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连类比较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连类比较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仅此还不能品评诗作的高下优劣,还未能达到诗歌鉴赏的最佳境界。见多才能识广,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阅读鉴赏诗文时必不可少的方法。这种比较,往往是在阅读某一作品时,通过联想,连类及他,再相互比较,深化对此作品的理解和认识。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极力夸张其高,摹写水急情状。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连类比较

第三节 连类比较 深入鉴赏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赏析技法,我们便能欣赏诗歌。但是,仅此还不能品评诗作的高下优劣,还未能达到诗歌鉴赏的最佳境界。因为要鉴赏诗歌,就必须具有较强的鉴别力、较高的审美情趣以及敏锐的艺术味觉。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大量的赏析实践才能养成。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见多才能识广,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阅读鉴赏诗文时必不可少的方法。通过比较,可知两者或多篇作品间的异同,从而分辨思想上的高下、艺术上的优劣。这种比较,往往是在阅读某一作品时,通过联想,连类及他,再相互比较,深化对此作品的理解和认识。读者头脑中储存的作品愈多,触发类比的机会愈多,提供相比的材料也愈多,其理解也就愈深,判断也愈准。用以比较的内容通常是作品的意境、语言和风格,比较的结果是或品第高下或同中见异或相得益彰。

一、品第高下

李白庐山瀑布诗家喻户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后来,中唐有位诗人叫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徐凝此诗遭到了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严厉批评,指为“恶诗”。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流恶诗。”

平心而论,苏轼评诗真是太过:过于调侃、过于轻飘、过于针砭、过于幽默。其实,徐凝的诗根本不是什么恶诗,只是意象平淡、表现直白,不在优秀之列而已。但是与李白诗相比,别之天壤。我们来细致地比较一下。

为了比较并透彻地理解两诗,先要弄清一点知识。古代度量单位一仞为七尺或八尺。徐凝写瀑布“千仞”之高,即是七八千尺,按现在的高度来说是2.5千米左右。李白夸张瀑布“三千尺”之高,按现在不过1千米。看来,在瀑布的高度上,徐凝比李白还要夸张。

徐凝诗用了“千古”一词,“千古”就是指久远的年代,他极力赞颂庐山瀑布年代久远,而李白并未论及年代。徐凝诗中“白练”当白绢讲,喻瀑布为一种丝织品。

徐凝的诗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瀑布:一是赞高(千仞),二是描声(雷奔不息),三是写状(飞如白练),四是表力(界破青山)。徐凝也想写尽庐山瀑布之美,也想写出千古绝唱,但他并未做到。

面对庐山瀑布,即使不是诗人,就是普通游客也能说出瀑布的高拔、雷鸣的声响、飞动的绢白、青山秀色的撕裂等等。尤其是“一条界破青山色”诗句,表述的只是诗人看到的眼前的实景,想象力融入得相当稀少,可以说几乎没有表现出想象,整个诗境自然也就无法拓延。概括说来,徐凝太囿于事物本身,没有打开想象的窗子,缺乏诗人应有的创造力

李白在写《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之前,也应有徐凝的这种感受,但李白没有满足于这种肤浅的感觉,而将这种感觉深化、升华。

李白诗首句写山之雄奇俊美,勾勒瀑布背景,扣题目“望”字。“遥看瀑布挂前川”,虽然直白,但此句作用极大,使每一个读诗者都能置身在“遥看”之时,进入宏阔场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极力夸张其高,摹写水急情状。第四句突发奇想,视“瀑布”为“银河”,倾心礼赞,使诗境敞亮。

细品之,徐凝诗写其高,我们反不觉其高;写其声,我们反不觉耳鼓受震;写飞流之久远,我们反不觉久远。李白未言其高,我们却觉其高;未言声,我们却觉其声;未言力与势与久远,我们身心却均已感觉。原因何在?其皆出自李白有超常的想象,他只以一“银河”之像之想,则使一切具足。银河在九天之上,怎不高哉?地球无生灵之时,银河已在,怎不久远?银河自九天而泻,声岂是响雷可比?银河之势岂是白绢能敌?如此,李白诗不成千古绝唱,谁人诗能成千古绝唱?

李白诗还有一点,就是在关键之处巧妙设置了一道通天“台阶”。我们猜想,看到瀑布之后,李白经过想象深化,让“瀑布”与“银河”已然发生联系,但何时写出却有讲究,直接出现未免突兀。怎么办?“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用夸张手法先把瀑布提升了一个高度,让读者想象先上了一层高高的台阶,登上之后,再向九天接近。接下来“疑是银河落九天”,超常想象,合理合情。“三千尺”不是瀑布高度的极致,只是一层通天台阶,是进一步想象的一个铺垫。至此,唯有“银河”的出现才写出了庐山瀑布的极限高度、磅礴气势、壮阔声响、璀璨光芒以及涤荡一切的伟力,把读者淹没在滔滔的“银河”之中。“银河”在诗中集中表现了李白的主观感受。“一条界破青山色”,力量未免太小了。看来,写诗找到表“意”与表“情”的形象十分重要。

通观两诗,李白诗感情活动甚烈,情感旋律充盈其中,而徐凝诗少有感情波澜,两人诗篇自然高下可分。

再如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一经流传,便为世人所推重,尤其苏东坡很是赞赏张志和的《渔歌子》,还把这首词填字成一首《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虽然他的添补很见功力,但不免有点画蛇添足。刘熙载的《艺概》中谈到此事时说:“然其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

