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心滇云: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出版工程方案

文心滇云: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出版工程方案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效益前景“丽江文化艺术”丛书属丽江市民族文化强市建设重大项目、桥头堡战略重要精神支撑、学习型社会实践精品工程、中华文明积累基本工作。

文心滇云: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出版工程方案

一、名 称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出版工程

二、定 位

为丽江市人民政府主持,并获省新闻出版局立项支持之省级重大文化出版工程。

三、定 性

属民族文化强市建设重大项目、桥头堡战略重要精神支撑、学习社会实践精品工程、中华文明积累基本工作。有关图书为丽江人文全覆盖普及读物。

四、宗 旨

深耕丽江历史沃土,梳理丽江文化脉络,提炼丽江民族精神,普及丽江知识系统,提升丽江民众素质,服务丽江社会进步

五、意 义

展示丽江文化全象,把握丽江文化本质,认识丽江文化实际,繁荣丽江文化事业,发展云南文化产业,构建丽江文化学科,育成丽江文化自觉,树立丽江文化尊严,确立丽江文化地位,进而丰富中华文明宝库,强化国家认同,造福世界和平。

在当今时代,出版文化艺术产品,不但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也记录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发展进步的每一个印记。只有生产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文化精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满足人民对于文化的新期待。

丽江有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绚丽夺目的文学艺术、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聚集和积累起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成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孕育了丽江各民族和谐相处、稳定团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是伟大的云南、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丽江文化资源,是几千年来丽江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收集、抢救、保护、整理、传播、使用好这些资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项十分紧迫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市建设民族文化强市进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标志性工程。由此可见,实施编纂出版丽江文化艺术丛书工程十分重要。

六、效益前景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属丽江市民族文化强市建设重大项目、桥头堡战略重要精神支撑、学习型社会实践精品工程、中华文明积累基本工作。经调查论证,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馆藏价值,不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突出,而且政治效益、学术效益、产业效益、教育效益、旅游效益尤为可观。

(一)社会效益

对外,有利于全面介绍丽江文化艺术市情,完整营销丽江文化品牌,生动宣传丽江文化形象,不断强化丽江文化艺术魅力;对内,有助于促进丽江文化艺术及各族人民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增强其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力,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继续维护民众文化权益,提高干部群众文化素养,进一步推进社会和谐。

(二)政治效益

足以增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巩固文化边疆,捍卫国家文化安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获得丰富的文化载体、民族形式、地方特色、历史底蕴,为推进我国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建设及丽江民族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持与精神动力。

(三)学术效益

将系统厘清丽江文化艺术库存,整体推动丽江文化发展,唤醒丽江文化自觉,培育丽江文化研究学者群体,确立丽江文化学主体,结构丽江文化学本体,建设丽江文化学理论,探索丽江文化学方法论。

(四)产业效益

将为丽江文化艺术建设做最基本的资源盘点,激活文化产业,为丽江文化艺术会展、演艺、图书、影视动漫、出版、传媒、工艺发展繁荣提供丰富的创意源泉,提升传统产业品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五)教育效益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开辟新资源、提供新教材与新可能,做到普通教育与乡土教育的互补互动,令受教育者更加热爱本土,从而更好地建设家乡、服务中国。

(六)旅游效益

有利于活跃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最佳结合,拓展旅游形式,深化旅游内涵,创新旅游理念,并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读物,培养导游队伍,开发旅游产品。

七、编纂原则

(一)政治原则

编纂出版工作要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严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条例,有利于党的领导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类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选目原则

编纂对象应具有经典性、本土性,为社会公认的对全人类、全中国或云南、丽江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做出巨大贡献之人物、事件、发明、创造。

(三)编写原则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物、事件、创造、发明,做到客观、理性、冷静,尊重他人成果,不标新立异,不夸大其辞,按所规定时间表、线路图、任务书完成各阶段的编写、修改、修订任务。

(四)出版原则

组织最优秀的出版力量攻坚,力求使出版成果效益最大化,于编辑、校对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就排版、印制等各个节点严把技术关,在版权贸易、成果转化、多介质开发等方面力争有突破。

