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媒介传播唐诗的分析介绍

商业媒介传播唐诗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沙窑的另外一类诗歌,乃是当时商人或者商人雇人创作的诗歌,这是长沙窑诗歌的主体。这类诗歌给我们的启示是:商人推广商品的欲望,不仅传播了诗歌,还推动了诗歌的创作。商品传播诗歌的另外一个有力证据是,《全唐诗补编》收了十首镜铭,这些镜铭就是刻在镜子后面的诗歌。

商业媒介传播唐诗的分析介绍

三、商人利用商品传播了诗歌

在一个举世重视诗歌的时代,商品上面题刻诗歌,无疑会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商品的竞争力。诗人元稹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

予始与乐天秘书,之后多以诗章相赠答。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体及杂体,前后数十诗。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辞,自谓为元和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诗》讽喻闲适等篇,时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其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因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其甚有至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而,无可奈何。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为微之也。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一金换一篇,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99]

这里道出诗歌普遍受欢迎、受追捧的程度。鸡林的宰相为了买到元白诗歌,居然愿意“一金换一篇”。诗歌一定要有物质形态的东西作为载体才行,这个载体可以是书本,可以是瓷器,可以是扇子,可以是手帕,可以是很多很多的东西,而内容是诗歌。这是典型的文化产品!其实,对于商人,这里面有很多的机会。《云溪友议》卷中有这样一则史料:“(崔涯)每题一诗于娼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措。”诗歌的威力和诗歌的魅力可谓登峰造极,崔涯简直成了点铁成金的神人,他对于经营妓院的商人和实际上也是商业从业人员的妓女来说,也是充满机会的。

商人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

目前最强有力的证据是长沙窑出土的瓷器上面题刻的诗歌。正是因为长沙窑瓷器诗歌的出现,把唐朝诗歌和商业的关系的研究拉近了很多。

长沙窑上面的诗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唐或者唐以前的诗人创作。“长沙窑瓷器所题诗文,能在有关文献中查到明确作者或篇名的,计有南朝梁释宝月《估客乐》(之二),唐韦承庆《南中咏雁》、王梵志《忍辱立端正》(此诗偈语原无题,笔者取其首句题之),张盆《醉咏三首》(之一),佚名《闺情》诗,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朱彬《丹阳作》(或题《丹阳道中》),佚名《答张籍》(尾联),贾岛《过海联句》,白居易《问刘十九》等10首。”[100]

另外,《全唐诗》卷875《涟水古冢瓶文》中“一只青乌子,飞来五两头。借问船轻重,寄信到扬州”。长沙窑诗只是把“寄”改成了“附”。陈尚君先生认为:“可以推知涟水古冢瓶应即长沙窑瓷器,传至楚州涟水,主人并用以殉葬。五代时发墓见之。此条记载提供了长沙窑器流传的重要线索,十分珍贵。”[101](www.xing528.com)

瓷器刻上了诗歌保留到今天,瓷器也就保存和传播了诗歌。商品对于诗歌的传播作用,千载而下,尚显神功。

长沙窑的另外一类诗歌,乃是当时商人或者商人雇人创作的诗歌,这是长沙窑诗歌的主体。如果在已经有的诗歌中,找不到目标消费群体喜欢的诗歌;或者已有类似的诗歌符合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商人局限于自己的见识少而不知道,商人为了扩大销售,干脆本人或者雇人创作了很多的诗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诗歌成了人类宝贵的财富。这类诗歌给我们的启示是:商人推广商品的欲望,不仅传播了诗歌,还推动了诗歌的创作。

吴顺东指出:“各方面的资料在在表明,长沙窑的题诗瓷品不仅毫无外销迹象,即在内销方面,也大体局限在以潭州为中心的狭窄地域之内。”[102]这与实际情况有出入。“长沙窑产的瓷器,在南方江浙和北方的陕西、河南乃至岭南两广等地,都有不少出土,尤其以扬州出土最多,估计是经过扬州远销海外。”[103]新加坡林亦秋先生今年的最新报道中,图文并茂,证明了长沙窑瓷器不但内销,而且外销。有的瓷器有阿拉伯文:“我是阿拉的仆人”、“惟阿拉为真主”,更有大量的佛教图文。[104]从这篇报道来看,这些瓷器上面的文饰、题字,消费者的目标定位都非常明确。

了解和证明长沙窑瓷器的销售范围,实际上是通过瓷器的销售范围,可以了解诗歌传播的范围。

商品传播诗歌的另外一个有力证据是,《全唐诗补编》收了十首镜铭,这些镜铭就是刻在镜子后面的诗歌。镜铭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想见,当时卖镜子的人,是很花了一番心思研究买镜子的人喜欢什么。有的是祝愿照镜子的人天天美丽,无论春夏秋冬,可以想见有些女性该是如何的喜欢了:“偏识秦楼意,能照玉妆成。花发无冬夏,临台晓夜明。”[105]诗歌明显是用汉代刘向《列仙传》中关于秦穆公为其女儿弄玉建凤楼之典故,比喻照镜子的人不但美如仙女,而且姻缘美满。另外还有保健康的:“卫神永葆命”[106];还有辟邪的:“魅孽当前惊破胆”[107],不一而足。总之,商人从各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多种心理需求。

对于商人而言,这些铭刻主要是促销的手段,对于诗歌而言,镜子确实是非常好的传播载体。客观而言,商品题诗对于诗歌的传播,不仅传播的地域广,而且传播的时间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