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诗歌特点及鉴赏方法

古代诗歌特点及鉴赏方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歌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人的青睐,得益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古代诗歌的美首先在于它的抒情性。诗歌必须抒发真情,这是古代诗歌的成功之诀。形象性是古代诗歌不可缺少的灵魂。

古代诗歌特点及鉴赏方法

第三节 古代诗歌的特点

纵观中国文学史,在所有的文学体裁当中,诗歌可谓是历史渊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跨越空间最辽阔,酷爱阶层最广泛的文学样式。诗歌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人的青睐,得益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

一、强烈的抒情性

“文学是人学,诗学是情学。”(吴本星《诗美鉴赏学》)古代诗歌的美首先在于它的抒情性。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说:“诗者,吟咏情性也。”情感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核心,诗歌作为一种最善于抒情的文学体裁,强烈的抒情性,应该说是诗歌最基本的特点,是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一个显著特征。能否成功抒写真情,是衡量诗歌成就和价值的重要标准。古往今来,许多广为流传的诗篇,都是以抒情见长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唐人寄情于诗,宋人寄情于词,元人寄情于曲。唐诗、宋词、元曲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之文学,正得益于它们鲜明的抒情性。无论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矢志不渝,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广阔胸襟,还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对山水田园宁静生活的向往,抑或是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的对韶光易逝的感伤情怀,都是诗人情感的强烈表现。

所以,无论诗人抒情的对象是谁,或者说他的写作客体是什么,读者总能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我们可以说有情才会有诗。换言之,诗歌没有了感情,诗歌的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

诗歌必须抒发真情,这是古代诗歌的成功之诀。故云:“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明·焦竑《雅娱阁集序》)

二、鲜明的形象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艺术的最高样式。任何一首诗作,诗人的情感应该是作品的精神主体,而语言文字则是情感的载体,没有一个载体,情感就不能准确地输出并传递给读者。然而,古代诗歌的特殊形式又决定着诗人必须精心选择富有暗示性和启示性的语言以及善于运用富有色彩、动态和表现力强的语言,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

文学作品总是以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诗歌也不例外。诗歌的情感也常常凝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中。形象性是古代诗歌不可缺少的灵魂。无论是人、事、景、物,都有其鲜明的形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屈原矢志追求真理的伟岸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傲然不屈的壮志豪情也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里;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顾自己身陷困境、依然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让后人感佩不已。景物的形象特征就更为突出、鲜明,易于把握,不论是清新悦人的早春之景,如“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还是萧瑟凄冷的深秋之景,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抑或是边塞奇丽壮阔、艰难苦寒的独特景象,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都如同在我们眼前展开画面,直观而且形象。

可见,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诗中,无论是什么形象,诗人必然赋予其一定的思想意义,赋予其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形象有的诉诸视觉,有的诉诸听觉,它们都能诱发鉴赏者去自由地想象和联想

三、独特的意境

诗的意境,是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这里的生活图景已经不是客观之物或景,而是经过诗人的主观情感的筛选、提炼、浸润,最后达到主观情感和客观之象融合的一种境界。也可以说,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唐代司空图说:“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与王驾评诗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道出此中真谛。他又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所谓“无我”,其实是达到一种物我相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并非真正的无“我”了。也就是说,在诗歌里,无论是什么样的物之景,其中必然有我之情的流露和渗透。诗人笔下创造的物和景,已经和生活中的面貌不完全相同了,而是熔铸了诗人主观色彩的物和景,是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凝结,也是诗人气质和个性的流露。而且,写景即为了抒情,景与情不可分割,往往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妙合无垠,便是诗人追求的境界。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写下的送别诗。前两句写景,绵绵夜雨,浩浩江天,已不是完全的客观之景。“寒雨”又哪里只是秋意的萧瑟寒凉,寒意不更是侵入两个即将离别的友人心头的凄凉吗?一个“连”字,不仅是对雨势平稳连绵、水天相接浩渺无际的客观描述,更是浸润了诗人无比惆怅的情绪,他的视觉、听觉和想象都化为这躲也躲不开的满纸烟雨,令人无处藏身、无计可逃。辽阔的江面,楚山兀自伫立,诗人读出了它的孤寂之情。这是诗人将离情凝注和寄托在了楚山这个物象上。一个“孤”字又如感情引线,自然牵出了临别殷殷叮咛。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景与情已经自然融合。诗中创设的是种萧瑟、黯淡的离别意境,寄予了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的心情。屹立于江天之中的“孤山”与置于玉壶的“冰心”这两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又形成一种空明澄澈的意境,令人联想到诗人孤傲、高洁的形象和品德。