(五)组织原则

严密组织管理,层层建立领导体制,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个人,经费管理、文本编纂及审订、编辑发行等严格程序,总编委会、各系列编委会、编委会与各编著者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良性互动。做到整个工程一盘棋,具体工作有分合,安排部署别先后。

(六)体例原则

既有整个工程的体例规范,又有各系列的个性与特点,将纵向的体例与横向的叙述体例有机结合,做到图文并茂,体量适度,序文、后记与正文、注释比重相宜。

(七)著者原则

必须选择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崇高精神境界、精熟专业知识、文史功底深厚、治学态度严谨,学养深厚、文字驾驭能力较强、善于团结合作、诚实守信、身体健康之学者、学术带头人、学术权威单独或集体担任编著者。

(八)行文原则

坚持良好文风,追求信达雅的高度统一,以春秋笔法传文史,于简洁明快见精神,以平实真诚现美感,避免假、大、空,禁绝浮华惊艳,反对低俗、庸俗、媚俗,具有可读性及审美价值。

(九)编辑原则

编辑应经验丰富、业务优良、善于沟通、严肃认真,无论是文字编辑还是美术、图表之设计编辑都严把质量关,对历史、社会负责,对丽江文化艺术负责,对编著者与读者负责,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十)发行原则

必须综合布局、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分层实施,既有重点发行,又有面上推广;既以本市、本省为主,又面向全国、全世界;既有传统营销,又有网络销售。做到馆藏品、礼品、“农家书屋”配送、课外阅读教材、景区读物等多管齐下的开发行销,创大效益、有大影响。

(十一)契约原则

必须强化法制观念,坚持以契约方式维权及约束行为,无论是编纂还是出版、发行,都做各层次、各部门间契约签订,无论是组织者、编著者、编辑者、出版者、发行者都明确责、权、利关系,真正做到诚信为本,确保工作质量、进度、利益、效益。

八、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

(一)编纂机构和人员配置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丽江市文化局负责牵头,丽江文化研究会具体负责,组织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动员全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工作启动后,从推进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编纂工作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组织机构,即编纂委员会(简称编委会)及编辑部和各系列、编辑委员会(简称分卷编委会)及工作班子。

1.“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委员会为丛书编纂出版工作的决策领导机构,由总顾问、顾问、主任、副主任及若干委员会组成。总顾问,请市委、市政府现任有关领导担任;顾问,请若干位现任和前任市级领导担任;主任,由现任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由丽江籍在外知名学者、丽江市四县一区党、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丽江文化研究会各分会主要领导担任。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委会全权负责丛书编纂出版的各项事宜,主要职责是:(1)领导编辑部和各系列、编委会的工作;(2)审定丛书总体设计方案和编纂出版计划,批准丛书编写体例和编辑工作规则;(3)终审丛书全部书稿。

2.“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委员会下设编辑部,作为办事机构,负责编纂出版的统筹协调工作,具体职责是:(1)受编委会主任委托,具体组建编委会和指导组建各系列、编委会及工作班子;(2)提出丛书总体设计方案和编纂出版计划,起草丛书编写体例和编辑工作规则等;(3)组织实施经编委会审定的丛书总体设计方案、编纂出版计划、编写体例和工作规则等;(4)审定各系列、框架条目表,合拢丛书的框架条目总表;(5)与各系列、编委会密切联系,协调解决编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6)组织编辑人员、撰稿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7)负责编辑出版经费的管理使用;(8)组织撰写并审定丛书总述文章;(9)审阅各系列、各分编委会审定的条目和分卷概述文章,对其中的重要条目和有争议的条目、概述文章等,必要时组织专家会审;(10)编辑、编审丛书全部书稿,在指导下完成丛书的成书加工和定稿工作,做到齐、清、定;(11)协助完成丛书出版工作,以及与编辑业务有关的其他工作。

根据各阶段工作的实际需要,编辑部可聘请省、市有关高校、科研单位有较高学术造诣和社会声望的专家学者担任有关分卷的咨询顾问,为丛书编纂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专业性问题和难点问题提供决策咨询意见。

