紧急时期人们才从鼓里拿出来以神圣的舞蹈送到各处,祈求他保佑平安。

我国古代云南的滇族,每年举行隆重的祀拜祖先、头颅的仪式,目的是祈求祖先庇护后代并请求祖先神灵恢复土地的孕育力。

我国还有猎首之习。《魏书·獠传》称“所杀之人,美鬓髯者必剥其面皮,笼之于竹,及燥,号之曰鬼,鼓舞祀之,以求福利。”如《史记·大宛列传》有:“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又如《太平御览》引《临海云》说:(夷州民)“战得头著首还,于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4]我国龙山文化的先民就有猎头和将头作供奉神灵的牺牲。

以上所知,对人头颅的崇拜有多种原因,有对先人、首领、巫师的崇敬祭拜,有对战争胜利的庆贺,有对农牧祭祀的祝福,有与驱鬼逐魔、保佑平安、治病医伤等等有关。总之,人首是集神灵集智慧集勇气的神灵之处,是万万怠慢不得的。

(七)人面像岩画与祖先崇拜

人面像岩画的祖先崇拜,实际上是对部落首领或部落酋长的崇拜或者氏族部落的英雄人物,或者就是自己的父兄,他们或亲或故或是有功于氏族部落的人物。《国语·鲁语》中有“夫圣王之制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而祀之。非是施也,不在祀典”。这说明在黄河下游一带的广大地区,对有功于氏族、民族的人要举行祭祀活动,不要忘记他们维护部落利益、对征服自然、对抗击异族侵略所作的贡献。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之死,是整个氏族、民族的巨大损失,为了缅怀他们的贡献和牺牲,则将他们镌刻在山石之上让后人瞻仰之、学习之、效法之。还有那些能说会道、驱鬼能治病的高明巫觋,他们有了不起的本领,也在祭祀之列。

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产生了人死有灵魂的观念。在2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地上室是生活的地方,下室则是埋葬同伴的墓地。考古发现,他们在埋葬时,不仅随葬有喜爱的装饰品,还在死者四周撒了许多赤铁矿粉,象征着生命和鲜血。说明那时已经产生了人死而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观念,以红色的铁矿粉昭示着生命的呼唤,祈求死者灵魂不灭、死而复生(图15)。

千万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人死有魂,人死复生的观念永不泯灭。这既是一种期望也是根深蒂固的观念。而把这些有功有德有益于氏族、部落的人死后凿刻于山石之上,永远怀念世代相传则是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事了。

图15 人面像祖先崇拜岩画

图16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

人面像岩画是神灵,也是人们心中幻想的太阳,它高悬在山崖之上,注视着大千世界,也注视着芸芸众生,使人生世界不再寂寞,也不再枯燥,平添了许多慰藉和乐趣。

在贺兰山人面像岩画中有一个奇特的图形,那就是在人面眼下有流泪的现象,有的似在滴泪,有的则泪水长流,显得十分伤心,给人一种“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感觉(图16)。这种人面流泪的岩画,虽然出自于贺兰山岩画中部,但在贺兰山北部的内蒙古乌海卓子山岩画中也有流泪的人面像(图17);同时在阴山岩画中也有人面像流泪的岩画(图18)。在我国北方流泪的人面像岩画,一直流行到黑龙江流域下游舍卡奇—阿连村(见图19),并且在美洲环太平洋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中也有这种流泪人面像岩画。这种流泪人面像岩画的广泛分布和流传,说明了这种流泪人面像的图式相似相同,其所包含的思想意识和寓意也大致相似和相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注意到,这种流泪人面像的地理环境往往是祭祀的地方,说明远古人们对故地的思念和对先祖的追忆与亲人的思念,也说明只有同根同祖同一血统的原始人群才有这种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情谊,虽然相隔遥远,虽然音信全无,但心是相通的。

《礼记·祭法》:“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材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这就明确说明只有同族同类才会被祭祀,也就是说只有华族才会被华族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祭祀于国于民都是大事,都不可背祖忘宗,这是华族的传统。

从图20和图21中不难看到美洲环大洋地区人面像岩画同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是何等相似,他们的确有某种深层联系。

图17 桌子山人面像岩画

图18 阴山人面像岩画

图19 黑龙江人面像岩画

图20 北美海岸人面像岩画

图21 美国西北海岸人面像岩画

【注释】

[1]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9页

[2][瑞士]C.G.荣格.人及其表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第265页

[3]程树德.说文稽古篇.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66页

[4]詹开逊.人首纹器与“猎首”含义.中国文物报,1942. 4. 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