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诗歌结构特点及鉴赏方法

古代诗歌结构特点及鉴赏方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鉴赏章法结构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内在的是其意境和神韵,外在的则是辞采、声律和结构。在外在形式上,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要鉴赏诗歌,除了语言技法之外,我们还要了解诗歌的一般结构特点,以便快速敏锐地整体把握全诗。下面就以“起承转合”为基础,对其不同形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有助于鉴赏。指用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古代诗歌结构特点及鉴赏方法

第七节 鉴赏章法结构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内在的是其意境和神韵,外在的则是辞采、声律和结构。美的主题,必须凭借美的组织形式,才能激发出审美感受。在外在形式上,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既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思路,又承载着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要鉴赏诗歌,除了语言技法之外,我们还要了解诗歌的一般结构特点,以便快速敏锐地整体把握全诗。

一、起承转合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下面就以“起承转合”为基础,对其不同形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有助于鉴赏。

(一)起

起,即开始。诗文的开头,历来就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臆,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开门见山;一种是迂回入题。

1.开门见山

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开头一句,以问引起,蜀相祠堂在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郁郁葱葱,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先声夺人,富有震撼力。不仅写暴雨,还用惊雷、黑云。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2.迂回入题

含蓄蕴藉、怨而不怒的诗教传统,使得古典诗歌迂回入题的“起”式更为普遍。迂回入题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1)托物起兴。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诗人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又如《诗经·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

(2)先景后情。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仇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3)伏笔铺垫。指用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此外,“起”句还常常是埋伏在前面的“密电码”,和最后的“合”句遥相呼应,“首尾贯注”,共同彰显诗歌主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写景语,实际上是情蕴景中。所以读诗解诗,“起”句是不可不重视的。

诗歌中的“起”句,其作用有两点:

(1)统帅全诗,奠定基调,点明题旨;

(2)作者着意点染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气氛。

(二)承

承,即承上。“承”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还以杜甫《登高》为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萧萧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再如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径”和“幽处”、“禅房”和“花木”紧承首联中的“清晨”“古寺”和“高林”,既显章法的浑圆,又使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造句挺拔且寓意深长,被欧阳修称为“造意者为难工”之语。

诗歌中“承”句的作用:

(1)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缝合传递的作用;

(2)为下文铺垫和蓄势,以使“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三)转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元人杨载在谈到绝句的结构安排时说:“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之舟矣。”(《诗学正源》)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

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从贬所渡江而归,离家愈近,思乡之情愈是强烈,但作者却宕开一笔,“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形象地说明了作者一方面渴望得知家人“音书”的急切心理,另一方面又怕家人受自己牵连的消息得到证实,所以才“情更怯”和“不敢问来人”。这里,“近乡情更怯”的“转”上接“音书断”,下关“不敢”句,把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

诗歌中“转”句的作用:

(1)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

(2)是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四)合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神光所聚”。我们在解读古典诗歌时,对此应该“倾情关注”。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杜甫《登高》尾联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诗词的收束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卒章显志。就是尾句直接抒情、言志、阐理。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增加诗歌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再如杜甫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的尾联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第二种是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写景句结束全诗的一种方法。它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结句写景,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从而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南宋沈义父在其词学理论专著《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可见“以景结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www.xing528.com)

王昌龄《送十五舅》:“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诗的第三句是议论,直言离别之愁绪无穷无尽。第四句转而写景,写寒露下落,草根间传来昆虫凄凉的悲鸣。结句寓离情于哀景,情景交融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此诗首联写景。中间二联借怀古而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寂寞凄凉的孤苦情怀。尾联宕开一笔,写想象之景,是全诗的妙处,将诗人不可名状的惆怅之情在景物描写中烘托了出来。

诗歌中“合”句的作用:

(1)在篇章结构上,它可以起呼应首尾,圆合篇章;

(2)揭示诗歌的主旨。

概括起来说,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握住了一把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二、其他常见的结构形式

(一)首尾照应

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一首诗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二)层层深入

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李清照的《声声慢》,词的上片,集中写愁苦难禁之状。作者一下笔就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一种愁苦难堪之情,自胸腑中喷薄而出,立即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弦。接着,作者集中写孤独难耐之情。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于是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蓦然觉得这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却使感情的分量非常沉重,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全词由内心的空虚写到了孤苦的处境,最后极言心情之悲怆,悲苦之情层层深入。

(三)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诗的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在这样反复咏唱中,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了解诗歌的结构形式对分析诗歌的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多方面的,还有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欲扬先抑的技巧等等,只要我们在阅读中认真总结,不断积累,就能逐步解开诗歌技巧鉴赏谜团,走进诗歌鉴赏的大门。

【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 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