3.各系列分设编辑委员会,由各系列卷牵头责任单位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组建。编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及若干委员组成;编辑委员会下设编辑组,由主编、副主编、业务编辑(联络员)等人员组成。分编委会及编辑组的主要职责是:(1)根据丛书总体设计方案和编纂出版计划,提出本系列或本门类分卷的概述文章编写提纲和框架条目表;(2)物色、选定本系列或本门类分卷的撰稿人,向他们贯彻编辑意图,指导他们按有关要求撰稿;(3)收集、整理与本系列或本门类分卷各有关条目相关的各种图照资料及编写文字说明;(4)加工、审定本系列或本门类分卷的所有图文稿件;(5)组织撰写并审定本系列或本门类分卷的概述文章;(6)与编辑部对接开展工作,及时上报编辑工作进展情况及经过分编委会审定的框架条目表、图文稿件等。

各系列、编委会选定有关人员要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实行部门领导、学科专家和业务骨干三结合,把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有责任心并且愿意承担工作任务的人员吸纳进来,尽量减少挂名人员,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工作班子。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委员会成员及总编辑、副总编辑、各系列编委会主任及主编人选在征求有关单位和领导同意后,上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审定,以正式文件下发通知;其他人员如分卷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编委由各系列分编委会确定,名单交编辑部上报市文化局审定,由编辑部公布。

4.“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委员会成员及总编辑、副总编辑、各系列编委会主任及主编今后如不再担任相应职务和工作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进行调整,人员名单经编辑部上报编纂委员会审定;其他人员如各系列、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编委有变动或增补的,名单交编辑部上报市文化局审定,由编辑部在工作简报上公布。人员变动或调整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尽可能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

(二)工作机制

1.“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的编纂工作实行以编辑部为主导、统分结合的编纂工作运行机制,由编辑部统筹协调,各系列、编委会及编辑组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编纂工作。编辑部在编纂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

(1)汇集编纂人才。与有关牵头责任单位密切配合,在广泛调查摸底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荐确定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领导干部、各学科和各门类的专家学者以及业务骨干,组成强有力的编辑部、各系列编委会及编辑组,把一批有丛书编纂管理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的领导、学科专家、业务骨干及撰稿人吸纳到编纂工作队伍中来,配齐配强工作班子。

(2)统筹编辑业务。对“丽江文化艺术”丛书各系列的编纂工作进行统一协调部署,对从选条设目到加工成书的各个具体环节实行统一控制,对撰稿人、联络员、编辑、编审等人员统一进行业务培训。加强与各系列编委会及编辑组的沟通协调配合,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积极主动地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3)严格质量控制。树立精品意识,把质量管理放在首位,重点抓好各系列、框架条目表设计、组稿撰稿、分卷审稿定稿、丛书审稿定稿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事前制定编辑业务规范,明确质量要求;事中抓好典型示范,带动面上提高框架条目设计和撰稿审稿质量;事后组织评估、论证和验收,把好所有图文稿件的质量关。把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措施切实落实到编纂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各系列、编委会及编辑组要在编辑部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计划、按步骤、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充分发挥专业特点,与有关出版单位签订合作出版协议,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纳入有关出版单位的工作规划,在出版社及其专家的直接指导帮助下,完成丛书编纂工作并正式出版。

(三)经费保障及管理使用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的编纂出版经费由市文化局向省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列入省重点出版规划,确保所需书号资源;向市政府提出申请,由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由市政府行文下发各县区,由各区县政府文化局承担相关出版组织领导工作。全部经费纳入市文化局财务管理,制定专人负责具体财务工作。编辑部按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和计划使用项目合理开支,注意节约,做到专款专用,接受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四)项目规模和经费预算