再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就是自然美好的客观之景,也是诗人独特的感受。这首诗是王维在山居时体验到的因远离尘世而沉浸于优美自然中的闲静恬适的心境。“花落”本是客观的,在一般诗歌中它常常作为惜春的意象。但在王维眼里,这自开自落的桂花透出的是诗人宁静的心境。“空山”也不是空无一物的山,而是空寂的“空”,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感受。几种意象在王维笔下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幽静、恬适、温馨的意境,寄托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而这个意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花落是动的,月出是动的,宿鸟因月出受惊而飞而鸣也是动的,这些动态和声音衬托出这个意境的静,同时表现示诗人思想感情和感受上的静。

四、表达的精炼与含蓄(www.xing528.com)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为众多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中国古代诗歌,五言绝句只有二十个字,七言绝句也只有二十八个字,但是意蕴却十分深厚。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仅二十字,极为精炼。省去了“我”或“游子”等主语,省去了“徘徊不语”“遥念亲人”等表示动作、情状的词语,还省去了“于是”等连接的虚词。但他却成功地组成了“月下思乡”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蒙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含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凝练含蓄,令人回味无穷,成为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好诗。

精炼和含蓄总是相关的。但精炼不等于含蓄,直抒胸臆就不算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感的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通感、双关、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

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是作者在临近考试之期写的。作者借闺房情事隐喻考试,把自己比做新娘,把老师张水部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舅姑,问老师自己能否考中。诗意的表达是很含蓄的,难怪历代都有不少人把这首诗当做写新嫁娘的诗来看。

五、富于节奏韵律的音乐

吟诵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是唐诗宋词,总会产生一种抑扬顿挫、和谐流畅的音乐美感。可谓“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如金声玉振”(谢榛《四溟诗话》)。不少古代诗歌之所以传诵不衰,除了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深邃的艺术境界之外,那借助于语言文字传达出来的、富于节奏韵律的音乐美,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构成诗歌音乐美的决定因素是诗的节奏。诗的节奏是一种交替出现的合乎规律的语音现象,它和音乐中有组织的乐音运动所形成的节奏一样,能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美感。诗的语音节奏是以“顿”(或称“音步”、“音组”)为基本单位的。古代诗歌大都是二言(两个音节)一顿或一言(一个音节)一顿。通常的情况是四言诗行二顿(二二),五言诗行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行四顿(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不管是二言一顿还是一言一顿,它们往往都能与诗的语义节奏密相契合。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其中语音节奏是二二一,语义节奏也是二二一,二者是完全重合的。

诗的节奏本质上来源于经过诗人加工过的、节律化了的情感、情绪。但是,这种内在的、节律化了的情感、情绪,如果不借助于语言文字,不通过诗的语义节奏表现出来,不外化为诗的语音节奏,便不能诉诸人的听觉而为人所感知。诗人在表现诗的内在感情、情绪节奏时,总会有意识地借助于与情感相适应的语言音响效果来强化诗的节奏,以便更有效地传达出诗的音乐美。当诗的语音节奏与诗的语义节奏相互重合、协调一致时,二者相互作用,产生复加效应,并与诗歌内在的、节律化了的情感、情绪相激荡。诗歌便表现出鲜明的节奏感。

如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这首诗,从诗歌的语音和语义节奏中,我们能感悟到人生境界的宏廓。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同样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美景虽好,却终究有限的无奈之情。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从三言、四言到五言、七言乃至九言、十一言,其诗行组合可长可短,十分方便灵活,且都能表现出鲜明的节奏。

以上五个方面是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关于此,白居易曾有过精辟的总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里“情”是感情,“言”是语言,“声”是声律,“义”是思想内容,讲的也无非是这几方面。其中最重要是诗歌的情感性,也是抒情性问题。《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古人是把思想感情当做诗歌艺术的生命,抒情性是诗歌最主要的特点。

【练习】

1.回顾以前所学过的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2.结合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谈谈古代诗歌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