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诗歌赏析:深入解读《披文入情 沿波讨源》

古代诗歌赏析:深入解读《披文入情 沿波讨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披文入情”是刘勰提出来的鉴赏方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因此,“披文入情”是阅读和欣赏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披文入情”可分别来看。从这六观入手就能进入到对诗歌本身的体悟,从而达到“入情”,实现“沿波讨源”。然而,要想做到“入情”绝非易事。

古代诗歌赏析:深入解读《披文入情 沿波讨源》

第一节 披文入情 沿波讨源

“披文入情”是刘勰提出来的鉴赏方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意思是写文章的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能够被人理解。它阐释了从作者如何形成文章到读者如何阅读理解的一个过程。它让我们知道,有“情”是写“文”的基础,而读“文”是入“情”的前提。和诗人创作时的过程恰恰相反,阅读欣赏的过程,就是逐步探寻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诗人将感受、思想、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和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是由内及外的过程,而阅读则通过已定形的语言文字来理解诗人的感受、思想和感情,是由外及内的过程。清人吴淇说:“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六朝选诗定论缘起》)”由此可见:语言文字是读者窥视诗词立意的窗户,是沟通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因此,“披文入情”是阅读和欣赏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那么,读者在进行鉴赏时,就要善于“体情”,发掘文中蕴含的情,而不能仅仅限于把握诗的道理文义、作法技巧。这正如宋人杨时所说:“今观是诗之言,则必先观是诗之情如何;不知其情,则虽精穷文义,谓之不知诗可也。”(《杨时诗话》)因此,在解读诗歌时就必须从“披文”出发,通过抽象的、有限的文字,更好地把握住艺术形象。鉴赏诗歌便要在这“披文”基础上完成“入情”,读者通过对诗歌中语言的理解而感受意象,通过对意象的感受而体验情感,通过对情感的体验而把握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比如刘禹锡的《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句,如果欣赏只停留在字面理解,那么诗歌的味道荡然无存。实际上,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历史慨叹蕴含在其中。月以“旧时”修饰,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彻夜笙歌、欢宴无度之处,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旧时月”正是这段沧桑历史的见证。读懂了这一点,诗歌中的画面和形象顿时鲜活起来,充满诗人的惆怅和无奈,读者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因此,鉴赏诗歌首先就要“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只有透过文字把握了这些丰富的情感,才能从作品中得到最深切的审美感受,灵魂才能得以净化,思想才能得以升华。

“披文入情”可分别来看。“披文”即就作品本身出发,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这就有可能排除脱离作品、先入为主的主观主义。“入情”即对作品有充分的体验,其基本内容即今天所说的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

那如何去“披文”呢?对此,刘勰提出了“六观”,“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文心雕龙·知音》)

一观位体,就是观作品的主题、体裁、形式、结构、整体风格;二观置辞,就是观作品的修辞手法;三观通变,就是通过与前代作品的比较,以观该作品的表现,如何继承与创新;四观奇正,就是通过与同时代其他作品的比较,以观该作品的手法和风格,是正统的,还是新奇的;五观事义,就是观作品的题材,所写的人事物等种种内容,包括用事、用典等;六观宫商,就是观作品的音乐性,如声调、押韵、节奏等。

刘勰所谓的“六观”,就是“披文”的方法。从这六观入手就能进入到对诗歌本身的体悟,从而达到“入情”,实现“沿波讨源”。

然而,要想做到“入情”绝非易事。鉴赏者要想培育出成熟的审美情感,还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反复诵读,感知情感

古代诗歌具有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有着自身的音乐美。而且优秀的诗人往往还通过语音、语调、节奏和旋律的变化传达感觉、情绪的微妙变化。因此,要真正“入情”,反复诵读是关键。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熟读才能精思,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领略诗歌的韵味。古代的学者就十分强调诵读,清朝桐城派重要人物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吟诵可以使我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飞翔于诗歌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诗我同一的境界。

杜甫的《登高》表达的是诗人登临高处所见的满目凄凉之景,抒发了诗人苦闷惆怅而深沉博大的情感。尤其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在萧瑟苍凉的晚秋余景中寄寓了诗人无限慨叹,充满了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读来音调铿锵,意境豪迈,蓄积着浓厚的阳刚之气。这种意境,这种气势,这种情感,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得到。再如读姜夔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吟诗时不但语调要低沉,而且情绪要凄婉,于字里行间去体味那种“悲怆美”。而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则应强调高昂激越,声音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豪爽”之美。