1.项目规模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项目包括13个系列,约200种图书。每种图书20万~25万字,约5000万字;每种图书配50~70幅图片,约14000幅图片。分别为:历史系列(20种)、宗教系列(13种)、教育系列(7种)、文学系列(9种)、艺术系列(18种)、商贸系列(6种)、体育系列(2种)、民俗系列(13种)、建筑系列(10种)、人物系列(56种)、报刊系列(4种)、科技系列(7种)、文学作品系列(33种)。

2.经费预算

拟由市政府投入“丽江文化艺术”丛书每册编纂经费1万元,共计200万元,出版经费每册2万元,共计400万元,两项合计:600万元。

九、工作流程和计划进度

(一)工作流程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出版工作全过程依工作内容差异,分为八个基本程序,即前期工作、框架设计和选条设目、组建和培训作者队伍、撰稿、各系列审改定稿、编辑部审定、成书加工、出版社终审和出版。各项程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

1.前期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提出编纂“丽江文化艺术”丛书项目报告,上报丛书编纂经费请示及落实工作经费;落实办公地点和购置办公设备;酝酿成立“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委员会,组建编辑部工作班子;制定丛书编纂出版方案和框架设计方案;协调组建各系列编辑委员会及编辑组;下发编纂出版通知,筹备召开丛书编纂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和全面启动编纂工作。

2.框架设计和选条设目。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各种版本的各系列、重要著作中有关丽江文化艺术知识分类体系和选收内容;查阅各种文书档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各系列或各门类学科前沿性和最新科研成果,掌握有关丽江文化艺术最新资料;分析各系列或各门类特点,研究其体例和编纂方法。在调查研究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整套丛书框架设计方案开始选条设目工作,经专家评估和编辑部验收后合成条目框架总表,再次征求各方面意见,由专家评审合格后报编纂委员会审定。

3.组织和培训作者队伍。遵循“由最合适的人撰写最合适的条目”的原则筛选确定作者,由编辑部和编委会组织对作者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全面掌握从书撰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提升撰稿能力。

4.组稿撰稿。将框架条目表中所列条目分别落实到作者,组织条目试写。编辑部对作者进行编撰体例指导,对试写样条进行验收,对试写不合格的样条退回重写。编辑部将制定的条目撰写规范、合格的部分试写样条进行汇编,提供给作者参考。

5.各系列审改定稿。主要包括体例审读、编辑加工、主编编审、各系列编委会主要领导审定四个步骤。体例审读的重点是:把握题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题材运用是否得当,内容要素和记述程序是否符合规范,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退稿重写或修改,直至验收合格,严格避免将不合格的稿件流入下一个环节;编辑加工的基本任务是:把握好条目释文的开头语,准确表达定义、定性语和定性叙述,把握好条目核心知识和基本内容,使其符合完整性、科学性、地域性、时代性的要求,解决好语言文字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系列主编审稿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协调体例,统一文风语体,减少条目和内容的交叉重复,纠正条目在科学性、知识性上的失误,解决不同条目在事实和数据上的抵牾,切实把好文稿的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为保证审稿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出现的差错和失误,主编审完的稿件,应提交给有关部门和专家复审;各系列编委会主要领导审定的主要任务是:对经过主编复审和修改的全部稿件进行审定,经各系列、编委会审核通过并签署正式意见后,上报编辑部。

各系列编委会提交编辑部的稿件应做到“四配套”,即每一分卷的条目稿要配成套;每一分卷的图照要与条目稿之间配成套;每一分卷的概述文章要与条目稿配成套;每一分卷的条目表与条目稿要配成套。

6.编辑部审定。编辑部对各系列、编委会送交的稿件一律实行三审制,严格把关。总编、副总编和业务编辑对负责审定的稿件质量全面负责,稿件要求观点正确,没有政治性、政策性问题;内容概全率要高,核心内容无重要遗漏,边缘内容有恰当安置;主体内容突出丽江特色,没有科学性、知识性差错;文字通顺、简练,语法规范,修辞得体;层次合理,脉络清晰;配图(表)思想倾向正确,内容真实无误,资料价值、存查价值较高,并与条目内容协调呼应,相得益彰;解决好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和概述文章与条目之间、条目与条目之间在事实、数据上存在的冲突。经过一、二、三审审改加工,使稿件达到齐、清、定的基本要求。