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的确是韵味无穷的杰作。短短二十七字虽然平实,但却蕴含了桃花、流水、白鹭、鳜鱼、斜风细雨等景物,将那山川秀丽、落英缤纷的景色以及它所蕴含的无限春意,写得异常生动、传神。其中又融合了较为清新的色彩,充满了山水诗词的浑然画境美。更妙在结句的“不须归”三字,用山水风物来衬托一个隐身为渔父的智士,更带有自我写照的意味,尽写作者那不受羁绊的自由,自然而淳厚,确是“妙通造化”。苏轼的《浣溪沙》却平添了散花洲外片帆远景,绿蓑衣者到处相随的意象,从而破坏了原词的自然与淳厚。难怪刘熙载褒彼贬此了。

二、同中见异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这两首诗,同是以登岳阳楼为题材,一写喜悦,一写忧愁;一想象奇特,一注重现实,对比十分鲜明。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www.xing528.com)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时所作。整首诗,诗人将自己隐在楼、川、雁、山等景观后,天地万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载体了。首联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无边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邈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颔联中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群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颈联写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尾联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同登岳阳楼,杜甫却没有此种豪情,只有满目凄凉。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两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宋代柳永的《雨霖铃》等,同是送别题材,却情怀有别,手法各异。

王维的诗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和送别之人,抒发了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在春雨过后,渭城边客舍青青、柳色清新,在这美好的春景中,友人即将远行,劝友人喝下这临行之际的最后一杯酒,没有小儿女之间的哭哭啼啼,却有着临行的悲壮。诗歌首、颔二联写景,颈、尾两联抒情,全诗情景交融,以乐景反衬离别时的哀伤,“西出阳关无故人”把二人的真挚友情写得无可替代,虽是离别却尽显唐人的豪迈。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写法与王维的一样,后两句却没有直接抒情,而是描绘了诗人伫立在长江岸边,目送友人乘一叶孤舟,帆影渐渐消逝在茫茫的江面上,眼前剩下东流的滚滚江水。这是间接的抒情手法,在作者久久伫立的形象里,在碧空江水的氛围中,同样传达出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写景气势博大。身世相同的知己,惜别时当然倍感依恋,但抒情时却格外开朗刚健,唱出了初唐时代送别的高亢之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尽显唐人的开阔胸襟。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在环境艰苦,气候严寒的西北边关,心中充满建功立业豪情的诗人不仅不觉冷,还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这雪的奇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欣喜若狂,这样的写景具有创新性。就抒情的角度而言,类似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后两句,不过是诗人伫立在雪地里目送友人骑马远去的形象。唐代的以上几首送别诗,大部分属于慷慨激昂的风格,反映了唐人追求功业,轻视离别的思想,体现了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宋代的送别词,大部分显得缠绵哀怨、低回婉转,柳永的《雨霖铃》就是代表。全词写离愁别绪,上片通过寒蝉悲鸣,渲染环境气氛,点出离情。开篇在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后接着铺叙离别的情景,此去千里,相逢无期,有说不尽的话语,表不完的心愿。但作者抓住“执手相看泪眼”这一典型动作,逼真地传情,此时无声胜有声。最后两句,以悬想之笔作结,表面写楚天沉沉的景色,暗喻对离别后前景的担忧,虚实相生,耐人寻味。作者由情及景,再由景及情,或记叙,或描写,开合自如。当离别情事写尽,下片作者宕开一笔,由眼前景联想到古往今来的离愁别绪。“多情自古伤离别”点明主旨,又由实反虚,使眼前的离情映衬在更辽阔的传统背景上,从而深化了词意,提高了词的普遍意义,会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与类似的审美感受。然而,自古的离别仍然是宾,今宵的离别才是主,所以,接下来仍写今宵别情。“今宵”两句设想未来,晓风凄清,残月孤冷,十分凄凉,此中又有杨柳依依,牵人情丝万缕。作者巧妙地运用点染的方法,在寄情于景的描写中深化诗意。由“今宵”进一步想到“此去经年”,由“无语”进一步写到“更与何人说”,在遥想中见离别深情,余味无穷。总体上,此词按时间先后顺序,层层铺展,把别情写得淋漓尽致,意新语工。章法上情景转换,开阖动荡,为宋词中最好的离别之作。

三、相得益彰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一首赞美早春的小诗。“草色遥看的却无”句,是全篇的绝唱。早春二月,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经过春雨的滋润,春草的芽儿渐渐萌生了。透过薄薄的雨幕远远望去,那草色已有绿意,但当你走近细看时,却反而不那么明显了。这不正是初春草色的特点吗?诗人的高超诗笔,犹如一架摄影机,通过兼摄远近,把这种极难描摹的色彩摄了下来。真是一句一幅画,虽非绘画,却胜似绘画。

苏轼有一首著名绝句《赠刘景文》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写初冬的景色,荷尽菊残,却并不煞风景:橙黄橘绿,别有一番景致,称之为“一年好景”,也是人所未道的。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由此可见,通过比较还能体味诗歌异曲同工之妙,发掘其各自的艺术特点,使诗的佳处相得益彰,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感悟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村 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同是描写春天,这两首诗在内容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说明。

(2)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都很见功夫,请从两诗中各找一字分析其妙处。

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

李 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这两首诗都因笛声而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

(2)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