二、再现形象,感受情感

通过诵读把握情感,只是“入情”的第一步。

诗歌主要是通过画面和形象来表情达意的,即使是直接抒情也是以画面和形象为基础。所以,展示诗歌的画面形象,挖掘其中的情感,就成了诗歌鉴赏很有效的一种途径。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是一首画面感极强的山水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微暝,皓月当空;群芳虽谢,青松如盖,静谧的月光轻盈灵动的身姿跳动于叶缝之间;清洌的山泉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见一闻,一动一静,画面鲜明,色调和谐,给人以清空明净而又充满生机的美感。赏读过程中需要以想象和联想,丰富诗歌的空白,感受诗歌的意境。从这些画面,这些意境中,触摸作者的情怀——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和对自然的眷恋,把这种情感延伸,我们就能体会到诗人那空灵清净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准确地把握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那随意达观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用形象说话,用形象传情,是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具情韵和魅力之所在。鉴赏时要运用形象思维,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画面和形象,全身心地投入到画面中去,去挖掘情感,体味个中韵味,从中获得激越的审美体验,这样才能“入情”。

三、明辨情理,关照情感

我们知道,在文学欣赏中,不乏理性的解析,然而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说,读者应该以自己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知觉去体察、观照诗歌的意象,而不是离开这一切去做纯思辨的批评。如我们欣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深重的、无可名状的忧愁,那彷徨无主的寂寞心态,随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旋律,随着“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渗入了我们的心田,使我们的灵魂为之战栗,使我们的忧伤之情渐次加深。但若这时,我们产生一些思辨的心理活动,如从“满地黄花堆积”联想到欧阳修嘲笑王安石“残菊飘零满地金”的典故,于是整个思想都集中在这样的问题上:秋菊究竟是落花还是不是落花呢?那么,情感的感受性就会下降,情感兴奋的优势就会让位于思索活动,从而“入情”也就难以深入。可以说,一个缺乏情感和审美趣味,只能进行理性思考的人,对于诗歌就难以获得正确的审美判断。因此,努力培育自己的审美情感,让情感参与到诗歌鉴赏之中,用富有情感的心灵去感受、去体味、去哭泣或是欢笑,理智与情感融洽一致、协调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取得更好的鉴赏效果。

四、激发共鸣,体会情感

诗人艾青在《诗与时代》一文中说:“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忠实的记录。”因为诗人写的作品充分地反映了某个时代众多人的情绪,这些作品也就能引起众多人的共鸣。

古典诗词,表现的内容和情感,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再加上诗歌思想内容情感深婉含蓄以及读者自身生活阅历的局限,因此,在与诗人的情感交流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赏读中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激发情感的共鸣,从而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谈学诗体会,就举例说明了这一点: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合“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儿晚上看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香菱提到的这两句诗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颈联,寥寥十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乡村渡头薄暮时的宁静景象,可谓写景如画,古朴淡雅,令人神往。香菱读诗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诗人所写之景产生共鸣,可谓入情入境。(www.xing528.com)

在我们欣赏的许多作品中,“虽然觉得他们高出我们不知若干倍,同时也觉得他们诚恳亲切,听得见他们的声音,窥得透他们的心曲,使我们很快乐地发现我们的渺小心灵和伟大地心灵也有共通之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也就是说,只有像朋友一样倾听他们的心声,以平视的态度与他们共哀乐,同命运,才能真切地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因此,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应极力从情感上贴近作者,将作者的创作心理历历分明地还原出来,给人以生动亲切的感受。

五、体察入微,细品情感

诗歌是经过诗人高度提炼、升华的艺术品,它源于生话,但它的情感比日常的生活情感表现得更典型、更集中、也更含蓄。所以,要“披文入情”,读者的心理结构还要具有相当的细腻性和敏锐性,粗枝大叶、浮泛浅滑的欣赏心理是难以获得情感世界的微妙之处的。下面以杜甫诗《得舍弟观书》为例: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

乱离生有别,聚集病应瘳。

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

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作此诗时诗人已流落他乡,贫病孤独,十分希望能与亲人团聚。他接到弟弟的来信后,即以此诗表达自己悲喜相兼、迫切期望团圆的心情。然而,我们如何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呢?我们来看一下金圣叹在《唱经堂杜诗解》中是如何细品之的:

起句着二“到”字,更无字可代,亦不可省却一字,只信口直叙,妙绝。乱离之世,生尚有别,然则别之有死,乃分内事,而今忽然聚集,此乐何级,尚有不瘳之病哉?十字中便有无数层折,细细吟之自见。

金圣叹的这段话,不仅有助于我们欣赏此诗,而且提示了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想领略诗的深厚内涵,就应以一种精细的态度去体会诗句。

“披文入情,沿波讨源”,高度概括了诗歌鉴赏的基本途径,也深刻揭示了诗歌鉴赏活动的美育特征。可以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在古诗鉴赏中,应在“情”的熏陶、冲击、融会之中,做到“披文入情,沿波讨源”,通过审美体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从中得到审美的享受,获得思想的启迪,汲取精神的力量,不断完善自我,美化人生。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诗歌描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