为保证编辑部审定质量,在审定过程中编辑部将邀请有关出版单位专业编辑协助工作。为保证审定文稿质量,对概述文章、重点条目和一些有争议的条目,将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商议。编辑部审定的概述文章、重点条目和一些有争议的条目提交编纂委员会审定。

7.成书加工。在有关出版社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定释文中可检索的主题词,反查事实、数据和引文等一系列工作,对丛书进行通读,编制索引和附件等。

8.出版社终审。编辑部把齐、清、定的稿件提交有关出版社组织资深专家和总编辑对丛书书稿进行终审,并由有关出版社出版。

(二)计划进度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出版工作计划用两年时间(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完成。2012年4月以前为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5月编纂工作全面启动,根据工作重心和分工差异,对编纂出版工作流程分6个阶段进行管理。

1.第一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5月)

该阶段的中心工作是编制丛书的框架条目总表。主要工作包括:开展学术调研,确定各系列的选条原则、范围、时限和标准,选条设目,修改和完善条目框架,明确条目在框架中的归属和层次,拟定条目篇幅和所配图照,物色并落实作者。各系列的条目确定后,由编委会自请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交编辑部验收;编辑部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和专家论证通过后,汇编为丛书条目总表,再征求各系列编委会及社会各方面意见,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报编纂委员会审定。

2.第二阶段(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

该阶段工作重心是初稿撰写和审稿。包括试写样条、培训作者、铺开撰稿、图照收集和配置、培训编辑、核对事实和数据及引文、完成各系列、概述文章、各卷分头审稿和定稿。各卷按选条设目和工作计划,完成全部文图的撰稿、收集、审稿和定稿任务。

3.第三阶段(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

该阶段工作重点是在撰写人员完成初稿的基础上,由丛书编辑部责任编辑编辑加工,完成初审和修改工作,并由编委会副总编辑进行初审和修改,并上报丛书编辑部。

4.第四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2月)

该阶段主要工作是在丛书编辑部责任编辑编辑加工和初审、修改的基础上,由丛书编辑部副总编辑编辑加工,完成复审和修改工作,并由各系列编委会总编辑进行复审及修改工作,并上报丛书编纂委员会。

5.第五阶段(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

该阶段重点是在各系列编委会副总编辑编辑加工和复审、修改的基础上,由丛书编纂委员会副总编和出版社资深责任编辑专家编辑加工,完成终审及修改工作,最终上报丛书编辑委员会总编辑审定。丛书编纂委员会总编辑签署意见后,交由有关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属各出版社印制出版。

6.第六阶段(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四批进行成书加工和开展图书发行工作。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完成首批丛书编纂成果印制出版工作,2013年7月30日前,完成首批图书发行工作;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完成第二批丛书编纂成果印制出版工作,2013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二批图书发行工作;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完成第三批丛书编纂成果印制出版工作,2013年10月30日前,完成第三批图书发行工作;2013年11月至2013年12月,完成第四批丛书编纂成果印制出版工作;2014年1月30日前,完成第四批图书发行工作。

十、图书发行

经调查论证和市场预测,“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成果至少在市场发行纸质图书3000套。

(一)面向全省发行

1.在全省尤其是本市新华书店系统门店向广大读者开展零售。

2.作为全市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应该了解丽江文化艺术系列知识的必备图书进行推荐发行。力争做到有基础、有实力的大单位及主要领导干部各配一套。

3.作为全省馆藏类图书进行推荐发行。力争全省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大中专院校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各配备一套。

4.作为农村图书进行推广配备,在部分“农家书屋”选择适合当地的图书有针对性地配备。

(二)面向全国发行

通过有关新华书店的总发行权,面向全国各省的大型图书馆、社会广大读者推荐发行。

(三)面向国外发行

通过有关新华书店进出口发行权,对该成果的外文版面向国际发行。

(四)数字图书发行

通过网络下载、电子阅读器、光盘等向全国全省发行。

(五)礼品书发行

印刷成线装限量版图书,作为宣传丽江文化艺术礼品书发行。

十一、目标与任务管理

强化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制,是做好“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编纂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系列编委会和编辑组要将任务目标管理贯穿于编纂工作全过程,突出抓好时间目标和质量目标管理,同时强化目标管理的协调机制。

