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及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及手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鉴赏表现手法(一)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诗歌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用典、点染、联想和想象等。诗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一般表现为诗人刻意描绘两种景象,从而形成两种景象的对比。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及手法

第五节 鉴赏表现手法(一)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诗歌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用典、点染、联想和想象等。

一、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它物”是诗歌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也就是说,“兴”是“触物以起情”,它应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

“兴”的运用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其寓意大多鲜明,不待曲索。如《蒹葭》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面对此时此景的心情

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诗经》中大多数作品是用比兴的写法开头的。其中《周南·关雎》一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可见,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托寓、象征等作用,这本身就给诗歌的理解带来很大的空间。

自《诗经》之后,采用比兴手法的诗歌有很多,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让人不由得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又如《归园田居》中诗人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也有单句并没有用比兴手法,而整个形象都是“比”,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少妇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

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国的古代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二、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具有强烈反差的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目的在于使其特点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道理更为深刻。

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中“酒肉臭”与“冻死骨”的对比,把当时社会贫富悬殊,剥削阶级的贪婪、奢侈与劳动人民的饥饿与死亡情形鲜明地刻画了出来。其间深刻而形象地揭露了阶级对立和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认识,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情。其特点在于使其观点、感情更加集中、直观、深刻,也给读者留下了观察、想象、对比、分析结论的空间。这种情况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灭吴凯旋,都城里处处是穿着锦衣的战士在欢呼雀跃,宫殿上站满了如花似玉的靓丽宫女,这景象多么美好,多么繁盛,多么欢乐啊!可作者于结句陡然一转:如今只有几只鹧鸪鸟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也正是经由这对比寄寓了作者对人事变迁、朝代更替、盛衰无常的深切感慨。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这首诗写烧瓦劳工把门前土陶完了,仍然住不上瓦屋,而两手不沾泥巴的富豪不必烧瓦,却住上了瓦片像鱼鳞一样的高楼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劳动者与剥削者贫富悬殊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再如高适的《燕歌行》中有“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前方作战的士兵舍身保国和上层统治者醉生梦死、不务国事的情形作对比。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举身赴清池”和“徘徊庭树下”的句子,“举身”与“徘徊”对比,使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刚烈与优柔、软弱的性格如在目前。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能够突出诗人的思想,强化诗人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诗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一般表现为诗人刻意描绘两种景象,从而形成两种景象的对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或隐或显体现于两种景象的对比之中,这是我们在阅读运用对比手法的诗词作品时,需要用心揣摩的地方。

对比和衬托有时不易分别,但它们有质的不同,同时也有交错重叠之处,我们在后面讨论衬托时再作区分。

三、衬托

衬托也叫映衬,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表达方法。它能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使所要描写的气氛更加强烈。

按主要事物和陪衬烘托事物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一)正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

(二)反衬

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反衬从内容上看,通常有冷暖相衬、虚实相衬、动静相衬等几种类型。

1.冷暖相衬

这种相衬是指冷暗的色彩与暖亮的色彩相互映衬,在相衬中收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极力铺陈昏暗恍惚的色彩和惊天动地的响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勾画出天门打开前的冷暗色调。然而天门一打开,景象就为之一变,一片暖亮色调。以天门打开为界,前面越冷暗,后面就显得越暖亮,冷暗与暖亮相互映衬,在色调的对比中,使诗在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后面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2.虚实相衬

虚实相衬,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联想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再如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的前四句写仙人跨鹤,本属虚无,却以无作有,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样以虚衬实,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3.动静相衬(www.xing528.com)

动静相衬是指诗中或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或以声衬静。东晋诗人陶渊明把这种动中见静、静中见动的手法综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有的诗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田园居》)村宅、草屋,一片寂静,然而院内树木却又不甘寂寞,榆柳护绕后檐,桃李罗列堂前,静中见动。远处村庄,炊烟飘动,深巷狗吠,树颠鸡鸣,动中更觉山庄之静。这种动中见静、静中见动、动静交错的描绘,正是为了表现诗人那种内心既平静而又不平静的心情。

王维亦颇善于把动静巧妙结合起来,构成妙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这首《鸟鸣涧》是为友人皇甫岳所居而作的题咏,写出了云溪的夜景。夜深人静,春山空寂,却有桂花仍在悄然落地,正是静中见动;惊鸟时鸣,声传深涧,更显出山居之静,这是动中见静。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衬托方法在诗词作品中被广泛运用。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对比衬托)。但是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

衬托与被衬托双方可以是同类事物(如人衬人、物衬物),也可以是不同类事物(如景衬情),而对比双方必定要是同类事物,决不能以不同类事物作对比,如不能以人和物对比,或以人和景对比。

衬托有正面衬托(如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等)和反面衬托(如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等);而对比则只有正反的强烈对比(如美与丑、好与坏、大与小、善与恶等)。

衬托物可以超过一种(如苏轼的《念奴娇》以壮景、美人、狂敌三者共同衬托英雄),对比物只有一种。

衬托物在作品中只能居次要地位,而对比物却可以居平等地位。

衬托与被衬托双方往往在同一时空之中(如上述苏轼《念奴娇》的衬托双方在“三国”之时,在赤壁这一地点);对比双方却不一定在同一时空之中(如今昔对比,两地对比)。

据此,衬托和对比在作品中可以加以明确的区分;但衬托和对比也有交叉重叠的时候,碰到这种情况,就既可以说是对比,也可说是衬托。

四、点染

点染是绘画中常用的手法。画家挥毫作画,有时用点,有时渲染,两法交替使用,画出一幅幅意境美的图画。点与染,这种绘画技巧,被我国古代许多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谈到:“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明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刘熙载所谓的“点”,就是点明,指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点染,可以先“点”后“染”,可以先“染”后“点”,也可随“染”随“点”。

《雨霖铃》中还有一处点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里先点明“去去”,这次分别是去了又去,远而又远,然而这“去去”的具体情状又怎样呢?紧接着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种景物来渲染,衬托出“去去”的山高水长和离情的深沉凝重。

苏轼《念奴娇》下阕前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前三句先点明周瑜“雄姿英发”,后两句则具体地写出周瑜是如何“雄姿英发”:头戴纶巾,手摇羽扇,是那样从容闲雅,居然就在那谈笑之间一举将强大的曹操水军歼灭。

点染也有用在诗中的。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点染”的手法。第三句先点明“边愁”,第四句则是由情入景,用清冷的秋夜、高空的明月、绵亘起伏的长城这样莽莽苍苍的景象来渲染烘托“边愁”,使人们感受到戍边者那种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有无限的乡愁,也有立功边塞的雄心;有对现实的幽怨,也有对祖国山川风物深沉的挚爱。

点染还有用在曲中的。元朝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先写秋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在刻意渲染旅途黄昏萧条、寂寞、悲凉的气氛。结句为“断肠人在天涯”,这是点睛之笔。凸现了客居异乡的游子日暮途穷、离愁肠断的心境。

综上所述,点染手法包含“点”与“染”,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点”,指的是画龙点睛的主句(或中心词),它在适当的地方(或开头,或结尾)点明诗的旨意;“染”,是用意象来烘托渲染,最好伴用各种修辞手段。“点”与“染”相辅相成:“点”因“染”才有依托,去掉“染”,就显得空洞干瘪,索然无味;“染”因“点”才显得深刻、厚实,才能引人联想,使人深思。这样“点”与“染”结合运用,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诗词的艺术魅力。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白 梅

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分别加以简要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