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诗歌鉴赏及示例的介绍

古代诗歌鉴赏及示例的介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羁旅行役诗鉴赏及示例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期寄居他乡之意。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发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古代诗歌鉴赏及示例的介绍

第六节 羁旅行役诗鉴赏及示例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期寄居他乡之意。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发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一、主要内容及思想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二、主要特点

(1)善于把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词作上片前三句是对春景的描绘,后两句转入对离愁的叙写。其意思是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这个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

(2)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从对方入笔抒写感情。如王维的思乡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首句写“作客”,次句写“思亲”,都是实写,都是朴素自然的直接抒情;后两句笔锋一转,转向了虚写,诗人驰骋想象的翅膀,跨越空间,设想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定会像往年一样登山眺望,也一定会按照传统的风俗插戴茱萸,畅饮黄酒,同时也一定会想念自己——远离家乡的手足,这一番想象,实际上是反衬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全诗一正一侧,一实一虚,短短四句起伏变化,加强了深挚情感的表达,显得韵味无穷。

(3)诗人思乡感情的触动往往是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折柳”的“折柳”指的是《折杨柳》之曲,这种笛曲多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抒发离情别绪。作者忽然听到的那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折杨柳》曲,春天已到了,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引起了思乡之情。这首诗着重写诗人的一种思乡之情。而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引起的。

三、鉴赏方法

(一)抓住特有的意象

在这类诗歌中,古人常常运用一些意象传递特殊的情感,从而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情结。例如: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如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中“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二)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回乡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梦中却很容易实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岑参《春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武元衡的《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诗中的第三句写春风吹梦,第四句写梦逐春风,那和煦的春风仿佛正在为天涯漂泊者带来故乡春天的信息,圆了牵肠挂肚的乡思梦,飘飘荡荡,越大山,跨大河,回到了故乡。梦中的春风是那么的多情,又那么善解人意,似乎成了诗人回乡的引路者。这样,无形的梦境就变成了有形的现实,抽象的乡思就被形象化了,这里用的是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

(三)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

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在战火连年不断之时,人民是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信息,因此,诗人认为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金”。这一千古名句不但抒发了杜甫对亲人的殷切思念之情,而且把家仇国恨抒发得淋漓尽致,把忧国忧民之情表达得十分充分。再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一行书信千行泪”(王驾《古意》),说不完,写不尽,其间充满了深沉的感情和难以完全表达的矛盾,又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的意味,到带信人要出发了,仍然担心漏掉了什么,觉得还有没写完的,又开封想再添上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

(四)注意一些特殊的节日

把思乡之情放在节日这一特殊日子里写,可以表达得更为强烈。王维有千古传诵且富有哲理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逢年过节,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自然也是身在异乡的天涯羁旅者最想家的时候,一个“倍”字道出了为什么诗人们喜欢把写乡思诗词的背景放在节日的奥妙。如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在“新桃”即将换“旧符”的除夕夜,诗人羁旅天涯,独自一人待在旅馆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连唯一的一盏油灯也变得冷飕飕的,遥想家乡亲人们在灯火通明的大厅上欢聚一堂,自己又怎能睡得着呢?孤独寂寞的清凉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诗人采用“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浦起龙《读杜心解》)的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人,而说家人思己,把深挚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更为婉曲含蓄。最后诗人还引发出明朝“霜鬓”还将增添几缕的无尽感慨,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倘若这首绝句不是放在除夕夜来表现,其效果则要大打折扣。

四、鉴赏示例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www.xing528.com)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①危樯:高高的桅杆。

②独夜舟:孤零零的一只船在江上过夜。

③平野阔: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④著:著名。

⑤应:认为是、是。

⑥飘飘:随处漂泊,无依无靠。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大概是他船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也是他“沉郁顿挫”风格的代表作。

公元765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当时杜甫离开成都也是迫于无奈。这一年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好友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孤凄无依,便决意离蜀东下。

王夫之《姜斋诗话》:“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就是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旅夜书怀》这首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互藏其宅的一个典范。

诗句紧切题目。首联和颔联抓住“旅夜”二字,描写羁旅漂泊之夜所见之景。颈联和尾联抓住“书怀”二字写来,抒发情感。

首联描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边纤细的小草,小船竖着高高的桅杆,在月夜里孤独地停泊着。从“细草”和“独夜舟”中看得出,作者不是泛泛地描写景物,而是寓情于景的。此时的杜甫就像岸边的细草一样渺小,就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孤独。

颔联描写远景:天空中明星低垂,在这样寂寥的月夜,开阔平坦的原野显得更加广阔;江水滚滚东流,汹涌澎湃,仿佛明月也随之涌动。这一联因为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样境界雄浑阔大的诗句是要表达一种豪迈超脱的喜悦的情感吗?不是。我们不能只就这一句来判断作者的情感是喜,要结合这首诗写作的背景和整首诗的内容。这首诗写于诗人暮年漂泊时期,说表达了喜悦的感情,实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种表现手法,即“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写开阔平坦的原野、滚滚东流的江水、璀璨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流离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经常使用。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守边士兵的悲苦心情。再如我们熟悉的唐朝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展现了一片温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诗人却因送故人远别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怅。用乐景写哀情,突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悲伤和对朋友“西出阳关无故人”后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颈联说,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写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作者话虽如此,但表达的意思却不尽如此,立意含蓄。我们知道杜甫早在青年时期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自己在政治上能有一番建树。然而诗人终究蹉跎一生,政治抱负难伸。因文章写得好而闻名并不是他的心愿,这并不使他高兴,相反有些无奈怅然。此时的杜甫确实是年老多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于被排挤。这两句能够看出诗人心中的不平之气,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尾联诗人就眼前景物“空中的沙鸥”来抒悲怀,说,“我飘然一身像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我就像在空阔的水天之间飘零的沙鸥一般,转徙漂泊”。运用比喻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读来字字血泪,感人至深。

【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2.简要赏析下面这首词。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