1.时间目标管理。实行任务分解,限时层层落实。丛书编辑部、各系列编委会及编辑组要制定和公布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完成时限并严格执行。通过召开编纂工作协调会、编务会、印发简报等方式,定期检查工作进度,通报工作完成情况,把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要求落实在推进工作的每个具体环节上,注重营造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良好氛围。

2.质量目标管理。以质量为第一要求,制定严格的编纂业务规范,统一编纂人员思想,指导编纂实践,使编纂工作有章可循。实行量化目标管理,各项量化目标的制定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督促检查落实。严格评审和验收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把好各个环节的质量关,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差错和失误。

3.目标管理的协调。编纂工作目标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编辑部要加强与各系列、编委会及编辑组的沟通协调联系,定期召开编纂工作协调会、主编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联络员会议和编辑部编务会议,发挥好编辑部的综合协同作用,做到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工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注意随时研究和解决影响编纂目标实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实现编纂工作的整体协同推进。

十二、总体要求

(一)“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的编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要如期完成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此,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全力协助和支持做好有关编纂出版工作。各项任务安排部置后,要快速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落实,积极配合开展工作。要把支持配合协助开展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监督范围,确保丛书编纂工作及时启动、顺利开展、如期完成。

(二)编纂出版工作在编纂委员会领导及编辑部指导下,由市级有关部门牵头,协调其他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完成

市文化局是丛书编纂工作总的牵头责任单位。各牵头责任单位及有关参与单位和部门对这项工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管理和组织协调,及时成立有力的工作班子,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为开展学术调研、资料征集、培训作者队伍、撰稿审稿和分卷定稿提供必要的条件,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好省委、省政府安排的这项重要任务。

(三)积极协助做好组建编纂出版工作各级工作班子、编写队伍工作

“丽江文化艺术”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涉及市直各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各区、县一大批写作人员。各系列的牵头责任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支持编委会及编辑组尽快把工作班子组建好,把编写人员推荐好、物色好、使用好,把一批熟悉丛书编辑工作,理论功底和文字功底扎实,工作作风踏实,事业心和责任心较强的同志吸纳到编纂工作队伍中来,并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工作上的便利和条件,为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十三、内 涵

(一)历 史

1.“丽江人”

2.“白狼王”

3.“摩些诏”

4.“花马国”

5.“元跨革囊”

6.“木氏土司”

7.“北胜州土司”

8.丽江“改土归流”

9.“永宁土司”

10.“七支队”

11.丽江解放

12.“2·3地震”

13.“姜岭大战”

14.丽江“卫所”

15.丽江“关隘”

16.永胜“他留文化”

17.丽江地名文化

18.“浪渠土司”

19.顺州

20.铁桥节度

(二)宗教、文化

1.东巴文化

2.达巴文化

3.丽江毕摩文化

4.丽江韩归文化

5.丽江本主文化

6.丽江儒教文化

7.丽江道教文化

8.丽江汉传佛教文化

9.丽江基督教文化

10.丽江天主教文化

11.丽江伊斯兰教文化

12.丽江藏传白教文化

13.丽江藏传黄教文化

(三)教 育

1.文峰寺静坐堂

2.丽江中学堂

3.丽江职业教育

4.丽江幼儿教育

5.丽江师范教育

6.丽江高等教育

7.丽江科举

(四)文 学

1.东巴文学

2.达巴文学(www.xing528.com)

3.丽江碑铭文学

4.丽江楹联

5.丽江诗歌

6.丽江散文

7.丽江小说

8.《丽郡诗征》

9.《丽郡文征》

(五)艺 术

1.东巴绘画

2.丽江摩崖画

3.丽江壁画

4.丽江国画

5.丽江建筑艺术

6.丽江木雕艺术

7.丽江石刻艺术

8.东巴舞蹈

9.东巴音乐

10.白沙细乐

11.丽江古乐

12.丽江民乐

13.郎巴舞

14.东巴《神路图》

15.丽江滇剧

16.丽江京剧

17.丽江白族“吹吹腔”

18.永胜“花灯”

(六)商 贸

1.丽江马帮

2.茶马互市

3.丽江商号

4.七月骡马会

5.棒棒会

6.二月龙王会

(七)体 育

1.丽江足球

2.丽江篮球

(八)民 俗

1.纳西族“祭天”

2.纳西族“祭署”

3.“阿注”走婚

4.宁蒗彝族“火把节”

5.纳西族“殉情”

6.纳西族“三多节”

7.摩梭“转山节”

8.普米“成人礼”

9.丽江“风水”

(九)建 筑

1.五凤楼建筑

2.林园箐建筑

3.木府建筑

4.扎美戈寺建筑

5.玉泉公园

6.丽江古城

7.“石头城”

8.忠义坊

9.束河古镇

10.石鼓古镇

(十)人 物

1.麦综

2.阿良

3.木得

4.高玉柱

5.李汝炯

6.杨尚志

7.和万宝

8.阿明

9.和雪梅

10.阿少云

11.谛闻

12.圣露

13.洛桑益史

14.方国瑜

15.王丕震

16.妙明

17.马子云

18.和虎臣

19.牛焘

20.桑映斗

21.杨昌

22.赵银棠

23.周霖

24.和志强

25.毛太华

26.戴汝杰

27.和自兴

28.习自成

29.李寒谷

30.周杲

31.范义田

32.周凡

33.管学宣

34.万咸燕

35.杨豐

36.彭继志

37.孔兴询

38.康长征

39.徐振康

40.和继圣

41.周冠南

42.丁志平

43.木公

44.木增

45.木高

46.刘糙

47.和耀曾

48.童成兴

49.东宝

50.陈代英

51.和志坚 和志均

52.和柳

53.王洁修

54.念祖阿牛

55.李介民

56.胡万清

57.和志宏

(十一)报 刊

1.《大众壁报》

2.《丽江白话报》

3.《丽江报》

4.《丽江旅游学校专刊》

(十二)科 技

1.东巴造纸

2.纳西制革

3.东巴医药

4.东巴天文

5.丽江马

6.丽江水利

7.东巴生态

(十三)文学作品

1.戈阿干文学作品选

2.和国才文学作品选

3.赵银棠文学作品选

4.李寒谷文学作品选

5.周霖文学作品选

6.周凡文学作品选

7.和柳文学作品选

8.牛相奎文学作品选

9.木丽春文学作品选

10.石高峰文学作品选

11.和尚庚文学作品选

12.和强文学作品选

13.杨福泉文学作品选

14.白庚胜文学作品选

15.和经雁文学作品选

16.和晓梅文学作品选

17.蔡晓龄文学作品选

18.殷海涛文学作品选

19.白郎文学作品选

20.李理文学作品选

21.严谅文学作品选

22.苏冠琼文学作品选

23.徐晴文学作品选

24.冯魄文学作品选

25.马霁弘文学作品选

26.和绍泉文学作品选

27.和平文学作品选

28.杨琦文学作品选

29.张春和文学作品选

30.王丕震文学作品选

31.和虎臣文学作品选

32.李晨翰文学作品选

33.夫巴文学作品选

34.赵净休文学作品集

35.杨廷圣文学作品集

36.和家胜文学作品集

37.和家修文学作品集

十四、组织机构

(一)总顾问(丽江籍省部级领导)

(二)顾问(丽江籍正厅局级领导)

(三)编委会:

1.主任(丽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2.副主任(丽江市委市政府宣传、文化部门主要领导)

3.委员(丽江四县一区主要党、政、人大、政协领导,丽江籍著名学者专家)

(四)总编(丽江市党政主要领导、著名学者)

(五)副总编(丽江籍国内外知名学者、丽江市委市政府宣传文化主要领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